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李世民的故事
22771500000006

第6章 劝父起兵

起兵反隋

公元616年岁末,突厥袭击马邑,隋炀帝命令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迎战。李渊派遣王仁恭和高君雅出战。王仁恭和高君雅的联军中了突厥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了!晋阳城军民一片恐慌,以为突厥铁骑又要南下了,好在不久便传来了突厥在捞了一个肥手之后退出塞外的消息。

过了几天,高君雅将军从前线回到了晋阳(即太原),随身仅带了一百多人,接着又有一些伤兵络绎不绝地返回。高君雅告诉李渊,从太原带去的八千官兵中有六千为国光荣捐躯或负伤,其余一两千人被马邑郡守王仁恭恳求留下帮助守边,边塞的兵力现在已经空了。李渊十分愤怒地指责高君雅违背了当初出发前李渊为他制定的“只准防守,不准出击”的战术安排,给军队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理当受到国法的惩罚。但一考虑到高君雅是皇上的亲信,害怕承担打击皇上亲信的罪名,李渊强忍了,没有抓捕高君雅。高君雅生性庸碌得很,居然一点儿都没有慚愧的姿态,那份安然自在的样子,好像是刚刚前往边塞游览归来似的。

私下里,李渊痛心得甚至掉下了眼泪。他呕心沥血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就这样丢掉了一大半,对他整个积蓄实力的安排损害得多么严重,这事儿让他感到非常颓丧。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万般焦急,他与李渊的幕僚裴(pei)寂、刘文静等人密谋,商定一起劝说父亲李渊趁着大好时机起兵。李渊是精明人,早已看出隋室江山将不保,暗思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碍于自己朝廷重臣的身份,有些事他不便亲自去做,由世民出面正合他意,他从心里十分欣赏这个儿子的才高志大,因而对世民的做法睁一眼闭一眼,不加干预,只是不希望他太过张扬,过早地把事闹大。另一方面,举旗自立,李渊不是没有想过,但他在隋为官已久,不愿担个背主不忠的罪名,因而即便自立,也需要合适的“时机”,一定要等到隋帝民心丧尽,隋室确实无力回天之际,他才肯乘时而起。

这时,来了钦差,“奉谕!李渊接旨!”

李渊跪倒接旨,只听那钦差高声宣读:“唐公、太原留守李渊与马邑太守王仁恭抗击突厥不利,疑有通敌之嫌。着王仁恭就地自裁,李渊速至江都,另行查办。钦此!”若是李渊跟从钦差走了,大概他就一去不回了。当然,以李渊的精明,还有李世民在这儿,他们是无论如何不会跟钦差走的。

此时北方又发生了一桩大事。原来马邑有一地方豪绅刘武周,马邑太守王仁恭敬他骁勇任侠,是一豪杰之士,待之敬有加,刘武周得以任意出入太守府第。不料这刘武周背恩忘义,竟与王仁恭府中一妾勾搭,此事被王仁恭得知,大怒,要抓刘武周问罪。刘武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太守王仁恭,开官仓赈济饥民。时值青黄不接之际,又逢天下大乱,难民甚多。刘武周这一招很得人心,旋即收兵万余,南下袭破楼烦郡,进取汾宫,并以汾宫宫女、’财宝贿赂突厥可汗,始必可汗于是封他为“定杨可汗”,意为“平定隋杨”,并送来许多马匹、兵器以示支持。刘武周得到突厥支持,便自称为皇帝,改元“天兴”。

李世民再次对父亲进言:“父亲身为太原留守,而现在却被叛贼占据了汾宫,您将难逃其咎啊!若再不早定大计,马上就祸患临头了!”李渊仍在犹豫。

一天晚饭过后,李世民与裴寂、刘文静一道以汇报军中工作为名,走进了李渊的书房。李世民对李渊说:“当今皇上昏庸无道,百姓穷困潦倒,天下叛军众多。父亲您即使一心忠于朝廷,却也抵挡不了叛军的强大势力。朝廷的腐败父亲您也深知,您每次战斗获胜,应该邀功行赏的时候却没有您。

皇上搜尽天下之财,宁肯将财富赏赐给奸臣,却不肯让忠义之士的衣食稍稍宽裕,也不愿给我们一些名分;但是每当我们抵挡不了叛军、吃了败仗的时候朝廷却归罪于您。这种待臣之道,如何能使国家兴盛?父亲您也眼见天下苍生为朝廷所累,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这种待民之道,又如何能使人民安康?父亲您身为朝廷中人,应深知为民谋福的道理,民乃国之本也。现在这样的形势正是天意,父亲您不如就顺从民心、揭竿而起,将暴君从宝座上赶走,自己建立一个国家,营造一个太平盛世吧!”

李渊听后大惊失色,不由得勃然大怒:“逆子!老夫毕竟是本朝的一员大将,吃着朝廷的俸禄,为朝廷平定叛乱本是我的天职。若出师不利,朝廷怪罪于我也是理所当然。你此番话语怂恿我犯上作乱,你怎敢如此放肆?”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说:“如今时局动荡不安,到处都是起义军。父亲您即使拼命讨伐,也灭不了四处蔓延着的起义火种,因为这火种来源于皇帝的昏庸无道、治国无方,您就是扑得了火也灭不了火种啊。而且,就算您平息得了全国的叛乱,得到了盖世的功绩,但是您不要忘记了树大招风这句古话。您好好想想,猜忌之心那么重的皇上能容得下您吗?他能与您分享共治天下的荣誉吗?既然这样,您不如为自己好好谋划,反正都是一死,您不如顺时起兵、推翻朝廷。”李世民话音刚落,裴寂、刘文静也随声附和,他们都称自己的想法与李世民一样,如果李渊愿意起兵,自己定当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也会一心一意辅佐李氏父子成就大业。

这夜,李渊久不能寐,他一直在反复思考着儿子的话和自己幕僚的言语。第二天一早,李渊将儿子李世民以及几位幕僚召集到书房。李渊环顾四周,最后看着李世民,缓缓地说:“我决定接受世民的建议。他的话的确很有见地,也很有道理,那我们就举兵南下吧。”

但是此时李渊的其他几个儿子李建成、李元吉等不在李渊身边,他们在离隋朝都城长安较近的河东郡,他害怕仓促起兵引起皇帝的震怒,而使儿子们的性命白白葬送。而且,自己的辖地北临突厥,万一举兵南下攻打长安而突厥军队趁机偷袭的话,那么自己就失去了根据地,后果不堪设想。李渊十分清楚这些情况,而且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所以这让他对起兵计划有了一些顾虑,以致影响了计划的施行。

机敏的李世民看透了父亲的心思,他再次和刘文静、裴寂等劝说李渊:“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宜迟,我们应当早点抓住时机,趁早起兵。您可以借口母亲生病,将建成、元吉从河东召回,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李渊听后,颔首表示同意。

但是这一顾虑虽消,另一顾虑又起:“那突厥军队我们该如何应付呢?我们要不要留重兵把守太原城呢?”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如果在太原留守的兵力太多,前方征讨的实力难免不足。如果留兵太少,又抵挡不住突厥人的侵袭,真是左右两难。

这时,刘文静进言:“将军不必担心。在下认为,我们可以派使臣与突厥商谈,和突厥结盟,这样我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然后举兵南下,直取长安。”

李渊听毕大喜,一来为自己的霸业将起感到高兴,二来为自己身边有如此众多得力之人而感到欣慰。他起兵的信心也就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