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
22103600000014

第14章 不呈匹夫之勇:做一个有智慧的人(2)

周瑜是何等聪明人!他一听说诸葛亮来访,就明白了刘氏集团鼓动东吴抗曹实为日后自保的意图。所以,他要在诸葛亮面前摆出降曹的架势,逼迫诸葛亮说服自己,甚至哀求自己,一来日后好挟制刘备集团,二来也打一下诸葛亮这位天下闻名的智谋之士的威风,让他老老实实受自己摆布。所以,诸葛亮进来坐下不久,周瑜就吹起了“投降风”。鲁肃是老实人,一听周瑜一反常态要降曹,怕是他变了主意,忙陈言相劝,二人争论起来。诸葛亮却看透了周瑜的把戏,在那里只笑不搭话。

逼得周瑜无法了,他只好问诸葛亮为何“哂笑”,诸葛亮说:“我笑子敬(鲁肃之字)不识时务。”这是双关语,表面是说鲁肃不识形势严峻,实际上是笑鲁肃看不透周瑜的鬼把戏。于是列数曹操东征西战,歼灭各路诸侯的战绩,最后说:“周将军决计降曹,这是明智之举,可以保全妻子,仍享荣华。至于东吴社稷存亡,那是天命了,一席话把鲁肃说得大怒,痛斥周瑜不为国家着想。这时,周瑜才知道诸葛亮不是等闲之辈,早已被诸葛亮讽刺得怒火中烧。但周瑜不露声色,决心与诸葛亮周旋下去,耍一下这家伙,直到他撑不住劲了向自己哀求联合抗曹为止。于是,周瑜说:“对,你看诸葛先生也主张降曹嘛。我将劝说主公,向曹操献上降表,割地求和。”

诸葛亮笑了笑说;“何用割地,只要献上两人,曹操就马上收兵。”周瑜想:“这家伙还想和我斗下去,看来是说献上国君孙权来求降了。”哪知渚葛亮却说:“只要将江东乔公之二女献给曹操,此事就成了。周瑜一听,火直往上撞,因那天下闻名的江东二乔,已分别嫁给子孙策和周瑜。周瑜强压火气,问:“为什么呢?”诸葛亮接着说:“曹操建铜雀台,收罗天下之美女,指名要得江东二乔以娱晚年,今次大兵压境,不一定没这个意思。将军只要花上点钱从乔老公手中把这二乔买来献上。”诸葛亮装作不知大乔已嫁孙策;二乔已嫁周瑜,“那么,曹操马上就会退兵的。”周瑜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曹贼欺我太甚!”诸葛亮依旧装糊涂,笑着说:“哎,将军之言差矣!昔日天子让公主出塞和亲,以此免匈奴掠边,您怎么连两个民女也舍不得!”周瑜已被气糊涂了,解释道:“那大乔和二乔已分别嫁给先主和我子。”诸葛亮佯装大惊,起身施礼说:“将军恕罪,亮实不知情,才这等胡说的。”周瑜仍大怒:“曹贼欺我太甚,我誓与其拼杀到底!”诸葛亮一见周瑜中了激将法,心中暗笑,但表面上仍装作冷静地说:“将军三思而后行,曹操势力确实不小啊!”直把周瑜气得脸色发青,鼻子发歪。

诸葛亮先用“夺国”,后用“夺妻”,层层进逼,终于把周瑜激火了,自己道出真情,变被动为主动,控制了局面。

激怒敌人,也是一种方法,大怒之下,人冲动而丧失理智,贸然行事,做出错误决定,这才有了激将法。因此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经常发怒,意味着自控能力极差,素质欠佳,所以我们要学会制怒。诸葛亮层层进逼,终于激怒周瑜,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主动权,控制了局面。

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

唐朝的郭子仪,因为平定了安史之乱,功极一时,因而被封为汾阳王。晚年,他沉湎于笙箫歌舞之间,姬妾满前,丝竹不绝。有时,免不了会有些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子婿们觉得父翁身为国家大臣,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也不知向他劝谏了多少次。“唉!你们是不晓得的。”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一个人要是功高爵重,难免会引入妒嫉的。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亲人受我荫禄的,也不下千人,真是受尽恩宠。谁能保证没人在暗中算计我们。一旦被抓住把柄,告上一状,那岂不是大祸临头了。现在我是‘无事不可对人言’,无所隐私,那么他人就无可借口了。”子婿们觉得他的话蛮有道理,也就没话说了。

有一天,卢杞来求见,郭子仪把姬妾都摒退,命孩子们来礼见卢杞。所谈的也不过是些琐碎家常,绝不谈及国家大事。孩子们觉得很奇怪,就向父亲请教。 “这你们又不懂了。”郭子仪说:“我这是免将来的笑祸啊!因为我这些姬妾见到长相差的客人,往往要笑个不停。今天来的卢杞长相奇丑,性又骄悍,她们必然会忍俊不禁。卢杞要记恨在心,我们岂不要惹麻烦。我之所以摒退姬妾。就是为了免这个‘笑祸’啊!”

第二则故事:

潼州(今四川省绵阳县治)管理狱事的官吏王藻,有个既贤淑又富正义感的妻子。王藻每天回家总要携带银钱来,妻子便怀疑他在办案时受贿枉法,她曾旁敲侧击地追问过,也曾以假乱真地试探过,但丈夫不是搪塞她,就是迁怒她,夫妻间常因此而不愉快。

既然丈夫不讲实情又不改过,要说服他的办法,就是让他在事实面前低头。这天,妻子叫婢女梅香给丈夫送去了10只猪蹄。王藻乐不可支,他正愁午饭没酒肴呢!美酒佳肴时光快,转眼一天结束了,王藻美滋滋地进了家。 “那13只猪蹄,你吃着味道怎样啊?”妻子在王藻喝茶时,得意地问。

王藻一听急了:“分明是10只,怎么是13只?”不等妻子解释,就把梅香喊了过来。劈头问道:“大胆婢女,说,那3只猪蹄哪去了?”梅香霎时红了脸,急辩道:“夫人让我送去了10只猪蹄呀!”梅香没听明白主人的话。 “夫人说是13只,而你送去的是10只,那3只呢?”王藻以为梅香偷吃了3只,却不便道明。再三追问,梅香死活不承认有 13只猪蹄。王藻便使用惯例,毒打梅香。梅香痛不过,只得含冤招认自己吃了3只猪蹄。王藻对妻子说:“婢女招认了,确实是13只猪蹄,她偷吃了3只。”

妻子默默不语,低头哭泣了一会儿,含泪言道:“我总算明白你因何携带银钱回家了!现在,我的怀疑也得到了证实。”见王藻欲开口,妻子摆手阻止了他:“你沉住气听我说,若我冤枉了你,随你发落。对一些案件,你用酷刑逼供,犯人受不住时,要么含冤招供,要么花钱来买通你,让你减轻刑罚。我多次问你,你避而不说,我只好用婢女送猪蹄的事来试你一下,婢女果然屈打成招了!由此看来,在酷刑的折磨下,有哪一项罪名敢不招认承担呢?你想想为妻有没有冤枉你?” 王藻无言以对,羞愧地低下了头。

妻子真诚进言:“为官要清正才能名垂青史,不义之财再多也分文不值!愿你以后再也不要带钱回来了!”说完,她把一笔钱递给丈夫,让他送给梅香,并向她赔礼道歉。王藻一一照办,并在壁上题诗以表悔过的决心。诗为:从今不愿持刀笔,放下归来游翠林。夫妻俩把钱财分给了穷人,又变卖了房屋,离开了潼州。王藻弃官为民,和妻子远走他乡了。

聪明人都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尤其是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时代,不知什么时候这刀就夹在了官员的脖子上,而躲避这场灾难的办法大概也只有弃官吧?

俗话说“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当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替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到后来有几人能安享荣华?只有张良知道功成身退,不失是鉴机洞微的智者。所谓“树大招风”,“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古今同理!

世事洞明皆学问

唐太宗李世民有个女儿,名叫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才貌双全,名扬天下。各国慕名来求婚的络绎不绝。

唐太宗也很想为心爱的女儿招一门好亲,这样不管是对女儿的终身,还是与唐朝的外交都有好处。所以,他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谋,谁能聪明地解出难题,就把文成公主许配给他们的主公。

第一次,唐太宗叫人牵出100匹马驹,100匹母马,叫使臣指出哪匹小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这时,印度、波斯等好多国家使臣认为这个题很容易,自然是白色的母马生白色的马驹,黑色的母马生黑色的马驹,花色的母马生花色的马驹,结果大错特错。这时,西藏王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者禄东赞不慌不忙地来了,他指挥人把母马和小马驹都分开,隔了一天后,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出来,母马直扑小马驹中间,小马驹见自己的妈妈来了,亲热地摇头摆尾,扑上去吃奶。就这样,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出来找小马驹,很快就把100对母子马分出来了。

太宗皇帝又出了一道难题,他指着一根光滑如长笛的檀木棍子,让众使者分出哪头是树根部,哪头是树梢部。众使者看着这根两头一样粗细的棍子,不知如何回答。禄东赞却跑了过来,他用一根绳子栓在木棍中间,又把木棍放到水里。他指着木棍向下沉的一头说:“这一头是根部。”又指着木棍向上浮的一头说:“这一头是树梢部。”

太宗连连点头,又出了第三个难题。他命人拿出一颗玉石大珠子,珠子中间有一个九曲小孔,太宗命众使者用红丝绒把珠子穿起来。使者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

禄东赞从地上捉了一只蚂蚁,用红丝绒把蚂蚁拴住后,把蚂蚁从珠子这端小孔内放进去,然后轻轻地向里吹气,推动蚂蚁向前进。又把珠子那头的孔眼上放上些蜜糖。只见那只蚂蚁扭动着灵巧的身躯,努力向珠子里爬去……

禄东赞和众使臣都紧张地盯着珠子,不一会儿,那只蚂蚁终于从珠子另一端小孔中爬出来了。太宗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被禄东赞顺利地解开了,很高兴地说:“禄东赞,你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你们的藏王松赞干布一定英明果断。你回去就让你们大王来迎亲吧。”

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文成公主嫁到西藏的一段佳话。

积累渊博的知识一方面靠传习先辈的经验成果,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把握,细心观察,世事洞明皆学问。不只书本和教科书中的知识才是知识,生活中的学问无处不在,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同样也能成为智慧通达的人。好高骛远,脱离生活的学问算不上真正的学问。

有胆有识放能成大事

曹丕自称魏王后,大显威风。他派使者出使江东,以自己颁布圣旨的谕诏,宣布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吴王孙权很委屈地接受了。照例,只要接到加封的谕诏,应当派人谢恩。派谁去呢?这人要有蔺相如那样的才智,才能不辱使命。于是孙权就派了赵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