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22359800000016

第16章 工作中的责任心(6)

后来,当人们寻找杰佛逊时,他已经消失了。第二天,人们在火车的谷仓中发现了他。他目光呆滞,嘴里不停地叫喊着:“啊,我本应该……”杰佛逊被送回了家,随后又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在这个故事中,杰佛逊因为拖延而致使发生车祸,既伤害了他人,又伤了自己,让自己在精神上饱受折磨,成为一个精神病患者。由此可见,拖延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恶习。在工作当中,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问题变得容易,而只会使问题恶化,给工作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我们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就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所以,拖延的后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拖延会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因此,这种人往往会一事无为。

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了“力量分析”的理论,即力量分为阻力和动力。他说:“有些人一生都踩着刹车前进,比如被拖延、害怕和消极的想法捆住手脚;有的人则是一路踩着油门呼啸前进,比如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把工作做到位的精神。”从他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人若想在职场中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应该把自己的脚从刹车踏板——拖延上挪开,而在规定时间内把应该做的工作尽力做到最好、做到位。

在工作中,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完成某些工作而制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个理由来,为没能如期实现计划而辩解,那么应该面对现实,改变自己,即每天从一件明确具体的工作开始,立即去做,主动去做,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报酬。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因此,若想摒弃拖延的习惯,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对每一个人来说,养成负责、守时的好习惯,将会受用终生!

15.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

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德州的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说:“比其他事件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把一件事情尽量做得尽可能完美。”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取得的结果亦不同。凡是以糊弄的态度对待工作,结果就是糊弄自己。相反,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就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精益求精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它不仅是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更是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精益求精,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是平凡与卓越的分水岭。超越平凡并不是要去做多大的事情,在工作当中,只要我们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就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赢得他人的尊重。

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就要摒弃“差不多”的心态。在职场上,每个员工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如果每个人都是“差不多”、“凑合事”,不仅会导致公司难以获得利润,甚至还会因不慎造成重大事故。因此,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对自己要求严格,尽我所能,做到尽善尽美。每一项工作,都一定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了便交差吗?自己认为所差的那一小点,会带给自己、公司或顾客什么损失呢?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杜绝“差不多”的心态,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责任,才能下决心把工作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自己也成为职场中的“差不多先生”。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德州的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说:“比其他事件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把一件事情尽量做得尽可能完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难以估量的潜能,万事“差不多就行”,就是浪费了自己的潜能。只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工作,才能把自己潜在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凯特毕业于名牌大学,毕业后,她就职于一家外贸公司,后来又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刚进入外资企业工作时,她自认为业务能力很强,所以对待工作十分随意。有一天,她的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公司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

在凯特的眼中,这个方案相当简单,因此她毫不费力地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方案完成了,然后交给了老板。第二天,老板把凯特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问道:“这是你能做出的最好方案吗?”凯特一怔,没敢回答。于是,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她,凯特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走了。

然后,凯特调整了一下思路,又花了两天时间,把方案重新修改了一遍,再次交给老板。老板却还是那句话:“这是你能做出的最好方案吗?”这次,凯特的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没有信心给老板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仍然请她拿回去重新斟酌,认真修改。

由于前两次都没有通过,因此,在这一次,凯特费尽心思,冥思苦想了一个星期才把新的方案做完交给了老板。这次,老板依然看着凯特的眼睛,问:“这是你能做出的最好方案吗?”这次,凯特自信地回答:“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有了这一次经历之后,凯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尽善尽美。

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即使在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上也不能掉以轻心。绝大多数的细节看上去很不起眼,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它很平常,但当我们环境遭到破坏时,每天呼吸着被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污染了的空气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它有多么的重要。一般来说,细节虽小,但它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正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一样,细节往往决定着胜败。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求得不断的进步。在职场上,有些人本来具有出色的能力,却因为不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疏漏,结果,让自己逐渐平庸下去。而另外一些人,刚开始在工作中表现得并不出色,但他们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反而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只有以精益求精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工作,才能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16.承担责任从现在做起

任何一位工作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是既定的任务,都要执行,而且要马上去做,立刻执行,从自己开始,主动地承担。正是这种令行禁止、令出必行的工作责任感和从我做起、马上行动的职业精神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并健康运行。真正懂得把责任作为一种职业习惯的员工,都明白承担责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此时此刻做起。并且说到的要做到,即凡是企业制定或形成的制度、规范、流程,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员工工作的价值,就是一个个责任的积累过程,只要行动,任何时候都不晚。也许现在我们并不真正拥有优秀的品质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任务,但只要在平时常常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就能慢慢接近,成功地超越自己。因此,我们每个人在承担责任时都要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联想刚刚进行ERP改造时,业务部门推卸责任,不积极执行,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无法深入。长此下去,联想必将瘫痪。最后柳传志为了落实责任,不得不采取严厉措施。他在一次会议上大发雷霆:“ERP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到时候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难以逃脱责任。”

“企业做什么事,就怕含含糊糊,制度定了却不严格执行,最害人。”柳传志认为,立下的规矩是要遵守的。领导者既是一个公司中发号施令的人,也是这个公司中的排头兵——所有的成员都向领导看齐。在军队里,领导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现代企业里,管理者更应该如此。

“联想”一贯责任明确,纪律严明。比如,开会迟到的罚站制度,无一人例外。柳传志自己也被罚过三次。“联想”规定,迟到不请假就一定要罚站。有一次,柳传志被关在电梯里面,那时没有手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好认罚。柳传志说:“罚站是件挺严肃、挺尴尬的事情,开小会的时候,你得独自站着。更大的会场,你迟到了,会都停开,全体人员静默,都看着你站1分钟。”而第一个被罚站的人,是柳传志的一个老领导,他撞到了枪口上。柳传志印象深刻:“我说,完了我到你家给你站1分钟!他站了一身汗,我坐着也一身汗。当时的确尴尬,但是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每个公司的员工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柳传志说:“这一点实际上是在部队里学到的。军队的执行能力,融化在我的血液中。当时我在科学院的时候,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特别喜欢完不成任务以后,强调当时遇到的困难。军队不讲这个,军队只讲功劳,不讲苦劳。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要把最坏的情况想清楚,这样才可能达到总目标。”

从联想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公司的每个领导都不搞特殊,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勇敢地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这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态度和行动不仅提高了自己,而且给身边的所有人都树立了承担责任、一切从现在做起的好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阿里巴巴创立之初,马云有一句口头禅:“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可以看出,马云之所以成功,不在于他有一个天才的头脑,不在于他有个宏远的理想,而在于他敢于承担责任并能够立刻付诸行动。他在不断地将头脑中的东西落实出来,执行出来,做出来。

1999年至2000年,马云不断实施着一个战略行动。他成为了“空中飞人”,不停地往返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参加了全球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所有商业论坛,去发表疯狂的演讲,用他那张天才的大嘴宣传他全球首创的B2B思想,宣传阿里巴巴。他如同一台不知停歇的机器,一台演讲机器。有时一个月内可以去三趟欧洲,甚至一周内跑七个国家。

他每到一处,总是不停地演讲,他在BBC做现场直播演讲,在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演讲,在“世界经济论坛”演讲,在亚洲商业协会演讲。这个瘦弱的男人大声地对台下的听众喊道:“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马云在忙碌,他的创业合作伙伴也没有停歇。一段时间里,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他们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创意和构思。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欧美名声日隆,来自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暴增之势!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名字就这样被《福布斯》和《财富》如此重量级的财经媒体所关注。于是,2000年以高盛为首的多家公司,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万美元风险资金,软银老总孙正义更是向阿里巴巴投入了2000万美元。

阿里巴巴的创业经验和员工承担责任、迅速行动的态度正是我们需要大力提倡的,而马云的口头禅:“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正是我们每个将承担责任作为职业习惯的员工所必备的。当公司确定了执行目标后,应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责权、时间与进度、执行纪律和奖惩办法、汇报与反馈办法,各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就要在公司统一部署下马上、立刻开始行动。这样的团队和员工才是负有责任感和行动力的。

任何一位工作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是既定的任务,都要执行,而且要马上去做,立刻执行,从自己开始,主动地承担。正是这种令行禁止、令出必行的工作责任感和从我做起、马上行动的职业精神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并健康运行。而作为公司的员工,不但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而且要立刻、马上、现在就做,只有具备了真正的执行力和行动速度,你才能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