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李世民的故事
22771500000022

第22章 智退突厥

唐初,活跃在西北的少数民族突厥一直是对唐朝构成最大威胁的外患。******时常率大军侵扰关中,直逼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初即帝位,无力抵御,只能以牺牲布帛(bo)珍宝等向******求和。

突厥始必可汗死后,传位其弟颉利可汗,趁南朝战乱,连年大举南侵。有人劝李渊说:突厥屡次骚掠关中,因为长安是都城,国家的财宝、美女都集中在这里。如果不在长安建都,并把它烧掉,突厥之患自然就平息了。李渊深以为然,计划迁都。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还有裴寂等大臣极力促成迁都之举。一些明智的大臣明知此举不可行,也不敢进谏。

这时,李世民挺身而出,劝李渊道:“陛下靠武力兴起,统一天下。我大唐帝国精兵百万,所向无敌,就因为少数民族侵扰边境,竟迁都躲避,未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父皇难道愿意被天下后代耻笑吗?当年霍去病能够扫荡匈奴,我如今尚在行伍,率兵御敌是我的天职,恳请父皇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取突厥首领颉利的头来见父皇。如果到时我灭不了突厥,父皇再考虑迁都还不迟。”

但李建成却讽刺道:“当年汉高祖的大将樊哙曾夸下海口,要率十万精兵横行匈奴,结果大败而归。秦王刚才的话,与他倒有几分相似呢!”

李世民针锋相对,说:“此一时彼一时,时势不同,用兵也不同。樊哙根本不值得一提。不出十年,我一定能平定漠北,决不夸口。”

在用兵打仗上,李渊是比较信任李世民的,于是就打消了迁都的念头。但李建成十分恼怒,串通李渊的妃嫔挑拨李渊说:“突厥虽然常常侵扰边境,但得到贿赂就退走了。李世民打着剿灭突厥的幌子,心里实际上是想掌握兵权,达到篡权的目的。”

李渊听了将信将疑。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李渊就把李世民的一部分兵权分给了李元吉。

公元624年,突厥的颉利、突利两个可汗率铁骑数万,进犯豳(bin)州(今陕西彬县东北)。李世民立即向李渊请行,前去抵御突厥。李建成怕李世民独揽军权,建议李渊让李元吉当李世民的副手,并要李元吉暗中监视李世民。于是,李世民、李元吉率领大军向豳州进发。

当时恰好关中下了瓢泼大雨,而且长久不停,军粮无法运输,战士疲于奔命,物资器械损失很大。李世民严令军队按时进发,日夜兼程,与突厥相遇,两军在豳州地界剑拔弩张。但是,正当李世民的军队安营扎寨、准备与突厥军决一死战的时候,颉利、突利却突然率一万多骑兵来偷袭,让李世民手下的将士们措手不及,惊恐万分。

李世民知道李元吉胆小懦弱,经常临阵脱逃,毫无勇猛之气,就故意命令李元吉带兵出战。李元吉本来就不敢迎敌,又加上看到突厥军队这次来势汹汹,自己吓得腿都发软,连忙推托自己不能出战,并要求李世民尽快撤军。李世民看到李元吉竟然被吓成这副模样,心中非常蔑视,自己只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就向敌人飞奔而去。

突厥摆好阵势,准备大战。当他们看见唐兵只有一百来个骑兵,感到很奇怪,害怕唐军有什么阴谋,反而稳住阵脚,不敢冲锋。李世民前进到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大声叫道:“我朝和你们有约在先,要和平相处。现在你们为什么背信弃义、不遵守约定,反而大举入侵?我乃大唐秦王,你们可汗若有胆量,可单独出来与我决斗;若全军一起上,我也只用这一百多名骑兵抵挡。”

颉利可汗素来就知道李世民骁勇善战,此时又摸不清唐军底细,不知道李世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怕贸然出兵会中唐军的埋伏,竟不敢交战。李世民又派人对突利可汗说:“你曾经和我订立盟约,说有急事时大家互相救援。现在,不但不救援,还引兵来攻,为何如此不讲信义?”

突利可汗感到很惭愧,不敢回答。颉利、突利两人虽然同是突厥的可汗,但是向来关系不和,互相猜忌,甚至曾兵戎相见。此次,突厥出兵就是势力较大的颉利胁迫突利的结果。李世民深知这一情况,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的联盟从内部开始分化,然后不攻自破,于是就接二连三地派人去与突利可汗联系。此举果然引起了颉利的猜疑,他担心突利和李世民有密谋,唯恐遭到李世民和突利的联合攻击,自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便先派人来找李世民讲和,主动引兵后退数里。

此后,阴雨连绵十余日。李世民对诸将说:“突厥来自漠北地区,那里干旱少雨,气候千燥,所以突厥士兵一定不适应现在的天气。而且,他们带兵打仗主要是用弓箭作战,现在阴雨不停,弓弦全泡松了,暂时不能使用。这对突厥来说,无疑像是飞鸟被折断了翅膀。而我们的营房建设得很好,:军粮供应充足,武器也都保护得很好,随时都能拿来杀敌。将士们连续休息了一段时间,精力充沛。不乘此时进攻,还等什么时候呢?”

众将都表示同意。于是,李世民下令夜里悄悄出兵,冒雨前进,袭击敌人。突厥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弄得措手不及,只能仓皇应战。

李世民同时又派人向突利陈说利害关系,说只要他和唐朝和睦相处,颉利一旦攻打他,唐朝保证给他支援。突利大喜,表示听从李世民的命令。颉利要战,突利不同意。颉利没有办法,只好派突利来见李世民,请求订立和约。李世民原本想一举拿下颉利,但是仔细想想自己手中的兵力不够,而且唐朝力量还不够强大,不可能彻底打败突厥,和突厥保持暂时的和平符合唐朝的利益,因此李世民答应了颉利的请求,和突厥订立了友好盟约。

突厥退出唐境,李世民也回到了长安。李建成本来盼望李世民失败,好在李渊面前继续贬低李世民,不料李世民竟得胜而归,他要给李世民治罪的企图破灭了,但对李世民的仇恨也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