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发现你的11个职场优势
22724600000018

第18章 答案藏于你脚踏实地工作的细节中(2)

【职场点兵】

想要遇到伯乐,首先你得是匹千里马。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让抱怨淹没了自己的才华,他们只会充分的把握每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想要把工作做好不难,难的是怎样把工作做到最好,甚至比最好更好。尤其是对于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想要做好,更是不容易。但是如果你能把自己满意的工作做好,那当你面对自己中意的工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其实,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由你负责的,那就是你的职责所在,不要去理会别人的工作是否比你的好,你要做到的只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当今的职场中,有这样一部分人,当他们被公司安排到某一个职位,负责某一个项目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被重用,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更好地发挥,眼睛里面看到的只有别人的工作多么好,而看不到自己面前的工作的价值所在。

阿雄毕业之后进了一家物流公司。他的专业就是学广告设计的,他理想的工作也是做一名设计师。但是就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他为了解决生计,误打误撞地进了物流公司。没有做自己专长的工作,阿雄感到十分懊恼。枯燥的盘点、催货等工作让他渐渐失去了当初刚进公司时候的热情。他整天心猿意马,总是想:要是我在设计公司,一定能发挥自己的所长,把工作做地更好。

每天的时间就在阿雄不断地幻想中过去了,整个公司中,他的业绩是最差的,因为他从未用心做过。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什么都吃不好。阿雄就是这样。他代表相当一部分刚踏入职场的人。在他们中间,关于职场的概念大多数都是听别人说起,或是电视中、书中看到,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经历过,他们把职场想象的太过简单,把自己想象的太过强大。他们总是自信地认为自己有实力做更好的事情,并且一定能够做的最好,从而忽略了自己现在的工作。可是他们真的有实力做到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吗?

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去做比现在更重要的工作,这不是由我们自己的感觉决定的。单凭感觉去判断,会导致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盲目地或是自以为是地选择了自己以为能够做好的工作。但结局往往是效果达不到自己所想的那样,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误区,会让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这样会导致你对工作,甚至是对人生充满了抱怨。到了那个时候,你就是真正地什么也做不好了。

和阿雄同样条件的阿力,在刚步入职场的时候也遭遇了和阿雄一样的情况,但是他们的结果确实迥然不同的。

阿力是一名软件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他应聘进了一家软件开发的公司。没想到的是,刚到公司没几天,公司就把他调往了销售部。虽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但阿力心想销售部也是软件公司的一部分,好好做,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

在之后的工作中,只要是市场调查,阿力总是首当其冲,别人不愿意去的,他愿意,做出来的反馈报告总是比别人的更全面。凭着自己对市场的了解,阿力还给公司留住了两个大客户。阿力有时候也会想着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但是他认为,现在的工作更能够锻炼他,能把现在的工作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不到一年的时间,阿力的工作超过了同部门的许多精英级人物。很快他就被老板所赏识。后来,由于阿力在销售部所积累的经验十分有利于软件的开发,他被老板调回了设计部。老板认为,一个能把自己并不专长的工作做好的人,碰到自己专长的工作,只会做得更好。

阿力之所以能够比阿雄做得好,并最终做到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是因为他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能够以一个平稳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刚刚不如职场的年轻人,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估计的过高,这样只会让你难以脚踏实地地将现在的工作做好,从而失去做更好工作的机会。

【职场点兵】

进入一家新的公司,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进入角色,才能得到提升的机会。心态浮躁,总想一步到位,不但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会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没有目标的飞行必将迷航

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或是家人都会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那时候的我们会说长大以后要当医生、老师、科学、飞行员等等一切在我们眼中“有面子”的工作。可是随着成长,随着我们对社会的认知,随着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这些理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改变了,有的就消失了。

目标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向导作用,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目标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工作中也是如此,选定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位置。

美国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且比较短暂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年轻人中,那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都成了成功人士;10%有清晰而短暂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目标模糊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什么特殊的成绩;27%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是生活在生活的最底层,各方面都不如意。

可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多么的重要。从小就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直到成功的人毕竟是在少数的。因为小时候的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全面,现在工作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我们都已经成熟了,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没有目标的话,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而长远的工作目标了。尤其是在工作中,如果没有目标,就无法长期在工作中坚持。

贾涛最近很是苦恼,因为他又失业了。毕业五个年头,换了七份工作,最长的不过一年。现在自己已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还要挤在一群年轻人中去应聘,他有点胆怯,因为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

贾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职业学校当老师,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这工作不错,体面而且又轻松。后来由于自己的所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评。这样贾涛的信心大受打击,他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份工作。对自己表示怀疑以后,贾涛越来越没信心,最后只好选择辞职。

第二份工作是贾涛的同学介绍的,在一家报社跑广告。开始的几个月,由于是新换的工作他比较卖力,拉了几宗小广告。后来因为跑广告比较累,渐渐地他就不像开始那样卖力了。这样自然影响了报社的业绩。没等老板开口,他就自己选择走人了。

接下来的工作都是这样,在挑挑拣拣中,总也遇不到自己感觉合适的,接连的更换工作,也让他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现在他决定先充实一下自己,想想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贾涛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他没有给自己制定目标,而是等着“目标”来找他。合适的工作是要自己先规划出来,而不是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去碰。那样的结果就是把时间都浪费在适应新的工作上,往往结局就是什么也做不成。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现在人生都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了,再给自己制定职业目标会不会已经晚了。拿破仑·希尔认为:人的过去和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将来获得什么成就。所以从现在就开始给自己制定职业目标,并朝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还为时不晚。

首先,你要问问自己:“未来的十年里,我准备做什么?”一个为期十年的事业规划,必然会掺点幻想,由于未来是不可知的,任何一幅“未来远景图”都不会是完整的,但是,如果没有这幅图,你就没有奋斗的方向。这个为期十年的事业规划,不仅是目前趋势的合理延伸,它还要配合价值观、信念和直觉,把可能性和心志做新的组合。有效的“未来远景图”应该是由实际可能的观念所激发。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后,就不能轻易改变,不能今天想要当律师,明天又觉得做医生比较适合自己。接着就要把这个目标分成若干部份,在每一部分都给自己规定一个完成的时间,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到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困难,如果你因为困难而放弃了,就等于提前宣告了失败。要坚毅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要提醒自己每走出一步,你就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总有一天目标就会实现。

【职场点兵】

在追寻自己目标的路上,如果你遇到一座山,你要翻过去;如果你遇到一条河,你要淌过去。要相信自己能够战的胜一切困难,不怕达不到目标,只怕你没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