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李世民的故事
22771500000005

第5章 杨广之忌

杨广有一天做一怪梦,梦见洪水滔天,淹没都城长安,冲毁殿宇屋舍,唯有城中三棵李树傲然挺立,安然无恙,且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杨广从梦中惊醒,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急召术士解梦。

术士听杨广述说梦中情景后,先求杨广恕罪,然后才神秘兮兮地说:“洪水淹没京师,乃不吉之象,预兆帝室有难。城中三棵李树硕果累累,巍然不倒,预示将有李姓之人取代杨氏而有天下。陛下可曾听闻最近市井流传的歌谣:‘杨花飞尽李花飞’,又有童谣唱曰:‘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此皆是李氏将兴之谶(chen)语。”

杨广听了这些话,将信将疑。他恨不得尽诛天下李姓之人。无奈李姓乃是大姓,且大都是高门望族,人数众多,与其他显贵豪门联系紧密,盘根错节。要杀尽天下李姓者,恐怕行不通。

杨广先将朝中李姓大臣一一排队,就想起一人,此人姓李名浑,字金才,袭封郄公,官拜右骁卫大将军。杨广想起梦中洪水淹没京城的情景,联想起“浑”字的三点旁,而“郄”字又与“城”同音,恰合水淹京城之意。

偏偏李浑有一侄儿李敏,小名“洪儿”。杨广又想起史书记栽,自东晋以来,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谶语:“木子弓,王治天下,天下大乐。”

“木子弓”暗含“李弘”二字,李弘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强烈的号召力,自东晋以来,假托李弘名义的起事连绵不绝。“洪”字不仅有“水”旁,又与“弘”同音。杨广动了杀心,乃命心腹宇文述等伪造罪证,杀李浑、李敏及其亲族三十二人。

由于梦中情景,杨广从此更不喜欢待在长安,除出巡外大多居东都洛阳。

一天晚上,杨广在御花园赏月,遇见当值的左亲侍李密,只见他戎装佩剑,神采奕奕,一双锐利的眼睛精光四射,宛如闪电,正警觉地观察着四周。

杨广认得此人,他乃是隋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现已袭父爵,在宫中当差,但一直未受重用。

杨广此次见到李密,觉得很不舒服,立刻紧急召见大将军宇文述,命他即刻查清李密家中尚有何人,平常与哪些人来往。

第二天,宇文述上奏杨广:“这李密家中人丁不旺,枝叶稀少,并无兄弟,虽然承袭了公爵,但没有多大势力。据臣了解,李密平时少言寡语,与人来往不多,来往的人中只有一个妹夫丘君明,任雍丘县令;一个姻亲刘文静在太原,亦只是个县令。”

杨广听罢,觉得这李密没有多少能量、背景,稍感放心,说道:“朕观李密,面皮奇黑,眼光贼亮,与众不同,恐非善类。何况他又在故太子宫中做事多年。今后不要让他宿卫,也不准他再入宫半步。”

李密于是被逐出宫去。不死于杨广的猜忌而跳出樊笼流落民间,就已经是他的造化了。李密虽为名门之后,怎奈父母早亡,家道中落,如今出得宫来,竟然举目无亲,无一去处,左思右想,只好去投奔在长安的故旧楚公杨玄感。其实这是场帝的失策,他将李密逐出,结果李密先后参与杨玄感、瓦岗寨起义,让大隋江山风雨飘摇。

杀了李浑一族,逐出李密,杨广又想起一人令他放心不下。说起此人,与杨广还算是姨表至亲,他就是杨广表兄、唐公李渊。杨广想起这位表兄李渊出自高门望族,现又手握重兵,镇守边关,听说还颇有政绩,深得将士拥戴,这样的人最危险!

一次,杨广召太原留守李渊回京述职,适逢李渊生病,卧床不起,未能及时奉诏回京。李渊有一外甥女王氏在后宫充任美人,杨广见李渊许久没有回京见驾,便问王美人:

“你舅舅为何迟迟不来见朕?”

王氏慌忙答道:“听说舅舅病重,不能回京面圣。”杨广冷笑着不怀好意地问:“要死了吗?”

王氏吓得面无人色,不敢做答。事后急忙写密信托心腹送出,告知舅父李渊此事。

李渊接外甥女密书,知道杨广的猜忌之心,不敢回京,只得贿赂杨广身边的幸臣,请他们代为周旋。杨广听了亲信之言,又正忙于享乐,便将此事搁置一边。但李渊为此常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