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编辑本论
22203300000029

第29章 编辑过程(3)

确定写作目标对象尚只是编辑一厢情愿之事,只有当目标对象承诺写稿任务时,对象才可能成为作者。有可能目标对象确有实际困难产生推诿行为。有的写作对象目标因为水平问题而不愿成为作者,有的写作对象目标因为时间冲突也不可能成为作者;还有的可能因为出版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对象目标左右为难……如此等等,经查实确有实际困难者,编辑应在给予理解的同时尽快转移目标,以达目的。

3.消极行为

目标对象一旦答复编辑就成为作者对象。但投入写作及完成稿件是一个行为过程,这一过程中作者会碰到许多困难,有可能承诺后迟迟没有行动,编辑必须始终保持与作者的密切联系。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无人紧逼的情况下作者可能会中断写作,如果直到交稿时编辑才与作者联系,作者一旦交不了差,最着急的肯定是编辑。悔之晚矣。

4.积极配合

作者承诺完成稿件后,编辑必须以宏观指导、微观参与等方式投入到作者的改稿之中,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共同努力使稿件尽快达到出版要求。没有不需要整理加工的作品,再好的作品都要经过编辑整理加工。如果通过编辑的参与,稿件内容得到最大增值,作者光荣,读者受益,编辑价值也得到发挥。这一过程是编辑与作者共同创造作品的过程,是编辑引导作者完善书稿和挖掘作者潜能的过程。作者的积极态度与热情、有耐心的编辑的合作是产生优秀作品的基础。

无论写作目标对象产生上述一种或几种心理,编辑都必须深谙组稿之道,对作者接受任务态度和写稿心理予以充分理解,做到:

1.尊重作者

作者对前来组稿的刚认识的编辑抱有戒备之心,对于不能使他产生信任感的编辑多会予以拒绝。而一旦取得作者的信任,即使有什么问题也会被忽略。因此,首先要求编辑言谈之中尊重作者,使用礼貌用语,注重仪表,坦诚交谈,为再次见面、合作取得机会。

其次,删改稿件尊重作者。作者对于自己呕心沥血、一字一句写下来的文字怀有“舔犊”之情,对长期工作的科研成果更是不愿“忍痛割爱”,编辑必须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作者的劳动,遵守“可改可不改即不改”原则,不可挫伤作者自尊心,不可造成新的学术失误,即使必须改的地方也要与作者商量后行事。

2.了解作者能力

能力是在人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一般情况下,目标写作对象一旦成为作者,就会对所创作稿件寄予厚望,认为其一定会被正式出版,而对最后不被出版的可能性认识不足,心理准备不够,直至对编辑失望,对出版部门失去信任。因此,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编辑组稿前一定要了解作者能力,包括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了解作者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保证交稿时间和稿件质量。

3.给作者以信心

作者的信心建立在编辑的不断鼓励与业绩肯定之中。一个有信心的作者会在创作中投入十分的力量,调整出自己的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最高水平。而一个心中忐忑不安的作者则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总之,组稿过程中编辑应该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把握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加强交流,学会沟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为作者进入最佳创作状态、为编辑获取最优秀作品、为读者提供最满意的书籍而努力。

审稿

现代编辑无疑是十分重视选题策划的。但如果以为选题设计好了就万事大吉,而忽视书稿的审读,那必然走入误区。因为一流的选题并不必然产生一流的作品,即使是严格按照策划意图完成的书稿也必须经过审稿环节。对于不是选题策划而由作者自由投来的稿件,审稿更为重要,如果编辑草率退稿可能埋没人才和作品,如果编辑草率签发也可能贻误读者。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审稿都是编辑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环节。

编辑活动的核心是审稿。编辑理论研究就是要揭示编辑审稿思维规律,总结编辑审稿方法,以此来指导编辑的审稿实践。理论源于实践,只有对大量的编辑审稿事例加以分析和总结,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升华为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从保证出版物的微观质量来说,审稿把关也十分重要,选题的价值要在审稿以后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从编辑全过程来看,审稿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选题决策失误,可在审稿时加以补救,审稿如果失误,却很难在以后的工作中补救。

一、审稿的意义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书稿的审读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也是一个辨别真伪优劣、探求真理的过程,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思维活动,表现出审读者处理正确与谬误、先进与落后的高超智慧。通过审稿这一必不可少的阶段,为编辑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审稿的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审稿是一个科学的认识过程

审稿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认识过程。它通过严格的审稿程序,确立审稿原则,把握书稿质量。在这一认识活动中,审稿人必须对书稿内容有一个从外到内、从文笔到结构、从论点到论据的熟悉了解、准确把握过程,泛泛地阅读类似欣赏,粗疏地过目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认识事物重在认识事物本质,审读书稿也重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书稿有无新意、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资料是否翔实可靠都有赖于审稿者的科学、认真、负责精神。有时对一部书稿还需要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上去观察了解,对于书稿中一些非自己所熟悉但较新的观点和方法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如网络、相关文献检索等予以解决。

发现和把关是编辑审稿不可偏废的两项任务。把关不严,出了有错误的作品是编辑失职;判断失误,埋没了好作品也是编辑失职。但是目前的编辑出版工作多偏重于前者,而对埋没好作品的编辑缺少责任追究。其实,在评价出版组织、编辑人员的功过时,要从这两方面全面衡量。只重视把关,不重视发现,容易使编辑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注意发现新人新作,只注意收集、整理名人已有的作品,容易使文化、艺术停滞不前,丧失生机与活力。

审稿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活动。作者撰写书稿时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常常站在个人立场上进行表述,特别是社会科学类书稿,作者的思想意识与其世界观紧密相联。编辑审读书稿时则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编辑代表的是读者群体、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因此,所作出的决断必须是理性的。通过审稿,要对稿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稿件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作出评价,对稿件的文字表达、逻辑结构、语法修辞,包括特定读者的可接受程度加以审视,尤其要对稿件的出版意义、价值取向,包括是否符合特定出版社的出书特色等作出明确判断。对于审读的作品决不应以作者或审读者个人的思想爱好、审美情趣来决定取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审读书稿的主题思想、材料依据、论点论证力量、思路展开情况以及文章布局谋篇的能力等。在掌握稿件丰富材料之后,便可以透过各种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哪些书稿可全部接受,哪些书稿只能拒绝,哪些书稿尽管不够完善但尚有较大开发潜力。审稿是编辑选择功能的主要体现,发现和肯定一部有价值的稿件,可以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否定一部不能和不宜出版的书稿,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也是一种效应。

2.审读是一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劳动

审读书稿表面上看比撰写书稿容易,但就好像修改稿件比撰写稿件更难一样,审读者要“跳进跳出”。所谓“跳进”是指审稿者首先要力图进入作者的思想层面,进入作者写作领域,思考同样问题。所谓“跳出”是指审读者应该站在比作者更高的境界,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审视作品。审稿人要使推理合乎逻辑,判断得当,不但要将书稿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整理,还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归纳演绎、条分缕析、反复思考、深刻探究。特别是对于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还必须在知晓其他学科基本原理后才可进行。如有的医学书稿内容先进,设计严密,但对统计学方法运用不当,也还需要改进,通过审稿人发现问题后可以与相关专家联系进行修改。审读就是这样一种上下求索、内外思考的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苦的科学研究过程。只有在对稿件作出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之后,审稿人才又会感到苦中有乐了。

3.审稿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形式

审稿过程中的创造性是在与审稿对象的特征相联系和相比较中表现出来的,书稿质量的高低也只能将其置入更高层次的文化背景中才能显示出来。编辑的审稿活动就是在专业知识与书稿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书稿进行筛选和鉴定。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劳动同样具有创造性。审稿人可以对书稿中的某个论述不清晰部分提出建议,对整体结构修改发表意见,其结果完善了整部书。就像某些作家所说的,编辑就像是水泥柱里光使劲不露面的钢筋。因为编辑的这种创造性是在保持与作者共同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协调统一基础上的,即双方目的是同一的,因此编辑创造性的活动空间也是很大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创造性的发挥是编辑审稿过程的理想境界。

从实际情况来看,出版有政治错误或质量低劣的读物,多半是由于不审稿或审稿不严而造成的。这从反面告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审稿环节,否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出版部门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二、审稿的过程

审稿制度是编辑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没有制度作保证,审稿任务就无法完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物一直实行的是三级审稿制,或称三级审稿责任制,简称“三审制”,即稿件必须经过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或有相应职称的人员)复审、总编辑(或相应社长一级人员)终审的责任制度。它是一种既重视各级编辑的责任又加强总编辑监督管理的领导责任的审稿制度。

在出版管理部门公布的文件中这样描述道:

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审制度。

——《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工作制度的规定》,出版总署,1952.10

对书稿的政治内容和学术(艺术)质量做出基本评价,决定是否采用,一般应实行三级审稿制度。

——《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国家出版局,1980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新闻出版署,1997这三个文件都对三审制的含义、任务作了明确的界定和说明。

其科学依据在于发挥各级编辑人员的智慧才能,集体保障出版物的内容质量。不同层级的责任审稿,既有知识能力的评判条件,又有编辑组织机构权力的限定。责任编辑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从出版的专业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审查、判断,把好政治关、知识关和语言文字关,对文字、逻辑、结构、体例等进行全面审查,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并拟写审读报告。

审读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复审或终审时能比较具体而又概括地了解原稿面貌。复审要求审读全稿,并对稿件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作出总的评价,同时回答初审提出的问题。终审要求根据初、复审的意见,对稿件的内容作出评价,如果初审、复审意见不一,终审必须作出取舍。“三审制”的每一审级都享有相对独立的职权,能够反映出不同层级编辑对书稿的意见,可以避免某个编辑知识结构单一的缺陷,有利于调动各级编辑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有利于出版编辑事业健康发展。最后,责任编辑依据各审稿意见对原稿进行整理加工,直至定稿,各级责任人必须签字认可,因为此前的反复审核意见,只有在这个环节中才能得以全部体现,“三审制”才能真正起到负责作用。

按常规,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才可以加工。先加工、后审稿的做法违反了编辑工作的规律。1952年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其工作制度的规定》对此有具体说明。

该文件中说:“书稿批准采用后,由编辑根据审读意见进行加工修改。”如果稿件未决定采用就被编辑修改,实际上是取消了审稿阶段的三审制,易造成工作被动。一是未经过作者同意就加工修改,会引起作者不满,产生版权纠纷;二是加工后如果发现稿件不符合出版要求,出版部门很难处理,只能迁就现状、勉强出版或者被迫撤销出版计划。无论哪一种都是对编者和作者劳动的浪费,除此之外,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先加工后审稿,或把审稿、加工并作一道工序,实际上是不审稿就已决定采用,取消了审稿和三审制,这是图书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

审稿人通常由出版社内部工作者担任。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分别担任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其中每一审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职能。只有明确职责,才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审制”自1952年10月提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是保障图书质量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编审制度。一审应负责作品加工的全部工作;二审可抽查部分内容,负责整体布局等问题;三审对作品的政策性与科学性全面把关。具体分工如下:

1.初审的职责

(1)对书稿的内容、结构、特点和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加工、整理,作出全面分析和基本评价,明确提出是否出版和是否达到出版水平的意见。

(2)对书稿中的引文、成语、典故、年代、史实、人名、地名、注释、术语等进行核对,对错误进行纠正。

(3)统一全书体例、章节、序码等,使之规范化。

(4)纠正书稿中的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的疏漏以及度量衡计量单位不统一、不规范,地名或姓名的前后不统一等,改正错别字,并做好审稿记录。

(5)检查文字与图表是否相符。

(6)撰写作者简介和内容提要。

(7)提出对书稿封面和装帧的意见或建议。

(8)提出自己有疑问和把握不准的问题。

(9)书稿排出清样后审读清样。

2.复审的职责

(1)审读书稿,把好第二关,指出初审未发现的问题。

(2)复查初审的“审读意见”是否正确、完善,提出补充意见。

(3)对初审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予以解决或商量解决。

(4)着重从书稿的学术(艺术)上把关。

3.终审的职责

(1)审读初审、复审的“审读意见”,对书稿是否达到出版水平作出最后判断。

(2)解决初审、复审提出的问题,确定退修加工方案。

(3)着重从政治政策上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