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中册)
21662400000090

第90章 耳鼻咽喉科(9)

(2)采取防龋措施:(1)用75%氟化钠甘油或2%氟化钠水溶液涂牙面,1~2周涂布一次,四次为一疗程。(2)饮水氟化法:使饮水中含氟量达0.8~lmg/升,防龋效果佳。(3)应用防龋牙膏刷牙。(4)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有防龋作用,宜多喝茶。(5)用防龋牙粉,即没食子六钱、生石膏一两、补骨脂六钱、白芷四钱、青盐二钱、熟石膏一两,共研细末,刷牙用。

(3)定期检查口腔。

(4)叩齿、鼓漱咽津、牙龈按摩:每清晨睡醒时,先静心凝神,口轻闭,然后上下牙齿互相轻轻叩击三十几次,然后鼓漱、咽津,同时做牙龈按摩。

5.怎么看待“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龋病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开始是不知不觉地在进行着,浅龋时并无特殊症状,等到侵及牙本质(中度龋)时才有冷热过敏症状,若再不予以重视,深龋时可发生刺激性疼痛,再等到“牙痛是小病,痛起来真要命”的时候(急性牙髓炎),你就会知道牙痛的厉害了,那时候可以痛得你坐立不安、吃不下饭、睡不上觉,会影响生活、影响工作、影响健康。若你体力下降时,接着就会进入急性根尖周炎:感到牙齿发浮,咬东西无力伴疼痛,若不能及时治疗,突然面部开始肿胀起来,发生牙槽脓肿;若你再不重视,可以发生颌骨骨髓炎?蜂窝织炎→败血症、脓毒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肺脓肿等,这就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而且若不及时治疗,以后就得多次就诊,多花费用。

若你命大而且很会“忍”,逃过了急性期,后来你还是逃不过慢性期的到来,就有机会发生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炎→根尖囊肿。

若你还是能“忍”,最终牙齿的冠部部分烂掉了,或者牙冠完全烂掉只剩下牙根了;若你不注意,而且倒了霉,残根残冠又给你带了致命的祸害,发生了褥疮性溃疡后,你仍不予重视,则最终会发生颊癌或舌癌,造成终生遗憾。

也可能是你命大而且“运气”好,逃过了疼痛,但病牙还可能给你带了不少的全身性疾病,你得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对付这些疾病,如口腔病灶性疾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关节炎、贫血、肾病、癫痫、心脏病、糖尿病、卒中、胃病、高血压、肺炎等。为了一点不起眼的牙病,也可能搞得你终生在“病”圈子转个不停,所以请你重视:“牙病就是病,有病就应及时治疗。”

龋病导致并发症的发展过程

6.怎么区别牙齿是刺激性疼痛还是自发性疼痛

病人在叙述吃冷饮时牙齿发生疼痛,有经验的医生常会追问一句;“要疼多少时候?”病人回答说:“过一下,就不疼了。”

医生就从“关键词”中知道此病人患的是牙髓充血,还不到牙髓炎的程度。

单凭一句、几个字就能区别出是属哪一种毛病,这几个字就是“关键词”。是刺激性疼痛还是自发性疼痛?所属的病是有所不同的。如牙髓病中牙髓充血是刺激性疼痛,譬如吃冷饮时冷饮的低温度刚接触牙齿时,牙齿受不了就开始出现疼痛症状,等到温度从0℃上升到口腔温度37℃时,疼痛的因素(冷的刺激因素)没有了,疼痛也消失了。吃热汤时,温度由80~90℃下降到口腔温度37℃时,疼痛的因素就没有了,疼痛也消失了。而急性牙髓炎则是自发性、持续性疼痛。

刺激性疼痛属牙髓充血阶段,医学上称为可逆性牙髓炎,也就是说还有挽回的余地,经过治疗,牙髓组织还能存活。而出现自发性疼痛,则牙髓组织已受明显感染,属于不可逆的牙髓炎,牙髓组织迟早会遭破坏,以后需做髓病治疗。

有时不用说话,单看病人的行动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病人急诊时带上一只冷水杯,并不时地含上一口,医生马上就知道此病人极有可能患的是化脓性牙髓炎,急需开髓引流。这里面还有“热胀冷缩”的原理。冷能使血管收缩,化脓性牙髓炎时刚好是血管怒张时期,若能冷水安抚一下,则可以使症状缓解一些,所以病人带冷水杯以止痛。

7.为什么说“牙痛是小病,痛起来真要命”

由于牙髓是由牙本质所组成的硬组织的腔,牙本质69%为无机盐,硬组织的腔没有弹性,没有伸缩的余地,当牙髓腔内发生炎症时,开始是动脉充血,动脉有弹性,还能从根尖孔向外流,等到静脉充血后,由于静脉壁较薄,扩张的静脉壁被动脉压迫着,小小的根尖孔使回流显著受到影响,这样动脉来的血继续冲向牙髓腔内,而静脉受动脉的压迫,静脉回流出问题,所以牙髓腔压力越来越大,最后随着脉搏的跳动,即每次脉搏跳一下,血流在髓腔内压迫一下牙神经,一分钟七十来下,这种疼痛,病人当然是受不了的。由于牙髓化脓时,冷刺激可减轻症状,热刺激可加剧疼痛,所以不少病人急诊时是带着冷水杯来的。一般打开髓腔,解除压力,就可马上止痛。

8.为什么中老年人也应重视慢性牙髓炎

由于牙髓内神经组织已经破坏坏死,龋洞大引流通畅,慢性牙髓炎平时一般不痛,仅在食物嵌塞或冷热刺激时偶尔可以出现疼痛,在髓腔引流不畅时可急性(牙髓炎)发作。慢性牙髓炎病程较长,中老年人体弱时常可反复急性发作。

慢性牙髓炎平时无临床症状,但由于缺乏有活力的牙髓组织,等于是枯萎的发脆树枝,一碰就折断,所以慢性牙髓炎的牙齿发脆,经常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牙折、牙纵裂。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牙髓炎慢慢地向根尖方向继续发展,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根尖周围炎;并且将牙齿慢慢地发展成残冠、残根,最后还是逃不了被拔除的命运。

慢性牙髓炎往往是不知不觉诱发全身性疾病的因素,因此也应及时治疗。

9.根尖周围炎是怎么回事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围炎(1)有自发性持续性疼痛,能指出病牙的正确部位。(2)早期自觉病牙升长,浮起,咀嚼痛。咬合时病牙先有接触,开始时轻咬时痛,而将牙咬紧反感舒适,以后炎症明显,轻微触碰病牙,疼痛即加剧。(3)若对病牙轻轻叩击有明显叩痛,并有轻度松动。

(2)病变发展成急性化脓性根尖周围炎时就形成根尖脓肿,以后发展成牙槽脓肿(1)病牙浮起,伴有松动,叩痛明显,有剧烈跳痛。(2)脓液在根尖区时称为根尖脓肿,穿破骨板至骨膜下时,形成骨膜下脓肿,即牙槽脓肿。脓肿在根尖时疼痛加剧,病牙根部软组织有硬的炎症性浸润块,红肿、压痛明显。(3)脓液穿破骨膜达软组织内,形成黏膜下或皮下脓肿时,疼痛症状由于压力缓解反而明显减轻,病牙根尖区唇颊沟明显肿胀,有波动,病牙相应部位的面颌部软组织有反应性水肿。(4)伴有发热、发冷、倦怠、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5)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6)血化验白细胞增加。

(3)病变发展成慢性期根尖周围炎(1)常无自觉症状,仅病牙咀嚼时有胀酸感,检查时有轻叩痛。(2)黏膜下或皮下可形成瘘管,长期排脓。(3)若能拍摄X光片,则可发现牙齿根尖区有境界清楚的透明阴影。(4)长期慢性刺激可形成根尖囊肿。

§§§第四节牙周病

1.怎么认识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是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

(1)牙龈是覆盖在牙颈部及牙槽骨表面的口腔黏膜组织,呈粉红色,表面覆盖一层角化层或不全角化层,质地坚韧而有弹性,能适应咀嚼时的压力和摩擦力。牙龈边缘整齐呈弧形,两牙之间突起的牙龈组织叫龈乳头,正常龈乳头紧紧位于两牙之间,不会引起食物嵌塞。但中老年人牙龈开始退缩,就出现牙间隙外露,则容易嵌塞食物。

牙龈边缘(游离龈)与牙体之间有空隙叫龈沟,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龈袋过深超过2mm形成牙周袋,细菌易在牙周袋内生长繁殖,且伴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是牙周炎的典型症状,称为牙周溢脓。

(2)牙周膜是牙根周围与牙槽骨之间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的一端附着于牙槽骨及牙龈上,另一端附着在牙根面的牙骨质上,使牙齿牢固地悬挂式定位于牙槽窝中。牙周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并有造牙骨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可继续形成牙骨质和牙槽骨。牙周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很丰富,对触觉及压觉很敏感,故能调整所承受的咀嚼力量,有病变时病人能明确指出病牙的位置。

中老年人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牙间隙内易食物嵌塞,促使牙周膜纤维进行性破坏,致使周围的牙槽骨吸收,引起牙齿松动。

(3)牙槽骨是包围牙根的颌骨突起部分,近牙冠部分叫牙槽突或牙槽嵴,其容纳牙齿的凹叫牙槽窝,两牙根之间的牙槽骨叫牙槽间隔或叫牙槽中隔。

由于中老年人胃纳不佳,胃酸缺乏,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需要一个强酸性环境),因钙平衡失调,可引起骨质疏松,造成牙槽骨吸收。此外牙槽骨吸收也可因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使骨基质钙与血钙的交换减少,造成骨脱钙,加速骨质疏松。

牙间隙内食物嵌塞破坏牙周组织也可使牙槽骨吸收。由于牙齿的缺失也可引起牙槽嵴吸收及变形。吸收严重时,牙槽嵴可呈刀刃状,义齿修复有困难。牙槽嵴吸收甚至可达下颌管及颏孔水平者,义齿修复时需做牙槽嵴成形术。义齿的功能性力量,尤其是设计不佳的力量不平衡常可促使老年人牙槽骨明显吸收,尤其牙槽嵴的吸收更为明显。

设计周密舒适且恢复咀嚼力量的义齿,可避免牙槽骨吸收,并可恢复面部外形。保留经过根管治疗的残根,做覆盖义齿,对减缓牙槽骨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2.为什么会引起牙龈炎

牙周疾病是指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慢性疾病。病变局限于牙龈者称牙龈病,而侵及到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者称为牙周病。牙龈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成牙周病。

牙龈病是指病变局限于龈缘及龈乳头,可分为牙龈炎及牙龈增生两类。

引起牙龈炎的病因包括:(1)胃中积热,胃火上炎,灼伤血络。(2)不良修复体(如金属套冠边缘过长或不密合,龋齿充填、物的悬突)压迫龈组织。(3)牙间隙中食物嵌塞。(4)滥用牙签、牙线,不恰当地剔牙,损伤牙龈。(5)口腔卫生不良,牙颈部牙垢和牙结石沉积(牙垢是由于在牙齿表面不易清洁的牙颈部或错位牙等处有食物残渣、口腔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以及唾液中黏液素的黏附所形成,再加上唾液中的矿物盐类沉积于牙垢中,逐渐形成牙结石,牙结石刺激牙龈而发炎)。中老年人易患结石性牙龈炎。

3.怎么自我发现牙龈炎?怎么处理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得了牙龈炎:(1)有时感觉牙龈发痒;(2)牙颈部的结石压迫龈缘可产生浅的溃疡;(3)龈缘或龈乳头肿胀,牙龈充血呈深红色或紫红色;(4)进食或刷牙时有刺激性牙龈出血,少数病人有自发性牙龈出血;(5)龈乳头炎时局部胀痛或探触痛明显;(6)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牙龈增生。

一般可使用以下方法来处理牙龈炎:(1)刮除牙结石,消除刺激因素。(2)对不良修复体予以修整或重做。(3)调整咬合,矫治食物嵌塞。(4)用2%碘甘油涂龈。(5)有牙龈增生者可做牙龈切除术。(6)加强口腔卫生,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及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7)使用中药刷牙剂,比如用乌贼骨粉或生石膏刷牙;取旱莲草2两、青盐5钱,同炒焦研末;取鲜槐花2两(晒干)、骨碎补4两、生石膏4两、煅食盐4两,研细末擦牙。

4.为什么中老年人易患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是常见的牙周病的临床表现之一,60%~80%的牙龈炎和牙周炎有牙龈出血,还有不少是因全身性疾患所致的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的原因包括:

(1)牙龈出血大部分由局部原因引起,即主要由牙结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不良充填等引起的龈乳头炎、牙龈炎、牙周炎以及牙龈充血;也可由坏死性龈炎、坏疽性口炎所引起。

(2)由拔牙创伤、牙龈撕裂伤引起。

(3)全身性疾病,如维生素C缺乏病,重金属中毒如汞中毒、铅中毒、铋中毒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粒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肿瘤,如血管型龈瘤、龈癌或其他恶性肿瘤侵及龈部、绒毛膜上皮癌牙龈转移等。因肝、肾疾病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急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引起的牙龈出血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

牙龈的刺激性出血,最常见的是刷牙时牙刷触及牙龈而引起渗血,还有不少人在吮吸时也可引起牙龈出血。出血量与牙龈或牙周炎的炎症有关,可多可少。

自发性牙龈出血经常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应予以重视。不少全身性疾病早期就有牙龈出血,有时单牙龈出血这一临床症状就可以发现某种全身性疾病了。

5.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牙龈退缩

中老年人有横刷牙的习惯,容易损伤牙龈组织,引起退缩;再加上使用牙刷毛过硬的牙刷、牙膏中摩擦剂颗粒过粗,都可能导致牙龈退缩。中老年人牙周组织缺乏正常的功能刺激,这与中老年人的咀嚼力下降有关。中老年人还有偏侧咀嚼的习惯,有一侧或双侧牙齿缺失未能及时修复,在进食时,牙槽骨受力刺激减轻,牙槽骨便容易造成废用性稀疏,牙龈附着的高度与牙槽骨的高度有密切关系,牙槽骨吸收多,则牙龈也会发生退缩多。中老年人常为了“节约”,而在非正规医院制作的不良修复体,这种不良修复体不易清洁,可导致牙周卫生不良,也会使牙龈萎缩。还有不少中年人患有牙龈炎,牙龈炎可继发为牙周炎甚至牙周脓肿,导致牙齿松动,也是牙龈退缩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老年人还有众多的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贫血、白血病和维生素C缺乏病等,也可引起牙龈退缩。全身性重金属中毒,如砷、铅中毒等可导致牙周炎、牙龈水肿及牙龈萎缩。

一般没有好的办法来恢复退缩的牙龈,手术及树脂做的假牙龈都不够理想,所以要尽量不造成牙龈退缩。

6.为什么中老年人易患牙周病

牙周病的病因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1)全身因素

1)由于肾虚、胃热或气血不足所致: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牙周病与全身有密切关系。(1)肾主骨,肾虚则髓弱,髓弱则骨枯,骨枯则不能固齿,故令齿长而动;(2)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3)有齿松动者,阳明脉虚,气血不荣致齿动摇也;(4)胃、大肠二经有热火随经熏灼于上。

2)内分泌紊乱及全身性疾患:如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时及糖尿病、关节病、高血压病、长期慢性疾病等均与牙周病有关。

3)营养不良,营养代谢紊乱:如钙、磷代谢障碍,维生素A缺乏(可使牙龈上皮抵抗力下降,细菌易侵及),维生素C缺乏(可使牙周膜和牙槽骨结构不良),维生素D缺乏(可妨碍钙质的吸收利用,使牙槽骨吸收)等。

(2)局部因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牙垢牙结石的沉积、细菌感染、食物嵌塞、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不正确使用牙签、咬合不良、不良修复体的刺激等。

7.牙周病是怎么回事

牙周病是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破坏性疾病,由于牙周组织破坏,牙周袋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牙槽骨吸收而引起牙齿松动,最后使牙齿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