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穷养儿子富养女
21596200000003

第3章 看,这就是男孩

男孩子想知道三件事情:第一,谁是领头人?第二,规则是什么?第三,必须按规则办事吗?要与一个男孩建立稳固的关系,首先,你必须是一个领头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领头人;其次,只制定可以实施的规则;第三,总是按规则办事。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与男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然后,才是相互尊重以及彼此信任。只有做到以上几点,男孩子才会听你的,因为他知道你是站在他一边的。

1、男孩的个性和天赋

某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人的个性正如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地扩展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享受;儿童的一圈代表创作和幻想;少年的一圈代表玩耍和游戏;青年的一圈代表情爱和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代表现实和责任。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圈不完善,这个人的个性就会发展不健全。

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真正走入到儿子那个神秘而丰富的世界里,读懂他的个性和天赋,才能充分理解他的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才能知道你的儿子有多棒、多优秀!

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只要他能爬上去的地方,他就会从那里跳下去;他喜欢玩火;他会把自己藏起来,让全家人着急;他会把一切能吃不能吃的东西,统统都向嘴里塞;他还会故意惹老师和同学生气,并以此为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还会爱上一切富有冒险性的事物,如滑板、攀岩、滑翔、飙车等。因此,有儿童心理学家说,任何一个男孩在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外伤,男孩没受过伤而长大成人,只能是奇迹。

曾有一位母亲把自己带大两个儿子的经历说成是“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

他们每天都让人不得安宁,他们喜欢爬到家具上,再从家具上跳到床上,因此家里的床垫被他们跳出一个大洞;他们还喜欢到楼下的小花园里去爬树,甚至还学“蝙蝠侠”在树与树之间窜来窜去。有一次,他们竟然从几米高的树上摔下来,结果把腿骨摔折了,在家休养了两个月才能去上学。

事实上,大多数男孩都是这样,喜欢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过好几次摔、挨过好几次打,他们还是会对这些冒险的行为乐此不疲;喜欢搞破坏,他会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乱糟糟却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喜欢打架和欺负别人,因此总需要父母为他收拾残局,不是送他去医院,就是送别人去医院…因此,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调皮的男孩束手无策。

也许正因如此,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么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男孩天生就勇敢、顽强、自信、生机勃勃、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意志坚强,男孩的这些刚毅的气质能够让他们远离胆怯、优柔、懦弱、自私和循规蹈矩。

男孩喜欢集体生活,并善于根据自己的实力来估计自己在所处集体中的地位,更喜欢主宰、控制环境。男孩喜欢竞争,在竞争环境中他会觉得兴奋,男孩也愿意接受挑战,甚至有不为任何理由就去冒险的倾向。

如果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爱,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通过对6个月的男女婴的对比实验,可以发现,面对困难的时候,男婴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借助哭泣等手段。

男孩体内的睾丸素使男孩更具攻击性,心理学家称之为“有攻击性的小机器”。在运动能力方面,男孩的爆发力、动作速度和猛烈程度远远超过女孩。

男孩擅长抽象思维,具有很强的立体空间认知能力,4岁的时候就已经擅长三维空间的游戏了,这正是将来学习工程学所必备的技能。男孩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强的潜能,比女孩子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自然科学也是男孩擅长的。

男孩的目的性很强,他们会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在复杂的情况下,男孩比较善于单刀直入解决问题,而忽视感情的因素。

男孩富有个性,他们喜欢张扬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有自豪感。

男孩擅长实践,所以他们总是把家里的东西搞坏,又突然间修好了许久不用的闹钟。男孩的注意力相对要比女孩集中,他们擅长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

2、戴鼻环的男孩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向爱标新立异的儿子居然戴上了鼻环,而这时你还没从他戴耳环的“现实”中走出来呢,于是你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骂了儿子,继而又开始对儿子的前途忧心忡忡。毕竟,以往的男孩是不爱穿耳洞的,更不用说戴鼻环了,甚至你一直以为穿耳洞戴鼻环是同性恋的标志。

年轻的一代总能找到某种方法让年长的一代感到沮丧和愤怒。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六十年代那些留着长发的男孩?那时,一些父母也为那些蓄着披肩发、一身嬉皮打扮的男孩烦恼不堪。

约翰·杰·契普曼(JohnJayChapman)曾经说过:“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秘密团体,他们有着难以言传的热情、品味与兴趣,不论对他们的前辈还是后代,这些都像谜一样地难以理解。”虽然家长都在为男孩所特有的易怒、爱冒险和莽撞行事而担忧,但是对于在身上穿洞的男孩行为,家长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一些曾经在求学阶段吸食大麻的人,其中的大多数人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并开始为自己的孩子是否在面试中穿戴得体,进而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担忧。也许你的孩子很聪明,可以找到一份老板并不在意他是否戴鼻环的工作,比如一家杂货店就有一些戴鼻环的男售货员,又或者,在连续几次被拒绝后,男孩会主动摘下他的鼻环。

子豪大学毕业那年,曾经去一家酒吧应征服务生,老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之后,说:“我很想让你做这份工作,但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的络腮胡和耳环对你来说到底有多重要?”第二天,子豪就把络腮胡剃得干干净净,而且把鼻环也摘掉了。“自然后果论”是抚养孩子的理论之一,恰如这样,由于老板不喜欢男孩穿有几个破洞的牛仔裤,也看不惯他鼻子上戴着的闪光发亮的鼻环,因此他会痛失一份非常理想的工作,这就是“自然后果”。

人类学家说人体装饰和人体穿孔的历史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那么,青少年喜欢在身体的某个部位穿孔的原因和原始人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借此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向世人宣告成长和独立。目前这个社会极度缺乏一些宣告孩子成人的仪式,尤其对于男孩子,因此他们必须在身体上留下某种标记,以满足自己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男孩在身体上穿洞是出于绝望、愤怒和孤独。心理学家马克·麦克维尔(MarkMcConville)曾经说过:“年轻人的服饰其实是心里情绪的外在表现。”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把孩子的服饰与其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一个孩子的服饰装扮越是怪异,表示内心世界越不稳定,当然,如果周围的同龄人都做此种装扮就另当别论了,年轻人不乏强烈的从众心理。如果一个大学新生看见身边的同学或高年级的师哥们都在鼻孔上穿了个孔,戴着漂亮的鼻环,于是他也去穿了一个,这并不表示他正遭遇什么严重的问题,只是在模仿而已。

家长们担心儿子戴鼻环就是有同性恋的倾向,其实有时候情况恰恰相反。一些男孩子会故意用戴鼻环的举动向世人宣布:“我对自己的异性很有感觉,很欣赏,才不在乎你们是怎么想的!”此外,也许有些女孩子会认为戴鼻环的男孩子大胆且性感,毫无疑问,这时候,你的儿子戴上鼻环是为了表示什么或者吸引什么。所以你大可不必因为孩子戴上了一个惹眼的鼻环而大惊小怪,手足无措。

3、正视男孩的弱势

一个男性婴儿诞生那天,确实给所有希望“香火有续”的家庭带来了一阵阵惊喜,然而这份惊喜和雀跃是那么的短暂,随之而来的却是社会长期对他的残酷欺压,“不许哭!”“你是男孩!”等等,希望他能坚强起来,结果呢?一个弱小的男性心灵在强压下歪曲地成长起来了,他所接受的完全是非理性教育和诱导。

一个理性父亲曾这样注视着自己的熟睡儿子呜呼哀哉:“我命悲惨,因为传统教育的无知;我儿也悲惨,因为将来社会的需要。万幸之中,我儿有我,我能于他天生的脆弱中给予一些坚强的补给,想哭的时候我让他哭,想赖皮的时候我尽情地让他耍赖。他要做的首先是学会做一个人,然后才是学好做一个男人。”

这位父亲在无奈中的呼吁不无道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小学里的学生干部通常男生多于女生,高考时的分数往往都是女生高于男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男生比女生聪明的态势已经逆转。

男孩子不爱读书、不守纪律,叛逆心理较强,在学校常常被老师误解或忽略,他们在学校教育中似乎越来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王启睿就曾经为此感到忿忿不平,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告诉妈妈刘梅说:“班里的女孩子成绩好、守纪律、漂亮、干净,尤其是杨扬妹妹,我们陈老师特别宠她,总是在课堂上表扬她,今天我上课大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竟然被陈老师批了一顿。那苹果从中间切开,核本来就是五角星的样子嘛。我们男生都成了老师的出气筒了。”启睿很委屈。专家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育中,女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而男孩天生好动、做事古怪,而经常被老师误解或者忽略。

目前普遍认同的看法是,男孩子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行为问题,二是学习成绩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现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缺乏必要的宽容度,不允许学生有一点点违规的行为,以便于掌控学生。而男孩爱玩、调皮的天性,使他们在行为规范方面比较“吃亏”。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考试偏重于强调标准答案,当考试更多的不是考查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创新性,而是强调它的标准、规范,要求在既定框架里做文章的时候,男女心理和生理天生的差异就可能使男孩子处于弱势地位。

前面开篇里我们已经提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中国的教育思想已由知识传授型开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但大多数教师仍然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施行应试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女孩优势的发挥,而男孩的优势相对容易被抑制。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认为,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首先是两种有差异的儿童文化。“既然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女孩为标准来衡量男孩,或者反过来以男孩为标准来衡量女孩。”他建议教育应建立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发展。

上海市特级校长张正之并不赞同把男孩的问题完全归咎于学校的教育。他认为,这是男孩的弱势、家庭的过度宠爱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单一价值取向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视男孩教育,不是把男孩改造成一个乖孩子,而是要恢复男性的刚强和责任心,让他们具有勇敢精神和社会使命。

综合男孩天生的弱势,请家长在这些方面帮助你的儿子:

耐久性差由于体内的睾丸素的作用,男孩对于某种需求或愿望,比女孩需要更快更及时的满足。因此,男孩的耐久力较女孩差,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要比女孩短,做事也更毛躁,他们经常没听清指令就行动,因而错过很多重要步骤。如果家长希望男孩做什么,就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直截了当对男孩更有效果,不要期待他们对暗示有什么反应。

发育缓慢男孩的发育比较缓慢,学会爬行、站立和走路都比较晚,他们身体发育的速度通常要到高中时才能追上女孩。

协调能力差男孩的细微动作协调能力差,手工可能是男孩的弱项。扣纽扣、系鞋带、拿剪刀这样的动作,他们总是显得笨拙。男孩经常会因为书写差而失去信心,家长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多拿铅笔或彩色笔涂涂画画,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

感官迟钝男孩的所有感觉器官(包括直觉)天生要比女孩迟钝。触觉最敏感的男孩也比不上触觉最不敏感的女孩。在视觉方面,男孩对移动物体更感兴趣。在听力上,男孩的敏感度也大大低于女孩,所以有的家长会抱怨儿子总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而事实上男孩可能真的没有听见,尤其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家长不要呵斥他,越是呵斥,他就越是排斥这种陌生的噪音,家长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让他同时有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从其他事情上转移注意力。

语言能力差男孩的语言能力比较差,可能会比同龄女孩晚一年,在阅读方面,男孩会3倍困难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学习问题,所以补课班里,往往有2/3的男生。男孩不善于察言观色,家长可以通过给男孩讲故事、唱童谣的手段,帮助他弥补语言和阅读方面的不足。

4、男孩的麻烦

王启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亲友来祝贺时,非要叫他的妈妈刘梅谈谈教子成才的方法,刘梅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才摊开双手笑着说:“我哪有什么好方法啊,说起我这儿子呀,我可没少给他处理麻烦事。”

刘梅这话匣子一打开,可是一发不可收了。

话说爸爸王涛是公司一普通管理人员,妈妈刘梅是一家幼儿园的教师,儿子从小学习还不错,可是贪玩、调皮,真给他们俩添了不少麻烦。

上小学的时候,王启睿爱玩贴画,因为家里并不富裕,刘梅给儿子买的贴画是有限的。有一天,刘梅给儿子晒被褥时,发现被褥底下有许多贴画,她马上意识到,这些既不是同学送给他的,也不是她曾经给他买的,要么是孩子偷了商店的,要么是偷了家里的钱买的。不一会儿,启睿放学回来了,一眼瞅见了阳台上晒的被褥,顿时心里七上八下的,他想,看来马上就有“好果子”吃了,他战战兢兢地没话找话:“妈妈,您晒被褥了?”问完又后悔,自己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刘梅并没有为此恼怒,冲儿子发火,只是点点头,不动声色,这反倒让启睿更加忐忑不安。“妈妈,我来帮你摘菜吧!”“妈妈,我拖地!”启睿看妈妈只是低头不理不睬,更是凑过来跟妈妈套近乎。

“儿子,看着妈妈的眼睛。”刘梅威严地对儿子说,“那么多贴画从哪来的?”

“…我,我,我从抽屉里拿的钱买的…”小启睿被慑服了。

刘梅松了口气,至少儿子老实交代了,也没偷被人的东西。“真喜欢贴画,你可以跟妈妈说啊,妈妈可以给你买,怎么能私自拿钱呢?”

儿子感到自己做了亏心事,眼里噙满泪花,悄声对妈妈说:“妈妈,这件事不要告诉爸爸好吗?”“当然可以。不过你给我保证以后不再做这样的事了,那么,这个秘密就只属于我们两个了。”

从此以后,启睿果真再也没拿过一分钱,而且还学会了精打细算,成了理财小高手了。

妈妈说完,亲友们都看着启睿哈哈笑起来了。“妈妈,你不讲信用啊,你可给我保证过了,这是咱俩的秘密,怎么现在全抖给大家啦!”王启睿故意贫嘴,说完也笑了。

刘梅这下收不住嘴了,她继续讲起了儿子高中时候的一件事。

儿子升入高中了,不想孩子越大麻烦还真是越多。有一天晚上,刘梅让儿子去给朋友送点东西,可是启睿似乎有什么心事,一向听妈妈话的儿子,支吾着借故推辞了。

不一会儿,电话响了,启睿接完电话就慌慌张张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看到儿子心神不安的样子,刘梅意识到儿子遇到麻烦事了,便厉声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启睿眼瞅着瞒不过老妈,便实话实说了。原来是一帮小混混在学校门口围堵启睿,让他回家拿钱给他们,不然就没好果子吃,现在就是让他回家拿钱的。

刘梅顿时气愤不已,她让丈夫王涛带儿子一起去了却此事。刘梅一人在家如坐针毡,她不能让儿子受这样的欺负,终究还是耐不住性子,也悄悄地跟了去。

走到半路,就碰到了他们父子俩,王涛安慰妻子,“没事了,回家休息吧。”

看丈夫的表情似乎事情并没有解决妥当,“不行,得杀个回马枪,今天必须把这件事情摆平!”

刘梅一行到了校门口,看见十来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小混混百无聊赖地站在那里“等”着王启睿拿钱呢,这几个小男生也看到了王启睿的妈妈,有些龟缩了。

“说,我儿子欠你们的钱吗?要是欠钱我来还,要是不欠钱,你们找我儿子的麻烦,我饶不了你们,你们这是敲诈!”

为首的“头头”只得说了实话,他们是“奉命”来敲竹杠的,事情是王启睿的同班同学所为。根据孩子提供的线索,当晚刘梅就带着启睿找到了那个同学的家,原来他的父亲正是学校的校长,听了刘梅的陈述,校长郑重地向一家三口认错,并表示今后一定严加管教。

回家路上,刘梅对儿子说:“儿子,遇到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不能委曲求全,交友要慎重,远离那些品行不端正的孩子。”

“可是妈妈,我是班长,能保准不得罪人吗?”

“只要公正无私,就不要怕得罪人,一个男子汉就是要敢作敢为。”

从此启睿不仅努力学习,在班里也大胆管事,号召力不凡,越发显得有魄力。

亲友们早已笑成一团,“咱们的启睿出息了…”

“我给妈妈惹了许多麻烦,不过我觉得她也常常乐在其中。”马克·吐温说过。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庭不再是过去那种父母说了算、孩子对父母只能惟命是从的专制类型,因此,为人父母比过去更难。儿童心理学家和作家路易丝·卡普兰博士中曾写道,“一个家庭的情感结构越稳定,孩子们越容易出于义务与爱,自然地承认父母的权威,接受父母的管教。从父母身上,他们获得清晰的观念。当他们为人父母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以同样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动辄就发火,孩子犯了错误,有时候不动声色,会使孩子摸不着头脑,然后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效果要比大打出手好得多。当然,在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家长就不能不动声色了,这时应为孩子树立自信心。刘梅说,她在处理坏小子们敲诈儿子的事情时,自己简直就是一头保护幼崽的母狮。当然,这和为孩子护短是两码事。

5、谁是领头人

“男孩子想知道三件事情:第一,谁是领头人?第二,规则是什么?第三,必须按规则办事吗?要与一个男孩建立稳固的关系,首先,你必须是一个领头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领头人;其次,只制定可以实施的规则;第三,总是按规则办事。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与男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然后,才是相互尊重以及彼此信任。只有做到以上几点,男孩子才会听你的,因为他知道你是站在他一边的。”美国艾里姆夫妇在畅销书《养育儿子》中告诉我们。

这一观点非常有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女孩与男孩的关心点决然不同。刚刚认识了一群新朋友,女孩最想知道的是:我能与哪个小伙伴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而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却是:谁是这群孩子的头?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班级,女孩最关心的是:这些陌生的同学不会欺负我吧?而男孩更关心的是:谁是班主任?谁是班长?

我们借助一个中国的故事来佐证。这个故事来自前几年好评如潮的电视连续剧《宅门》。主角白景崎是个生下来就不会哭的男孩,顽劣异常。他的母亲白文氏是个既聪明又能干的女性,能够在京城医药世家白府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使白府走出低谷,却没办法制服这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在白景崎气走了好几位老师后,一位“论学问是国子监的监生,论功夫是神机营的武师”的季宗布先生成为白景崎的新老师。这位季先生看见“景琦弄块烧了的炭,放到胳膊上”,却不以为然地对白文氏说:“我看这孩子挺好的。”他的理由是:“孩子得管,可别管傻了,听话的不一定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了未必没出息。”

且看季先生是怎么“降伏”白景崎的:

景琦伸出了手,季宗布扬起板子刚要落下,景琦突然跃起抓住板子。

季宗布毫无防备,忙用力攥住,景琦夺了两下夺不下,突然撒手从桌下抽出一把裁纸刀向季宗布的腿上猛刺,季宗布一侧身一反腕夺下刀,抓着景琦的胳膊顺势往上一提,景琦右臂脱臼了,立即不能再动,疼得直咬牙。

屋里只剩下季宗布和正活动着胳膊的景琦。季宗布已然给他接好了胳膊,见他仍不舒服,便问:“还疼么?”

景琦就自个活动着胳膊,仍不说话,也不看季宗布,满脸的不服。

季宗布道:“去洗洗睑,跟我去吃饭。”

景琦没动,两眼凶狠地望着季宗布。季宗布不再说什么,拿起筷子自己吃起来,只是漫不经意地不时瞥一眼景琦。

景琦仍死盯着季宗布。季宗布坦然地边吃边说:“你甭俩小眼儿眨巴眨巴地瞪着我,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景琦终于说话了:“想什么?”

“你满脑子想的都是弄个什么招儿把我给治喽!告诉你,死了这个心!想治我?你还小点儿,来!”季宗布忽然伸出右手食指:“有本事的,用手把我这个手指头撅折喽!”

景琦一下子来了精神:“真的?”

“真的。”

“两只手?”

“来吧!”季宗布一笑。景琦两只手齐上夹住季的食指:“我真撅了?”

季宗布点点头,景琦咬牙切齿拼尽全力开始撅,使劲儿使得全身乱颤。两只手撅一根食指,季宗布的食指像根钢柱一样纹丝不动。

景琦站起身拼尽全力终于无用,他一下子泄了气,惊异地望着季宗布。季宗布笑了笑接着吃饭。

景琦:“你神了!”

“那当然!这叫功夫,吃饭!”

“你教我功夫!”

“不教!”

“怎么了?”

“你得先念书。”

“那你怎么练功夫?”

“你以为我光会功夫?来。”季宗布从布包里拿出《庄子》给景琦,“你随便翻开一篇。”

景琦好奇地翻开一篇。

“念头两个字。”

“物无,”

季宗布十分流利地背起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景琦真的听傻了。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季宗布滔滔不绝,抑扬顿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景琦忍不住大叫:“你真神了!”

从这些精彩的片断中,我们看到,季宗布正是按照男孩希望知道的“规则”办事,更重要的,是他证明了他有理由成为“领头人”,从而得到白景崎的信任,当景崎发现这位季先生就是当时把他从绑架者手中救出的侠士时,再也没有什么比侠肝义胆更能征服小男孩了。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每个男人都有当头的欲望,每到一个新的领域,男人之所以关心“谁是领头人”,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新领域的规则是什么,当“领头人”有什么具体的条件,然后与自己已有的条件对比,确定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现在的“领头人”去竞争。

这是由男孩强烈的竞争心理造成的。事实上,从妈妈受孕那一刻起,Y染色体已经决定了这个小婴儿体内有远远大于女婴的睾丸素,在妈妈的肚子里,这些睾丸素便赋予了男孩不同于女孩的天性—冒险、争吵、自吹、争斗等。因此,强烈的竞争欲望是每个男孩的天性。对于成年人来说,这股内心深处涌动的力量会演化成前进的动力,但对于男孩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这些只能是自然天性的表现,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这些可能发亮的金子就被埋没了,甚至它们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

如果家长告诉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对的,但一定要正当竞争,长大后,孩子就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家长鼓励孩子的不正当竞争,孩子就会延着“弯路”成长—现在他就考试作弊、拉帮结伙,长大以后,他可能还会做出更离谱、更可怕的事情来。

竞争是男人的天性,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说:“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

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男孩这种过强的竞争心理,性别赋予他们巨大的能量,这是男孩的优势所在。因此,当你试图想通过你的“高招”,对男孩进行重新“编程”时,你不如这样做:告诉你的男孩要遵守竞争的规则—公平、公正、正当,然后就放手让他去争吧,这样将更有利于这个小男子汉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