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能够减少领导者的工作负担,使之从琐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重要的、战略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和指挥;
②能够增强下属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③有利于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增长干部的才干;
④能够发挥下属的专长,弥补自己的不足。领导者应当尽可能地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授权给在这方面有专长的人去干,以提高领导工作的质量;
⑤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下级从等级服从、层层听命的消极被动状态,改变为合作共事、互相支持的积极主动状态。
像这样的好事,作为领导者何乐而不为呢?
五戒:囿于常规思维
要想作为一名领导,自己的思维模式也不应囿于常规思维,要有创新,要有“反思维”能力。“反”思维是和正面思维、常规思维相对而言的,着重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或对立面研究认识、思考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领导干部学点“反”思维,将有助于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驾驭领导工作的能力。
为人处世,应有心计,不蛮干,正面不行就迂回前进,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击。《孙子兵法》说:“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所谓迂直之计,就是要懂得迂与直的反向思维。这个谋略表面上是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实际上更有效、更迅速地为获利创造了条件。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队退驻关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在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征讨。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了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一般来说,人们常规思维方式是讲求“抢人之先”、“先发制人”、“争制高点”,谓之抢先一步天地宽。但是,在特定时期、特殊条件下,限于自身的实力,采用“迟人半步”的反向思维方式,避敌锋芒,潜心默学,克已之短,取人之长,以期获得成功亦不失为一妙招,这也是智慧的精彩体现。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应学点什么样的“反”思维呢?在此提出以下几种“反”思维方式,以供谋求权力的人们参考。
一是柔弱式思维。这是一种充分认识和发挥柔弱的作用,坚持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反”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为数相当多的人似乎都有一种思维定式:崇尚阳刚与强大,不屑于阴柔与弱小。殊不知,柔与刚、弱与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在现实的领导工作中,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刚性的手段和强大的力量,而解决某些问题则必须要以柔制柔,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况且,在某种意义上,柔弱与刚强相比较,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另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之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任何新生事物一开始都是柔弱的,虽然柔弱,但它代表着新生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代表着事物的生机与活力。学会了柔弱式思维,掌握了柔弱与刚强的辩证法,该刚则刚,当柔则柔,做到刚柔相济。
二是虚软式思维。这是一种重视“务虚”和“软功夫”的“反”思维方式。“虚”相对于“实”,“软”相对于“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究竟是“虚”重要还是“实”重要,是“软”重要还是“硬”重要?可以说众说纷纭。我们先以日常领导工作中的“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为例。日常领导工作中所谓的“务虚”,即是端正思想路线、抓好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方案规划、形成一个好的思路等等。而“务实”则是实际行动,是做好实际的工作。“务实”固然重要,但要务好“实”则首先要务好“虚”,即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路线或科学的决策。“思路决定出路”,务不好“虚”则必然也务不好“实”。再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软功夫”与经济工作的“硬效益”的关系为例。经济工作的“硬效益”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这个“软功夫”。没有扎实有效的“软功夫”,何来响当当的“硬效益”!还有,大多数人常常过分注重“硬件”而忽视“软件”,而不知“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硬件”。
三是糊涂式思维。这是一种有意糊涂、不过分较真,或故意装糊涂的“反”思维方式。按常规来说,领导者干事情、做工作,都应当头脑清醒、思路清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而不应当糊里糊涂,更不应当装糊涂。然而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领导者在某个时候、某种情况、某些条件下,恰恰需要有意识的装糊涂,有意识的不较真,有意识的和稀泥、搞折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时,过分认真乃至求全责备,未必就聪明。有意识地糊涂一下,看主流观大节重长处,不计小疵小过则为高明之举。大事讲原则,小事要宽容。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糊涂一下,应当说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糊涂式思维方式是一种重大局而轻枝节、讲原则性而又不失灵活性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常常蕴涵着一种战略精神、全局精神、整体精神、宽容谅解精神、包容精神、灵活精神、策略精神等等。运用好糊涂式思维的基本原则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是装糊涂而不是真糊涂。
四是妥协退让式思维。这种“反”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和作用就是要求人们学会暂时的妥协和退让,委曲求全,保全和发展自己,从而获得或实现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坚持原则,积极进取,通常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为着实现自己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或长远利益,进行必要的妥协或退让也是无可非议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必要的妥协或退让,带来的往往是生机、发展和福音。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没有退让就没有进取。当然,妥协退让不是无原则的,而应是适度、适宜的。
五是放弃排除式思维。这种“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要求不但要懂得如何获得或占有,而且还要学会怎样放弃或排除。如何获得或占有是一种智慧,而懂得怎样放弃或排除则更是一种大智慧。“善取不如善弃”,只有善于放弃的人才能善于获取,只有善于排除的人,才能又快又好地从无数的河沙里淘得真金。舍得,舍得,先舍后得,没舍不得。古往今来,任何一个高明的人、有智慧、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放弃排除式思维的人、善于舍得的人。他们放弃排除的、舍得的是什么呢?是不该他们拥有的、得到的东西,是影响他们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东西,是影响他们的命运前途的东西。人生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该放弃的必须放弃,该排除的必须排除,该舍得的必须舍得。否则,你非但一事无成,弄不好,还会身败名裂。
六是自然无为式思维。与积极有为式思维相对应,这是一种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反”思维方式。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常来说应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有为地进行实践活动,这正是人类区别于万物的特征所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要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要顺乎天,应乎人,保持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由于种种原因,长时期以来,我们不适当地夸大了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过分重视了一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所谓的“积极有为”的活动,违背了自然和社会规律,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个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在积极有为的同时,还必须掌握自然无为即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维方式,以使其积极有为的实践活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从而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六戒:感情用事
领导的另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坚持原则。一个毫无原则的人,即使走入了领导岗位,也会因为感情用事而葬送自己的前程。
三国初期,吴、蜀两国曾联手以抗曹,可惜好景不长,因荆州的归属问题,吴、蜀纷争骤起,并且愈演愈烈。尤其在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两国关系更是形同陌路。
时隔不久,曹操病逝,曹丕乘机篡夺帝位,废除了汉献帝,自封国号魏。此举顿时激起天下有志之士的群起围攻。为了“嗣武二祖,躬行天罚”,刘备受群臣的拥戴,也在成都称帝。值此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倘若出兵伐魏,不但师出有名,且顺乎民意,争得战略上的主动,使吴、蜀两家破镜重圆,再度恢复战略同盟关系。可惜刘备念念不忘关羽之死,誓雪仇恨,刚一称帝,便决定起倾国之兵征讨孙权。
对于刘备的决定,蜀国文武大臣无不纷纷劝谏。赵云进谏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引起天下公怒。应该先兵伐魏国,再图东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陛下以天下为重。”诸葛亮亦谏道:“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魏贼若除,则吴宾服,愿陛下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可惜刘备充耳不闻,坚持道:“朕意已决,无得再谏。”张飞听闻后,异常激动,即令部将范强、张达两人在三日内为三军将士打造好白盔白甲,准备挂孝讨伐东吴。范、张二人感到困难,请求宽限数日,张飞暴跳如雷,将两人重责40军棍,并责令二人如期赶制,否则军法处置。范、张二人怨恨在心,又恐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于是铤而走险,刺杀张飞,改投东吴。
刘备得知张飞遇害后,更是怒火中烧,仓促之间便领兵直奔东吴杀去。初始,凭借兵精地利之便,攻城夺池,屡战屡胜。孙权被迫提出议和,表示“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归还荆州,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是时,刘备若能借势收兵,与东吴罢战言和,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并恢复吴、蜀联盟的战略态势。可惜刘备完全被复仇的情感所笼罩,加上战争伊始的节节胜利,以致未能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仍旧坚持一举灭吴。结果战线太长,补给难续,渐成强弩之末,非但没能灭吴,反而被陆逊一把火烧了连营,铩羽而归。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蜀国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重感情者,必定轻理性。感情用事只会导致决断者一意孤行,负气行事,最终功败垂成。按理说,戎马一生的刘备,在主观修养上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当初在他流亡天下时,有人曾评价他“喜怒不形于色”。
重义气、重感情既是他的优点,却又是他的死穴。正是由于他过于从个人感情出发,使得他失去了理智,轻率鲁莽的作出了伐吴的决断,最后不得不带着“壮志未酬恨终天”的遗恨离开了人世。在一点上,张飞则表现得更为突出。结果落了个“出师未捷生先死”的惨剧。
可见感情用事很容易形成偏颇、固执的心理定势,而这种心理定势的存在,使得人们从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成为空谈,从而造成决断的失误。因此作为一名聪明的领导者,应该时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感情而丧失理智,否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对领导来说,处理好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着特殊的意义。感情是把“双刃剑”,处理好了能心情愉悦地工作和生活,对人生、事业有益;反之,就会影响工作,贻误事业,甚至引发问题。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把握好。比如,有的遇到老首长、老上级、老领导,或者是老部下、老朋友,往往讲感情过头,讲原则不够,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办的事办了;有的受封建宗法观念影响,搞人身依附、官官相护那一套;有的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任人唯亲,凭个人好恶选人;也有的利用自己手中权力,把子女、亲属、熟人安排在管钱、管物、管人的实权部门,乱递条子,乱开“口子”;有的个人交往层次低,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等等。
人生在世,谁都要和“人情”二字打交道。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辨清人情之味,看看究竟是哪一种人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认真处理好坚持原则与讲感情的关系,做到既重感情,更讲原则,尤其是在涉及用人、花钱等热点敏感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办,绝不能用感情代替制度、代替原则。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把握住感情的闸门,交高尚的人,交有道德的人,交遵规守纪的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应有的人格和尊严。
七戒:得志别猖狂
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有的人一旦大权在握,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自命清高。殊不知,自命清高,使自己看不见别人的长处,对自己的错误盲然无知,也不能更好的掌握信息,往往做出的决定,偏离正轨,给部门带来灾难性的祸害。
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自命高的人,魏忠贤便是这样一种人。
魏忠贤原是河北肃宁县农村的一名无赖,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后因一次赌输,无力偿还赌债,饱受凌辱,一气之下,竟然将老婆卖给他人,自行阉割,决定到皇宫里充当宦官,来碰碰运气。
初入宫的魏忠贤并不得志,只干些打扫庭院之类的粗活,是宦官中的最下层。说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阉割了的男人的得势得权,却得力于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便是明熹宗的奶妈客氏。明熹宗十七岁时继位,一向以顽童著称,此人对国事从不关心,对他这个奶妈倒颇为孝顺,即位之初,便封她为“奉圣夫人”,一时之间,尊宠无比。
明朝后官有一种奇怪的制度,允许宦官和后宫女子结为“对食者”,即变相的夫妻。魏忠贤巴结上客氏以后不久,便由皇帝亲自批准,与客氏成为“对食者”,凭借了这条特殊的内线和有力的后台,魏忠贤青云直上,这个连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的文盲,居然当上了司秉笔太监这样权势倾国的要职。
和所有小人一样,魏忠贤也是“得志便猖狂”,“得志便清高”他一方面网罗党羽,组成了“阉党”,一方面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东厂、西厂这样的特务机构,对所有敢于抵制他的、或使他感到威胁的、或他看不顺眼的人,进行了极为残酷的迫害,著名的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高攀龙等人,先后都被迫害致死。不只如此,他们连皇后、妃嫔也不放过,张皇后因多次在皇帝面前指出魏忠贤的过失,魏忠贤对她恨之入骨,以诡计使张皇后流产;另对他有所不满的冯贵人也被他迫害致死。连有大恩于他的宦官魏朝、正安,他也恩将仇报,前者被他勒死,后者被他放恶狗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