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手工艺文化
22970000000041

第41章 金属工艺(3)

张小泉产品有100多个品种。有民用剪50多种、工业用剪30多种、农用剪10多种。近年来,还研制出彩色旅行剪、照相花边剪、家庭多用剪、畜牧三用剪等30多种新产品。最大的园艺剪有36寸长、7斤多重;最小的旅行剪只有1寸长、4钱重,可放入火柴盒内。在全国历次剪刀质量评比中,产品名列第一,还荣获国家银质奖章。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第七节 金箔:薄如蝉翼轻于尘

古老的打箔工艺全部靠艺人们手工操作。金箔艺人一高一低面向而坐,中间放一石礅,一推一护,配合默契,7斤多重的铁锤抡2.5万次,将包有金片的“家生”有规律地转动,方可使之捶打均匀。从“家生”中取出时,金箔飘飘欲飞,由于太轻太薄,不能用手触摸,取金箔只能用嘴“吹”。如此高难度的加工金箔技艺,被世人称为“国之瑰宝”、“古艺奇葩”、“传世绝技”。

一、历史渊源

在中国,“金箔”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以及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都有“金箔”出土,在三星堆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商代的“金箔”,其中殷墟出土的金箔厚度仅0.01毫米左右。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汉墓,也出土有“金箔”或金粉绘贴的服装。由此可见,我国金箔工艺之历史悠久。尽管那时0.01毫米的“金箔”已非常薄了,但仍然与现在的手工金箔不可同日而语。

(一)青铜器时代的金箔工艺

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纪)是中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高度发达的青铜器时代。从三星堆出土的各种金箔制品表明:在这个时期,古代蜀人不仅有较为发达的宗教礼仪制度,而且还能熟练地掌握青铜器铸造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

商代社会尊神重鬼、崇拜祖先,因而饰金的青铜艺术品一般都采用庄严凝重的造型和充满神秘、幻想色彩的装饰纹样。这些青铜人像长期供奉在宗庙内,让人们祭祀,祈祷神灵护佑。

商代的金箔饰品工艺大致有以下三种:

1.将黄金熔化倒入模型里,冷却后凝固为器物。

2.黄金熔化冷却后捶打成薄片,再放入铸成纹样的模具里捶拓成所需的金箔工艺制品。

3.在铸成的青铜器件上,用大漆(土漆)和石灰作粘合剂,将金箔(金片)粘于器件的表面。

由于贵重金属的稀少,加工条件所限,金箔饰品在青铜器时代也是少量地用于器物的点缀。

(二)纸的发明改变了金箔生产的工艺

随着纸的发明,金箔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彻底改进。

金箔生产工艺相当考究,特别是纸,系生产金箔的关键,要求纸质不仅具有耐冲击和耐热性,而且经多次锤击亦不破损,因此这种纸的制作方法极为考究。

在浙江山里有一种竹叶,将其埋于地下几年,然后取出用石锤捣烂,使其成为纸浆,再制成纸张;用豆油灯熏烤瓦片,待瓦上形成黑炭后刮下黑粉,再与植物胶混合后涂在竹叶纸上烘干。这种纸表面极为光滑油亮,将金片夹人锤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延展性。由于这种乌黑发亮的纸加工工序十分繁锁复杂,纸的来源又那么稀少,所以称之为“乌金纸”。

(三)现代金箔生产工艺

现代金箔生产是先将金块熔化,浇入铸铁模内,将长条形金锭切成小块,用锤在拍叶砧上锻打,变硬后再烧至800℃煺火,拍打至0.01毫米厚时裁为小片,分层夹人乌金纸内,再用锤来反复锤打之后,将金箔用竹棒挑逐张移人大乌金纸中,用双层牛皮纸裹妥贴牢,放在石捻子上由两人锤打,击打部位、方法、用力的大小均有严格的规定。一张金箔需经过人工3万多次的锤打,使每张金箔厚度达到0.12微米方能完成,最后将打好的金箔置于绷紧的猫皮上,以竹刀切割成规定的尺寸,再用羽毛将金箔移人毛边纸内包装成品。

古老的金箔只能借助于模型锤拓出饰品,而现代金箔则可以不受工艺条件的限制,贴于所需的物体表面,用途极为广泛。

二,制作工艺

金箔就是将纯金进行分割、锤打,直至扁平的片状薄片。厚度为0.12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1/11,是货真价实的薄如蝉翼。我们把这种将纯金经过十几道工序的精细加工,使大小不等的黄金变成整齐划一、薄如蝉翼的金箔的工艺称作“打箔”。

制箔的工序大约分十二步。直到现在,大多数工序依然保持手工制作。由于黄金具有天然延展性,在艺人们手下金块经过千万次锤打,1盎司足金可拉成105公里的细线,也可打成大约相当于一亩半地面积的金箔。

制箔先后要经过“化条”、“压条”、“拍叶”、“装沾”、“丢捻子”、“打开子”、“炕炕”、“打箔”、“切箔”等十二道特殊加工。打金箔的传统工具除铁捶、磴外,还有一种重要工具是“乌金纸”。将2048张“乌金纸”作成纸包,内夹黄豆大的薄金片,在石墩上锤打,叫“打家生”。打箔没有一番硬功夫不行,技术精湛的打出的金箔破碎少且均匀、柔软,技术不好的一锤下去就全“泡汤”了。从“家生”中取出金箔称为“出具”,要小心翼翼地挑出金箔。此时,金箔飘飘欲飞,不能用手触摸,而且“走路不能快,呼吸不能重,说话要挡嘴”,取金箔只能用嘴“吹”,金箔艺人“吹”功更是高超,将金箔用“口风”和鹅毛轻轻挑起,使其贴到另一纸基上,使打出的金箔整齐划一。(切箔者,即“吹箔者”,要练大约一年半的“吹功”,练就了口风成线、成点的本领,达到三根点燃的蜡烛,吹灭中间一根,两边纹丝不动的程度才能上岗。)“吹箔”艺人们说话不能快、大气不能出、一丝不苟、小心翼翼是他们的基本业务素质。他们还能将金箔“吹”到佛像和各种物体上,让它们顿时生辉、金光灿烂。

§§§第八节 铜镜:仕女对镜贴花黄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手工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一、历史渊源

铜镜在秦朝时就有了,然而秦镜流传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流传到民间的可以说从未发现。在古代,人用镜赠于死者,即用镜殉葬,取其熠幽冥的意思,世代沿袭成为风气,因此古代的名镜大多入土。可是古镜铜质好的,入土多年,都不会失去其良美的质地。故几千年后,我们仍可以看到出土的这些制作精美、图纹丰富的铜镜。

铜镜制作虽然开始于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镜实际上却难以得到。因为秦朝只存在短短几十年,铜镜产量有限,而且殉葬的风气也不比后朝,所以现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汉镜的制作极为精巧,且多有嵌镶珠宝的。发掘出土的汉朝古镜,花纹明丽、匀净无疵、字划清晰、笔势纵横。汉代的铜镜都有铭文,其铭文都是吉祥语句,如宜子孙、大富贵、大吉祥等。镜的名称则有日月镜、十二生辰镜、辟邪镜、仙人镜、神人镜、宜官镜等,不可尽数。大概都用铭文或者作者为其取的名字。只有唐代时制有透光镜,因镜背的字迎着太阳或灯光时,都可以明显地映射于墙壁之上而得名。

纵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4000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不同时期铜镜的发展不尽相同,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早期(商周铜镜)一流行(春秋战国铜镜)一鼎盛(汉代铜镜)一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一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从铜镜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及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铜镜的产地以山东、河南、陕西、安徽为最多,现在只有安徽毫州还不时有出土。

二、制作工艺

(一)铜镜部位名称

一面铜镜可以分为镜面、镜背、纽、纽座、内区、外区和边缘等几部分。镜面,即镜的正面,一般微凸或平坦,打磨得很光亮,以供实用。

镜背一般都铸有纹饰,无纹饰者称为素背或素镜。

钮在镜背的中央,上有孔可以系带,钮下面是钮座,钮座外有装饰的花纹或铭文,有时这个部分还要分成内外区。当然,靠近钮的部分就是内区,靠近铜镜边缘的就是外区了。有些镜背还有铭文与花纹配合组成的铭文带。铜镜的最外边一圈称为镜缘。

铜镜的平面形状以圆形居多,但异形的也为数不少,如菱花形、葵花形、方形、长方形、八角形、亚字形、桃形、钟形、柄圆形、柄花叶形等。

(二)铜镜的纹饰和铭文

花纹和铭文都是铜镜背面装饰的一部分,铜镜的主要纹饰有几何图纹(云雷纹、出字纹、菱形纹、弦纹等)、动物纹(包括现实中的动物和想象中的动物)、植物纹(花草树木、水果等)、花鸟纹、人物纹等等。当人们认为用各种各样的花纹来表达含义还不够明了时,干脆就在镜背的花纹之间刻铸文字了。

(三)制作过程

铜镜其实是以青铜为材料制作,叫青铜镜似更加确切。青铜比之纯铜,硬度提高、熔点降低,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填充性则更好。有了这些特性,才能保证青铜镜既具有优美的纹饰,又能保持镜面光亮匀整。

现代制做铜镜工序是:

1.将石膏液体注入模具;

2.把“镜面”石膏刮平;

3.待石膏凝固(约15分钟),小心地从模具中取出;

4.“铜镜”表面修刮平整;

5.涂上铜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