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群雄纷争,刘邦和项羽是两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楚怀王命令项羽、刘邦兵分两路进攻秦军。临行时楚怀王与二人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乘秦军前线被项羽击溃、秦朝内讧之机,捷足先登,进入咸阳,但他自知羽翼未丰,于是还军灞上。一个月后,项羽率40万大军开进关中,驻守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距链子家步行约一小时),他见刘邦早到一步,勃然大怒,扬言要灭掉刘邦。刘邦得知后,马上派部下张良把项羽的伯父项伯请来,设宴款待。第二天,刘邦带着樊哙、张良等100多名部下,亲赴鸿门向项羽致歉。项羽毫无城府,听刘邦这么一解释,一腔怒气立马就烟消云散,并设宴招待刘邦。项羽有个谋士叫范增,他早已看出刘邦的野心,料定刘邦早晚要和项羽争夺天下,多次告诫项羽:“此人不除,必留祸患。”他数次怂恿项羽杀了刘邦,但项羽对此一直不以为然。如今,刘邦自己送上门来,范增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酒席间,他曾多次暗示项羽动手,项羽始终对他不睬不理。无奈,他只好另想办法。他找来项庄假装舞剑,明以助酒兴为由,实则命其伺机刺杀刘邦。谁料,范增的用心被张良的朋友、好心的项伯识破,他怕惹出事来,便拔出剑来与项庄对舞,以保护刘邦。这时,酒宴的气氛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机敏的刘邦见事不妙,当机立断,在张良、樊哙策划下,假装上厕所,趁机逃离了项羽营地,避免了一场灭项之灾。项羽优柔寡断,错失良机,为自己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就是这个道理。就如下棋一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项羽当断不断,给自己埋下了祸根,最终在垓下投江自刎,为后世英雄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伐木工人在伐木时不幸被伐下的树压在了大腿上,而且流血不止,因是单独伐木,周围人无人救助,自己也没带紧急救助的医疗器具,他深知,若是不将压在大腿上的大树移走,听凭血流下去,将会因失血过多而丧命。他也想用电锯将压在腿上的树锯断移走,但是,怎么才能达不到目的呢?情急之中他当机立断,用电锯将自己的大腿锯断。结果如何?大腿丢掉了,但是性命保住了。
应该说,这位伐木工人的决策是很果断的,若是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光想等他人来救,或是总考虑着锯下自己的大腿那是多么痛苦一件事啊……那么,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他的这一决策是非凡的,是需要这位伐木工人付出极大的勇气!
“当机立断,不受其乱。”这位伐木工人就具有决策果断这一宝贵的人格品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优秀品质的人并不是很多,相反地,只要你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有很多人都是在关键时刻办事迟疑、难以取舍、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因错过了成功的大好时机而以失败告终。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那些人优柔寡断呢?
这是因为当这类人遇到困难的、两难的或是紧急的情况下,不能够迅速地、合理地、是非分明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必要的措施。譬如,这位伐木工人若是在自己遇到紧急情况下不做出用锯断自己大腿的决断,肯定会因鲜血流得过多而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这是因为这类人对事物、对工作缺乏一种积极自觉、主动的态度,他们在选择行动目的时,不太懂得它的重要意义,也不清楚知道可能的后果,经常是患得患失。譬如,假如这位伐木工人的缺乏行动主动性,不懂得不作出这样的决断就等于是死路一条的可怕后果,就很难做出这样的决断来。很难设想,一个对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对什么事情都老气横秋,会有这种品质。
这是因为这类人对事物、对工作都缺乏深思熟虑的考虑。我们能说这位伐木工人的行为是轻举妄动、不负责任的吗?不,决不能。他锯自己的大腿是在锯与不锯两种选择之间权衡利弊的结果。很难设想,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总是冒冒失失的,对什么事情总是轻举妄动的,处理问题总是优柔寡断的,会有这种品质。
这是因为这类人对事物、对工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总是缺乏独立、自信的,总不能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出现在他人的面前。设想一下若是那位伐木工平时总是依懒他人,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总是看着他人的脸色办事的,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他会做出这个决断吗?
这是因为这类人对事物、对工作的处理方式,总是缺乏快速的、敏捷的判断,因而显得非常没有效率。为什么?因为这类人在制定计划时总是显得缺乏信心、优柔寡断,在行动时总是显得迟疑不决的。
这是因为这类人对事物、对工作缺乏全局的理解和判断,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抓住问题目的要害,因而自己的行动就缺乏智慧的品质,不是轻举妄动就是犹豫不决。所以,英国大文学家莎士比亚说得好:“智虑是勇敢的最大要素。”
的确,优柔寡断是我们走向领导岗位的大敌。它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成为领导的机会。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的人就是因为患得患失,因为优柔寡断而不知道利用时机,其结果就是让机会就从你身边飞走,等待你的就只有后悔了。为什么有不少人永远只能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为什么永远到不了领导岗位呢?原因就在于太优柔寡断。
总之,请记住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以下这句富有哲理的话:“长久地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可见事之成败皆在于果敢决断,许多优秀的领导者就是因为他们做事不犹豫,该断则断,他们摒弃了优柔寡断的不良品质。
四戒:事必躬亲
领导者要学会宏观管理,不要事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事必躬亲,从表面上,你很努力,也很勤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殊不知,领导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放权,事事都要自己亲自动手,你会被日常事务缠身,忙而没有效率,这是领导之大忌。
那么,该如何提高效能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各尽其职,事不躬亲,即领导者要做领导者的事。
领导者要学会“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
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政者不是道具,而应该是用道具的人。”
领导人的艺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而知人善任,可以说是其中的“拳头产品”,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高智商行为。领导者为了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全局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就需要一批得力的助手为之冲锋。知人善任,也就是在了解部下特点的基础上善于用其长处而避其所短。具有这种能力的领导者才能无往而不胜,无为而不成。如果你是一个主管领导,那么你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制定正确的决策上,具体执行应该放手让下属们去完成,而不能无论事情大小都去亲历亲为。否则,你轻者身心劳累,重者就会因小失大,影响整个工作的正常进行。
孔子有个叫宓子贱的学生,被任命为单父的行政长官。他上任后寻访了一批贤士,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他们去做,而自己则每天在堂上静坐弹琴。不出三年,单父就被治理得很好,人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到宓子贱五年任期满了的时候,鲁国人已经对他交口称赞。
宓子贱任期满后回到国都任职,他的师弟巫马期接替他治理单父。巫马期为人与宓子贱不同,做事喜欢身体力行。到了单父以后,巫马期早出晚归,披星带月,昼夜不闲,不论事情的大小,都亲自处理。结果单父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不到三年,巫马期就因为操劳过度而病倒了,不得不回到国都休养一段时间。
回到国都后,巫马期拜会了宓子贱,问道:“师兄和我先后都治理过单父,虽然成绩都很不错,但你并没有费多大的精力,而我却费尽心血,结果还把自己累倒了。请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宓子贱一听巫马期的问题便笑了,说:“我的做法叫作使用人才,而你的做法叫作使用力气。使用力气的人当然劳苦,而使用人才的人自然会安逸!”
“哦,原来是这样,回去后我一定按师兄的话去做。”巫马期心悦诚服地说。
宓子贱可以算得上君子了,他十分善于运用人才,自己虽然每天静坐弹琴,却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巫马期却没使用人才,事必躬亲,结果损伤生命,耗费精气,手足疲劳,政令繁复。尽管也治理得井井有条,但还未达到最高境界啊!他俩的区别在于:前者善用人才,后者则怕用人才。
汉文帝亲政后,有一次朝会的时候,文帝询问右丞相周勃道:“天下一年审理和判决的诉讼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道:“不知道。”文帝问:“天下一年钱粮的收入和开支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吓得汗流浃背,因为不能对答而感到羞愧。这时文帝又询问左丞相陈平。陈平答道:“自有主管官员。”文帝问道:“主管官员是谁?”陈平说:“陛下如果问诉讼案件,就应该去查问廷尉;如果问钱粮,就应该去查询治粟内史。”文帝说:“如果各个部门都有主管的人,那你管的又是什么呢?”陈平谢罪道:“臣惶恐得很!陛下不知道臣等才智平庸,让臣等忝居宰相职位。宰相的职责是对上辅佐皇上,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则抚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都能履行他们的职责。”
文帝听了以后大为赞赏。右丞相周勃非常惭愧,退朝之后便埋怨陈平道:“你怎么不在平时教我如何对答!”陈平笑着说:“您身居丞相之位,难道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如果陛下要询问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您也要勉强回答吗?”这时周勃才明白自己的才能比起陈平差得太多。过了不久,周勃告病,请求免除右丞相的职务,陈平就独自担任具有左,右丞相全部权力的丞相。
领导的工作重点是把握宏观决策,具体实施应该放手让下属去完成。如果在别人做事的过程中,领导老是怕他出错,千叮咛万嘱咐,那就会让别人感到无所适从,更会让他认为领导不相信他的能力,从心里对领导产生反感,进而影响他做事的积极性。
领导者要做领导者的事,乍听起来,这好像是不言自明的事,其实却不然。实践表明,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许多领导者常常“不务正业”,专干别人干的事。比如,本来属于身边工作人员的事,他给代劳;本来分工由别的领导者负责的事,他也插手;本来是下级和职能部门范围内的事,他也包办。这样一来,尽管他“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累得焦头烂额,但效能却很低。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要善于自我约束
所谓自我约束主要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要抓大事。领导者要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不为那些琐碎的小事而浪费过多的精力,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古罗马的法典中有这样的规定:“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琐事。”我国古代也有“君逸臣劳”、“明主治吏不治民”、“大臣不理碎务”的说法。可是做起来也有处理得不好的。诸葛亮虽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所称道,但他却有事必躬亲的毛病,连核对登记册这样的具体事都要亲自动手,“流汗竟日,不亦劳乎?”结果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现代的领导者应当从中受到启示,学会抓大事。
自我约束的第二个意思是要求领导者不直接干预下一级领导者的工作。
三国时期杨颐就主张“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南宋思想家陈亮也主张,对下属既然“与其位”,就应“勿夺其职”,领导者要学会“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用今天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要抢下级的活干。因为那样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又挫伤了下级的积极性,打乱他们的工作部署,造成依赖、埋怨或对抗情绪,使他们没有主见和责任感,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领导者一定要把自己约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不干预下一层次的事。当然各部门各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要互相帮助,密切协作。但首先应把自己的份内事干好。如果把自己的事放下不管,却去干别人的工作,这与现代的专业化分工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不直接去管,这才是清醒的领导者。清醒才能超脱,超脱能使人更加清醒。
不插手别的领导者和下属的工作,并不等于看到问题不闻不问,有建议可以提出来供人家参考。对于自己下属的下属,由于中间隔着一个领导层次,一般应约束自己不去直接干预,看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启发自己的直接下属去处理。
2.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工作
领导者除了不要插手别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外,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还应在通常属于自己的工作中再作精简。也就是说只做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而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则应尽量排除,少做无效劳动。例如:汇报工作或作报告时,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背诵,以显示自己的记忆力,要减少头脑的储存负担,提高头脑的处理功能,有些报告在会前发给大家,不必在会上宣读,会上只对报告进行讨论;打电话能办的事就不写信,便条可以解决的就不写长信;应该由下级提出的办法便让下级准备,不替下级思考问题;办事前做好准备,搞好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和误工,等等。对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也要综合起来考虑,哪些先办,哪些后办;哪些要重点抓,哪些只要过问一下就可以了;哪些事要专门去办,哪些事可以合起来办;哪些事必须按规定程序办,哪些事可以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办,等等。
美国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前董事长兼总经理伯纳姆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理专家。他在其名著《提高生产率》中提出,领导者在处理任何工作前,首先要问自己,这件事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这样一来,工作头绪就大大减少了,时间就节省了,效率就提高了,主动权也就操在自己的手里,不至于总让人家牵着鼻子走。
3.要最大限度地向下属授权
一些领导者之所以成天忙忙碌碌却又忙不到点子上,其原因就是揽权太多。这些领导一方面抱怨事情干不过来,另一方面又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亲自管。当下属把矛盾上交时,他仍亲自去处理那些本应由下属处理的问题,陷在事务圈子里不能自拔。这种包揽各种权力于一身、唱“独角戏”的做法,与现代领导的工作方式是毫无共同之处的。
天津市有个著名的企业改革家就提出“分权而治,分级管理”,他平时只抓九个人,即四位副厂长、两位顾问,加上计划经营、质量管理两位科长和一位办公室主任。这些人再把权力一层一层地分下去,工作起来效率很高。过去一上班,办公室里就挤满了人,晚上又找到家里请示工作,商量问题。现在厂长办公室清静了,厂长可以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筹划长远建设和抓改革上,只用少量的精力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家里有了看书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可以不断汲取新知识,获得旺盛的精力。具体地讲,授权有以下几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