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肝胆病配餐宜忌
21821500000015

第15章 肝病与日常生活篇(3)

饼干、薯片、巧克力、糖果……茶歇的15分钟,伴着一杯意大利咖啡进肚的足足有上千卡路里的小食。晚饭还没吃,你今天应该摄入的卡路里总量已然超标。而这不仅使你的塑形计划彻底泡汤,肝脏也不得不比从前更卖力地工作,以把你吃进的种种垃圾分解掉。从今天做起,不吃或少吃零食。如果一定要吃,请选择健康的零食,具体内容清参照上一条。

好好喝水也是爱肝脏的表现

忙碌的我们饮水量普遍不足,而饮水不足也会影响肝脏的正常运转。通常来说,成人每天需要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所以,每日饮水量需要达到2200ml~2700ml才符合健康标准。最科学的饮水方式是:平均每3个小时摄入300ml~500ml水;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不要以各种碳酸饮料、糖水来代替饮水。

吃荤食后不要立即饮茶

有些人吃完肉、鱼等高蛋白、高脂肪的荤食后,为去油腻,习惯饭后立即喝茶,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造成便秘。这样就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停留在身体内的时间,从而对肝脏造成间接的损害。

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

别以为患上脂肪肝的人就一定是营养过剩,事实上,因营养不良而造成脂肪肝人数正在大幅上升,约占脂肪肝总人数的27%左右。研究发现,当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便会影响脱辅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导致脂蛋白生成不足。与此同时,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这样就超过了脂蛋白的转运能力,从而沉积于肝脏内,于是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所以,很多看似苗条的女人由于过分节食减肥,或者挑食偏食者也会因为营养不良而逐步引发脂肪肝。

忌不知用钱不当传染肝炎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多数人见了钱都是爱不释手,几乎很少有人会嫌弃钱“脏”。最近,医学研究发现,钱其实很“脏”,它不仅是许多疾病传播的载体,也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1.钞票带茵最多可达30万个

钱的表面上除了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明显污浊外,还覆盖着无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病原微生物。据卫生检测表明,每张钞票上带有病原微生物26000~69000多个,最多者可达30余万个;即使一枚硬币上的病原微生物也有3~4万个。并且流通机会较多的角票比10元票平均带菌数高出数倍。银行出纳员每点钞百张,其手指带菌数大约在600~2300个;点钞机点钞3000张,可击落灰尘0.2~1.2克,而每克灰尘含菌总数达5300亿个。钞票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沙眼衣原体、痢疾杆菌等等,其中在小额的纸币上,20%带有痢疾杆菌,63%带有大肠杆菌。

2.感染肝炎与接触钞票频率有关

目前,肝炎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问题,人感染乙肝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排泄物或各种体液(唾液、乳汁、汗、尿液和精液等)污染其他物品。纸币在社会上交换广泛,生活中接触频繁,使用者中难免有乙肝病人及携带者。他们体内的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排泄物或各种体液,不仅造成自身手的污染,还可造成纸币的污染。卫生防疫部门曾经从食品业、饮食业、乡镇银行中回笼入库的纸币中检出肝炎病毒。尤其以从医院收来的纸币为甚,其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为3%。纸币一旦遭受肝炎病毒污染,就能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据报道,当微量肝炎病毒阳性血污染纸币后,能在4℃~37℃的环境下存在80天。被肝炎病毒污染的纸币还可以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近年研究发现,在各型肝炎巾,银行储蓄员的感染都高于其他人群,甲肝感染率73.8%(对照为69.2%),乙肝为52.6%(对照为27.5%),丙肝为6.56%(对照为0),戊肝为4.92%(对照为0.83%),储蓄员肝炎的感染相比其他人群最高达6倍。而且,随着储蓄员的工作年限延长,肝炎的感染率同步升高。20~29岁的储蓄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6%,30~39岁者为32.1%,40~49岁者为38.5%,50岁以上者达到100%。说明接触钞票年限越长,感染肝炎的机会越多。

3.用钱不当有五大现象

日常生活中“用钱”不当是引起疾病的根源。常见的不良的用钱习惯有:

(1)吻钱:众多市民、农民、商贩用手指蘸口水点钞的习惯是十分普通的,往往点几张又将指头在舌尖上“取水”,这种间接与钞票接吻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人没有吃食物,却得了消化道传染病,其中有的就是由于“吻钞”所致。

(2)“吞菌”:不少人在用手取包子、煎饼、油条、麻花之类的食品时,往往用拿过钞票的手直接取上述食物。那么,钞票中的病菌就会跟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大多数小食摊贩,也常常用接钞之手直接取食物给顾客,这样,也会将钞中的病原微生物送入顾客腹中。

(3)点钞后不洗手:银行出纳员点钞,用海绵蘸点,不存在“吻钞”之弊。但点钞后病原留在指头,若不洗手而用手取食物或持筷进餐,就可能会使病菌吞进肚;若不洗手上厕所,则会把病菌引入泌尿道。有人进行检测发现,银行储蓄工作人员工作1小时后,手上病菌可达300多万个,近年的观察表明,银行收款员各类肝炎的感染率比普通人高出数倍。这与不良的卫生习惯不无关系。

(4)钞票与食物同袋:不少人将零钱和零食放在同一个口袋,钱食混合,使食物被污染而使人致病。零钱的带菌数也很多,除病菌外,还有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若将它们与食物放在一起,传染病原的可能性可想而知。

(5)衔钞打牌:有的人打牌时习惯口衔纸币,这种陋俗在有些地区仍然较普遍。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钞票在传播疾病上带有这么多的危害,我们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接触钞票的人员,在饭前、在入厕前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没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品吃;以减少钞票的污染与传播疾病。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接触钞票机会多的职业人群,应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在银行、医院等部门应实行钞票消毒制度。

忌不知乙肝与工作的关系

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刚一缓解就恢复工作,不利于肝组织病理修复。至于何时可以恢复工作,需取决于病情的恢复情况和工作的劳动强度,若原来病情轻,恢复的较快,工作又较轻松,可以提早恢复工作、反之则不宜过早恢复工作。

一般来说急性肝炎治愈后1~2个月,可恢复半日工作或安排较轻工作,逐步过渡到全日正常正作,但半年内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慢性肝炎治愈后(即病情稳定、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2~3个月可逐渐恢复轻工作,一年内不得参加重体力劳动。

对于重症肝炎,由于病情重,肝脏损害严重,恢复也就缓慢。故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工作,一般在治愈出院以后至少休息半年。不管哪型肝炎患者,在恢复正常工作后,仍需要定期复查1~2年,如再出现疲劳、食欲差、尿黄等症状,或发现肝功能异常时,即应停止工作。

肝病忌长时间看书及看电视

肝炎病人忌长时间看书、看电视,这是因为人的视网膜感光功能的正常维持,依赖于视网膜视觉色素、维生素A的正常,这就要求人体必须吸收正常足够的维生素。维生素A是人体吸收胡萝卜素后在肝内转变而成,而肝病病人胆汁分泌量减少,影响到脂肪代谢,从而使脂溶性的维生素吸收降低,同时肝病病人体内锌的含量低,而维生素A的吸收代谢在锌缺乏的情况下亦会降低。

因此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同时视觉也会出现障碍,如视物不清、夜盲、眼部干涩不适等症状。这时饮食上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及锌含鼍高的食物,如肉、动物内脏等。

忌不知炎夏易引发肝病

盛夏之季,烈日炎炎,蚊蝇活动频繁,病毒细菌容易伴随不洁食物进入人体,导致新的感染发生。老年肝病患者一旦被感染,病情肯定会加剧。另外,盛夏之时,户外活动增多,外出旅游等机会不断,老年人更易疲劳,造成肝病复发。老年肝病复发,往往容易造成重型肝炎,病情相对较重,病死率较高。

防止感冒受凉

根据天气冷暖更换衣服,防止感冒受凉,及时接种疫苗,防止各类病毒细菌入侵。夏季炎热,户外活动明显增加,但是气候反复无常,有时暴雨连绵,有时酷暑难耐,加上各类人员接触增多,客观造成了细菌病毒感染机会大大增多。肝炎患者一旦重叠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往往可以诱发已经平稳多年的肝病,引起肝病复发。因此,肝病患者应尽量保暖,少去人口密集的活动场所,同时注意及时接种其他有效预防病毒细菌的疫苗。

饮酒有度,防止醉酒

夏季天气炎热,外出就餐聚会的机会也相应增多,生活中饮酒过量引起肝病复发的事例很多。绝大多数酒精要经肝脏代谢,在短期内喝下大量的酒,引起肝细胞破坏、坏死,导致急性酒精性肝炎,而长期大量饮酒即便不发生急性肝炎,也会不断引起肝细胞反复破坏出现慢性肝炎或脂肪代谢障碍引起脂肪肝;长期在酒精刺激下,肝纤维组织也会逐渐增生,使肝纤维化形成,从而形成酒精性肝硬化。老年肝病患者切忌在盛夏之季大量饮酒,包括各种冰镇啤酒和扎啤。近期俄罗斯就出现了饮用啤酒导致甲肝流行的公共卫生事件。

良好习惯,平衡营养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引起某些肝病,例如高脂高糖饮食或长期营养不良,均可以导致脂肪肝。暴饮暴食会造成肝胆、肠胃、胰腺等脏器的过重负担,会加重肝脏或胆囊的病变,还会发生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病变。老年肝病患者在夏季一定要杜绝生食海鲜和肉食,海鲜中往往含有过滤后浓度极高的病毒或细菌,如果未经高温消毒,这些海鲜有可能就是传染源,老年肝病患者吃下这些海鲜,可以导致新的传染病发生。对绝大多数的肝病患者来说,平衡饮食的原则非常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每日进食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每日饮食要均衡搭配,不能偏食,每日饮食以牛奶、鸡蛋、精瘦肉、水果、各类豆制品和绿色蔬菜为主。

乐观豁达,心境平和。夏季气候炎热,人们的情绪往往变幻莫测。殊不知,情绪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气机通畅、气血畅达又依赖于人的精神状态的舒畅开朗,故肝与情志活动关系尤为密切。中医讲的“肝喜条达”理论,就是说积极乐观、舒畅开朗的情绪是肝脏正常的前提。现代医学认为,当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下降,使人易患病,而暴怒、抑郁会使人处于不平静状态,使肾上腺素分泌异常而损害肝脏,从而诱发肝脏疾病或使原有的肝脏疾病加重,乃至迅速恶化。情绪抑郁使血液流动淤滞,影响肝细胞的再生及肝脏的代谢能力,不利于肝病的恢复,所以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平和心境。劳逸结合,起居有常生活中,有的肝病患者长期起居无常,疲于奔命,甚至通宵达旦忙碌,检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是由于过度疲劳损伤肝脏的缘故。人在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明显增加,有利于肝脏的新陈代谢或受损肝组织的修复。过度疲劳会让肝脏缺氧、缺血的情况加重,容易使原来已经受损的肝细胞因缺氧、缺血而坏死。在疲劳状态下,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明显下降,乙肝病毒就会趁虚快速繁殖,使病情加重。临床上还发现,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发病也与过度疲劳有关。感染了乙肝病毒,自己往往不知道,病毒长期在体内处于“潜伏”状态,直到遇上适宜的机会才会发作。因此,老年肝病患者需要劳逸结合,尤其不能过劳。

定时检查,有病及早就医老年肝病患者如果转氨酶长期反复异常,要警惕发生肝硬化的可能,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B超等,如果上述检查提示异常,应该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反映肝脏病变的蛛丝马迹值得关注,如突然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腹胀尿少,牙齿和鼻腔出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往往预示病情有变,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忌不知拔牙不小心传染肝病

拔颗牙也会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这不是耸人听闻。一些人平时洁身自好,生活也很检点,却会感染梅毒甚至艾滋病,这很有可能就是拔牙惹的祸。

据介绍,牙科诊疗一般会造成黏膜和皮肤损伤,而很多血液性传染疾病就是通过这些伤口进行传播的。由于牙科诊疗的器械和工具一般都重复使用,因此如果这些器械、工具消毒不过关,操作不规范,就会引起交叉感染,将上一个人的病菌感染给下一个人,造成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液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由于社会人群里患有这些血液性传染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医院感染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医院里交叉感染的病人已经占到24%。由于牙科诊疗的特殊性,而且又不可能限制血液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到牙科来诊疗,因此牙科诊所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为来牙科诊疗而感染疾病的人肯定存在,只是由于缺乏意识和足够的证据,所以少有患者向医疗机构提起这方面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