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娃娃又在闹着玩儿啦。”鳌拜一肚子的不屑。不料那群孩子突然冲上前来,抱腰的抱腰,拧腕子的拧腕子,蹬腿窝的蹬腿窝,一下子跟这位满人里的“巴图鲁”大臣较起了劲。
初时,鳌拜还以为小皇帝跟自己闹着玩,便听凭那些娃娃掰了自己的腕子,揪了那条辫子。待到一群娃娃把他摁倒在地上,他才觉得不大对头,斜着眼去瞧指使他们的皇帝,只见康熙一脸的冰冷,又听得小侍卫们满口的怒骂,方才觉得大事不妙。这时他再要挣扎,已经迟了。鳌拜一下子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拿了鳌拜,康熙立刻召集大臣,把鳌拜交给他们审理。大臣们早就恨透了这位专横的顾命大臣,一桩桩列举他的罪状,一致要求将他处死。康熙听了,倒没有赞成大臣们的意见,只说了一句:“念他替朝廷效力多年,军功卓著,免死。”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鳌拜被判终身监禁。而他那些死党,则被一网打尽,处死了一批,另一批判了刑。
16岁的康熙皇帝,不动声色地拿下权臣鳌拜,把大权收归已有,扫除了管理国家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体现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魄力。从此以后,他精力充沛地开始治理国家。在他统治下,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满清政权开始进入全盛的时期。
缺乏忍耐的人最易坏事,成功人士一般都具有忍耐性。忍即屈也,勇即伸也。俗语讲大丈夫能屈能伸,即忍耐与勇猛兼容,择时择事而用。屈不是无能的表现,形势不利,以退为进,隐忍能等待“伸”的时机。
当然,“伸”也不是毫无目的地张牙舞爪,随意伤人,而是为了既定的奋斗目标,为了事业,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事,尽可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使自己的生命和行为光彩照人。
十戒:迷信权威
一个优秀的领导是不会迷信权威的,他有自己的思路,能开拓创新。一个迷信权威,固步自封,没有创新精神的人,不会是一个好领导。这样的人,一旦在领导位置上,他所领导的部门机构人员也同样死气沉沉,毫无声气,死水一潭。这样的领导终究会把部门带入困境,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领导,他作出的决定只能与别人雷同,不考虑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组织的环境、人力、项目等情况,做出客观的正确的决策。
历史上有很多人迷信权威,最终落得一个尴尬的局面;也有很多人从不迷信权力威,敢于打破世俗,敢于创新。
北宋年间,苏东坡有一次去拜访济南监镇宋保国。宋保国将王安石写的《华严经注解》拿出来展示。苏东坡说:“华严经本来有八十一卷,现在却只有一卷,这是怎么回事呀?”宋保国说:“荆公(指王安石)注解的这一卷才是佛语,非常精妙,其他卷都是菩萨语!”
东坡见他这么崇拜王安石,就说:“我从经书中,取出几句佛语,夹杂在菩萨语中,再找出几句菩萨语,夹杂到佛语中,你能分辨清楚吗?”宋保国说:“不能。”
东坡又说:“我以前曾住在岐下那个地方,听说附近河阳县的猪肉味道很好,就叫人去买。这人回来的路上喝醉了酒,猪夜间逃走了,于是他就另买了一头普通的猪来顶替。客人们尝了这猪肉后,都赞不绝口,连说好吃,认为非一般的猪肉可比。后来,这件用假猪顶替的事情败露了,客人们知道后,都为自己当初的表态感到惭愧。今天荆公写的假话就如同那头假猪一样,只是没有败露罢了。如果你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墙壁瓦砾,都昭示着很精妙的佛法。至于说什么佛语很精妙,不是菩萨语能比得上的,这难道不是梦话吗?”宋保国惭愧地说:“您说的有道理。”
说得难听一点,有些人觉得名人放的屁都是香的。苏东坡觉得这种现象很可笑,所以拿“假猪事件”打了个比方。
伯乐是相马的名师,大家认为他相马绝对不会看走眼,只要他认可的马一定是好马。有一次,有人来求见他,说:“我有一匹马卖不掉,请您到马市上走一遭,在我这匹马旁边走一走,看一看,成吗?”伯乐答应了,果然,他去看了那么一眼,这匹马就卖了高价。
您瞧,伯乐成了这马主的“托儿”了。他也许算是广告代言人的先驱吧。
据说,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搞得很厉害,有一次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处字句让人费解,但是当时的御用文人们觉得,领袖的文章不会有错的,一定是我们没有细心领会啊,于是写了很多文章进行分析、推敲、演绎。斯大林看到了,觉得好笑,批示道:“纯属笔误,笨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头上总是戴着奇妙的光环,“某某大师”,“某某专家”,不一而足。这些称号,在普通人的耳朵里,总是“具有“权威”的代名词,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很多这样的“大师”、“专家”,就如同文中的王荆公,故弄玄虚,弄出什么佛语,菩萨语,而许多善良天真的人们,就如同文中的宋保国,被这种玄虚所迷惑。更何况,在这些假大师身边,还有许多“托儿”,就这样,在“大师”的蓄意行骗、“托儿”的鼓动怂恿、大众的愚昧盲从下,形成一股股的势力,搅乱人们的生活,达到其不可告人的阴险目的。
这些例子提醒我们,遇事别盲从,别瞎起哄。作为一个有理性的领导者,更应该思前想后,就像苏东坡说的那样:“若一念清静,墙壁瓦砾,皆说无上妙法!”这样,你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十一戒:遇事慌乱
遇事慌乱,是领导者的大忌。尤其是在面临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如果乱了方寸,更会受制于人,落人失败的泥潭。在危机发生的时刻,只有让自己保持头脑的清醒,才可能在电光火石的瞬间看出对方的破绽或是问题的要害,从而找出破解之法。
陈平在当初投奔汉王刘邦的时候,曾发生过一宗险事。
那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一天中午,天空灰蒙蒙的,碧绿的田野一片静寂。这时,从楚王项羽的军营里走出一个人,身穿将军服,佩带一把宝剑,警戒地四下看着,顺着田间小路,急匆匆地向黄河岸边赶去。这个人就是陈平。他偷渡黄河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赶到河边,轻声叫来一艘渡船。只见船上有四五个人,都是粗蛮大汉,脸上露出凶相。当时陈早已觉察到,上这条船有些不妙,但又没别的去路。他担心误了时间,楚兵会很快追赶上来,只好上了船。
船只慢慢离开了岸,陈平总算松了口气,但他敏锐地观察到,船上这几个人窃窃私语,相互递着眼色,流露出不怀好意的举动。
“看来是个大官,偷跑出来的。”
“估计他怀里一定有不少珍宝和钱,嘿嘿。”
坐在舱内的陈平听到船尾两个人这样低声议论,并发出阴险的笑声时,不禁有些紧张。心想:“他们要谋财害命!我虽然身上没有什么财物和珍宝,我只是独夫一个,只有一把剑,肯定敌不过他们。如何安全地摆脱危险的困境呢?”
这时船到了河中央时,速度明显地减缓了。
“他们要下手了,怎么办?”陈平在上船时已考虑了一计策。
他从船内站起来,走出船舱说:“舱内好闷热啊!热得我都快要出汗了。”
陈平边说边佯作若无其事地摘下宝剑,脱掉大衣,倚放在船舷上,并伸手帮他们摇船。这一举动,出乎他们的预料,使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陈平很用力地摇船。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天气闷热,看来要来一场大雨了。”说着,又脱下一件上衣,放在那件外衣之上。过了一会儿,再脱下一件。最后,他索性脱光了上衣,赤着身子,帮他们摇船。
船上那几个人,看见陈平没有什么财物可图,就此打消了谋害他的念头,很快把船划到对岸了。
陈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他一介文士的身份,不论是向船家极力辩解还是凭一时血气之勇拔剑与船家展开搏斗,恐怕都难以逃脱被船家杀害的结局。陈平能在间不容发的紧张瞬间想出办法,不露声色地把危机消解于无形,不愧为刘邦手下的一大谋士。
西汉名将李广有一次与匈奴骑兵遭遇,见匈奴有数以千计的骑兵。而匈奴发现李广后,以为是引他们出击的诱饵,都感到很恐惧,纷纷撤回山上摆开阵势。李广带领的百多名骑兵见到这种形势都很害怕,想要纵马逃走。李广说:“我们距离大部队还有几十里地,如果现在这样逃跑的话,匈奴很容易追上来把我们全部射杀。现在我们停留不动,匈奴一定会以为我们是我方军队派来引诱他们的,所以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于是李广命令部队前进,一直来到距离匈奴的营帐不足二里的地方才停下来。接着又命令部下全都下马,并把马鞍解下。
手下的骑士说:“匈奴人数众多,距离我们又如此接近,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该怎么办呢?”李广说:“匈奴们以为我们会逃走,如今我们解下马鞍向他们表示我们没有逃走之意,以此来使他们坚信我们是大部队派出的诱饵。”这样一来,匈奴的军队果然不敢向他们进攻。
后来,匈奴军中有个骑白马的将领出来巡视监护他的军队,李广飞身上马,率领手下十几个人冲上前去射死了此人,然后从容归队,取下马鞭,还命令部下全都解开马匹,躺倒休息。这时已到了黄昏时分,匈奴兵感到十分诧异,更加不敢出击。等到半夜,匈奴兵又疑心汉军军队埋伏在附近,会趁着夜色偷袭他们,便悄然退兵离去了。
李广正是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才得以在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之下,揣摩清楚了对方的心理。这样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吓退了数十倍于己方力量的匈奴军队。“飞将军”的威名震慑边陲几十年,这和他的魄力与胆量有着极大的关系,绝非偶然。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很受大将军王敦的喜爱,王敦常安排他在自己的营帐睡觉。一天,大将军起床后,王羲之还睡着没有起来。不久钱凤来到营帐之中,王敦屏退手下的人,开始和他商谈军机大事。因为忘了王羲之也在营帐之中,就谈到了叛变谋反的计划。王羲之醒来之后,听到了他们的言论,知道如果此刻露面,一定会被杀死,于是忙用口水打湿枕头和被褥,装作睡得很熟的样子。等到帐中的人商议了一多半的时候,才突然想起王羲之还在内帐没有起床,都吓得面面相觑,认为必须把王羲之除掉。可是等他们来到内帐,却看到王羲之还睡在床上,口水流得到处都是,于是都觉得他刚才一定睡得很熟,什么也没有听到,便没有杀他。王羲之因此而保全了性命。后来,这件事传出了以后,人们纷纷称赞王羲之有才智。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遇事镇定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性,是一种大家风范。东晋的宰相谢安,在强大的前秦兵临淝水时仍镇定自若,与客人下围棋。当他的子侄谢石、谢玄击退了秦军后,他平静地对客人说:“孩儿们已破贼。”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少年时才华横溢,口齿伶俐,英气逼人,但曾国藩却在家中一再强调儿子应当学会顿讷之道。
生活中有的人能做到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有的人把这类话人称为“慢性子”。人们虽然对“慢性自”的态度比较含混,但似乎责备的意味更多于赞同的以为。 很多人要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后,才会体味到“慢性子”给人带来的益处。
心理学对那种性情特别镇定的人的看法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早期的研究把镇定者看成是情感感受无能的典型,近乎于情感“失败“者,而现在的研究认为镇定者其实是调节情绪的高手。这种人处理消极情绪得心应手,甚至可以视而不见。
美国西部片中的独行侠就是这中镇定自若,保持超然境界,正是这种将危险置之度外的境界使他保持了较好的勇气和行动能力,使他们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实际上,当危险来临时镇定者也显露出心跳加快,冒虚含,血压升高等焦虑的征兆。然而,当问他们感受怎样时,他们却说非常平静。拒统计,具有克制本事的人仅为1/60。从理论上讲,通过学习,每一个人都能控制自己情绪,成为镇定型的人。
遇事镇定的人从不亏待自己,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愉快的心情。他们把压力拒之门外,即使他们闲坐不动,心理活动也联想让人愉快的事情。像这样的镇定自若,其实是情绪自我调控的一种成功策略。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你遇到危机时的镇定态度本身就是对下属的巨大鼓舞。
十二戒:缺乏恩宠
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自古忠将良臣,皆因报恩死。高明的领导,用人以宠,以情动之,施之重恩,制之严威,恩威并诱,则忠臣辈出。
相反,缺乏恩宠而只讲威信的用人方法就显得太落伍了。
缺乏恩宠的表现有:下属犯了错误,上级不是重点纠正失误,而是着力惩罚下属;平时对下属要求严格而近乎到苛刻的地步;在下属最需要上司理解与指点时,上司袖手旁观;关键时刻放不下领导架子,不懂收买人心。
刘秀曾说:“我治理天下,也想行以柔术。他对下属很少以刑杀立威。刘秀领兵攻下邯郸,杀死守将王郎以后,缴获了不少文件,其中有几千封刘秀部下给王郎的书信。这些人怕刘秀为此惩罚他们,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但出乎意料之外,刘秀没有那样做。他把所有的军吏集合在一起,命令把这些书信统统当众烧毁。他说:“过去敌人强大,你们当中有人办了糊涂事,我不怪你们。现在你们都可以放心了吧!”刘秀的做法确实气度不凡,让那些曾有二心的人打消了顾虑,对他感激不尽。至于部属的一些小过失,刘秀就更能抱宽容态度,不予计较。即使对有深仇大恨的人,仇家一旦幡然悔悟,将功折罪,刘秀也能既往不咎。
与刘秀相反的是他手下有位大将晋原,这个人在战场上杀人如麻,对敌人毫无畏惧,因此最初总打胜仗,同时他在战场下面也一度大开杀戒,丝毫不怜惜自己的部属,有一次,他手下一位将士老母命危,正好军情不太紧急,于是斗胆向他告个假,晋原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将那位将士骂得狗血喷头,本来一个很好的收买人心的机会白白失去了。长期下来,他手下的士兵感觉晋原太过冷酷,终于想出个离间计,让刘秀罢了他的官。
可以说,对下属施以恩宠是门学问,要掌握它,必须做到:
一、宽大为怀,以德报怨
贤明的上司在用人时一定要有容人的大度,对于为我所用的人才,可以宽容的让他选择,而对于能为我所用的人才,不要计较他的出身、缺点和仇怨。从前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而许由不愿意接受逃走了,尧帝不强求他,后来终于得到了舜帝这样的优秀人才。试想如果尧帝心眼狭窄,不能够宽容对待许由,那么天下人才怎么能够投到尧帝的旗下呢?舜帝这样的杰出人才就更不可能慕名而来了。
运用人才的着眼点在于才尽其用,而不要去追究人才的过去和缺点,举贤不避仇就是成功运用人才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