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2264100000111

第111章 儿童髋部、股骨骨折与脱位(9)

年长儿童不能发生塑型是可以肯定的事实。10岁以下的儿童可以接受某种程度的旋转力线异常,因为可能真正发生了塑型,或者产生了适应性改变,所以在临床上没有步态异常。除非以前存在旋转畸形,一般在30°以下的旋转力线异常不影响下肢负重和行走功能。然而,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目标应该将旋转畸形减少在10°。根据肌肉的起止点,使骨折远端恢复与骨折近端的力线。

(四)延迟愈合

儿童股骨干骨折通常能够迅速愈合,其愈合速率与年龄存在依赖关系。5岁以下儿童通常在4—6周愈合;5—10岁儿童骨折愈合相对缓慢,通常需要8—10周;15岁儿童的股骨干骨折一般需要10—15周,平均13周的时间。此外,骨折愈合时间与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采取外固定器治疗使骨痂形成缓慢,因而愈合也比较缓慢。

如果出现明显的延迟愈合,应用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和一期骨移植是治疗青少年骨折延迟愈合的常用方法。对于1—6岁儿童髋人字石膏治疗发生延迟愈合者,最好的治疗是延长石膏固定时间,很少需要实施骨移植手术。

(五)骨折不愈合

儿童股骨干骨折不愈合非常少见,年长儿童的股骨干骨折、骨折并发感染、骨折伴有骨骼缺损,或者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可发生骨折不愈合。儿童骨折不愈合多见于胫骨骨折,而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只占儿童骨折不愈合的15%,甚至存在骨缺损。年幼儿童所具有强大的成骨能力也能够充填比较大的骨折间隙。

自体骨移植和钢板螺丝钉固定是治疗5—10岁儿童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传统方法,近年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和自体骨移植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更好方法,特别适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

(六)肌肉力量减弱

股骨干骨折后,主要表现髋关节外展肌、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的肌力减弱,但是,某些或这些肌肉持续性减弱也很少产生临床问题。

Wong的临床研究表明,闭合复位和髋人字石膏固定更容易产生股四头肌减弱。Wong等采取三维动力学和运动学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主要观察外固定器与石膏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在骨折后早期和2年时的步态改变。发现外固定器治疗组去除外固定器后,几乎没有运动学和动力学异常,2年时步态完全正常。而石膏固定组在去除髋人字石膏早期,在矢状面上表现与力量减弱有关的蹲伏步态,在冠状面出现与短缩有关的运动学异常步态。以后虽有改善,但有持续性步态异常,认为可能与肢体不等长有关。

Henrikus在一组病例中发现30%的患者有股四头肌肌力减弱,经单腿跳跃试验证明,18%者有明显的肌力减弱,42%的患者大腿萎缩达到1cm。上述发现主要与骨折原始移位的严重程度有关。Finsen发现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固定的股骨干骨折出现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减弱。Damholt-和Zdravkovic证明近似1/3的股骨干骨折存在股四头肌肌力减弱。Biyaisi发现髋外展肌肌力减弱主要与骨折移位程度、比较长的髓内钉固定有关,而髓内钉固定所产生的异位骨化则起着相对比较小的作用。

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骨折时直接损伤的结果,不管采取那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出现持续的肌力减弱。

严重的瘢痕组织形成或者股四头肌挛缩,偶有需要实施股四头肌成形手术。

(七)感染问题

感染问题是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的罕见并发症,血肿内细菌种植是发生骨髓炎的原因。在骨折的第1周内,往往伴有发热,但持续性发热或高热是感染的主要征象。采取骨骼牵引偶有发生针道感染,而外固定器固定经皮置入的山茨钉容易发生针道感染,但多为浅表感染,采取局部换药和应用抗生素容易消除这种感染。偶因针道感染引起骨髓炎及形成死骨者需要进行清创手术。

(八)神经血管损伤

儿童股骨干骨折伴发神经血管损伤者少见,估计只有1.3%的儿童股骨干骨折伴发血管损伤,包括血管内膜撕裂、完全断裂,以及形成假性动脉瘤的血管损伤,多见于股骨远端Salter-HarrisII型骺板骨折,或者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如果血管造影证实需要手术修复血管,则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的手术指征。有学者报道因皮肤或骨骼牵引产生继发性下肢缺血性损害。应该仔细检查周围脉搏状况,并及时处理。

儿童股骨干骨折所致的神经损伤,包括骨折直接作用所产生的坐骨神经、股神经麻痹以及治疗过程中引起腓总神经麻痹。Weiss报道90°/90°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的110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其中4例发生腓总神经麻痹,因此,将开始包裹小腿石膏延伸至膝关节上方,以减少腓总神经的张力。

儿童股骨干骨折引起的腓总神经麻痹一般都能自行恢复。婴幼儿腓总神经麻痹,由于这组儿童生长迅速,有时可产生跟腱挛缩。对于疑似腓总神经麻痹的病例应该采取支具固定,直至神经功能恢复。如果为闭合性骨折引起的腓总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麻痹通常不需要手术探查。与此相反,在复位或治疗中出现神经损伤则有手术探查的指征。经过4—6个月的临床观察,神经损伤仍没有恢复者也是手术探查的指征。

(九)骨筋膜室综合征

股骨干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肿胀,或者髓内钉固定者可发生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股骨干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肿胀,而且出现与骨折移位不成比例的严重疼痛,应该测定骨筋膜室的压力,并考虑实施深筋膜切开减压。某些股骨干骨折后因骨筋膜室压力增高导致股四头肌纤维化,或者股四头肌肌力减弱,Bryant牵引所引起的供血不足,因肌肉缺血也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体征。

(十)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可限制髋关节或膝关节的活动,有时需要手术切除。Galpin等曾发现髓内钉固定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可能出现这种并发症。伴有颅脑损伤的病例更可能发生异位骨化,有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第五节)特殊类型的股骨骨折

一、股骨干骺端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和髁上骨折)

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可采取牵引和继之髋人字石膏固定。Sponseller报道非手术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使用钢板螺丝钉固定也产生了理想的结果。一般不需要使用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对于青少年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究竟什么年龄适于重建型髓内钉及经股骨颈固定的刃钢板螺丝钉,文献上也缺乏资料,但应该避免使用需要在股骨颈上方钻孔以及在梨状窝置入的顺行性髓内钉固定。

因腓肠肌止于股骨髁上方,儿童股骨髁上骨折可产生骨折远端过伸畸形,在治疗上很难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传统上采取石膏固定和牵引治疗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如果上述治疗方法不能恢复骨折的解剖轴线,采取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或者闭合复位和外固定器固定。

如果干骺端有足够的骨骼,一般选择钢板和全螺纹的松质骨螺丝钉固定;或者采取交叉克氏针,如同股骨干远端骺板骨折的治疗,经骨骺与干骺端固定。

二、开放性股骨干骨折

股骨周围有丰富的肌肉保护,儿童股骨干开放性骨折也很少见。

为了防止发生感染,通常需要适当的处理创口、清创、骨折固定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

采取外固定器固定治疗开放性股骨干骨折具有方便创口处理,允许早期活动的优点。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骨折类型选择外固定器的类型。一般使用单臂外固定器及短针(半针)足以实现骨折的稳定。如果存在比较大的骨骼缺损,则需要使用环形及细针的外固定器。尽管外固定器能够提供良好的稳定作用,往往需要家长的密切合作才能作好针道及外固定器的护理。

钢板螺丝钉固定也能使骨折解剖复位,并允许早期活动。对多发性损伤的儿童股骨干开放性骨折,需要早期使用钢板螺丝钉固定。但是,这是一种侵袭性的治疗方法,存在感染和加重软组织损伤的潜在危险。Gustilo-AndersonI型和II型开放性股骨干骨折适用于加压钢板和螺丝钉固定,而年长儿童的Gustilo-AndersonIII型开放性股骨干骨折则应该用外固定器,或者髓内钉固定。对于内侧骨皮质有严重缺损的骨折,单纯采取加压钢板螺丝钉固定而没有实施一期植骨手术,存在发生钢板断裂的危险。

髓内钉固定特别适用于年长儿童的开放性股骨干骨折,冲洗和清创后采取闭合穿入髓内钉固定,允许早期活动,并方便于创口的处理,尤其是Gustilo-AndersonI型、II型、IIIA型及IIIB型开放性股骨干骨折更适宜髓内钉固定。

最近Hutchins报道43例股骨干开放性骨折,I型25例、II型9例、III型9例,平均年龄9.5岁,95%为机动车事故,70%伴有其他损伤,平均愈合时间为17周。随着年龄增加,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延长,并具有统计学差异。III型损伤比I型、II型愈合时间延长,也具有统计学差异;50%的III型损伤发生了骨髓炎,20%的骨折畸形愈合。因此,III型损伤的最好固定方法尚未解决。

三、浮膝损伤

同侧股骨干与胫骨干骨折使膝关节的远近端丧失骨性连接,从而导致膝关节处于飘浮状态,简称为浮膝损伤(Floating-KneeInjuries)。行走或骑自行车的儿童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是常见的损伤机制。多数儿童的浮膝损伤伴有多发性损伤,包括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开放性骨折以及颅脑损伤。

Letts和Vincent将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骨折分成5种类型,并推荐基于损伤类型选择治疗方法。由于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很高,Bohn和Durbin主张对年长儿童的股骨干骨折采取切开或闭合复位和内固定。对10岁以下的儿童股骨干骨折采取90°/90°股骨远端牵引4周,对胫骨干骨折用膝下管型石膏固定,继之,用髋人字石膏固定。他们罗列下述4种情形需要对股骨干骨折进行内固定(1)伴有严重的颅脑损伤;(2)骨骼发育接近成熟的青少年;(3)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4)闭合复位未能成功者。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无论儿童的年龄大小,都是外固定器固定的指征。

一般至少对1处骨折,通常对胫骨进行内固定,再对股骨干骨折采取适当的治疗。如果2处骨折均为开放性骨折,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于需要迅速固定的浮膝损伤,则有使用外固定器固定、髓内钉固定,或者加压钢板螺丝钉固定的手术指征。

Arslan最近报道17例儿童发生18例次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平均年龄8.75岁,平均随访3.2年。依据改良的Bohn和Durbin分类方法,I型8例,II型4例,III型a3例、III型1例、IV型2例。3例有胫骨成角畸形,股骨骨折有4例成角畸形和脱位,1例再骨折,4例肢体不等长,5例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依照Yue评定标准,7例优,8例良,2例可、2例差。发现结果差者与开放性膝关节损伤有关,可者与成角畸形有关。他们的结论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不影响儿童浮膝损伤的治疗结果,但开放性膝关节损伤却影响治疗结果,各种年龄儿童的股骨骨折均适用于手术治疗。Letts和Vincent的经验表明,牵引治疗很难维持12岁以上儿童骨折的力线,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包括针道感染、骨髓炎、膝关节活动受限、畸形愈合以及>1.5cm的肢体不等长。Bohn和Durbin对19例儿童浮膝损伤进行了长期随访,11例因骨折后过度生长或同侧骺板早闭导致肢体不等长,3例因伴有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和1例胫骨近端骺板早闭产生膝外翻;4例晚期出现膝关节韧带松弛,并需要手术治疗。还有腓总神经麻痹、感染、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再骨折等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