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22804300000015

第15章 技巧修炼篇——与童言无 “技”说再见(4)

朋友们,费城不仅是一个伟大、干净、漂亮的城市,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大工厂”。它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我们有40万人受雇于9200家工厂企业,每一个工作日的每10分钟生产出价值10万美元的产品。据一位著名的统计学家统计,在美国国内,没有一个城市能生产出和费城同样多的木制品、皮制品、针织品、纺织品、毡帽、五金制品、工具、电池、铁壳船以及其他许多物品。不管白天或夜晚,我们每两小时生产出一部火车头。我们国家,一半以上的人都乘坐费城制造的电车。我们每分钟生产1000支雪茄。还有,在去年一年,我们的115家袜厂为我国的每一位男士、女士及小孩们制造了两双袜子。我们所生产的地毯,比英国和爱尔兰所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事实上,我们的商业交易金额太大了。我们银行去年的总交易金额,竟然达到了370亿美元,可以偿付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发行的全部战时公债。但是,朋友们,虽然我们对我们的伟大工业进展感到十分骄傲,虽然我们对身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医学、艺术及教育中心深感荣耀,但令我们更感荣耀的是:费城的私人住宅数目,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仅仅在费城,就拥有397000栋私人住宅。如果把这些住宅放在8米宽的土地上,一栋紧靠着另一栋,排成一排,可以一路从费城排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堪萨斯市会议厅,还要继续排到丹佛市,全长3027公里。

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教育制度以及我们庞大的工业,诞生于我们城市的真正美国精神,是我们祖先所遗下的传统,所以费城不是适合欧洲君主制度生存的肥沃土地。费城是这个伟大国家的母城,也是美国自由的基础。

这篇演讲,是几年前在房地产全国协会上发表的。它从其他市的27篇演讲中脱颖而出,得到头奖——就算在今天,也同样会得奖。这篇演讲结构完美,充满事实,而且能够清晰、生动、有趣地叙述出来。并且充满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非常值得阅读和研究。

让我们来分析这篇演讲稿。首先看看结构:第一,它有头有尾。这是很难得的——比你所能想象的更为难得。它从一点出发,像野雁般振翅飞到目的地;它从不东游西逛,从不浪费时间。

这篇讲稿具有个性,还有很强的新鲜感。演讲者一开始就说出城市的一项特点(其他演讲者不可能用来诉说他们的城市的一项特点):他的城市是整个国家的出生地。

他说他的城市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一个城市。如果仅仅是这样说,那就很普通和老套的,也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演讲者深知这一点,所以为了更具体解说,他用了这样的话:“费城的面积等于米尔瓦基和波士顿之和,或巴黎和柏林面积之和。”这就很具体、明确、有趣,而且令人感到惊讶。这是成功的,它所发挥的作用远比一整页的统计数字要强。

接着,他宣称费城是“举世皆知的世界大工厂”。听起来有点夸张,不是吗?而且更像是在做宣传。要是他立即谈论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他,也就不会注意了。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列举了费城领先世界各地的产品:“木制品、皮制品、针织品、纺织品、毡帽、五金制品、工具、电池、铁壳船。”

这样一来,就不像是在做宣传了,是不是?

接下来讲费城“不管白天或夜晚,我们每两小时生产出一部火车头。我们国家,一半以上的人都乘坐费城制造的电车”。

听到这儿,我们一定会这样想:“哦,我怎么从来不知道有这一回事。说不定昨天过来的时候就是坐的费城造的电车。我明天可要注意看看,我们镇上的电车是从哪儿买来的。”

“每分钟生产1000支雪茄……为我国的每一位男士、女士及小孩们制造两双袜子。”

这时我们的印象更深刻了……“也许我最爱抽的雪茄是费城生产的……

还有,我现在脚上穿的这双袜子……”

我们再来看看演讲者接下来怎么做。他是不是又回到最初所说的费城面积大小的问题,并把他当时忘记的一些事实告诉我们?不,他没有。针对是一个小问题,谈完了就用不着再回头去谈它。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如果一位演讲者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然后又回过头来再谈一遍,就像一只蝙蝠在夜色中乱撞,还有什么比这种演讲者更令人困惑和糊涂的呢?然而,有很多演讲者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并没有依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来谈论问题,反而像一位橄榄球队长呼号般地谈论各种问题:二十七,三十四,十九,二。不,比这个更糟糕。他谈论问题的顺序是这样子的——二十七,三十四,二十八,十九,二,三十四,十九。

我们这位演讲者是按照预定的方向,绝不闲逛,绝不回头,绝不转向,也不偏离,就像他自己提到过的那些火车头。

虽然如此,这篇讲稿中还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点:他讲了费城是“这个国家中最大的医学、艺术及教育中心”。但仅仅限于此,然后就急急地谈论起别的事来——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就以为能生动描述,讲述事实,还想把它根植于听众的脑海,这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头脑并不是录音机。对于这个问题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而且如此简单,又不具体,感觉是连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印象,那么对于听众来说,几乎等于零。他应该怎么做呢?他明白,可以使用刚才解释“费城是世界大工厂”同样的技巧。但他也知道,在演讲比赛期间,有人拿着跑表在计时。他只有五分钟,一秒钟也不多。因此,他必须忽略这一点,或是忽略其他几点。

再来看他是怎样加深听众对“费城拥有比世界任何城市更多的私人住宅”这一点的印象的呢?第一,他列出了数据:397000栋。第二,进行具体化:“如果把这些住宅放在8米宽的土地上,一栋紧靠着另一栋,排成一排,可以一路从费城排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堪萨斯市会议厅,还要继续排到丹佛市,全长3027公里。”

可能他话还没完,听众们就已经忘掉他所举出的数字。但是会不会忘掉他所描述的场景?那几乎不太可能。

来源于资料的冷冰冰的事实是很重要的。但雄辩的口才并不是从它们身上发挥出来的。演讲者期望制造一个高潮,打动听众的心,触动他们的感觉。所以,提到家庭方面的问题时,他使用了情绪性的资料。他赞扬费城是“美国自由的基石”。自由!这是一个神奇的词语,充满感情的一个词语,有几百万人为它牺牲生命。这个句子本身就很不错,但演讲者使它变得更精彩一千倍,他举出了历史事件与文件来支持他的说法,这对他的听众来说,是十分亲切而神圣的……“第一面美国国旗是在这个城市里制成的,美国的第一届国会是在这个城市里召开的,《独立宣言》是在这个城市里签字的……自由钟……一项神圣任务……传播美国精神,让自由的火种继续燃烧下去。因此,在上帝的恩准之下,华盛顿、林肯以及罗斯福的政府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启示。”这真是一个高潮!

这篇演讲稿的布局,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最值得敬佩的是,结构上,如果这篇演讲稿以一种缺乏精神和活力的平静态度来讲演,那么它可能会失败,而且变得一无可取。但这位演讲者态度和写作这篇讲稿的态度一样,带着最为真诚的情感与热诚。难怪这篇讲稿能够获得头奖,捧到“芝加哥杯”。

借助细心阅读和模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世界上全新的事物很少,就算最伟大的演讲家,也要借助于阅读和书本的资料来获取灵感。要扩大文字储量,必须让自己的头脑常常接受文字的洗礼。

英国一位失业的穷人,走在费城的街道上找工作。他走进大商人保罗·吉彭斯的办公室,要求和吉彭斯先生见面。吉彭斯先生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这位陌生人。他的衣衫褴褛,衣袖底部全磨光,全身上下到处透露寒酸气。吉彭斯先生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同情,答应接见他。吉彭斯只打算听对方说几秒钟,但随即几秒钟却变成几分钟,几分钟又变成一个小时,而谈话依旧进行。谈话结束后,吉彭斯先生打电话给费城的大资本家之一的狄龙出版公司的经理罗兰·泰勒先生,邀请他和这位陌生人共进午餐,然后为他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这个外表穷困潦倒的男子,怎么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影响两位重要人物?

他的秘诀就是: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事实上,这个人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到美国从事一项商业任务。不幸这项任务失败,他就被困在美国,有家回不了——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英语是他的母语,所以他能说得准确又漂亮,听他说话的人立即忘掉了他那双沾满泥土的皮鞋、褴褛的外衣和那不修边幅的脸孔。他的辞藻成为他进入最高级商界的护照。

这名男子的故事虽然有点与众不同,但它说明了一个真理:我们的言谈,随时会被别人作为评价我们的依据。我们说的话,显示我们的修养程度,它能让听者知道我们怎样的出身,它们是教育和文化的证明。

前面提过,我们——包括你和我——接触世界的方式只有四种。旁人是根据四件事情来评估我们,并把我们进行分类:我们做什么,我们看起来什么样子,我们说些什么,我们怎么说。然而,很多人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离开学校后,不知道要努力增加自己的词汇,不去掌握各种字义,不能准确而肯定地说话。他习惯了使用那些已在街头和办公室过度使用的、意义虚幻的词句,就难怪他的谈话缺乏明确性和个性特点了,也难怪他经常发音错误、弄错文法了。我甚至听到很多大学毕业生常常脱口而出市井流氓的口头禅——连大学毕业生也犯这种错误,我们怎能期望那些因经济能力不足而缺少教育机会的人不这样呢?

几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站在罗马的古竞技场里思绪万千。一位陌生人向我走来——是位来自英国殖民地的游客。他先自我介绍一番,然后大谈在这个“永恒之城”的游历经验。不到三分钟,“You was”“I done”就纷纷脱口而出。那天早晨出门时,他特意擦亮了皮鞋,穿上一尘不染的漂亮衣服,企图维护自己的自尊,可是他忘了装饰他的词汇,以便能够说出优美的句子。他向女士搭讪时,如果未脱下帽子,他会感到很惭愧;但却不会惭愧——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弄错了文法,也会冒犯别人的耳朵。他的话,整个儿地把自己暴露出来,等待旁人的评断和分类。他用英语遣词造句的能力实在差劲极了,就像不断地向这个世界宣告,他是一个多么没有文化的人。

艾略特博士在哈佛大学担任校长三分之一个世纪后宣称:“我认为,在淑女或绅士的教育中,只有一堂必修课,就是能准确、优雅地使用他本国语言。”这句话意义深远,值得我们良久深思。

那我们怎样才能和语言产生亲密的关系,可以用优雅、准确的方式来表达呢?幸运的是我们的方法一点都不神秘,非常的清楚。它是个公开的秘密——林肯使用它,就获得了惊人的成就。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一位美国人能把语言编织成如此美丽的形式,或能说出如此无与伦比、富有音乐节奏的语句:“怨恨无人,博爱众生。”难道一位懒惰又不识字的木匠,和一个没有特殊学识及技能的平凡女子结合而生下的儿子——林肯——特别得到老天厚爱,天生就具有运用语言的天赋?可没有什么能证明这一点的。当他当选为国会议员后,他在华府的官方记录中有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他接受的教育:“不完全。”他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不超过12个月。那么谁是他的良师呢?肯塔基森林内的萨加林·伯尼和卡里伯·哈吉尔,印第安纳州鸽子河沿岸的亚吉尔 ·都赛和德鲁 ·克诺福——这些巡回小学教师,他们从这个拓荒者的屯垦区流浪到另一个屯垦区,只要当地的拓荒者愿意用火腿和玉米来交换,他们就留下来教导小孩子们“读、写、算”。林肯只是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很少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启蒙,他所在的生活环境对他语言才能的助力也不多。

他在伊利诺伊州第八司法区结识的那些农夫、商人和诉讼当事人,没有一个拥有特殊或神奇的语言才华。但林肯没有——你必须记住这个重要的事实——没有把他的时间全部浪费在这些才能和自己差不多或者更低的同伴身上。他和一些头脑灵活的人物——各个时代最著名的歌手、诗人等等——成好朋友。他可以把柏恩斯、拜伦、布朗宁的诗集整本整本背诵,写过评论柏恩斯的演讲稿。他的办公室放着一本拜伦的诗集,家里也放上一本。办公室的那本,由于经常翻阅,只要一拿起来,就会自动翻到《唐璜》那一页。他进入白宫后,内战的悲剧吞食了他的精力,在他的脸上刻下深深皱纹,但他仍然抓住一点时间拿本英国诗人胡德的诗集躺在床上翻阅一下。有时候他深夜醒来,随手翻开诗集,会凑巧看到有特别启示或令他感到高兴的诗。他就会立刻起床,穿着睡衣、拖鞋,悄悄到白宫各个房间寻找他的秘书,然后将一首又一首的诗读给秘书听。他也会抽空复习他早已背熟的莎士比亚名著,也会批评一些演员对莎剧的理解,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写信给莎剧名演员哈吉特说:“我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这些剧本。和任何一个非专业的读者阅读的次数一样多。李尔王、理查三世、亨利八世、哈姆雷特,特别是麦克白。我认为,没有一本剧本比得上麦克白,写得太好了!”

林肯热爱诗歌。他不仅在私底下背诵朗读,也公开进行背诵和朗读,甚至还试着写诗。他在妹妹的婚礼上就朗诵过他的一首长诗。到他中年,他已经把自己的作品写满了整本笔记簿——虽然他对这些创作没有信心,甚至不允许最好的朋友去翻阅。

罗宾森在他的著作《林肯的文学修养》中写道:“这位自学成功的人,用真正的文化素材把思想装点起来,可以称之为天才。他的成就过程,和艾默顿教授描述文艺复兴运动领导者之一的伊拉斯莫斯的教育情形一样:离开了学校,只能用唯一的教育方法来自我教育,直至成功。这个方法就是永不停息地学习和练习。”

林肯这位举止笨拙的拓荒者,年轻的时候经常在印第安纳州鸽子河的农场里剥玉米叶子和杀猪,赚取一天三角一分钱的微薄工资。但后来却在盖茨堡发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演讲。在盖茨堡战役中共有10万大军参战,有7000人阵亡。著名演讲家索姆奈在林肯死后不久说,当这次战斗的记忆从人们的头脑里消失之后,林肯的演讲却仍然烙在人们心里。如果这次战斗再度被人们记起,最主要的原因一定是人们想起了林肯的演讲。谁能否认这预言的准确性呢?

著名政治家艾维莱特在盖茨堡一口气演讲了两个小时,但他说的话早被人遗忘。林肯的演讲虽然不到两分钟——一位摄影师想拍下他发表演讲的情景,但还没有来得及架起那款原始的照相机对准焦距,林肯的演讲已经结束了。

林肯在盖茨堡演讲的全文被刻在一块不会腐朽的铜板上,陈列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作为英语文字的典范:学习演讲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背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