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135

第135章 坦诚待人,低调行事

即使仅仅出于安全的考虑,以伪装的面目出现也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法,有时倒还是把自己和盘托出,让别人透彻地了解自己更加有效。

西汉的开国功臣陈平,有一次只身逃亡,船上的艄公看见他身带宝剑,知道是个军官,就觊觎他的钱财。陈平怕他由于误会而害自己性命,就故意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帮他摇橹,艄公见他除了一把剑之外,没有分文,也就不多费手脚了。

陈平曾为刘邦六出奇谋,功劳很大,这种让别人“洞烛”自己的小计只能算儿戏。唐朝中兴名臣郭子仪在功成名就之后,一直保持这样一种全无城府、一无遮拦的情况。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被封为汾阳王,堂堂王府每天总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一次,属下的一位将军离京赴职,前来告辞,适逢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只见她们差使郭子仪拿毛巾、端洗脸水,同使唤仆人丫鬟没有什么两样。将军走后,郭子仪的几个儿子都深感羞愧,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郭子仪就是不听,孩子们急了,哭着劝父亲自重。

郭子仪却笑着对他们讲其中的道理:“朝廷给我的爵禄已经很高了,再往前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但往后退,也没有什么可仗恃的。如果我一直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不相往来,那么万一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有二心,再加上那些妒贤嫉能之辈在中间加油添醋,造成确有其事的样子,那么我们全家九族都会粉身碎骨,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现在我坦荡无邪,四门洞开,即使有人想以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任何借口来加罪于我。”

几个儿子听了,深深佩服,一齐拜倒在地。

中国历史上多的是功高震主的大臣,但能够善始善终的则寥寥无几,郭子仪却是其中之一。他历经唐代七朝,身居军政要职60年,被唐朝史臣裴洎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这不能不部分归之于他的这份隐忍功夫。然而,要是把它仅仅看做一种谨慎,那是对人生境界的低估。

人生活在世界上,大部分时间里和大多数场合中都在演戏,都在扮演种种角色。在古代中国这样礼法烦琐的国家里,每个人更会感觉到这套角色服装的沉重,它像盔甲,更像桎梏。所以,能够摆脱这种种束缚,达到心灵的四门洞开,无所隐匿,一切话都可以说于人前,一切事都可以做在当面,实在是一种人生大智慧。

做事时要与很多人打交道,为了保护自己你需要带着“面具”,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太累,浪费你太多的精力,常常使你无暇于做事。

既然如此,索性与他人坦诚相见,既能使心理放松,还能对做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