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21615900000014

第14章 选择第六(2)

后来,吐的一个朋友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奇怪,吐怎么这么傻呢?于是跑去劝吐说:“你这个人真是傻子,你一个卖肉的屠夫,整天在腥臭的宰牛铺里生活,为什么要拒绝齐王拿厚礼把女儿嫁给你呢?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吐笑着对朋友说:“齐王的女儿实在太丑了。”吐的朋友摸不着头脑,问:“你见过齐王的女儿?你何以知道她丑呢?”吐回答说:“我虽没见过齐王的女儿,可是我卖肉的经验告诉我,齐王的女儿一定是个丑女。”朋友不服气地问:“何以见得?”吐胸有成竹地回答:“就说我卖牛肉吧,我的牛肉质量好的时候,只要给足数量,顾客拿着就走,我用不着加一点、找一点的,顾客感到满意,我呢,唯恐肉少了不够卖。我的牛肉质量不好的时候,我虽然给顾客再加一点这、找一点那,他们依然不要,牛肉怎么也卖不出去。现在齐王把女儿嫁给我一个宰牛卖肉的屠夫,还加上丰厚礼品财物,我想,他的女儿一定是很丑的了。”吐的朋友觉得吐说得十分在理,便不再劝他了。

后来吐的朋友见到了齐王的女儿,果然奇丑无比。

寓言启示:

一个天大的好事突然降临的时候,你一定要用理智的头脑分析一下,然后再做选择。一般而言,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陷阱的可能性很小。

每一个人都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

任何时候都不要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常常吃大亏。

10.囚徒困境

刘刚和苏生合谋盗窃了一艘游艇,在破案过程中,两个犯罪嫌疑人被抓到了。警方对他们进行隔离审讯,开始两个人都矢口否认自己的盗窃行为。后来警方向他们交代了政策,如果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只判一年徒刑;但是如果拒不坦白自己的罪行,而被同伙检举出来,就要被判处十年徒刑;如果你们两个都坦白了自己的罪行,那么你们两个都将被判处五年徒刑。

刘刚和苏生都面临着两种选择:抵赖或者坦白。

如果他们不是处于被隔离的状态,他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攻守同盟,大家都拒不承认,抵赖到底,这样两个人合作的结果是都被判处一年徒刑,对他们两个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但是两个人处于隔离的状态,每一个人都担心对方检举出自己的罪行。他们考虑最多的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经济人从利己目的出发的唯一选择。

刘刚想:如果苏生招了,我不招,他被判一年,我将被判十年;如果我招了,苏生不招,我将被判处一年徒刑,而他将被判处十年;如果我招了,他也招了,那也要比他招了,我不招的结果要好……苏生想的和刘刚一样。所以最终两个人都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坦白。于是,他们两个最终都被判刑五年。

这个寓言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

寓言启示:

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做出的理性的、最佳的选择,整体获得的结果有时并不是最优解,而且这种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却又常常是唯一的结果。

当谈判双方采取不合作态度的时候,双方首先想到的是利己,但是最后不但没有获得利己的结果,而且还损害了对方的利益;如果双方选择合作,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双方不仅都获得利己的结果,而且还实现了利他的结果。

合作比不合作要好。

11.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篇》里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丈,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一位老人,叫愚公,年纪快九十了。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苦于大山的重重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回曲折,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搬掉眼前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和汉水的南部,你们说行吗?”全家人七嘴八舌地都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了,挖出来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家人你一言我一嘴地说:“可以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于是,愚公决定移山,他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边去。他们的邻居是京城人的遗孀,有一个遗腹子,刚刚长牙,蹦蹦跳跳地也去帮助他们。从寒冬到炎夏,他们只能往返一次。

黄河边上住着的一个老头,人称智叟。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简直傻的太没边了!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棵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也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竟然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我虽然会死去,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下去,子子孙孙是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被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

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寓言启示:

愚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总比布利丹的毛驴要好,因为愚公毕竟是有所作为的。常言道: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不比愚公面前的大山小,关键是如何动员各种力量,把这些困难扳倒。

选择最笨的办法,常常比投机取巧的办法更有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精诚团结的团队,才可能扳倒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又一座大山,才能感动市场里的上帝--消费者。

12.鲁滨逊的梯子

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莫里·罗斯巴德为了让读者理解“长期投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鲁滨逊孤身生活在荒岛上,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终日为生存而奋斗。唯一的食物来源,就是岛上的一片果树林。他必须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来来回回地折腾八个小时,才能收集到足够当天吃的食物。

这样劳累了一段时期,鲁滨逊发现,比起徒手采摘,做一根采摘棒,能省很多力气--每天只要六个小时就够了。他算了一笔账:做一个采摘棒需要八个小时,如果花一整天来做,就意味着之前要积攒一天的食物,如果用四天,每天就要多干两个小时的活。不过,做好之后每天都可以多休息两小时,还是很划算的。

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用棒子打树上的果子还是比较累,脑袋得仰着,胳膊得支棱着--如果有个梯子,就不用受这些罪了,相同的工作,用梯子只需要四个小时。

不过,做梯子需要花上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必须少休息二十四小时,这真是一种折磨,不过,为了以后每天又可以多出的两小时休息时间,他还是决定做一个梯子。

经过一番苦干,梯子终于做好了,鲁滨逊心想,以后每天只需要干四个小时的活,这下可以轻松了。不幸的是,梯子刚做好,一场飓风,树上的果子纷纷落地,飓风过后那些果树仿佛得了病,纷纷死去。可怜的鲁滨逊,刚刚做好梯子,对他来说已经毫无价值了。他只好采草莓、挖地下植物的块茎充饥。

有了这番经历,鲁滨逊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些长远打算,想起来似乎获益不菲,但岛上的环境变化无常,说不定计划完成的时候,环境一变,之前的打算就全落空了,还得搭上之前的辛苦劳动,吃冤枉亏,不划算。干脆,老老实实地每天做好每天的打算,累是累点,反而不会吃亏。

寓言启示:

投资就是节省当前的消费,换取未来更大回报的行为。一般来说,投资需要的环节越多,收益就越大,当然,时间也更长,更重要的是,风险也更大。

间接投资对环境稳定的依赖性更大,只有变为最终消费时的一环境符合投资之初的预期,投资才可能带来回报,否则,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选择长期投资之前进行必要的预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预测和评估的长期投资就好比鲁滨逊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