当看到孙悟空会腾云驾雾的时候,这些本来贪婪的僧人都吓坏了,如果一开始,他就表现出这种非凡的能力,那么僧人们哪敢作怪?
这就是实力,很多时候,高调并不是为了显摆,说我多有本事,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比如阅兵,并不是要让人惧怕我泱泱中华,或者你看我有多少武器,多拽啊!而是要让那些想图谋我们的人一个警告,你想来,那就得考虑一下后果。
所以,我说不管是什么人,都应该在强势与高调之中选择一样做为人处世的准则。
强势是指,我做事的方式方法,或者处事原则等不改变,然后以这种姿态来告诉世人我的决心。
高调是指,我把自己做的丁点事情炒得夸大,让那些不明白虚实的人不敢小看我。
如果两者都选,那么会给人很反感的印象,
如果两者都不选,那么人就会被所有人轻视,然后随意决定你的所有事情,把你当作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物。
其实孙悟空也是想追逐让人吃惊的快感罢了,谁知道,中间出了变故,竟然让宝袈裟丢失。这是直接打孙悟空的脸啊。
孙悟空扭腰就到了黑风山,说明的确离得非常近。
结果,就听到有人议论,于是,就靠近听听他们说什么。
看到三个妖魔,一个黑汉,一个道士,一个白衣秀士,他们在探讨一些旁门左道,中间,黑汉笑着说,‘后日就是,二位愿意来光顾吗?’
白衣秀士迎合他说,肯定去。
黑汉说,我得了一件宝贝,叫锦襕佛衣,以它为寿,开个佛衣会。
道人也拍手叫好。
悟空听到是佛衣,觉得定是他丢的宝贝,忍不住怒气,直接朝他们打去,并高声叫嚷。
结果,黑汉与道士都跑了,只是把白衣秀士打死了。
没办法,悟空的火爆脾气让他在临阵之时较为浮躁,不肯想一想更好的方法,当年佛祖就是这样算计他的。
人们都以为思想和行动是同步的。
其实,思想与行动往往是相悖的。
想得多,行动就会受限制;想得少,行动反而会多起来。
悟空就是那种想得少,做起事来,以本能为主的人,有时候,他也知道还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他做事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得鲁莽与冲动。
这也是欲望的本质,欲望其实就是一种本能,就看你的思想怎样引导它,往好的方向发展。
悟空变成白衣秀士,前往黑风山黑风洞。
到了黑风洞,他本来可以用白衣秀士的样子混进去,却偏偏要光明正大地挑战。
说明他骨子里的骄傲让他忘记了谋略,只知道简单粗暴的好勇斗狠,就像又回到当年大闹天宫的状态,想凭单纯的比武解决问题。
而且,还直接说一遍自己的来历,以及丰功伟绩,好像说出来自己胆气更壮,也可以让自己的威名远扬一样。
当对方听了之后,不仅不佩服,而且还耻笑的时候。他更是无法接受,好像对方否定了自己的整个人生似的。
我今天看了一个视频,觉得青春岁月的人好像都会有一些特别,特别幼稚,特别简单的想法,
尤其是当社会的氛围较激进的时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想问题,总是靠那种浓厚的江湖习气来解决问题。
不得不说,这就是男人思维的局限,它的局限恰恰在于任何事情都想靠一种方法解决,因为男人比女人的体力好,所以就会觉得什么都可以用气力,用勇武去解决。包括炫耀起来,也只会秀肌肉。
这种问题在悟空身上体现的最多,也是他一直受困的原因。
之后,我们会看到悟空的这点靠简单思维来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就会不断被修正,被现实一点点泯灭,到了最后,功德圆满之后,他也就是所谓的成佛;其实是指他成熟了,世俗化了,泯然众人。
而这黑熊精就世故得多了,一开始,他是趁乱悄无声息地盗走了袈裟,然后,突然遭遇袭击,它跑得飞快,回到洞府,觉得占据地利了,可是,还是不磨对方底细,也不明白为何这家伙敢追来,就先问他底细,怕招惹到难以抵御的敌人,或者有背景的敌人。发现是打不过的人,不硬拼,而是先行果断逃走,再做打算。
其实,观音收人多认真啊,不是像木吒,红孩儿那样有背景,也就是有人脉勾连的,你想被她看中,那得具有什么禀赋呢?黑熊精就是例子,有利可图的时候,他沉得住气,能够抓住稍瞬即逝的机会,将佛宝盗走,还不留下任何痕迹。遇到变数的时候,不恋战,不逞强,直接离开,到自己熟悉的地形,敌人欺上门来,他仍然能忍住冲动,先打听对方来历,一旦对方的实力超出预计,他就闭门休战,让你无计可施。这些较理性的特征可以得到人的充分信任,可以将后背交给你的安全感,让黑熊精比悟空早一步步入体制,成为佛派的一员,而且是为菩萨守后山这样的重任。
我们比较一下,佛祖是想要一个个真性情的人,各有偏执,将人世间最底层人性的交杂,推演一番,最后找到人生的真实相;而观音收的却都是世俗思想浓重的人,没有那种度化世人的大愿,只是用世俗的眼光,看看谁最听话,最明白俗世的处事方法,交给谁心里更妥帖。很像那些想要事事顺心的妇女,想着依靠谁更好呢?成熟否?有安全感否?听话否?关心的都是这些预想中有了危险,自己依靠谁。
好了,先说情节的发展吧。
没办法,悟空徒劳无功,只好退回,也就此改变了想法,回去之后,也收起了玩闹之心,先安慰师父,说袈裟有下落了,然后再训斥众僧,让他们不会给他添乱。
第二次,来到黑风山,悟空就学聪明了,看到黑熊精给老和尚送信的小妖,就变化成老和尚的样子,来找黑熊精,想以得知佛宝袈裟被黑熊精偷走的消息,诈出袈裟。
谁知道,他做事不干净,让人察觉了,图穷匕见,动起手来。
结果,打了个平手,天色渐晚,黑熊精怕出现变故,出言休战,悟空不干,还要继续打,可是,黑熊精直接遁回洞府,不出来了。
悟空没办法,回观音院了。
唐僧知道情况之后,犹如那知道自己孩子在外与人争斗的妇女,总是说一些略带打压的话语,或者急切地想结束事件,而过于简单地想
当悟空说出具体的情况后,唐僧并不是积极寻找怎样帮助拿回东西的方法,而是不断说既然你的实力与敌人相同,那么怎生
如果是一个同样具有女性思维的人,听了这一番话,觉得积极性大受打击,很可能不负责任地说,那你说怎么做?或者你有本事你去找回来啊?
唐僧就傻了,他哪知道怎么做?只知道按照现实来分析事实罢了。我们说了很多遍,只想现在的肤浅想法是很难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必须扩展自己的眼界,想想围绕问题的诸多方面或者追根溯源,看看问题的起因,也就是从它的过去寻找突破点。
幸好,悟空不是这样的人,他说的是,‘你不要管,我有办法。’也就是说,放心吧,这个事情我自己负责。其实,他哪有什么办法?只是先安其心罢了,也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就是总会找到方法的。这样,人才能冷静下来,不慌不忙地想解决问题之道。
可是,唐僧依然睡不着觉,并且不依不饶,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催促悟空上路。不仅问他去哪儿,还问他几时回来。
在没有收八戒,沙僧的阶段,唐僧只能依靠悟空,所以磨合的阶段,很像新婚夫妇,妻子没有什么能力,只能过多地依靠丈夫,可是性格急躁,又有娘家人相助,自然过度得强势。
悟空由于被下了紧箍咒,此事又因他贪玩而起,只好硬着头皮上路。这多像因为有婚姻的束缚,所以虽然不愿早起赚钱,但是被妻子催促,不得不起床,赶去赚钱的丈夫。还得解释今天的去向与啥时候回来。
悟空在路上,想起此事,就窝火,因为不是自由恋爱,没有感情基础,是被包办的婚姻,所以就恨包办人------观音菩萨。他想起观音菩萨,就想着把包袱推给菩萨。
于是,悟空飞去南海,见了观音,就先声夺人地说菩萨的不是。
没想到,观音早已知晓此事的来龙去脉,直接戳穿了悟空的谎言,让悟空哑口无言,赶紧求救。
观音其实另有打算,估计想要收伏黑熊精很久了,但是只说此怪厉害,你恐怕一个人打不过,我去帮帮你。
这也可以看出观音哪是什么烂好人,而是互惠互利,算准了你要来求她,于是,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承了你的恩情。
接下来,就非常简单了,在观音的配合下,悟空先打死狼妖----凌虚子,然后,再让观音配合他,用出最厉害的一招,钻肚子。
这一招绝对犀利,以后还会出现,基本上是一出手,就解决问题。
最后,将黑熊精套上箍儿,念咒控制,带回去做守山大神了。
其中,悟空调侃变化之后的菩萨,说,到底是菩萨妖精。还是妖精菩萨。
观音点化道,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就是告诉悟空,众生灵知灵觉之心是一样的,并无善恶差别,但起了不同念头(总是一念),则示现善恶差别(菩萨妖精)。
若不起念头,则只有本来,灵知灵觉而已,说灵知灵觉也不对了,是什么呢?
我们说,悟空一直都代表的是改变这个世界的欲望,也就是理想主义,而佛家一直想让他悟道,就是何为空。
佛家归根结底是一种女人思维,它和******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教是一种入世的理论,就是我要把这个世界改造成我理想中的模样。这就是激进思想的理论;它也是一种理想主义。
佛家是一种出世的理论,就是我就是我,这个世界的变化影响不了我分毫,先不被世界改变,然后再让世人都找到真我,不被世界改变。这是保守主义的思维,我保留住我这个最核心的价值,其余的,我不想理会,因为他们到头来是一场空。
怎么样不被世界改变?因为一切皆空,这个世界的所有到头来都是空,源头也是空;只要我是不变的。
所以,西游记会把一个女人思维的唐僧为师父,为带领大家的人,原因是佛家就是想要所有人和唐僧一样,关心的一切只有自己与自己的愿望。
其实,这也是大众思维的特征,别人总是说,你想那么多有什么用?或者你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幼稚的妄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所以你就放弃吧,糊里糊涂过吧,简简单单才是真。
可是,当你真的一直往回退的时候,你会发现退无可退,这个世界虽大,但是没有你的容身之地。
而且那些劝你放弃的人,原因是骨子里是不相信你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可能很爱你,但是也是真正轻视你的人。
潜台词是,你再怎么折腾。还不是一个样儿,何必呢?
这时候,你就面临一个最危险的关口,如果你放弃,你仍然会每天陷入这样的问题之中。
那么,既然我折腾之后的结果也是一个样,那么我折腾一下儿,又有何妨呢?妨碍谁了呢?
就因为未来一定不好,那么你现在就等死吗?
反过来,就是因为有一天要死,我们才要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珍惜,都活得有价值,不要到死的时候,觉得这一世是白来。
还有就是那些关心你的人真的会因为你不想奋斗而高兴吗?不会,他们会比你更担忧你的未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既不希望你出事,又恨铁不成钢。
这就是他们为何会做出很多矛盾的举动?
如果你有一天拿出真的大家都承认的能力,或者成果,那么他们只会接受和自豪。
但是,每一项研究,每一个尝试都是需要酝酿很长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如果让那些关心你的人发现了,那么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劝你放弃。
其实这是逼迫你选择偏执,还是无能。
无能的结果,前面已经说完了,偏执会让所有人觉得你非常另类,但是那又如何,顶多就是个看不起,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现实吗?
这也是传统观念的恶果。
所以,我最反对的就是家庭关系的过度交杂,与所谓的没有边界的爱。
我今天想重新说一下农夫与蛇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这蛇是会冬眠的,你看见一条僵硬的蛇,怎么会想起揣怀里?那之后呢?难道回家养起来?或者杀了吃肉。
揣怀里总是带有私心的,为何不挖个坑,送他一个合乎周围情况的环境。
揣怀里其实是等于给了蛇一个假象,会让它误以为春天来了,当它从冬眠中苏醒,发现了现实。第一感觉是什么?是被骗。
人家咬你当然也有防范你会有其他不利的举动,可是最初的被骗的感觉也会是重要诱因。
我们对一个人好,真的可以忽视客观规律与它的感受吗
我最讨厌有人在遭到质疑与反驳的时候,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我质疑的是你的目的吗?肯定不是啊!我质疑的是你的方式。”
“好了,又到提问环节了,大家提问吧。”
“先生,平常人都说世故不是什么好品质?为何菩萨会专挑世故的人呢?”
“世故在平常很容易被冠以圆滑的帽子,而在平常交往中,人们总是以一种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保守思维去与人相处,只害怕自己被骗,才会觉得世故的人比较难以了解,难以掌控,所以才会故意去贬低他们。
而那些极易冲动,或者老实巴交的人,由于被人认为是很好掌控,或者威胁不大,才会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并归入好相处的类型,甚至传统好男人的典型品质就是人缘好,老实巴交。
这是说人们的择偶观也受这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女性追求稳定的诉求在思维上的显现。可是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皆是深谙社会规则的人,这类人对进退感,分寸感等等都有自己的把握。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种人才有可能把握局势走向,让人放心。”
“哦,原来世故的贬义是人们的思维习惯确定的。”
“其实,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世故的人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法,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却宣扬一些只要人品好,就会运气好,就会平平安安的,这些想象中的逻辑在遇到现实的时候,很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
于是,孩子在遭遇现实之后,会手足无措,于是,又回到家里,请求帮助。这也是为何传统家庭的关系错综复杂的一个诱因。
而真正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潜移默化地输出价值观,让孩子逐渐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与人们的基本思维逻辑,让孩子理解世故与真诚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