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魏忠贤势焰熏天,他被称为“九千岁”。熹宗皇帝,完全是一个傀儡,国家的军政大权,全都控制在魏忠贤的手中,他成了明王朝这个时期的真正主宰。当时,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般为魏忠贤建立“生祠”的歪风,一些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流,为了给他建生祠,大量霸占百姓的土地,拆毁房屋,砍伐树木,消耗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引起百姓普遍的愤怒,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像魏忠贤这样依靠自我作践的卑劣手段而能攫取到如此巨大的权力,实在令人惊叹,不过惊叹之余人们还要问一个“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皇帝的昏弱吗?
魏忠贤之所以能如此无法无天,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其手下拥有一批“阉党”,如文臣中的“五虎”,武臣中的“五彪”,还有所谓“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流,没有他们的助纣为虐,推波助澜,一个乡间无赖能有何作为?这是一批厚颜无耻、利欲熏心之徒,他们虽然肢体健全,却没有灵魂,是一批精神上的“阉人”。
现今,有很多并不是像魏忠贤那样,没有一点本事,连字都不识,只在得势后,自命清高,现在的很多领导者往往很有才气,正因为自己才气过人,他们往往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持才傲物,自命清高。
大凡恃才傲物的下属都有以下共同特性:
1.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本事大,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常常说话硬中带刺,做事我行我素。
2.自命清高,眼高手低。自命不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己做不来,别人做的又瞧不起。
3.孤芳自赏,固执己见。性格孤僻,喜欢自我欣赏,听不进也不愿听别人的意见。
与一般人相比,恃才傲物的人,大都怀有一技之长。否则,无本可“恃”,便无“傲”之本。所以,这种人,常被领导者撂在一边不予重用。
八戒:懒懒散散,一拖再拖
领导常常事务缠身,等待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不形成干练的工作作风,做事总是拖拖拉拉,那么你所领导的部门的工作作风,也就会如你一样,拖拖拉拉,做事效率是很低的。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从现在起,开始培养自己的勤奋努力,办事雷厉风行的作风吧!
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你必须努力克服这种隋性,防止它把你拖入平庸的深渊。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种勤奋向上、振作有为的精神面貌,这种姿态可以振奋自己,也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
在人们的眼里,晚清重臣曾国藩既是成功的象征,又是道德的楷模。就天资来说,曾国藩算不上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勤奋与诚恳。他不喜欢那些投机取巧的所谓“聪明人”,他最喜欢的,是那些虽然不是天生聪明但肯脚踏实地用功的人。他认为,这才是成功的铁则。他喜欢拙诚,而不喜巧诈。
就是在他选用人才的时候,也把是否巧诈视为一条重要的原则。
曾国藩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这个习惯,成为他成功的重要心法,也是他持之以恒、终生不变的美德。他的勤奋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学习上,曾国藩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是统领湘淮两军,全权处理攻打太平军、捻军事务,并主管江南数省军政,肩负着极其繁重任务的时候,他每天仍利用闲暇读书写字。奏牍、书信、家书、批文、日记,几乎都是他亲手所写或删定,仅现在留传下来的就达数千万字。他写家书,恐怕也是古往今来最多的。据现在出版最权威的《曾国藩全集》统计,从1840年到1871年的32年间,他共写了1459封家书,约110万字。平均每年73封,最多的一年是1861年,共235封。据说,这还不是全部,有很多家书因战乱而流失。
创办湘军之后,曾国藩把这种勤劳的作风也引入军中,他还把勤奋作为选将的标准。在他招募的兵勇中,那些懒散、怠惰和疲沓的人,成为首先被淘汰的对象。他考察一位将官,也须看他是否勤劳。他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兵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每天早起,亲自训练,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真可谓劳心劳力,以一“勤”字终其身。即使偶尔有不够勤奋的时候,他也要深刻反省,痛加改过。
曾国藩办事勤奋,在他任直隶总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1869年初,他进京陛见,这是他离京后第一次回京,前后已十几年。当时直隶虽是京畿重地,吏治腐败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官员疲玩,讼案堆积如山,民怨沸腾。所以,曾国藩一上任,就拿整顿吏治开刀。吴桥知县王恩照、曲阳知县万方泰、武强知县王庶曾、迁官知县周培锦、冀州知州宋炳文、保安州知州李作棠、怀安知县谷洪德,这些人性情疏懒,不理讼狱,曾国藩一律奏请革职,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吏治民风,为之一振。
在直隶总督任上,曾国藩最费心的便是处理积案。根据他的四大弟子之一的吴汝纶记载:曾国藩办理积讼,从同治八年四月起到十一月止,结销新旧各案40191起,从同治八年十二月起到同治十年十月止,连同闰月,共24个月,又结案90155起。平均算下来,前一段时间,每天180多件,后一段时间,每天也要处理120多件,其勤奋程度,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在他的倡导下,直隶吏治迅速改观。吴汝纶记到这里,非常感慨,就是在今天来看,也不能不让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曾国藩的勤奋更多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每件点滴小事情上都能保持勤奋的态度,不放松对自己的修养,才能做好更大的事情。曾国藩根据家风,总结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众多因素中,早起最为重要,要想养成勤奋的习惯,就要从早起做起。
祖父星冈公曾玉屏定了八字家规,其中第三字便是“早”,即早起之意。曾国藩自己制定了“八本”、“三致祥”的家规,其中之一就是“居家以不晚起为本”。在曾国藩的家书中,谈得较多的也是“早”字。为了敦促儿子养成早起的习惯,传承家风,他给新婚后的曾纪泽写信,列举了满清皇帝和曾氏先祖早起的美德,要求他向先人看齐,带头整肃家风。
从军以后,曾国藩将早起的习惯也带到了军队,他不仅自己早起,还严格要求部下、士兵。整顿湘军,他把早起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后早起成了湘军的一大特色。
曾国藩在军中,每天凌晨就起床,然后召集幕僚将领,一同吃饭。许多人没有早起的习惯,颇为所苦。李鸿章初到曾国藩幕下,因为晚起而受曾国藩责备,实则不愿早起的并非只有他一人。但是若干年后,李鸿章感到早起的习惯益处无穷。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说:“我老师实在厉害。从前我在他大营中,他每天一早起来,六点钟就吃早饭,我贪睡总赶不上。他偏要等我一同上桌。我没法,只得勉强赶起,胡乱盥洗,朦胧前去过卯,真受不了。迨日久勉强惯了,习以为常,也渐觉不甚吃苦。所以我后来办事,亦能起早,才知道受益不尽。这都是我老师造就出来的。”
早起,是曾国藩的一种习惯,是他一生勤奋的一种表现和写照。做事情,精神状态很重要。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种勤奋向上、振作有为的精神面貌,这种姿态可以振奋自己,也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
勤奋刻苦是一所高贵的学校,所有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进入其中,在那里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你独立的精神和坚韧的习惯等等。
命运掌握在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上,所谓成功正是这些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别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弱势。
与之相反,懒惰是成功的天敌。为什么有些人没过几年就能成功,而许多人工作了好多年头还碌碌无为。因为前者懂得勤奋的重要性,而后者却只知道机械地工作。在这个世界上,投机取巧者是无法成功的,偷懒者更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勤奋通向成功,而成功很可能会成为勤奋的坟墓。成功之后就再不努力的例子并不鲜见。很多在凭着勤奋努力终于被上司所提拔和重用之后,走上了领导岗位,就觉得应该放松一下——为自己前段时间那么辛苦的工作补偿一下,结果又回到了原来那种好逸恶劳、不求上进的生活状态中去了。
请你记住萧伯纳的名言:“人生有两种悲剧,都会导致勤奋努力的中止。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
九戒:小不忍则乱大谋
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不忍自把祸来招,这句话说明了“忍”之不易,“忍”之效用。成大事者无不善于“忍”功,孙膑和康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战国初期,有两个天资聪明的人——孙膑和庞涓,他们是同学,两人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
当时魏惠王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庞涓感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就去求见他,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过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儿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治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他成了残废,并把他关起来,要他默写出《孙子兵法》。孙膑知道这是庞涓的阴谋后,便以装疯来寻找时机溜走。
当仆人送饭上来,他瞪着眼大叫:“你为什么拿毒药来害我!”说完把饭菜都推翻在地上,又把写好的木片往火里扔,吵吵嚷嚷地骂个不停。庞涓听说,急忙赶了过来,只见孙膑蓬头垢面,趴在地上,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朝着他直磕头,喊什么“鬼谷先生救命”。庞涓怕他是装疯,让人把他拖到猪圈里。孙膑在粪堆上倒头便睡,醒了用舌头舔起猪屎就往嘴里塞。庞涓才知道他是真疯了,也就不再逼他写兵书,可暗地里仍旧派人监视着他。孙膑拖着一双瘸腿,在猪圈里爬出爬进,成天疯疯癫癫的,也真够可怜的了。
后来,禽滑厘知道了孙膑的遭遇,就跟齐国大臣田忌商量了搭救孙膑的办法:先以给齐威王送礼的名义派了个使团到魏国去。魏惠王收到礼物,十分高兴。半夜里,混在使团中的禽滑厘偷偷地钻进猪圈。孙膑见了他,真是又悲又喜,说:“想不到我这等死的人还能看到您!”
就在使团回国的头一天夜里,禽滑厘把孙膑藏进了封得严严实实的车子里,把他的衣服换给另外一个人穿上,照样躲进猪圈里。天一亮,庞涓正在给使团送行,藏着孙膑的车队已经出发了。过不几天,假扮孙膑的人也跑了回去。庞涓并没在意,还以为孙膑已经掉进井里死了哩!他哪能想到,这时候孙膑早已安全地到了齐国,成了田忌的座上客了。并最后在马陵之战中彻底战胜庞涓,替自己报了仇。
孙膑在猪圈里忍了几天时间,最后得以报仇雪恨。
而清朝一代明君康熙则忍了好几年,最终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病死,其第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当时,康熙才七岁零九个月,年龄很小,顺治便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叫来,让他们做顾命大臣,尽心尽力辅佐小皇帝。
到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的时候,皇帝已经年满十四,按规矩可以像顺治一般亲政了,但是顾命大臣们特别是鳌拜却一点没有还政的意思。小皇帝十分不乐意,一心想除了这位骑在自己头上的大臣,不再当傀儡。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权力之争开始了。
康熙皇帝自小在宫廷长大,对统治集团内部的明争暗斗十分熟悉,早早地学会了勾心斗角的本领。他知道鳌拜在朝廷里势力庞大,用公开的手段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反会激化矛盾,引来大麻烦。于是他在表面上一再容忍鳌拜,有时甚至装出畏惧鳌拜的样子。
康熙一再加封鳌拜一家,连鳌拜的儿子也当上了太子少师。鳌拜经常称病在家,自己不上朝,可政事都由他在家里处理,朝廷反倒成了摆设,康熙听之任之,从来没有异议。鳌拜一家贪污索贿,结党营私,康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鳌拜借口维护祖宗成法,恢复圈地,其他大臣反对,他就当着皇帝的面大声呵斥其他大臣,康熙只得咬咬牙,忍住不开口。
有一天,鳌拜又称病不上朝了,还托人带口信给小皇帝,要康熙登门探望他的病情。康熙知道鳌拜是在试探自己,不去可不行,就带着人来到鳌拜家。进了鳌拜的卧室,康熙立即觉得气氛不对,鳌拜躺在床上,神色却十分紧张。卫士们也觉察到这一点,立刻有人到鳌拜睡的床上被褥下边搜出了一把利刃。
面对皇帝,暗藏利刃,这可是一件涉及到谋反的大罪。皇宫里的卫士们见自己在鳌拜府中,生怕皇帝一声令下要抓人,反而讨不了好,紧张得不得了。鳌拜也更加紧张起来,自己跟小皇帝这么对着干,弄不好吃亏的反倒是自己。
正在剑拔弩张峪刹那间,康熙皇帝却镇定自若地发了话:“满族勇士本来就该刀不离身,你们紧张什么?”一句话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危机,进一步安了鳌拜的心。
其实,小皇帝这是在欲擒故纵。鳌拜却以为玄烨是个娃娃,什么都不懂,放松了对皇帝的监视。康熙便设下了妙计,要活捉专横跋扈的鳌拜。
在这以前,康熙已经作好了必要的准备。他按照满清皇朝的规定,在满族权贵人家中间,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子弟充当自己的贴身警卫。这些半大的孩子,跟皇帝年龄相仿,平日里天天在一起练习摔跤。有时候鳌拜进宫办事,他们也照样摔跤,玩得热热闹闹。这就给鳌拜一种假象,以为皇帝跟这群孩子一样,淘气得可以,不问国家大事,只知道打闹找乐子。
鳌拜装病试探皇帝的事发生之后,鳌拜按理该人宫答谢,并且向皇帝汇报这几日发生的事。康熙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把平日跟自己一同练习摔跤的卫士们找来,安排好捉拿鳌拜这件至关紧要的大事。
康熙对卫士们说:“你们是怕我,还是怕鳌拜?”这些侍卫平日早被灌输了憎恨鳌拜的思想,便齐声回答:“我们只怕皇上。”康熙接着说:“鳌拜身为辅政大臣,却有违祖先规矩,处处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擅杀大臣,实在是太过分了。”说着说着,他禁不住提高了嗓门,“那天的事,你们都看到了,他在被子下边居然藏着刀子,胆敢害到皇帝头上来了。朝廷里的大事,都由他在家里商量好了才启奏,我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可做的?照这样下去,大清什么时候才能富强?”
接着,他又放低嗓门,对侍卫们说:“你们虽然年轻,可都是我的亲信。要除掉鳌拜,只有靠你们!”那话声越说越低,把早已深思熟虑好的计划告诉了卫士们。这批侍卫听了,个个摩拳擦掌,只等着鳌拜前来,可以执行皇上布置好的任务。
鳌拜进宫的时间到了。他依然像往日一般,大摇大摆,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来到皇帝的住处,只见平日那些孩子侍卫们正准备着练习摔跤,一个个蓄势待发,好像士兵即将出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