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这儿住着七个兄弟。有一天,大嫂到帐篷外边修烟囱,被熊酋掳到熊洞做了压寨夫人。大哥伤心欲绝,跑出去喊着要同熊酋拼个你死我活。最小的弟弟不但有计谋,还有法力。他说,大哥,要报仇,听我的。他叫大哥做了一把弓并四支箭,两支箭头染成红色并配以一种鹰羽,另两支箭头染成黑色并配上另一种鹰羽。小弟弟带着弓箭,叫六个哥哥也都带上弓箭,向熊洞进发。至洞口,他叫哥哥们先藏好,自己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地鼠,挖地道进了熊洞,一看,熊酋正枕着大嫂的大腿躺着呢。他施法使熊酋入睡,然后现人形,告诉大嫂:大哥见她遭难,痛不欲生,现在他们来救她;叫她用毯子做成一个枕头放在熊酋头下,以便脱身。然后,他带着大嫂倒着退出熊洞,并把洞口堵上。兄弟几人汇齐,带着大嫂赶紧跑。不一会儿,熊酋醒了,气急败坏,绕熊洞转了好几圈儿,带着它的熊兵熊将,寻迹向印第安人追去。见熊酋追来,小弟弟同兄嫂后退,来到现今称做“熊宅”(Bear Lodge)的这个地方。他手中拿着一块小石头,叫兄嫂闭上眼睛,听他唱歌。等唱完一支歌,兄弟们睁眼一看,石头长大了。他和兄嫂都站在石头上。他唱了四遍,那石头就长得如今天“熊宅”这么高、这么大。小弟,乃圣人也。熊酋带着它的熊兵熊将来到“熊宅”,排成一线,对着站在“熊宅”顶上的印第安人“熊”视眈眈。熊酋愤怒地喊道:“快把我的压寨夫人送下来!”小弟嘲弄熊酋:“我虽圣人,也无力把大嫂弄下去。”熊酋咆哮如雷,往石头上猛扑,用它锐不可挡的熊爪把石头抓得道道沟痕。小弟先是用黑箭射了熊酋两箭,又用红箭射了第三箭,均未中。而每射一箭,被激怒的熊酋退得远一些,再扑上来的力气也增加了一分。第四次,熊酋几乎爬上塔顶。小弟眼疾手快,用最后一支红箭射进熊酋头顶将其毙命。小弟学着鸟语唤来四只秃头鹰,他们八人抓着鹰足来到地上。小弟叫兄弟们将熊酋尸体堆满木材,将其点了天灯。只听啪啪爆响,燃烧的熊酋尸体碎成无数小颗粒,如彩色玻璃球般。小弟告诫:须用木棍把小颗粒拨进火中;若用手,熊会复活。最后,印第安人把所有熊都杀死而只留下两只,告之:勿侵人类!并把这两只熊的长耳切短、尾巴剁掉。故今熊类,小耳而无尾。
这个传说表现了印第安人艰难斗争、浴血奋战、痛苦牺牲、征服、胜利、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现了他们整个民族的不朽精神、不屈不挠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性格、忠厚善良的品质。这里面有他们的欢笑和眼泪,灾难和幸福,挫折和成功,历史和未来……而这一切,都与他们视为圣地的“熊宅”和“黑山”联系在一起。因此,“魔鬼之塔”或“熊宅”的命名,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之争,而是表现出非印第安裔美国人与原土着印第安人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上的差异与冲突。
不止于此,这种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和冲突,也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明显表现出来。
今天,科学家们已经就“魔鬼之塔”或“熊宅”特殊地貌的形成达成某些共识。这个地区在两亿两千万至一亿九千万年前,曾是海洋。后来,海水退去,地面上升。大约在五六千万年前,北美西部的落基山脉和黑山山脉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熔岩从地心喷至地表,进入原来的沉积岩中,突起数百米以至上千米。日积月累,外面比较松软、易风化的沉积岩被腐蚀,而留下了内里比较坚硬结实的火成岩,“魔鬼之塔”或“熊宅”之状始经千万年而逐渐形成。大自然是“魔鬼之塔”或“熊宅”的真正作者,我夫人说,此乃“天作之塔”。然而,不管科学家怎么说,土着印第安人心目中自有一本账。我想,在一个民族的神圣信仰面前,有时科学是一种很“残忍”的东西。还是让他们在自己的心灵中保住一块圣地吧。
许多非印第安裔美国人,把土着印第安人的这块圣地视为探险和征服的目标,以及显示勇气和胆量的攀岩之地。一八七五年,地理学家亨利·牛顿(Henry Newton)第一次详细记录了“魔鬼之塔”状况,并说,如果没有翅膀谁也休想上去!然而很多人仍然去冒险。第一次试图爬上去的是两个农场主,他们在塔的东南面发现一道竖直的石头柱子,柱间有裂缝,正好可以打进木桩,做成三百五十英尺的梯子。一八九三年七月四日美国独立日这一天,人们惊喜地发现农场主威廉·罗杰斯(William Rogers)先生登上塔顶,并插上一面美国国旗。两年后的同一天,罗杰斯夫人穿着长筒靴和海军蓝裤子,成为第一个用梯子爬上塔顶的女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纽约的美国登山俱乐部不用梯子而使用登山器械登塔成功,仅用了三十四小时四十六分钟。现在每年大约有一千人登顶,登顶者年龄最高者是八十一岁老人,年龄最小的是一个六岁男孩儿和一个七岁女孩儿。特别惊奇的是,一九四一年乔治·霍普金斯(George Hopkins)用降落伞落到塔顶,但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困在塔顶六天,飞机给他空投食物和必需品,最后被营救下来。然而,许多非印第安裔人士视为攀岩胜地、绝好娱乐之地的“魔鬼之塔”,却是北部印第安人进行祭祀、修行和宗教仪式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他们一直反对攀岩,并希望禁止这项活动。为了照顾印第安人的这种民族感情,美国某机构策划的攀岩管理计划(此计划于二零零三年三月三日得到法院确认)中号召人们在每年六月停止攀岩,而百分之九十的攀岩者响应了这一号召。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人们,不管肤色、民族、种族、信仰……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快乐地生活在人类唯一拥有的地球这个美好家园中。
风洞
在美国西部的黑山(Black Hills)地区,大自然像变戏法似的制造了好多奇观异境。前些日子我们见识了地面之上的“魔鬼之塔”(Devils Tower);今天我们又钻到了地面之下,领略了“风洞”(Wind Cave)的风采。
“风洞”在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西南部,北距总统山((Mount Rushmore)数十英里。在这里,地面之上的景物虽然也赏心悦目,但并非此地独有。譬如,面积达一千多英亩的开着黄色、蓝色、红色或紫色野花的草地和郁郁树林,满眼绿色的小山丘,有着小溪和灌木的峡谷和沟壑,可以在上面野餐的绿草坪,刮大风往下掉松球的高大的长针松,褐红色胸脯的知更鸟,蓝得如宝石般美丽的长冠鸟,还有我叫不出名儿来的哨得十分悦耳的小鸟,美洲野牛,叉角鹿,在你脚边跑来跑去的野兔和小松鼠,以及山坡上多得惊人的地老鼠,等等--所有这些,在美国其他一些地方像黄石公园、落基山公园、大蒂顿公园、卡斯特公园甚至茫茫大草原上,司空见惯;在吉莱特市,我女儿学校周围草地里也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叉角鹿,就如同牧民养的羊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悠然吃草;当我在女儿家房子周围散步时,还常常与松鼠、野兔、知更鸟为伴。
所以,单看地面之上,的确无甚稀奇。这里的稀奇,是稀奇在地面之下--“宝葫芦”之妙,全藏在里面。
“风洞”者,因洞口之“风”而得名也。一百二十四年前即一八八一年的某一天,姓贝克汉姆的两兄弟杰希和汤姆(Jesse and Tom Bingham)在此地山沟的一面石壁根底儿,听见非常响的“哨声”,于是循声而去,偶然看见了一个通往地下的黑洞。他们刚靠近洞口,一股强劲的阴风从洞中吹出,扑面而来,连杰希的帽子也给吹跑了。此洞斜伸下去,幽然无底。视之,高低长短,茫然莫测;深浅晦明,底里不清。听之,呜呜、飕飕,长鸣不止,不禁有“风声鹤唳”之感,令人毛骨悚然。世人甚奇之。有好事而胆大者,冒险以蜡炬照明深入其中,提心探索,于是发现了这个世上非常罕见的天然地洞,并因此名之曰“风洞”。
我们一家人按图索骥,找到当年引起人们注意从而导致重大发现的那个洞口。其实,洞口不大,直径约尺许。人在洞旁几尺之外,风平气和;渐近之,遂觉风起;若正对洞口,立刻有一股劲风死命推你的脸面,似发出警告:拒绝探视。小外孙好奇,急急拉住大人的手,战战兢兢伸往洞口一试,陡然缩回。面对此洞,不能不惹人遐想。若这里的人们熟悉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也许将附会出许多妖怪洞穴的有趣故事来,说不定有人会指着洞口说,这就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家,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正是随这飕飕阴风而出而入,他们的婚床就在里面。
其实,此地土着印第安人早知风洞并视之为圣地,而白人于近世发现并作为探险的对象。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洞自一八八一年被发现之后,探险者接连而至。是什么引诱探险者到那茫不可知的无生命的黑暗的风洞之中去呢?好奇心?宝物?还是人迹未到之处的刺激?可能是所有这些原因。至今,人们仍然在寻找类似的体验。
上面所说的洞口是它唯一的天然出口,显而易见,人无法由这个洞口进出。那么,探险者是如何进入洞中的呢?原来,他们选择合适的位置,用炸药炸开洞壁而进入。早期的探险者曾经这样描述他们最初的惊喜:“我们顶着极强的风,沿天然阶梯和崎岖小路走去,下到妙不可言的洞,一直走到地球的肚子里。”最有名的探险者之一,是一八九零年本地一个不到十八岁的男孩儿,名叫阿尔文·麦当劳(Alvin McDonald),仅仅凭借一个“铁筒蜡烛”(一段长约二十厘米、直径约十五厘米、两端敞口的铁筒,蜡烛垂直放于铁筒内壁,烛光从铁筒两端射出),独自在洞中走了十英里(十六公里),探索出好多小路,发现了许多美妙景致,并作了记录。在当时,麦当劳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也因此而名扬遐迩。我们在“风洞”展室看到过他的照片:牛仔帽下是一副略长而清瘦的脸庞,眼睛不大,目光温和而本分,耳朵后面露出齐肩长发,总之,看来文文静静,不肆张扬。据说他的墓地就在附近,不少人跑去瞻仰。
关于发现“风洞”的报道,引来众多好奇的旅游者,当地的一些企业家,包括麦当劳一家,见有利可图,也纷纷投资,用炸药炸开一些通道,开办旅游事业,为游客提供导游,并把“风洞”的一些标本卖掉。那时的“导游”就是举着麦当劳使用的那种铁筒蜡烛领人参观。
“风洞”于一九零三年正式成为美国第七个国家公园:“风洞国家公园”(Wind Cave National Park),把它作为自然遗产保护起来,同时也作为旅游资源供人赏玩。到目前为止,已经探索出来的洞中可行距离大约一百一十七英里(一百八十七公里)。至于风洞到底多长,暂且无人知晓。一八九一年,麦当劳在他的日记中曾说:“已经放弃了发现风洞尽头的主意。”但是,具有更好的装备和仪器的现代探险者却从未放弃。他们正向茫然不知的黑洞深处探进。据说,根据气压测量,目前“风洞”只有百分之五被探知。
我们是下午三点半左右到达“风洞”的,公园管理人员说,下一拨参观时间是下午四点十五分。该公园管理井然有序。洞内地形复杂,上上下下,曲曲折折,歧途丛生,路面湿滑,崎岖难行。所以,参观划分时段,且分不同路线--游人视自己体力自由选择:有两条路线要走四个或三个小时,上下爬四五百个台阶,多受年轻人和身强力壮者欢迎;有一条路线只爬一百四五个台阶,仅用个把小时,乃为老幼体弱者设计。我们有老有小,当然选择后一条最省力的路线。每一个导游只带十余游人,他(她)要全面负责游人安全。
一位年轻的女导游带领我们乘电梯下行四五十米,到达现在旅游者参观的“风洞”进口。她清点人数,申明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然后用力推开铁门。一股冷风夹带着呜呜、呜呜……吼声吹出来,令人顿生神秘之感。里面温度大约只有摄氏十来度,许多人穿上了毛衣或厚外套。洞内漆黑一团,只有导游手里一束电光。她打开照明设备,一开始就很风趣地给大家讲了一个有关安全方面的故事。“风洞国家公园”开园一百多年以来,仅发生过一次事故。一九八九年,一个测绘技术学校的学生来此实习。有一男一女两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迷路了。他们本应两人一组,互相照应。他们的第一个错误是分开探路,结果女孩儿迷失。第二,在这样的洞里迷路,你应该原地不动,等待救援,而最怕乱跑。他们呢,则是到处乱撞。最后,蜡烛点完了,火柴用光了,女孩儿掉进三十英尺(九米多)深的洞中。救援人员深入各个角落,花了三十六个小时才找到她,所幸身体无大碍--其实,她在洞中瞎撞了二三十个小时,最后被发现时,原来离出发地不到百米。洞中小路,上下左右,立体交叉,纵横错杂,虽走了很长的路,直线距离没多远。
此洞之稀奇,在于它与通常人们所看到的溶洞不一样。我在国内去过桂林七星岩,去过北京房山的白云洞和平谷的所谓“京东第一洞”,看过南宁、浙东、贵州……许多地方的溶洞,里面的石钟乳、石笋等等,以及类似于猴子、蛇、青蛙等等各种动物形象,的确有趣;有的洞里有水池,有小溪,里面有鱼和其他水生动物,而且贵州的洞里还有地下河,游人可以乘船转一圈--它们都是由于水侵蚀石灰石,碳酸钙溶解而成。而这“风洞”不同。里面虽潮湿,但没有水池、小溪、小河。也很少见石钟乳、石笋。我随着导游的手电光看到的是洞中石壁上各种花朵,有的似红梅,有的似白莲,有的似黄菊;还有的似片片鱼鳞,似穿山甲之衣,似羽毛,似霜粒,似雪花,似吉林的冰挂和雾松,似玉米穗,似爆米花,似鸟卵,似熔化欲滴的琉璃,似巧克力色的结晶体,还有各种动物面孔。洞中颜色,我看到的是赭红、黑褐、杏黄、米黄居多,次则乳白、雪白,而较少蓝色和绿色。导游走到一个地方,让游人注意头顶一片奇景:名曰“盒子工艺”(boxwork)--只有大自然才可能有这样绝妙的工艺:你看“天花板”整个一片全是石片隔成的一个个方盒子,似邮局一排搁置信件和报纸的邮橱。这就是“风洞”所特有的方解石蜂房状结构。导游又指着某处:“这个地方名叫‘伊甸园’。”我顺着她手指看去,一个大房间,外面有树,有田野、植物,一片闲适的田园风光。
有趣的是,我偶然在石壁上发现几行字:“某某于九一年某月某日到此一游”,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外国也有此君,非中国特产也。看到“九一年”,当时我还以为是一九九一年。后来从导游那里得知,自从成立国家公园,“风洞”中的任何自然物品都受保护,绝对不准动,也不能涂抹、刻划。我们在洞中,只能扶着路边的栏杆,连伸手可触的石壁都不能碰。所以那“九一年”肯定是国家公园成立之前的一八九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