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生活
22267500000024

第24章 善待他人,留住机会(3)

范仲淹青年时代就以诚实忠厚、勤奋刻苦闻名。为此,好多人愿意和他交往,甚至一些年长的人也和他结为忘年之交。他家乡有一位阴阳术士(以占卜、看星相、炼丹等为业的人),是个风趣幽默、知识广博的人。范仲淹在读书之余常向他讨教天文地理、阴阳八卦之类的知识,两人相处很是融洽。可惜这位阴阳术士患有痨病,加上他没日没夜地钻研炼丹术,就更加重了他的病情。在他临终前那天,他让人把范中淹请来,做了最后一次谈话。那术士对范仲淹说:“我早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青年,将来一定会干一番大事业,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不过,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范仲淹说:“您讲吧,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尽力去做!”术士严肃地说:“不是尽力去办,而是一定要办到。我要你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勤奋地读书,诚实地做人,将来去干一番大事,不要像我,一辈子碌碌无为。”仲淹含泪道:“我一定做到。”术士又叫人拿来一个用火漆封了口,并加盖大印的裹囊交到仲淹手里,说:“这里面有祖传提炼‘白金’的秘方,还有一斤炼成的‘白金’。我儿子年幼无知,传给他,我不放心。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它日后能对你有所帮助。”范仲淹推辞说:“您的好意我感激不尽,可这样的宝物我不能接受。您可让家人收藏,待后再传给小兄弟。”术士见他推辞,急得直瞪眼,又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挣扎着说:“你若不收……我死……也不能瞑目了。”术士死了。仲淹捧着这裹囊,泪如雨下。他知道这术士看他生活很难,想帮助自己好专心求学,才将这珍贵的遗产传给自己,而术士家里也不富裕。只有发奋读书,才能不负他的这番美意。此后,仲淹更加勤奋读书,并常以那裹囊来激励自己,也从来没想过要用这笔财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一些富家听说他藏有神奇的秘方,都想花大钱买,却被他一一回绝。连当时皇上的宠臣李太监想借那个炼白金的秘方看看都不成。待那术士的儿子长大后,范仲淹才原封不动地交给那青年人。

像范仲淹这样不为金钱所动的人,对他人必然不以贫富为标准,可见见到富人而眉开眼笑的人,必定是势利眼。

4别人的疮疤揭不得

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弱点的地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肉体上的缺陷,本人几乎没有任何责任,同时也是事出无奈,所以千万别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残缺。

一般人即使在盛怒之后,通常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边的玻璃杯往地上摔。玻璃杯摔完了就没有其它东西可丢,所以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损失几个杯子而已。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致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封杀你”的结果。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封杀你”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封杀你”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在中国素有所谓“逆鳞”一语,即使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龙的喉部之下,约直径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相反生长的,如果不小心触摸到这一“逆鳞”的人,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其他的部位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有关系,只有这一片逆鳞无论如何也接近不得,即使轻轻抚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还能平步青云。所以说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然而,世间的性格类型却有千奇百怪之多。我们说左,他说右,那我们说右嘛,他偏又非说左不可,像这样永远和别人唱反调的人也不少。就算不至于如此偏激,但也有人总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自己的意见明明是少数意见,却绝不接受他人的任何意见。也有人顽强地认定只有自己的作法和想法才是天底下最正确的方法。当然也有掩藏自己心底的企图而试探对方的心意,不惜唯唯诺诺,奉承拍马屁,迎合对方口气,一探虚实的人。

“啊,要是当时不说那句话就好了。”

像这样事后才后悔的人,大都是无视于对方的立场,硬要坚持自我意见所引起的。人类共同的心理,就是极端厌恶自己的思想被他人所误解,受这样的心态作用,所以水远期望别人对自己有最正确的评价,但偶尔我们自己也在无意中评价了他人而不自知。

“我们公司的经理很无能!”虽然他常接受旁人的批评,但我对他没好感。”

如果说话的对象正巧是经理的心腹或相交很深的同事的话,那后果……在商业社会里,像这一类失言,不绝对地谨慎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不是被上司疏远,就是遭到被上司“下放”的命运。为避免这一类的失败,与人谈话时,不得不选择不抵触的话题,以免犯错。

我们先从有趣的对话上开始谈吧!

例如一男女相挽上街,女的必观察其身边男人的一举一动,而男的必定把视线放在其他来来往往的女人身上——这样的差别,大概也就是主观性动物的女人与客观性动物的男人,在性别上的最大的不同点吧!

当女人怒气冲冲地责怪身旁的男人时:

“你是怎么回事,一直在看别的女人,真不像话。”

“没有,我没有看啊!我只是认为那个皮包跟你很相配而已。”

男的必定撒个小谎,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你说谎,那你买那个皮包给我好了。”

如此一来,男人就不得不花钱消灾,这真是相当滑稽的事情。

所以观察对方的视线,从对方的视线中就可察觉对方对我们的感想如何!脸上表现出很热心地在听我们谈话,即使“假装”得很关心,但左右腿交叉地盘个不停,或手指头捏着什么东西……如果能察觉对人的这些动作,可知在对人内心里“好了,不要再谈这些了”的思想,正无意识地表现在行动上。

从眼睛上看人的方法由来已久。个性一定是不改的,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其修养功夫如何深远,个性是不会改变的。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想要看人的个性还是简单的,而情的表现则不然。性为内,情为外,性为体,情为用,性受外来的刺激,发而为情,刺激不同,情亦不同。情所表现最显著、最难掩盖的部分,不是语言,不是动作,也不是态度,而是眼睛。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用假装来掩盖,可是眼睛是无假装的。我们看眼睛,不重大小圆长,而重在眼神。

你见他眼神沉静,便能明白他对于你所认为着急的问题等之已熟,早已成竹在胸,应付之后,定操胜算。只要向他请示办法,不必请示焦虑,如果他不肯明白说,这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要多问,只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便可明白对于你所认为着急的问题,他也是毫无办法,困心横虑之余,反弄得六神无主,你徒然着急是无用的,向他请示,也是无用的。你得平心静气,另想应付办法,不必再事多问,这只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这时是你显示本能的机会,快快自己去想办法吧!

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仿佛有刺,便可明白他对于你是异常冷淡的,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陈说反而显得你是不知趣、不相识的,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你见他眼神阴沉,应该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你与他交涉,须得小心一点。他那一只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后伺机而出。如果你不是早有准备想和他见个高低,那么最好从速鸣金收兵,且防追奔逐北。

你一旦见他眼神流动异于平时,便可明白他是胸怀诡计,想给你苦头尝尝。这时应步步为营,不要轻近,前后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跌翻在他的手里。他是个诡而不正的人,不要过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你见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尽管口中说不要紧,有办法,其实他虽未绝望,也的确还在想办法,但却一点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以为互相切磋的资料,如果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表示有几成把握。

你见他眼神似在发火,便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如果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搏斗作正面的剧烈冲突了。

你见他眼神恬静,面有笑意,你可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良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希望。

你见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你如果不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就该另找新话题,谈谈他所愿听的事。

你见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说话,认为有一定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你的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要是你见他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是他是心有重忧,万分苦痛。你不要向他说得意事,你的得意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你也不要向他说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你只好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如果他的眼神上扬,便可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还可明白你不会说话的诀窍。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高明的结果,不如戛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

总之,眼神有散有聚,有动有静,有流有凝,有阴沉,有呆滞,有下垂,有上扬,仔细参悟之后,必可发现人情必露。另外,假如对方不断地搔着眉毛的话,也是“无聊”的表现,或突然地两手环抱胸前、嘴唇呈现一字型时,则又是显现防御、拒绝、无奈的意思。所有这类的动作,从直观上看对方的视线,必可察觉他们内心真正的意图。

四、交往中平等互利是最重要的

在与人相处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周围的人密切相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被人尊敬的需要。特别是青年人,交友和受尊敬的希望都非常强烈,他们渴望独立于父母,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他们希望社会、家庭和他人把自己看作是成人而不是小孩。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外界的强压,谁愿意像秦末的韩信那样钻别人的裤裆,受“胯下之辱”呢?

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平等相处的方法很多,这里只谈几种主要的方法。

1对等法。

在信件交流中,仔细观察一下,可以看出,双方的往来是基本对等的。在节日交往中,如果作一下礼物价值的统计,相互间的送礼也基本上的对等的。在单位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是科长接待科长,处长接待处长,甚至代表国家的使者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这些方法就是对等法,对等法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其中有情感对等法、价值对等法、地位对等法等,在相处交往中,有许多对等法可以加以运用,如反击对等法。

据说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理的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反击说:“看来,只有你我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2谈心法。

如果说没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容易平等相处的话,那么,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就不易平等相处了。有的人未提到领导岗位上时,很易平等相处,但一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说话腔调大变,一反往日流畅平和的口气,变得一句三顿,拿腔拿调,大家听了十分反感。上下级之间谈话的方式,说话的腔调与平等相处是密切相关的。高明的领导说话无官腔,待人很和气。周恩来同志就是如此。他对人的谈话一般是谈心式的,而不是训话式的,以谈心的方式给人以教育,同时又给人以兄长和朋友般的循循善诱,使人感到心悦诚服。谈心重在“心”字,就是实实在在说心里话,是用一种兄弟、朋友般的商量口气交换意见,传递信息和讨论问题。这种商量的口气,蕴含着亲密的情感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和平等。谈心法不仅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也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方法。

3求同法。

这是一种通过各类活动,特别是兴趣活动,寻求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方法。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途径之一就是共同参加业余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进去,或在球场上奔跑,或在湖畔垂钓,或随音乐起舞,大家平等而交,两无猜忌,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融洽的同事关系就油然而生了。求同法对于社会地位有差距的人之间达到平等交往是特别有效的,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了解,树立相互尊重的观念。对于一般相处交往,求同法也是适用的。

4交友法。

这是平等相处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一位区委书记说:“在农民受委屈的时候,我应当挺身而出,要不然就不够朋友了。”一位做学生工作的政工干部说:“我把学生看成孩子,又不当孩子。我象对待大人那样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我和学生的心相通了。”在现实交往中,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在相处原则中,交友法是指象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交往对象,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尊敬他人,真诚地对待他人,并能与他人讲心里话。

在人们的行动中,大多数的交往是互利的。互利包括三个方面:(1)是物质互利。比如物品交换,张三给李四一篓鱼,李四给张三一只羊;(2)是精神互利。比如互相尊重,相互安慰等。这包括心理、情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3)是物质——精神互利,即在交往中,一方从物质上得利,一方从精神上得利。比如,甲送给乙一本书,乙向甲道谢,甲得到了谢意,乙得到了实物。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希望为人所关心、所注意,乃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需要。它告诉人们,既然人人都有被关心、被注意的需要,那么一个人在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想得到他人的关心、注意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因此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