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症状
宝宝开始不愿被父母随意摆布了,不愿意穿父母挑选的衣服,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开始坚持自己事要自己做了,自己吃饭,自己走路;开始喜欢照镜子;开始反抗顶嘴等,都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症状。此时,孩子不停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并非自私的表现,而是儿童必要的自我成长,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感觉与需要,行使自己人生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教孩子学会用人称代词“我”
代词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幼儿掌握人称代词比掌握名次困难的多,很多孩子3、4岁仍分不清“你”、“我”、“他”,父母可采取将代词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比如用宝宝名字代替“我”,学习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物的区别,再逐渐实现转换。
(专家点评)
自我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反应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特征。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非一生下来就有的。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其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安排自己、控制自己意义重大。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作用巨大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作用巨大,具体表现在:首先,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必须拥有自我意识。其次,人的自觉性、自控力、自我教育的发展要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再次,自我意识能使人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重要途径,甚至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
父母擅于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
大概在一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作为父母,引导幼童的自我意识觉醒,责任重大。宝宝要独立吃饭、走路,要自己决定穿哪件衣服、看哪本图书,宝宝的自我意识和判断能力就在这些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父母最好不要替孩子做决定,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冷天不听父母规劝非要穿薄衣,父母提前备上暖衣即可同意要求,孩子的亲身体验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同时保护了孩子的自我意识。
34.给妈妈捶背:妈妈的“小棉袄小知心小体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家庭里浓浓的爱,不仅单向的来自父母,也要双向的来自孩子。子女给父母捶捶背,不仅是孝顺,更是爱与感恩。
(宝贝趣事)
年轻时,腰椎就不好,生过丫丫后,更是容易腰酸背疼,甚至夜里无法翻身,疼得龇牙咧嘴。这时,丫爸一边替我捶捶,一边担心我齿摇发疏成为老太婆时该怎么办,我一边指挥捶这里那里,一边贫嘴说到时就天天去按摩房,花钱享受去。丫爸贫不过我,只有装作生气,狠狠的捶我两拳。
丫爸不会嘴上花言巧语的功夫,但总会把事情做到实处。平时在家里,有什么活尽量做;看我在电脑前呆久了,就拉我出门散步;即使夜里翻身不顺畅,也会为我捶两下。有夫如此,妇复何求?更可贵的是,女儿丫丫耳听目见,看我累了,也要上前给我捶背。
记得第一次给我捶背时,丫丫才20个月,说话别人还听不清楚。我当时刚购物回来,坐在地板上歇息,丫丫跑过来说给妈妈捶背,两只小手就在我的背上晃动,轻轻的,柔柔的,但我差点儿感动的落泪,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做母亲的幸福。后来,丫丫几乎成了我的“捶背机”,每次我还打趣丫丫是高级人工智能版,可快可慢,可轻可重,方便又好用。有次丫爸也想享受下特殊待遇,跟丫丫商量,丫丫当时还没吃饭,小声说“捶背机”没电了。家里人大乐,敢情我们成虐待儿童的了,只让做工不给吃饭啦?我赶紧给丫丫准备吃的,丫丫饕餮一番后,就匆匆找爸爸复命去了,丫爸终享殊荣,激动了许久。
捶背时丫丫会问我,疼吗?那爱怜的小眼神直接穿透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每次我都会幸福的摇摇头,说不疼,一点儿都不疼。
(丫妈啰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孩子为父母捶捶背,多么深情多么温馨的场景。丫妈建议如下:
亲子双向交流
杰出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说:“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亲子交流不仅是单向的父母给予孩子,更是双向的孩子回馈父母。
和睦的家庭氛围
美国小说家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孩子的捶背行为,大大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亲密氛围。
(专家点评)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母慈子孝是中国传统美德,子女若不孝,父母也有很大责任。
孝顺父母
很多人对于陌生人给予的些许帮助,千恩万谢,感激不已,对父母和朋友的关爱却习以为常,满不在乎,这是极大的错觉。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经》也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父母,不在雄厚的钱财,不在华美的承诺,只在一颗心,只在一双手。
懂得感恩
感恩是美好的情感,是健康的心态,是宝贵的良知,是勃发的动力。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源自内心,使得整个生命闪耀着无比动人的光彩。
35.分享食物:最后一块鸡翅夹给爸爸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给父母夹菜是中国的传统礼仪,孩子从中不但锻炼了肢体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分享。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分享让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宝贝趣事)
家里吃鸡时,丫丫只爱吃鸡脖、鸡翅、鸡爪,奶奶还说她有富贵命,专拣肉嫩骨酥的地方。不管富贵不富贵吧,起码吃穿没亏欠过。
这天奶奶为丫丫做了可乐鸡翅,小家伙吃得有滋有味,我见了也拿筷子夹一个尝尝。丫丫说你怎么吃我的鸡翅?我一听愣了,回问谁说这是你的鸡翅,说着就把鸡翅往我碗里夹。丫丫反应过来,手忙脚乱也跟我抢,可她怎么抢得过我?丫丫看着空掉的盘子,哇哇就哭起来了。奶奶赶紧过来哄,说我不该跟孩子抢吃的,好好说就行了。我说,现在家里不缺吃喝,可就是不能教孩子学会吃“独食”。
晚上送丫丫回房睡觉,跟她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她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才快乐,自己一个人独吞是很自私的行为。丫丫点点头,说要学习小孔融。我就跟丫丫约定,家里若是买了烧鸡,两只鸡翅一次丫丫和奶奶吃,一次爸爸和我吃,轮换进行,不许耍赖。
刚开始时,面对丫爸和我碗里的诱人鸡翅,丫丫垂涎不已,可怜巴巴看着。丫爸还有些不忍,想把鸡翅夹给丫丫,我用眼神制止他,然后父母俩就在孩子面前自顾吃掉鸡翅。后来,丫丫渐渐习惯,轮到自己时,开心进餐,轮到我们时,也不再巴望。看到分享食物对丫丫不再是难事,也就不那么苛刻了,遇到丫丫特别喜欢吃的东西时,也会推说牙齿不好不能吃,让她多吃点。
直到那次家里做红烧鸡翅,丫丫很自然的将最后一块鸡翅夹给爸爸吃,丫丫的分享行为彻底深入内心。丫爸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我说,这都是你那次狠心不给丫丫吃鸡翅的伟大成果。
(丫妈啰嗦)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多了,孩子大多吃喝不愁,要啥有啥,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爱吃“独食”,“护食”严重?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却易将孩子惯成自私贪婪之徒。丫妈建议如下:
提前约定,严格照办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就曾写过夫妻俩跟儿子轮换吃鸡腿的故事,即使儿子眼巴巴望着,夫妻俩泰然自若吃掉属于自己的鸡腿,让孩子等下次再吃。现在的家庭或许不缺这两只鸡翅,但孩子从中学会了克制与分享。
父母身先力行做表率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教子经是:“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教育孩子习得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效果最佳。父母尊重长辈,与人分享,身先力行处处做表率,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进心里。
(专家点评)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学会分享,快乐才会更持久更深刻。
不过于宠溺孩子
现在家庭条件好,任由孩子吃喝不成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让孩子多吃或少吃两块鸡翅,而在于孩子是否能跟大家分享。过于宠溺孩子,无限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孩子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
让孩子学会分享
古语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带给人快乐,使人从内心上得到满足。若是孩子学不会分享,会认为所有一切都是应得的,不但不会开心,甚至被别人分掉哪怕一小口食物都会生气,容易养成贪婪自私的性格,贻误终生。
36.排队买票:抓住儿童的秩序敏感期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孩子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儿童的秩序敏感期大约出现在2-4岁,3岁左右表现最为明显。此时,若实现幼儿内在秩序与外在秩序相配对,结果是造就了秩序的人和秩序的环境,然后这个秩序的人又会创造一个秩序的社会,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宝贝趣事)
丫丫在2岁左右出现“秩序敏感期”的症状,因为育儿书上讲的很清楚,这时孩子正在建立自己的安全感,正在努力实现内在秩序与外在秩序的和谐共处,父母不但不应去扰乱、阻止孩子,还应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秩序的环境。
丫丫此时的症状有:下午每次读书必须是我读,而且要坐在阳台的躺椅上,一次我不舒服换奶奶读书,她哇就哭了;出门穿的衣服和在家穿的衣服必须严格分开;有些游戏只能跟爸爸玩,其他人参与绝对不行;出门必须他走前面,别人超过他立马哭;家里的拖鞋严格区分,各穿各的,不许混穿;以及一大串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的极端固执行为。对于不合她要求的事,我们会尽量按她要求再来一遍,但有时客观条件限制,没法更改再来一遍时,只好尽力抚慰,下次谨记。
有时也会被丫丫繁琐古怪的“秩序”逼得发疯,但更多时候,我们会顺从她的心意,并巧妙为我们所用。因为对秩序敏感,所以此时教她规矩、习惯效果很好。比如过马路时,丫丫甚至会等五、六个绿灯,她要保证没有一辆车才会通过。
排队难在我国一直是个难缠的社会问题,坐公车不排队、买东西不排队、上厕所不排队等等。有次丫丫和我去电影院看《史莱克3》,在排队买票时,一个十几岁的年轻男孩嗖的一下就夹进前面的队伍,丫丫一下子就哭了,她不能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不排队,她心中的秩序感遭受冲击。我走向夹队的男孩面前,礼貌的请他去队尾排队,说我的女儿正处在“秩序敏感期”,对秩序有坚定的维护行为。那男孩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跑向队尾,丫丫才止住哭泣。
后来,丫丫排队时,对于插队行为又出现过几次大哭抗议,再到后来,丫丫渐渐不再有过激反应。我想,她的“内在秩序”终于还是屈服于“外在秩序”,她长大了,我却觉的有些悲哀。
(丫妈啰嗦)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快乐就是在适当的地方找到物品。”当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时,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并充分利用这个天然的时期。丫妈建议如下:
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秩序的破坏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思维的混乱、感觉的混乱、情绪的混乱、心理的混乱,会令儿童出现失控行为。此时,父母应有足够的耐心,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环境,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
充分利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利用孩子“秩序敏感期”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秩序、规则习惯的培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是孩子的这种秩序感得不到父母的重视,甚至认为其是“调皮、固执、教条、无理取闹”而加以干涉破坏,会对孩子的行为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