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理想的健康状态
22682300000030

第30章 纾缓生活驾驭全局

放弃依赖惯了的安全感迎向新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失去了意义的生活又何来真正的安全感呢?冒险和刺激或许更安全,因为动荡中才有生生不息,变异中才有万钧之力。

一、健康规划

现代的生活环境与形态都能让人极易生病,个人的健康与嗜好和生活方式有相当大的关系。多数人都忽略自然及自我照顾的重要,应该根据各年龄层、自己及家人的身心体能状况,预防疾病的产生。

0~3岁:婴幼儿时期要特别注意窒息、意外、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川畸氏疾病、肺、支气管炎、皮肤感染等症,出生后至少须打21针,这个时期的小孩须要24小时的照顾与观察,不能片刻疏忽。另外在小便及语言的训练也在此阶段,家长还要注意其智能发展。

4~7岁:此时期的小孩仍须注意因意外及心脏病造成死亡,预防注射的追加应在此时完成。要注意孩童失足、溺水、烫伤、小儿气喘、儿童糖尿病、过度肥胖等。另外,这时期的小孩开始对性产生好奇,除了开始给予性教育,并应灌输健康观念,让他们也认识疾病。孩童的心理辅导包括气质培养及改养,也应在此阶段开始。

8~17岁:青春期与性有关的成长情形,例如身高体重的体态烦恼,女孩的月经来临、乳房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孩的性冲动、生殖器官的成熟问题,都足以造成困扰。健康上要注意A型肝炎慢性病的发现。女孩在15岁前应完成德国麻疹疫苗接种。

18~24岁:此时为成年求偶期,接触A片的机会较多,性冲动较强。对一个健康成人须作一次门诊,包括梅毒、淋病、营养不良、胆固醇和高血压的检查,以及医学和行为上的病史问诊。这个门诊可以在入大学前,或第一次找工作时做,最好是在结婚以前。另外,此阶段应注意营养、运动、职业、工作伤害以及性、避孕、婚烟与家庭关系,避免不良嗜好如烟、酒、毒品等,并每两年做牙齿的检查和预防。

22~39岁:是人生社交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展开阶段,要以良好的健康习惯和及早诊断,来预测和防止慢性疾病。在30和35岁的门诊检查中,应包括测试高血压、贫血、胆固醇、子宫颈和乳癌,向医师请教自我检查乳房、皮肤、睾丸、颈部和口腔。另外关于婚姻管理,亲子教育的学习,也是此阶段应多注意的事项。

40~59岁:中年后期是社交活动的最活跃期。男性在55至65岁为中枢期,女性在59至62岁为更年期,应尽可能早期发现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胆结石、尿酸过高引起的痛风、骨质疏松症,注意荷尔蒙适当的补充,以及视力、听力和牙齿的异常。分别在40、45、50、55岁时备做一次完整的健康检查和医学问诊。同时做特殊慢性病的试验,以及药物使用等咨询。超过50岁的人每年应做高血压、肥胖和某些癌症的检查。

60~70岁:前老年期的健康者,在60岁做一次健康检查,以后每两年一次,除注意慢性病外,有关退休、营养需求改变、丧偶和活动减低等也应留意。每年可做流行性感冒的疫苗注射,及牙齿预防。

70岁以上:此阶段要尽可能避免住院卧病在床,此时家庭和社会支持力很重要,老人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如政府的社会福利提供。在生理上,须定期做牙齿和足部的治疗,注意营养需求、活动限制以及生活起居的安排、学习药膳、气功等各种养生方法。

二、中年人别累着心

现在绝大多数中年人在单位里一般都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在家庭里又往往“上有老下有小”,而在这关键的时刻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已开始退化,体力和精力都不能与年轻时相比。更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在“超负荷”状态下拼搏的中年人,极易罹患种种心理疾病。那么,中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专家们提出了若干建议:

(1)学会“量力而行”。做事情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工作计划应订得留有余地,切莫把目标定得太高,以免心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学会调节情绪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长期处在“极端情绪”之中,对生理健康都极为不利。遇到失败或不顺心,不妨设法转移或宣泄不良情绪,同时,如果遇到高兴之事,也不要“大喜”.“大乐”,而最好以平和的心境以待之。

(3)学会调协人际关系伴随着自己事业的成功,中年人往往会落入人际关系的困境之中。这一方面与目前我国的不完善的体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的心态有产关。学会调协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事业更上一层楼,而且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4)培养业余爱好不。少中年人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张而对业余爱好不屑一顾,有的甚至还认定业余爱好会导致玩物丧志、实际上,适当、健康的业余爱好不仅可丰富自己原本较为单调的生活,而且还起到放松紧张情绪的积极作用。

(5)坚持参加运动。据西方健康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坚持参加运动不仅增强了体质,还可帮助驱逐不良情绪。当然,中年人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是运动量较小同时又较为安全的。

(6)科学摄入营养。人体摄入的营养物不仅影响身体,而且也影响着情绪。为了保证身心方面的健康,中年人应注意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地摄入营养,特别须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但要避免摄入高脂食品,因为过度摄入可能会引起抑郁、沮丧、急躁等不良情绪。

三、休闲时的心理调适

临花木调零,草枯叶落的深秋,有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学有凄凉、苦闷、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因此,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

(1)保持积极乐观情绪。休闲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不妨静想收获累累的愉悦,或以哲人眼光看待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春暖秋凉,保持神志安宁,收神敛气。

(2)主动增添生活情趣。喜怒哀乐人皆有之,秋季情绪低沉系自然气候影响人体所致,故主动增添生活中的情绪乃是明智之举。

(3)勤于运动锻炼。秋季是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调节改善心理状态。。运动项目宜选择跑步、快走、太极拳、球类等。此外,秋天情绪低沉时,应注意多吃有健康活血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鱼类、豆制品等,也可以增加一些绿茶、咖啡、巧克力等食物,以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

四、生命中难以承受的创伤

天灾人祸,甚至强奸、谋杀、交通意外事故,在所有这些不幸事件中,最悲惨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对心理和生活造成的伤害、影响往往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与理解。

这当中,罹难者的亲人、朋友固然得承受巨大的冲击与失落之痛,然而,透过媒体报道,目睹罹难者亲属痛哭认尸、肝肠寸断等现场画面,灾难的血肉模糊无可避免地暴路在广大民众面前。因此同时受创伤的人数,恐怕远远超乎想象。

1.不只是当事者受创伤

医学上,把这种深受创痛画面所苦的心理,称为“创伤症候群”,泛指个人遭遇不平常或重大打击事件后,其心理受创伤而产生的特殊症状。

症状包括:脑海里浮现创伤画面,经常做噩梦;情感或行为变得麻木、冷漠,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想与人亲密来往;有些人则会充分敏感、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欠佳。失去亲人或事件中残存者,还会产生“别人都死了,只有我活着”的生存罪恶感。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以为“创伤症候群”只出现在大难不死者,或罹难家属身上。但心理学家指出,救灾人员、记者、目击者也可能成为受创者。

这些人在灾难现场不眠不休地工作,等到放下工作后噩梦、焦虑、紧张、冒汗以及失事惨状、焦黑的尸首也可能在脑海中萦绕不去。

至于那些守候在电视前观看的人,尤其是小孩或本身有心理疾病的人,也很容易因为事件的刺激出现过度焦虑;曾有过类似创伤经历的人,可能因此引发旧创;还有些人平时累积了许多工作或生活压力,这时候如果再受到外界变动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症状。

庆幸的是,就像一般疾病一样,人类对于这种心理创伤多少有些自我保护和复原的能力,他们身旁的家人等,也或多或少能够支持他们渡过难关。

2.病情分慢性和急性

医学上,“创伤症候群”有急缓之分。后遗症状在事件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或病情只维持6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病情维持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若事件发生6个月后才出现症状,则称为迟延性。

比较令医疗人员担心的是慢性和迟延性症状,因为它相隔一段颇长时间才慢慢发病,因此常被忽略或用转移方式处理,病情因此会累积过深而难以治愈,最后导致顽强的抑郁状态,形成冷漠、无助、孤立,自我形象贬损、罪恶性冥想等症状。结果可能会造成惊人的心理病态,例如精神分裂,人格失常,最终导致自杀。

3.跨出阴影对生命更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症状的复原过程是一场马拉松。短期内对创伤后复原的情况,期望心理不能过高。

即便是复原了,创伤事件常会回来。创伤经历沉淀下来的东西时常是明显的提醒物,如周年纪念日,但成功跨出创伤之阴影的人,对生命的感受更深、心胸更开阔,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处理危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朱蒂斯·赫曼在《创伤与复原》一书中即指出,大多数受创者都会在个人生命的范围内,找寻解决创伤经历的方法,有少数受创者更会将自己的不幸转化成社会行动的基础;有人集中精力帮助曾经受到类似伤害的人;有人从教育、法律或政治方面努力防止他人将来受到伤害;有人则借此转化、提升个人的生活与精神层面。

对饱受创痛的人来说,事实无法改变,损失也永远无法弥补,但他们如果可以因此而变得更坚强和独立,则创伤可以是生命的另一种升华。

五、换种活法如何

我国老年人大多勤劳、节俭、心系子女。有人退下来洗衣、做饭、看孩子全包,孝顺儿女还能说句:“谢谢老妈、老爸”,有的则大惑不解地问:“你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干嘛苦自己?”仔细想想,这代人确实活得既苦又累。年轻时,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工作,上养老下育小,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大半生。如今生活好了,他们也已青丝变白发,是该更新观念,换种活法啦!

(1)不当守财奴,不做敛财者。有人说:“钱花掉才算自己的。”这话有些道理。有钱不花,留有何用?当然应量力而出。有些人清政廉明大半生,老了反而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敛钱,结果失掉人格,坏了晚节,甚至丢掉性命。

(2)为自己活一回。有位老朋友说:“官再大是临时的,钱再多是儿女的,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这话概括得很精辟。无论当多大的官,老了都得退下来,钱再多死了还不是得留给后人!只有健康才能轻松、愉快,延年益寿。想通了就该淡泊名利,忘记烦心事,加入到保健、锻炼大军里去。对儿女的事,能帮的帮一把,既享受天伦之乐,又让孩子欢心。像看孙辈的事,富裕者给钱雇保姆、送幼儿园;没条件者,看孙辈尽义务,也算件有益的事。

(3)活出新内容。人生路上,每段各有不同的风景。没有事业压肩,无案牍所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做。琴棋书画、种花养鱼、集邮收藏、著书立说、外出旅游……人老了,身体健健康康的自己少遭罪,儿女不受累,多活少活无所谓。要乐观豁达,遇事想得开,少生闲气。

(4)融进自然和群体。上老年大学、参加集体活动,既扩大视野,又结交朋友,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潇潇洒洒度晚年也不枉来世一场。

六、长命百岁十要诀

(1)忘记你的年龄。

(2)找机会多和你所爱的或你所喜欢的人相处。

(3)尽量笑,微笑也好,纵声大笑更妙。别忘记,笑会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更多的氧气。

(4)夜间必须酣睡,如果夜间睡眠时间太少,白天应保证有一两次小睡。

(5)不要向任何压力低头,把它看作挑战,尽可能地克服它,接受挑战的人,自然活力充沛。

(6)如果你觉得生活太枯燥,应该找一个目标;或者培养新的嗜好。生活目的明确且有趣的人,是不会感到衰老的。

(7)想尽办法做些健身运动或劳动,把你身上过多的脂肪除去。

(8)出现任何疾病,立即去看医生,在它没有变化成有威胁的疾病之前,就把它消灭。

(9)多找机会休息,不要工作过累,也不要因为困难而背上精神包袱,在轻松心情下生活,会令人长寿、健康。

(10)无论贫穷、富有,应多参加群众活动,勿孤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