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22810800000020

第20章 走向团队合作共赢的 十个关键思维(4)

200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了五十位中国富豪,其中第二十四名的张果喜,就是善于借别人的力量为自己办事的高手。

张果喜素有“巧手大亨”之称,他看准了佛龛在日本市场的潜力,就召集公司员工进行分析并达成共识,使产品在日本市场一炮走红,成为日本佛龛市场的老大哥。

公司为了经营的需要,在日本委托了代理销售商,但一些富有眼光的日本商人看到经营这种佛龛有大利可图,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就想绕过代理商这一关,直接从果喜实业集团公司进货。

张果喜仔细地考虑了这件事情。从眼前利益来讲,从厂方直接订货,就减少了许多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厂方的销售,但却破坏了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同时佛龛在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大的生产能力,代理商如果背向自己,与这些国家、地区的生产厂家挂钩,岂不是会影响本公司的利益吗?

于是,张果喜果断地回绝了那些要求直接订货的日本朋友,并且把情况转告给代理商,向代理商表示,公司在日本的业务全部由代理商处理,公司不通过其他渠道向日本出口佛龛。

代理商听后,很受感动,在佛龛的推销和宣传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并且在日本市场打出了“天下木雕第一家”的金字招牌,从而使张果喜公司的佛龛在日本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当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这句话说明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资金,借技术,借人才。因为这个世界早已为你准备好了一切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它们搜集起来,并用智慧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因此,做人一定要懂得“借智”。一个人要想成功,向别人请教也是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别人说出自己的妙策,帮助自己获得成功呢?就得不失时机地向别人“借”,凡事谦虚谨慎,更多地与他人交流,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接触他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帮助,最大限度地了解他人的经验教训,从而有利于自己事业的成功。

荀子说过一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那些借助于车马的人,并非有能走得很远的双脚,但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那些借助于舟楫的人,并不是非常善于游泳,但却可以渡过长江大河;那些有才能的人,并非天生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希望能将这番话与读者共勉。

分享思维:和别人分享美好,杜绝自私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位虔诚的教徒,很期望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于是他费尽千辛万苦去寻找先知,希望先知能够指点自己怎样才能永远生活在幸福里。

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先知。这位教徒询问先知说:“请先知告诉我,天堂和地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哪里是天堂,哪里是地狱?”

先知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说:“你跟我来!”

教徒跟着先知,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黑黑的通道,过了许久,眼前一下子明亮起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在大厅的中央支着一口大锅,锅里面放着一个很大的勺子,锅里面盛满了香喷喷的浓汤,下面烧着旺旺的大火。大厅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衣衫褴褛,有的人珠光宝气,有的人顾影自怜,有的人趾高气扬。整个大厅中散发着浓烈的香汤的味道。大锅的周围挤满了人,他们个个两腮凹进,颧骨凸出,带着饥饿的凶光,都希望能够喝到铁锅里的浓汤。

他们都在抢夺那仅有的盛汤的大勺子,但那勺子太长太重,饥饿的人们贪婪地握住勺柄,拼命用勺子在锅里搅着,但谁也无法用勺子把汤盛出来,即使是最强壮的人用勺子盛出来,也无法把汤靠近嘴边去喝。渐渐地,人们逐渐丧失了信心,有些鲁莽的家伙不仅烫伤了自己的手和脸,还把汤水溅到旁边人的身上。于是大家争吵起来,人们挥舞着长勺子大打出手。大厅里充满了怒骂、尖叫以及大声哭喊的声音。先知对那位教徒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再也忍受不了大厅里恶魔般的喊声,匆匆地离开了。

教徒跟在先知身后,又进入一个长长的黑暗的通道,过了许久,眼前又出现一间大厅。这里的设施和前面那个大厅一模一样,大厅中央同样放着一大锅热汤,锅里放着一把大勺子,同在前边那个大厅里所见到的一样,这里的勺子同样又长又重。但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个个精神饱满,脸色红润,很明显,这里的人营养状况都很好。大厅里能听到勺子放入汤中以及人们温和交谈的声音。这里的人总是两人一起努力,其中两人用勺子从锅里把汤舀出来,递给第三个人喝。如果拿汤勺的人觉得累了,另外的人就过来帮忙。当一个人喝饱了,就换另一个人,每个人都能喝上可口的浓汤,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知足的神情。

先知对这个教徒说:“看,这就是天堂。”

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周围的客观环境存在多大差异,而是在于人和人之间能否和平共处,能否达到对美好事物的共享。那些心胸狭隘的自私鬼,因为自私、贪婪,并不懂得分享的美好。他们挥舞大勺和其他的自私鬼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可结果,他们谁也喝不到汤,只能永远呆在地狱中,忍受饥饿的煎熬。

自私的人对自己的东西格外“珍惜”,他们觉得只有自己的东西才是来之不易的,要想让他们付出哪怕是一点点,他们都会觉得难以忍受。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分享的快乐,别人从自私者的身上得到的只是不愉快的感觉。

自私者不可能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自私只会让他们成为事业失败者。当今社会,没有合作就不可能取得较大的成功,人们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无法创造伟业。你必须懂得合作,和大家分享合作的快乐和成果,共担事业的成败。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蛋糕理论”:就一个已经生产出来的蛋糕而言,必然是资本家分得愈多,工人分得愈少;反之,工人分得愈多,资本家分得愈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然而,这个定量蛋糕的分配能够引起生产下一个蛋糕量的变化。资本家在反复的实践中已经明白,如果在现有蛋糕的分配上,他分得太多,工人分得太少,那就会因为这次分配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下一个蛋糕可能生产得更小。相反,如果他这次分得相对少些,给工人分得相对多些,由于刺激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下一次蛋糕有可能生产得更大,分到的也会更多。人们从自私者的身上看到的只有刻薄、吝啬、卑鄙、无耻等令人唾弃的东西,不但他们的家人、朋友、同事会以此为耻,而且自私者个人更应该以此为耻。毫不客气地说,自私是万恶的根源,不要以为自私就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自私带给你的只有孤立,这样的生活是充满悲哀的。

就如刚才所说的,自私是人的天性,再伟大的人也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自私,但是,他们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善于克服自己的这一人性的弱点,至少能够表现出比别人少一点的自私自利。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成功的路上左右逢源,广受欢迎,能够沿着成功的路子一直走下去的原因。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被灌输“不是你赢我输,就是我赢你输”这样的输赢思想,可是,我们现在要知道的是“你赢我赢”这样一种共赢方式。

举个例子,你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可是种子劣质,农作物长势不好。而我有很好的大麦种子,可就是土地贫瘠,这样的话,农作物的长势同样不好,尽管我们都想比对方得到更多的市场回报,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相互嘲笑,彼此敌对的话,很少有可能得到丰收的果实。相反,如果你的土地加上我的麦种,我们一起合作,就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不仅如此,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还能体会到创造财富的乐趣以及相互合作所建立的友谊的快乐。

不仅仅是种田这样简单的事情,对于整个世界的各个层面来讲,共赢带来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共赢不仅仅体现在商业活动中,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与朋友、亲人间的相处,共赢的思维更能使我们受益匪浅。要知道,如朋友的友谊、爱人的亲密关系等带来的令人愉悦的感受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回来的。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施福于他人的时候,不仅你会感受到施与的乐趣,你给别人带来的快乐,必然也会使自己深受感染,享受更大的快乐。而这一点,是心胸狭隘的自私者们所体会不到的,因为他们太看重自己了,以“自利”蒙蔽心志,不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是世界上伟大的感觉之一。

努力去做一点利他的一些事情吧,只有做过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乐趣,到时候,你就会自动自发地爱上这种行为。那时候,你会从一个自私鬼变成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乃至你的交际,都会在你人生的圆圈上绽放耀眼的光芒,体现高品质的亮光。

借鉴思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总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因为仅仅是相信自己,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相信别人,多听取他人的意见。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之路如此漫长,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完美无缺,不犯错误,总会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坎坷,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那你就可以做到尽量完美。这个时候,光靠自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重重困难。

在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期间,当他去打猎的时候,他要去请教一位猎人,而不是去请教身边的政治家。反之,当他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他也绝不会去和猎人商议。

传说有一次,他和一个牧场工头外出打猎,他看见前面来了一群野鸭,便追过去,举起枪来准备射击。但这时那个工头早已看见不远的地方还躲着一头狮子,忙举手示意罗斯福不要动,罗斯福眼看野鸭快要到手,于是对他的示意没有理睬。结果,狮子听到枪声后跳了出来,窜到别处去了。等到罗斯福瞧见,再赶紧把他的枪口移向狮子时,已经来不及开枪,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逃跑了。牧场工头瞪着眼睛,向他大发脾气,骂他是个傻瓜、冒失鬼,最后还说:“当我举手示意的时候,就是叫你不要动,你连这点规矩也不懂吗?”

面对牧场工头的责骂,罗斯福竟然“逆来顺受”,并且以后也毫不怀疑地处处对他服从,好像小学生对待老师一般。他深知,在打猎问题上,对方确实高他一筹,因此,对方的指教于他确是有益处的。

听取别人意见,请教别人,不能在乎对方的身份高低,要对事不对人,只要是好的意见,我们都要虚心接受。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孔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老师的批评和建议,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在一次会议上,比尔·盖茨受到指责,一名技术员指出公司开发网络浏览器滞后。盖茨略作沉吟,决然自责,并向与会者诚恳道歉,此举也宣告了微软经营方向的转型。

盖茨后来谈起这件事时说:“我不想在面子问题上浪费时间,那是没有意义的。特权会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进的动力。”

从当年的毛头小伙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成功并没有塞住盖茨的耳朵,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可以说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1881年,乔治·伊士曼创建了柯达公司。他深知没有员工的支持,任何企业都无法做大的道理。因此他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员工们行动起来,与企业共同进步。

1889年的一天,伊士曼收到一个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内容不多,字迹也不优美,却让他眼睛一亮——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擦干净。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伊士曼看来,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然而,这次伊士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这正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

乔治·伊士曼立即召开表彰大会,发给这名工人丰厚的奖金,“柯达建议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在柯达公司的走廊里,每个员工都能随手取到建议表。投入任何一个信箱,建议表都能送到专职的“建议秘书”那里。专职秘书负责及时将建议送到有关部门审议,并做出评鉴。公司里设有专门委员会,负责建议的审核、批准以及发奖。此外,建议者还可以随时拨打电话询问建议的下落。

100多年过去了,柯达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近20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超过60万个。现在,柯达公司员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都在150万美元以上。

“柯达建议制度”在降低新产品成本核算、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制造方法和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员工提出建议,即使未被采纳,也会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管理人员了解到员工在想什么;二是当建议者得知自己的建议得到重视时,会产生满足感,工作会更加努力。

现在柯达员工已有数万人,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专业人士评价说:“没有‘柯达建议制度’,就没有今天的柯达。”

当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代表不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前提,听取别人的意见也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会使自己增长很多的见识,让自己少走很多的弯路,从而赢得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完美,更好地走向成功。

也许有人会认为,既相信自己又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这里说的“相信自己”并不是指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的力量,而是站在事实的基础上相信自己,那才是正确的相信自己。同样,“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是指一味地盲从,不加选择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所以说,我们遇事要多与他人商量,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这些,你才能和他人更好地合作,而不会因为一意孤行使自己的发展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