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说明来意,芒卯说:“我国之所以派张倚出使贵国,目的就是为了保全邺城,怎么去把它扶手相让给你们呢?如果张倚真有这种说法,那是他弄错了,我可不知道。”
赵国使节垂头丧气地回去报告赵王。赵王一听大惊,才知道上了魏国的当了,正要讨伐魏国背信,又听说秦国正在拉拢魏国一起来进攻赵国,更加惶惶不安,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反过来自动割让五个城邑给魏国,以求联合魏国共同抵抗秦国。
赵国之所以在这次外交斗争中偷鸡不着蚀把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赵王过于贪婪,而忘记了轻诺者必寡信的道理。
从许诺者的角度来说,有人认为,信用是一种美德,因此对人动辄许诺,或者只因为当时的气氛,或是一时冲动,使答应了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结果给自己带来一层无法解脱的负担,这种行为相当没有意义,其结果必然是让周围的人对他失去信任,自己也很被动。
三国时的华歆和王朗同乡,有一次乘一条船避难。
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这条船正好还宽大,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上船呢?”
后来敌兵越追越近,王朗慌了手脚,就想把那个人扔下船。
华歆止住他说:“当初我拿不定主意,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受了别人的请求,怎么可以在危急头头,把他抛弃呢?”于是仍然像起初一样将那人带在船上一同逃走。
旁边的人因此判断华歆的人品比王朗更高,追随他的人也就多起来。
所谓轻诺者必寡信,对于别人的请求和托付,不肯乱许诺,更不空许诺,因为一个讲信修义的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是不会答应自己办不到的事情的,答应别人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这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负担,因此如果我们从来不知拒绝别人,总有一天会把自己陷入到骑虎难下的境地。
不必对敌方守信
我们提倡讲信用,其目的是为了在交易中驱使对方按自己的意愿行动。所以,信用只能用来对待自己人及盟友。若对敌人也讲信用,那他就太愚蠢了。
孔子住在陈国,外出时路经蒲国,恰好碰到公叔氏在蒲起事,与卫国为敌。
他听说孔子准备经过蒲国到卫国去,于是派人中途拦住孔子,对他说:“你答应不去卫国,我们才能放你走。”
孔子想了想,与拦路的军队订下不去卫国的盟约,于是被放出城。孔子一出城门,马上下令马夫驱车往卫国的方向疾驰。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刚刚订立的盟约能违背吗?”
孔子答:“被迫订的盟约,是城下之盟,连神也不会信守的。”
最守信用的人,也是不受城下之盟的约束,这就是大信不信的道理。
战国时,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当人质。楚怀王驾崩,太子向齐王告辞准备回楚国,齐王不答应,说:“给我楚国东边的土地五百里,你就可以回去;不给,你就别想去。”
太子说:“我有太傅,请让我去问问他。”太傅慎子说:“把东边的土地给齐,是为了你回国继位,如果为了爱地不送死去的父亲,不义,臣认为可以答应献地。”
太子去见齐王说:“按着您的要求,我敬献五百里地。”于是齐王同意楚太子归去。太子归楚后,即位为王。齐国派兵车五十辆来楚索取土地。
楚王问慎子说:“齐使者来取东地,怎么办呢?”慎子说:“君王您明日上朝时,让大家都献计。”
第二天,上柱国子良入见楚王,楚王说:“我能够返回故国,执掌国家大权,是因为许给了齐国五百里土地。如今齐来取土地,怎么办呢?”
子良说:“您不能不给呀,您是金口玉言,已经答应把边地献给万乘之强的齐国,如果不给就是不讲信用,以后也难以缔约结盟于诸侯。我看,先给他地而后再向他进攻,给地是信,进攻用武也有理由,所以,还是先把地给他。”
子良退出,昭常入见楚王,王问:“齐使来取东边的五百里地,怎么办呢?”
昭常答:“不能给!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大才能称为万乘,现在我国去掉东边疆土五百里,是等于割掉我国的一半了。这样就只不过有万乘的称号,而连千乘之用都没有了,不行,臣认为不能给他。我请求镇守东边的土地。”
昭常退出。景鲤入见齐王,王问:“齐使者来取东地五百里,你看怎么办呢?”
景鲤说:“不能给他们。不过,楚也难以独自守住它。大王身为至尊,金口玉言,答庆将地给万乘之强齐,如果不给,天下人会说不义。可是楚又无力独守,臣请求西去求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楚王把三位大夫的主张都讲给慎子,说:“子良对我说,不能不献东地,可以先献,后以武力夺回。昭常说,不能献地于齐,他请求镇守东地。景鲤说,不能给齐地,但楚无力自守,应求救于秦。你看我用谁的办法呢?”
慎子答:“大王都可以采用。”
楚王不高兴地说:“你真是奇怪,都可以采用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我并不开玩笑,而是从他们的说法受到启发。你等我说完,就会知道此三计并行是可以的。大王您可以让上柱国子良带车三十乘向齐献地五百里。第二天,派昭常去东地镇守,第三日,再派景鲤带五十乘战车去向秦求救。”
楚王按着他的三计并行之策,派子良到了齐国去献地,暗中吩咐昭常坚守东地。
齐王高高兴兴地派人去接受东地,昭常站在城墙上对来者说:“我奉命东地,同东地共死生,我这五尺男儿,年龄六十,以及三十多万的楚国士卒,虽然武器装备不好,但愿为守东地而献身。”
使者回报齐王,齐王对子良说:“大夫您亲自来献地,可是昭常又镇守在那儿不走,这是怎么回事?”
子良按照楚王教给他的话回答说:“臣亲身受楚君的命令,昭常是假传王命的,请大王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吧!”
于是齐王大举兴兵去讨伐昭常,可是还没有到楚国的疆界,秦国的五十万兵就到了齐的边界。秦帅右壤说:“齐阻止楚太子归国,这是不仁;又要攻夺楚国的土地五百里,这是不义。如果退兵那就罢了,不然,我们也就不客气了。”
齐王听了大为惊恐,就放子良归楚,又向秦派出使者求和,以解除齐的危难。
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是楚国言而无信,但是与其未动一兵一卒,东地仍归属楚国的战果相比,还是值得的。而且因为齐王无理贪求在先,强迫楚国立下城下之盟,因此楚国并没有背上“背信弃义”之名。
信用是用来做事的
在特定情况下,信用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一件道具而已,用来显示自己的魅力,或者达到特定目的工具。
东汉末年太史慈在郡里担任属官,正巧郡里和州里发生争执,是非难辨,于是分别上奏章分辨。谁的奏章先到达京城洛阳,谁就能占上风。
当时州里的奏章已派人送出,郡里的官员怕自己落在后头,选中太史慈去追赶州里送奏章的人。他昼夜兼程赶到了洛阳,马上来到专门接待臣民上书的公车衙门,送了奏章。
这时州里派出的官员刚到,正在求守门的官吏为自己通报。太史慈问他:“你想通报上奏章吧?”州里来的官员说:“是的。”太史慈问他:“你的奏章在哪里?题头落款是不是写错了?”
州里的官员说:“你得答应不能弄坏了。”太史慈答应了,于是就把那官员的奏章拿过来看,奏章刚一到手,太史慈就把它撕了。
州里来的官员大叫起来,拉住太史慈不放。太史慈对他说:“你要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没有机会把它撕了,是祸是福,咱俩都一样承受,反正也不能让我独自蒙受罪责,与其这样,不如咱俩都悄悄离开这儿。你回去就说奏章已经送到,反正也不会有人知道。”
于是太史慈与州里的官员一起悄悄地回来了。郡里送的奏章终于被批准。州里认为自己的奏章没有起到作用,也就没有追究。
信用诺言最难经受住考验的地方就是外交领域。白纸黑字的外交公文和友好邦交的外交辞令在这里用得最好最勤快,但是在背后往往都是外交时机和国家利益的表现。在外交中,谁都能得出来英国外交家德斯累利的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不必守信还有一种情况是情况紧急,必然要靠信义为引子达到目标,而信守承诺又难以达到的时候。
宋朝陶鲁字自强,二十岁时,因为父亲陶成在战争中牺牲,被录用为广东新会县丞。有一次,都御史韩雍下令,要犒劳军人,需要一百头牛,限三天内备办出来。令出如山,众同僚都不敢应承,陶鲁越过同僚承担了这项任务。
三司和同僚们责备他胡来,陶鲁说:“我决不以这件事来连累你们。”
于是他在城门上张贴布告说:“交一头牛酬谢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牵了一头牛来了,陶鲁马上给他五十两银子。
第二天,人们争先恐后地牵牛来,陶鲁选取其中一百头肥壮的,按平价给了主人钱,说:“收牛这是韩公的命令,我没有权利多给你们钱啊。”他按期向韩公进献了一百头牛,韩公十分赞赏他,让他随自己担任后勤官员。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拿信用来说事。信用最普遍使用的是爱情领域。但是古今中外,多少悲剧就是由于诺言问题而产生的呀。这里姑且在提一下尾生抱柱的那个故事:
尾生和一个姑娘约会在桥下,姑娘未到而水涨了起来。尾生抱柱等待姑娘不肯离开,终于被水淹死。现在,我们可能要笑他迂,但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中汲取点精神呢?
实际上,尾生抱柱并不是信用的例证,而是爱情的见证。要是换了别人,尾生肯定不会那么迂,他想做的不过是为爱情坚守一回而已,跟信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所以信用是一件道具,是用来做事的。如果不懂得这一点,而把信用视为一种高贵品德,那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