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李世民的故事
22771500000007

第7章 进逼长安

下定起兵的决心后,李渊命令刘文静伪造敕(chi)书,谎称朝廷要在太原、雁门、马邑一带征兵攻打高丽。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综等到各地募兵,数日间就募集了数万人。李世民命令各级军官对新招募来的士兵严加训练。

但是,李渊身边的人并非都对他没有二心。李渊的左右副手王威和高君雅都是隋炀帝的老部下,他们是奉隋炀帝之命前来监视李渊的。王威、高君雅看见李渊招募来那么多士兵,就怀疑李渊有反叛之心。另一个叫日德平的军官也怀疑李渊图谋不轨,建议王威、高君雅去调查李渊募兵的内幕。所以,王威、高君雅二人察颜观色,准备选择适当时机将李渊拿下向隋炀帝邀功求赏。然而,李渊竟然对他们二人毫无防备,仍旧对他们推心置腹。

王威、高君雅决定先排挤掉长孙顺德等人,再把他们的兵权夺过来。于是就怂恿主管军法的官员说:“长孙顺德那几个都是逃避兵役、不事主君的大逆不道之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带兵?按照当今律令,应当将他们处死。”

但是,他们二人没有想到,这个官员是李渊的亲信,对李渊起兵反对朝廷极力赞同。听了他们的话,这个官员就故意说:“这几个人都是李将军的贵宾,若逮捕他们,恐怕会引起很大骚动。李将军一旦翻脸,你们两位也不好看。”二人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又十分懦弱,听了这番话,就没有吱声。事后,这个官员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李渊,让李渊有所防备,但李渊并没有重视。

公元617年5月,太原久旱无雨,庄稼长势堪忧,为了防止秋后绝收,李渊决定去晋祠祈雨,希望老天爷能够普降甘霖润泽大地。王威与高君雅二人见有机可乘,就密谋趁求雨之机下手。他们准备在晋祠外事先埋伏好自己的人马,准备待李渊去后把他杀掉,然后夺取兵权。

不料,这一密谋被晋阳乡长刘世龙听见,他立即将这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原本打算在祈雨仪式上正式举义造反,但是现在这王、高二人却出来捣乱,令李世民异常懊恼。李世民思虑再三,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他便让刘文静拿了封绝密特急的文书去求见李渊,当时这种文件叫做“急变之书”。李世民在此封文书中道明原委,要求父亲李渊立即动手拿下王、高二人。

刘文静拿着紧急文书,就往李渊那里去了。刘文静赶到李渊帐下,却看见李渊和王威、高君雅正在大厅中一块谈事情。刘文静心想: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当着他们两人的面说他们想谋害李将军吧。于是,刘文静灵机一动,将站在李渊身边的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引到外面的花园中,并将此事以实相告。

刘政会一看事情紧急,立刻抽转身回到大厅之中,对李渊说:“李大人,这里有一封密函,请大人亲启。”李渊不明就里,竞然让王威他们取来当众阅读。

刘政会一见事情不妙,立刻说:“这封密函所报乃是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之事,大人您一定要亲自过目。”王、高二人听了,不由害怕起来,唯恐谋害李渊一事暴露。但是,此时别无他法,只能强作镇定。李渊听了,这才接过密函来,细细阅读起来。

李渊看完后不觉心中大惊,他暗自想:总不能说他们想造我的反就把他们给杀了,我得找个让众人信服的理由才行。李渊急中生智,只见他轻轻地将密函合上,看了看周围诸位大将,厉声说:“王威、高君雅,你们这两个大逆不道之臣,你们竟然引突厥军队入关想造反?来人,将他们俩拿下!”

二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不由大呼:“李渊,你这个叛贼,居然想杀人灭口,皇上一定会派人把你杀了的。”刘文静、长孙顺德等当场将王威、高君雅逮捕,投到监狱中去了。这时,外面的伏兵在李世民指挥下封锁了城里所有道路,王威、高君雅的几个手下还企图反抗,也全被一一降伏。王、高二人顺利被擒后,李渊想想倒还真后怕。要不是儿子李世民和刘文静等及时采取行动,此时自己也许早就成了阶下囚,还谈什么揭竿而起、兴建霸业呢?

李渊立刻派刘文静出使突厥,请突厥首领始必可汗出兵与自己的起义军会合,共进长安。处理好与突厥的关系至关重要,这是必须解决的后顾之忧。李渊托刘文静带去了自己的亲笔书信,并令刘文静的随从带上了不少贵重的礼物,以表诚意。

李渊在信中说:隋炀帝昏庸无道,老百姓生活凄苦,我等顺应民意举义起兵讨伐昏君。他还说:“大汗若肯出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享金帛,亦唯大汗是命。”

始必可汗见李渊这个与自己打了多年仗的老冤家愿意服软,不免暗暗得意;又有钱财可得,更加高兴。他连忙回信道:如果李大人这样的英才能够成为天子也是天下大幸,不管情况如何,我们突厥军队一定会鼎力相助,决不食言。

始必可汗随即派遣他的将领康鞘利带领两千骑兵到太原来,此外还专门献上駿马一千匹。李渊为刘文静非常出色而顺利地与突厥联盟感到非常高兴,他夸奖刘文静说:“要不是你的锦囊妙计,这件事怎么会办成呢?”

刘文静回来后没几天,突厥数万人果然侵犯太原,轻骑直达城下。李渊于是命人在太原城中散布谣言:这就是王威、高君雅招来的突厥军队,他们就是想借着突厥人的势力来造反。

太原军民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李渊下令将王威、高君雅斩首示众,然后向百姓宣布公开起兵。这时,李建成和李元吉也马不停蹄赶到了太原。

公元617年6月,李渊终于打着“举义兵,安隋室”的旗号,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南下向长安进发。古老的中国土地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与军事搏杀就这样发生了,决定其胜负的因素无疑将是军事实力、胆识与智谋,而此时的李渊是最具备这些因素的群雄之一。太原起兵是李渊父子迈向成功顶点的第一步,也是李渊将自己一生推向光辉顶点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