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
22103600000013

第13章 不呈匹夫之勇:做一个有智慧的人(1)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中国人愿意把过去加以记忆、记载,从中引出教训,以为后戒。这种态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到处可见,记载对中国人来说远比性命重要,以下就举两个例子:

一为距今二千五百年,春秋时代的事。齐国发生了一起重臣崔抒弑杀君主庄公的事件,不管处在怎样一个乱世,弑君总是件无道的事,因此齐太史(史官)便记载:“崔杼弑其君。”对崔杼而言,留下这么一个记录,当然会遗臭万年,为了抹杀这个事实,他便将太史谋杀,然而太史的弟弟仍继续记载,崔杼再将他杀死,可是第三个弟弟仍继前兄遗志,再度记载下来,崔杼只好死了这条心,在这期间,传说城中的太史都已被杀光了,听到这个流言的在野史官,甚至还拿着竹简要进城去将崔杼弑君的事记载下来,知道已有人做了,才又折返回去。

另一个是距今一千三百年左右唐代的故事。唐太宗时,褚遂良被任命为总太史官。某日,太宗唤褚遂良进宫欲托他一事。

“你是否可将所有记载的事让我看一看呢?哦,当然,你不要担心,我只是想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借以为戒罢了。”

“将君主的言行,不管是好是坏,一一忠实地记录下来是我们的职责,同时我们也兢兢业业地希望不负所托。不过,君主想要看看自己的记录,自古以来倒不曾听说过,因此小臣恐怕无法准许。”

“若我有一些不良的言行,也要记载下来吗?”

褚遂良回答说:

“我只能说‘守自己的本分,尽自己的职责’罢了,而我的职责就是记载陛下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应逐一地记下来才是我们的本分。”

记录是留给后世评判的。

上面这两则故事都是有关史官——记录者的心意。他们对记录的执着与尊重一部分是因为职责所在,同时更因为这是传统的一部分:记录以留给后世批评——正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这种情形也有正、负两面的意义,正面的意义,无庸赘言,是向过去的经验学习,以作为日后的教训和警惕,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负面的缺点则是容易被过去束缚住,不易改变自己。

我希望能将过去不愉快的经验铭记在心,以作为明日智慧再现的参考,这也算是我们在人生的战场上,应妥善应用的一种智慧吧!

没有永远安定的企业

谁都喜欢安定并不是件难以理解的事,但我们认为大树虽可遮荫,但谁也无法保证大树不会受到其他的影响而屹立不摇,甚至相反的,遇到强风时,还常会因树倒下带来危险?所谓:

“官大有险,树大招风”(俚谚);“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准南子);

“满则覆”(荀子)。

这几句话和“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想法也完全相同,可见中国人是个懂得对应进退的民族。现在我们来看一则有关范蠡的故事。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他曾和以“卧薪尝胆”闻名的勾践甘苦,最后将吴王夫差打败,而被任命为大将军。然而当他在极位人臣时,却留下这么一句话,以后便消声匿迹。根据《史记》记载,他最后至齐国与儿子共耕农园而积蓄数十万,接着齐王也看中他的才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然而他却回答说:

“在野有千金立财,在位有宰相之名,以匹夫而言,这是再高过的荣衔,然而过度的荣衔却容易成为祸根。”说着他便将财产分赠村人,搬到陶地去居住,然后易名陶朱公从商,不久他又积成臣富,所以后来“陶朱公”便成为富翁的代名词,享誉天下。

《史记》的记载,其真实性虽有待考察,然而象范蠡那般的生存方式,却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理想。

成功时别误了引退的时机。

与范蠡的例子刚好相反的,则是勾践的另一名重臣文种的生活方式。他在成就功名之后,仍然续仕越王。此时范蠡曾捎这样一封信给文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颈子很长,嘴尖得象乌鸦,这种人只可以和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安乐,你现在不离去还待何时?”

后来文种虽称病返乡,然而有人进言说,文种将起兵作乱,最后终被人诬以谋反之罪嫌,而难逃一死。

和文种相比,范蠡的“明哲保身”就显得明智多了。

一味追求利益只有招来祸害

从各种角度作万全周密的思考是一种最好的思考方式,因为如果只是从某个角度看一件事情的话,容易判断错误,甚至招来失败。有时换个地点、换个角度,则能看得更清楚。所以在思考利益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跟随利益而来的害处。总之,对利与害都作周密思考是绝对必要的。

对于这一点,庄子也曾有过失败的教训。

某天他正在深山里享受打猎的乐趣时,从南方飞来一只奇怪的鹊鸟,翼长七尺,眼开一寸大,它掠过庄子的额头,停驻在附近的栗林上。

“真是一只奇怪的鸟啊!有那么大的一双翼却不飞,有那么大的一双眼睛却看不清。”

庄子说着就进入栗林里。当他举起箭瞄准鹊鸟时。发现鹊鸟正专心地捕捉停在树枝上的螳螂,而蝗螂却专心于树枝下吱吱叫着的蝉。螳螂因一心眼前的猎物而忘却自己的危险,庄子看了为之休然。

“到底是猎捕饵食呢,还是被人猎捕的饵食,为了追利而招来祸害,这实在是危险啊!”

庄子说着就丢掉弓箭,急忙地跑出栗林,然而却碰到从后面迫跑过来的守林人员,一口咬定他是偷栗来的。庄子一心眼前的鹊鸟,而没有察觉自己被误为偷粟者,才会落此下场啊!

为利欲蒙蔽也不乏例子。

《韩诗外传》里也曾介绍下面这样一则故事。

楚庄王欲动员大军攻打晋国,便召集重臣会议。

“好了!我已经这样决定了,有谁敢再谏言者处死!”

此时,孙叔敖挺身而出:

“若怕鞭打而不敢进谏父亲的不能称为孝子,因恐诛杀而不敢谏君的不谓忠臣,因此为臣才胆敢再谏。”

此话完毕,便开始下面的谏言:

“我的庭院里有一片榆林,前几天偶然有机会看见林里有一只蜱,当它正高声引吭,欲食时上的露水时,后面却有一只螳螂正待作势捕蝉,蝉一点也没有发现身后的螳螂,而在螳螂的后面也有一只黄雀作势袭击螳螂,螳螂也没有察觉身后的黄雀。然而黄雀一心眼前的螳螂,也没有发现树下正有个孩子拉着弹弓对准它。而树下的孩子也是专心那只黄雀,而不知脚边一个裂开的大洞。他们都为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身后的危险。现在大王欲征讨晋国,不也是和他们的情形一样吗?”

楚庄王听了这话后,终于打消了征伐的念头。

当我们的心被一物所占时,这物的样子就会不断地在心中扩大,而看不见其他的东西。特别是面对和利益有关的东西时,这种种倾向更是明显,或许这也可以说成是人类心中的一个盲点吧!庄子能从中阐悟这个道理,庄公也能在听谏后从善如流然而大多数的人却在惨遭失败之后才知道后悔。因此,我们应该在遇到事情之时,先让自己的神经冷静下来,看看周围的一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只青蛙放入沸水中会一跃而出,但放入凉水中却悠然地在水中滑动。但是,如果悄悄的在水底加热,等青蛙意识的灾难,它已经失去了跃出的能力,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好的例子。生活中,好多人在磨难中奋发图强,获得了新生,但却在步入青云,缺少了忧患意识,最终走上了歧途。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个叫公父文伯的大夫。他的母亲叫敬姜,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妇女。公父文伯年轻的时候,就做了大官。别人都夸奖他,他也非常得意。有一天,公父文伯办完公事,兴冲冲地回家拜见母亲。他一进家门,就看见母亲正在摇着纺车纺麻线。那操劳不息的样子,活像穷苦百姓家的老婆婆。公父文伯“哎呀”一声走向前去,低头对母亲说:“像我们这样做官的人家,主人还要摇车纺麻线,要是让人知道了,非笑话不可,还会怪我不孝敬、不侍奉母亲呢!”

敬姜听了,停下手里的活计,抬起头来,惊讶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做了大官的儿子,摇摇头说:“你连怎么做人还不懂呢!让你这样幼稚无知的人做官,鲁国就有灭亡的危险啦!”公父文伯惊讶地问:“母亲,您为什么这样说?真有这样严重吗?”敬姜叫儿子坐在纺车对面,郑重地说:“从前,圣明的君主,安置黎民百姓,常常要选择贫瘠的地方让他们去居住,让他们在那里生息。什么道理呢?那是因为大家为了生活,就得干活;为了生活得好,就得创造;要想创造,就得用心思考,思考就会产生智慧。反过来说,安逸享乐的生活,常常会使人放荡;放荡,就会忘记了好的德行;忘了好的德行,就必然产生坏心。”

公父文伯听得入了神儿,敬姜停了停,又继续说:“你可以细心想一下,在土地肥美的地方往往有许多人不能成才,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安逸放荡啊!在土地贫瘠的地方倒有许多聪明善良的人,原因就是他们的能吃苦耐劳啊……”敬姜问儿子:“我希望你要天天勤勤恳恳地做事,要不断上进,培养好的德行,还多次提醒你:“千万不能毁了前辈艰苦创下的功业。’你还记得吗?”公父文伯说:“记得。”敬姜又说:“那你现在为什么又认为当了官就要享乐了呢?依你这样的态度,去做君主委任的官职,怎么能不叫我忧心忡忡呢!我深怕你会因失职而犯罪啊!”公父文伯赶忙安慰母亲说:“我一定听从母亲的教诲,不贪图享乐。可这跟您纺麻线有什么关系呀?”

敬姜有点不高兴地说:“我看你做了官以后,整天显出得意的样子。不知约束自己,总喜欢讲排场,把先辈艰苦创业的事都忘了。动不动就说什么‘怎么不自我享乐呢’。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你会犯罪的!我正是为你担心,才起早贪黑地纺麻线,为的是不让你忘丁过去,遇事能谦让勤俭。你懂了吗?”公父文伯红着脸说:“懂了,母亲。”敬姜说:“这就好。你不要因为少年得志,就贪图眼前享乐,否则将来犯了罪,自己倒霉不说,咱们家也要断了后哇!”

敬姜劝子的苦心,让公父文伯从心灵受到了震动,这种警钟也要在我们脑海里时时敲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时时都要有忧患意识。

要积极地面对过去

战国时期,赵、楚、燕、齐、魏、韩六国联合对抗秦国。一次,赵国派魏加到楚国去会见春申君黄歇,商谈有关军事联盟的问题。魏加问:“您有领兵的将军吗?”春申君答道:“我准备叫临武君担任主将。”魏加想:“临武君是跟秦国交战时吃过大败仗的,对秦国心存畏惧,怎能当主将呢?”他想直言相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想了想,笑着岔到别处去:“我年轻时爱射箭,我来讲个关于射箭的故事——”春申君兴致勃勃地说:“好啊,你讲吧。”

于是,魏加讲了起来:从前魏国有个著名射手叫更羸,他的箭术,真是百发百中。一天,他和魏王在京台下散步闲眺。忽见一只大雁从东方飞过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空拉一下弓,不用射箭,就能使那只大雁跌落下来。”魏王说:“开玩笑!射箭技术再怎么高超,不搭箭空拉弓弦还不是白搭?”更羸说:“怎敢跟大王戏言?大王您看——”正说着,那只雁飞到头顶上。更羸马上拉开弓,却并不搭箭,只听得一声弦响,那只大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一阵惊叹。更羸捡起大雁说:“其实,这雁曾受过伤。” “先生怎么知道呢?”“这只雁飞得很慢,它的叫声很凄惨。飞得很慢,说明它受过伤;叫得凄惨,说明它和雁群失散很久。创伤还没有痊愈,惊心还没有平息,所以,这只惊弓之鸟一听弓弦响,就吓得往高空飞。结果伤口破裂,支持不住,当然就掉下来了。”

魏加讲完故事,又说:“临武君也是惊弓之鸟,他是被秦国的弓所伤的。请他作抗秦主将的问题,请您重新考虑。”春申君听了魏加的巧妙劝告,觉得很有道理,点头说:“先生说得很对。我一定好好考虑考虑。”

临武君被秦国的弓箭所伤,创伤没有痊愈,惊心没有平息,做抗秦主帅,可能难以胜任。这就告诫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过去,消除心理障碍,才能担负起重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吃过亏,而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从而畏缩不前,这是一种逃避心理,殊不知,生活中什么都有,但却不能逃避。要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勇于面对困难,逐渐适应它,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切莫做惊弓之鸟!

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其他官员说:“大家都说孔子了不起,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强。”

子服景伯听说此话后,转达给子贡听。子贡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此话就不对啦,我怎么及得上老师呢?拿房屋的围墙来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而我的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人们又找不着大门进去,那就看不见他那宗庙的壮美和房舍的多种多样啦。能够找着大门进去的人或许不多吧。因此,叔孙武叔老先生那么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子服景伯觉得子贡的比喻既新鲜又贴切。后来,子贡听见大夫叔孙武叔毁谤自己的尊师孔子,心里很是气愤,他找到叔孙武叔说:“先生您不要这样做!仲尼老师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小山丘,还可以超过;仲尼老师却好比太阳和月亮一样,是没办法超过的。有人纵然想自绝于太阳、月亮,可那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看出他太不自量罢了!”

又有一次,有人对子贡说:“您对仲尼那么恭敬,难道他真比您强吗?”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可以表现他聪明,也可以说一句话表现他不聪明,由此可见,说话是不能不谨慎的。我的老师的不可赶上,如同上天不能用梯子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一样。我的老师如果当上国家的君主或得到采邑成为卿大夫,他要百姓在社会上站住脚跟,百姓便都自然站住脚跟。若引导百姓前进,百姓自然都跟着前进;若安抚百姓,百姓自然都会前来投奔;若动员百姓,百姓自然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别人怎么能赶得上呢?”

孔子一生育人无数,潜心研究学问,传承儒教,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名言,并且为人处世,折射出了人格的魅力。因此,被后人称颂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你的生命就会很精彩。

大怒之下无理智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3),曹操大兵伐吴,水陆并进,大有一举吞并东吴之势。这时,诸葛亮已被刘备请出山来,他正确地分析了天—厂形势,认为刘备新败,尚无立足之地,不足与曹操抗衡。唯一可与曹操抵抗的只有东吴—家,但是,东吴内部一部分人却被曹操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力主降曹。若一旦东吴降曹,那么曹操马上就会全力对付刘备,刘备的灭亡之日也就到了。所以,诸葛亮权衡形势,定下联吴抗曹之计。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孤身一人去江东,意欲制服投降派,帮东吴抗击曹兵。

当时,东吴的主降派是张昭等一班谋士,主战派是都督周瑜等,国主孙权却持观望态度,搞得周瑜也立场不稳起来。诸葛亮明白,若要说服孙权抗曹,首先要坚定周瑜的抗曹决心。于是他通过老朋友、东吴重臣鲁肃的关系,去拜见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