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听不完的历史
22593000000044

第44章 瓦格纳王国(3)

饰演汉斯·萨克斯的汉斯·赫尔曼·尼森(HansHermannNissen,1893—1980)来自普鲁士,从1925年至1967年他都签约慕尼黑歌剧院。作为著名的瓦格纳男中音,他经常出现在科汶特花园、芝加哥、纽约大都会、萨尔茨堡和拜罗伊特的舞台上。他演唱细腻,具有强烈的个性,音色坚定而均匀。奥地利女高音玛丽亚·莱宁(MariaReining,1903—1991)1931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在慕尼黑歌剧院度过一段时光后,她又回到维也纳,一直演唱到1958年。1937年是她首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露面;1949年又在这个音乐节上饰演了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中的元帅夫人。莱宁有着完美的声乐技巧,音色明亮优雅、可爱动人,音乐的处理谨慎细腻。瓦尔特的饰演者亨克·努尔特(HenkNoort,1899—1990)来自荷兰,他在德国主要以抒情角色为主,二战期间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演唱,1936年和1937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登台。女中音克尔斯丁·索尔波格(KerstinThorborg,1896—1970)饰演玛格达莱娜。她生于瑞典,1924年在瑞典皇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时,饰演奥特鲁德(《罗恩格林》);三十年代频繁出现在柏林市立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舞台上。1936年至1939年,索尔波格在科汶特花园登台,被誉为当时“最伟大的瓦格纳女演员”。她留下很多重要录音,包括1936年在瓦尔特指挥下演出的马勒的《大地之歌》和1938年托斯卡尼尼指挥的威尔第的《安魂曲》。

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牛气的歌剧院,一位歌唱家即便在欧洲享有盛誉,如果没有在大都会登台唱过,便很难称其“享有国际声誉”。大都会总是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指挥家、歌唱家、导演等等;当然,还有最好的乐团。大都会歌剧院的广播为歌剧在美国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从1910年他们就开始试验这种方法,到1933年,广播整部歌剧成为常态活动。许多广播录音被保留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些录音,大都会当年的辉煌程度可见一斑。

瓦格纳歌剧的潮流在美国也丝毫不弱。早在1902年,赫尔茨就指挥了《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以外的首演,他也成为大都会德国剧目的总监。赫尔茨的继任者阿图尔·博丹茨基(ArturBodanzky,1877—1939)是生于维也纳的犹太人后裔,曾经做过马勒的助手、克伦佩勒的同事、富特文格勒在曼海姆的前任。他于1915年担任大都会德国剧目总监直到去世。博丹茨基有两点特别为评论家所诟病,一个是速度过快,一个是大幅删节。如果与拜罗伊特的版本相比,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从他留下的录音来看,速度的起伏很大,快的段落特别快,而慢的段落又特别慢;至于删节,那是当时在拜罗伊特以外的通行做法。在这套拼凑起来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博丹茨基指挥了其中三部。同样来自维也纳的犹太人、非常年轻的埃里克·莱茵斯多夫(ErichLeinsdorf,1912—1993)在录音中的表现超越了他的前任,他指挥这个《女武神》的录音时还不满三十岁。莱茵斯多夫十几岁时就为歌唱家弹伴奏,1934年至1937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担任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的助理指挥。由于纳粹的威胁,他去了美国;1939年博丹茨基突然去世,莱茵斯多夫接替了他的职位。他的指挥风格中规中矩,比较细致,不像晚年的博丹茨基那样草率。

这套《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演员阵容集中了当时来自欧洲和美国本土最优秀的瓦格纳歌手:弗里德里希·绍尔用美妙而独特的音色,诠释了令人难忘的沃坦;梅尔乔尔饰演齐格蒙德和齐格弗里德;亚历山大·基普尼斯饰演洪丁、索尔波格饰演弗丽卡也都是上佳之选。布伦希尔德一角由当时大都会的三位顶尖瓦格纳女高音担任。弗拉格斯塔德一生唱过三十次这个角色,其中有二十次是在大都会;1937年的这次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除了《齐格弗里德》中的弗拉格斯塔德以外,玛乔里·劳伦斯(MarjorieLawrence,1907—1979)出演了1936年的《众神的黄昏》。

这位澳大利亚出生的女高音学于巴黎,1932年在蒙特卡洛首次登台,饰演《唐豪瑟》中的伊丽莎白。1935年,她因在大都会饰演了《女武神》中的布伦希尔德而一举成为主要的瓦格纳女高音,与弗拉格斯塔德分庭抗礼。不幸的是,劳伦斯在1941年受到脊髓灰质炎的影响而不得不退出歌剧舞台。美国女高音海伦·特劳贝尔(HelenTraubel,1899—1972)在《女武神》中表现出辉煌的嗓音。她出生于密苏里州圣露易斯的德国移民家庭,1926年首次在大都会以音乐会演唱家身份登台。起初她的瓦格纳角色仅限于齐格琳德,在1941年弗拉格斯塔德返回挪威,劳伦斯又因病几乎退出舞台时,她开始担纲更重要的角色。在瓦格纳领域,她尤以饰演布伦希尔德和伊索尔德这两个角色著称。特劳贝尔的音色令人感到光芒四射,经常被描述为“闪闪发光的剑”;不过在这个录音中,她的节奏不是特别稳定,常和乐队有所脱节。

年轻的瑞典女高音阿斯特里德·瓦尔内(AstridVarnay,1918—2006)代替生病的洛特·蕾曼出演《女武神》中的齐格琳德。这位在弗拉格斯塔德和比尔吉特·尼尔森之间最伟大的瓦格纳女高音当时年仅二十三岁,在此之前从未在任何舞台上出现过,而且学习声乐只有四年时间;这是她辉煌的四十年演出生涯的开端。尽管她十分年轻,但在录音中已经显得非常成熟,音色圆润饱满,技巧纯熟,音乐表现无懈可击。

这个《罗恩格林》的原始资料录制在十六英寸有漆图层的玻璃唱片母版上,原版早已丢失,幸运的是广播公司保留了磁带复制品,我们才得以听到这个珍贵的录音。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罗恩格林》全剧录音。莱茵斯多夫的诠释堪称完美,一丝不苟;这是他执掌大都会德国剧目以来最精彩的演出。梅尔乔尔饰演的罗恩格林气质高贵;瓦尔内宽厚的嗓音并不太适合埃尔莎这个角色,事实上她在职业生涯后期饰演奥特鲁德倒是令人印象深刻;索尔波格对于奥特鲁德一角是驾轻就熟,这是她在演唱生涯之初就饰演的角色。

战时的拜罗伊特上演的剧目十分有限:1940年至1942年仅演出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漂泊的荷兰人》;1943年和1944年仅演出了《纽伦堡的名歌手》。1942年的《众神的黄昏》和1943年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的杰出录音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艺术家们或许暂时忘记了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音乐固有的人性,能让残酷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被放在一边。1942年是埃尔门多夫在拜罗伊特指挥的第十五年,也是他在绿丘的最后一年。他已经具有充分的经验和智慧,细节清晰,特别重视低音线条,节奏上毫不拖泥带水;乐团对他的意图非常了解,演奏情绪饱满,创造出一个真正悲剧性的“葬礼进行曲”。饰演齐格弗里德的是瑞典男高音赛特·斯万霍尔姆(SetSvanholm,1904—1964)。1930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开始演唱男中音角色,1937年转为男高音;奥赛罗、弗洛伦斯坦(《费德里奥》)、齐格蒙德、特里斯坦和帕西法尔都是他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经常演唱的角色。1942年是斯万霍尔姆在拜罗伊特唯一一次露面,三十八岁的他正处在演唱状态的巅峰,尽管有时显得有些笨拙,不是那么流动,但他天生就具有齐格弗里德的魅力和英武。布伦希尔德的饰演者弗克斯早已是拜罗伊特头号女高音了,她的声音略显衰老,但仍然保持着巨大的能量。

英国出生的南非男低音弗里德里希·达尔贝格(FriedrichDalberg,1908—1988)从1931年开始在德累斯顿学习;于莱比锡歌剧院获得重要成功后,他在柏林住了多年,并于1942年至1944年间在拜罗伊特登台。他像许多经典的哈根一样,有着黑暗而稳定的音色。他在1943年还饰演了波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并留下了唱片。

1942年的录音效果尚可,唯一的不足是乐团的音量偏小,与人声的比例不是最佳的。

1943年和1944年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演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分别由富特文格勒和赫尔曼·阿本德洛特(HermannAbendroth,1883—1956)指挥。两个人都留下了录音,但富特文格勒的录音质量很差,而且有残缺;阿本德洛特的版本就成了首选。这位生于法兰克福的传奇指挥家于1900年至1903年在慕尼黑跟随最早的瓦格纳专家费利克斯·莫特尔学习指挥,然后出任吕贝克剧院的宫廷乐长。1915年至1934年,他在科隆担任历史悠久的居策尼希交响乐团乐长和科隆高等音乐学校校长,还应邀赴苏联和英国指挥。1934年,阿本德洛特接替离开纳粹德国的布鲁诺·瓦尔特,出任莱比锡布业大厦乐团总监。1943年和1944年的拜罗伊特经历是他生涯中重要的一笔,这个录音也成为他仅有的歌剧录音。他的指挥风格棱角分明,线条硬朗,节奏严谨,给人以清晰理性的印象。战后,阿本德洛特主要在东德指挥,并留下了大量录音。

在演员阵容上,阿本德洛特的版本要比富特文格勒的强多了。保尔·舍夫勒(PaulSchffler,1897—1977)饰演汉斯·萨克斯。他在职业生涯中主要演唱莫扎特、瓦格纳和施特劳斯的歌剧角色;1937年加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并经常出现在拜罗伊特和萨尔茨堡的音乐节上,饰演荷兰人、沃尔夫拉姆(《唐豪瑟》)、库文纳尔(《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汉斯·萨克斯、沃坦(《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安弗塔斯(《帕西法尔》)。舍夫勒还是伦敦科汶特、巴黎、米兰斯卡拉、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剧院和纽约大都会的客席歌唱家。来自科隆的年轻男高音路德维希·苏特豪斯(LudwigSuthaus,1906—1971)饰演瓦尔特·冯·施托尔津。这位富特文格勒最中意的男高音没有梅尔乔尔那样强大的能量,但他的音色天生就有种忧郁的气质,特别适合演唱悲剧人物。他在富特文格勒1952年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953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和1954年的《女武神》录音中都饰演男主角。苏特豪斯1928年首次登台时,饰演的就是瓦尔特·冯·施托尔津。二战前他主要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演唱;战后是维也纳的主力,同时在科汶特、巴黎、米兰、斯图加特、巴伐利亚和汉堡客席演出。贝克梅塞尔是埃里希·昆茨(ErichKunz,1909—1995)最拿手的角色之一。

这是一位天生的戏剧演员,1940年在维也纳登台,主要演唱莫扎特角色;1943年和1951年在拜罗伊特都饰演了贝克梅塞尔。这套CD虽然录制于1943年,但清晰无比,质感上佳,是拜罗伊特重要的历史录音之一。

战后的拜罗伊特1951—1955

随着1945年二战结束,拜罗伊特音乐节也暂时关门;在停演七年后的1951年,被认为消除了纳粹影响的音乐节才得以重新开幕。原来的领导者、齐格弗里德的遗孀温妮弗雷德下台,接替者是她的两个儿子——维兰德·瓦格纳和沃尔夫冈·瓦格纳。

新的音乐节号召力丝毫不减当年,汇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瓦格纳歌唱家和最有能力的新一代指挥家。唱片公司当然不会放过这些历史时刻,尤其是五十年代的录音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每年音乐节都会留下大量录音。如果你是超级瓦格纳乐迷,不妨慢慢将它们都搜集齐全,也是一大乐趣。

1951

1951年的拜罗伊特上演了三部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和二战时被停演的《帕西法尔》。瓦格纳家族邀请了两位指挥家——老牌的克纳佩茨布什和年轻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vonKarajan,1908—1989)。这位生于萨尔茨堡的二十世纪超级指挥明星,当时正处于迈入国际舞台后的上升阶段。1929年他在家乡的音乐节指挥了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随后在乌尔姆市立剧院担任乐长。1934年他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并出任亚琛歌剧院的总监;1937年开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并在1938年成功指挥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誉为能与富特文格勒比肩的瓦格纳大师。战后,卡拉扬迅速崛起为新一代德奥系统指挥家的领导人物,他于1947年录制的《德意志安魂曲》成为经典历史版本。在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后,卡拉扬领导柏林爱乐乐团长达三十五年之久。

1951年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由EMI录制,除了战前的演员,拜罗伊特出现了许多年轻歌唱家。饰演埃娃的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ElisabethSchwarzkopf,1915—2006)后来成为德国最著名的莫扎特与施特劳斯女高音和艺术歌曲诠释者。

1938年她首次在柏林登台饰演《帕西法尔》中的花仙子;1944年加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她的丈夫是EMI著名的制作人瓦尔特·莱格。饰演瓦尔特的是生于纽伦堡的汉斯·霍普夫(HansHopf,1916—1993)。早期他是一位抒情男高音,四十年代在柏林和德累斯顿间穿梭演出;1949年加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拜罗伊特音乐节后,他经常出现在欧洲主要歌剧院舞台上,并且在美国大都会登台。男中低音奥托·埃德尔曼(OttoEdelmann,1917—2003)1937年首次登台饰演莫扎特的费加罗;1940年在纽伦堡演唱并参军。战后他在苏联度过了两年监狱生活,1947年加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并一直唱到1976年。他是一位著名的“汉斯·萨克斯”,从1954年起在纽约大都会饰演这一角色长达十五个音乐季。施瓦茨科普夫、霍普夫和埃德尔曼都是1951年富特文格勒在拜罗伊特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领唱,但在拜罗伊特的时间都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