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性别和内心的需求,决定了男孩和女孩不能“混养”的事实,构成了男孩女孩健康成长的多元化思维,多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无不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男孩女孩的共性和个性和谐统一的教育方式。穷养儿子,其实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这里所说的“穷”和“富”,包涵了不同于金钱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品质上的培养。
1.性别教育的“破冰”
性别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指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正确地说出自己或他人的性别,并且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所认可的男孩和女孩的标准。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包括了性别认定和性别角色认同两个方面。
下面是妈妈和女儿敏敏的对话:
敏敏:妈妈,你小时候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妈妈:是女孩呀!
敏敏:那爸爸呢?
妈妈:爸爸是男孩呀!人的性别是不会变的,小时候是男孩长大了还是男孩,就像敏敏长大了还是女孩子呀!
敏敏:可是,我好想长大了做爸爸,那样我就可以赚很多很多钱!
妈妈:…
这种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也许您和宝宝也曾有过。
再看下面的场景:
夏天到了,妈妈把珊珊的头发剪得非常短,乍一看简直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珊珊一照镜子就“哇”地大哭了起来,“我不要变成男孩子,我要长头发!”
妈妈看着哭成花脸的小珊珊,哭笑不得,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如此伤心的女儿。
学前期的许多孩子都会有敏敏和珊珊那样的困惑。她们不清楚人长大后性别是否会改变?头发剪短了是不是就变成男孩子了?其实,这跟学前儿童还没有获得性别守恒的概念有关。事实上,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宝贝就有了性别的烙印,从姓名、服饰、玩具,到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宝贝正是从爸爸妈妈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逐渐地理解性别。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获得“人的性别永恒不变”这样的概念要经历三个阶段。
3岁时候,认识了性别的外在标识。早在3岁左右,幼儿能够根据某些外部标记来辨别周围的女性和男性。如:爸爸带领带,妈妈穿裙子;爸爸有胡子,妈妈却没有;妈妈长头发,烫头发,爸爸却是短头发,也不烫发…在这个阶段,当人的服饰、发型变化时,孩子们可能会以为人的性别也发生了变化。珊珊看到自己头发被剪短时,就以为自己要变成男孩了,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典型反应。
到了4~5岁的时候,儿童的性别意识开始丰富。他们对性别的差异也比3岁时更好奇。比如,当宝贝发现男女上厕所的方式不同时,通常会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要站着尿尿,而妈妈要蹲着尿尿?”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殖器也产生了好奇,想看看自己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到男性和女性在生殖器上的差异。有时,听到有人提起“小鸡鸡”等字眼,会觉得神秘而咯咯地偷笑。甚至有的宝贝会因为实在太好奇,玩起脱裤子之类的游戏。这时,宝贝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加强。他们会坚定地认为,男孩子玩洋娃娃是不正确的,女孩子也不能玩那些打仗游戏。如果有人告诉他们,戏剧里演“官人”的是女人,演“娘子”的是男人时,他们一般不能接受。但是,他们还坚持认为,改变人的衣服、发型、行为,会改变人的性别。
6~7岁时,儿童真正懂得了人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如果给该年龄阶段的儿童看一张穿着裙子的男人的照片,他们一般能准确地做出判断,继而感觉这样的装扮不可理解。
我国云南部分苗寨有这样的习俗:生下女婴就把胎盘埋在灶的下面,象征着女婴以后的主要责任、工作与角色就是煮饭;而男婴的胎盘则被埋在房柱下,象征着他以后要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为家庭建房子。
在许多文化中,社会为男孩和女孩分别设定了一些标准和角色规定:
鼓励女孩选择表达性的角色—包括对人温柔友好、会照料人、有合作能力和对别人的需要敏感等特征。这些心理特性为女孩今后更好地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保持家庭的功能和成功抚育幼儿做好了准备。
鼓励男孩选择工具性的角色—传统上作为丈夫和父亲,男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保护家庭不受伤害的义务。社会对男孩的期望使男孩变得更自信、坚强、独立和富有竞争力。
性别角色认同
李伟是跟爸爸在部队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从小就跟部队家属的男孩子们玩,摸爬滚打,玩具都是军车模型和各式玩具枪,衣服都是军绿色的,头发永远留着板寸。李伟从来都是大大咧咧的,跟身边的男孩子们“称兄道弟”。
看到这样的描述,你是不是觉得李伟是一个阳刚气十足的大男孩?其实,李伟是个模样清纯的女孩子,李伟的性格跟军官爸爸有很大的关系,爸爸不喜欢女孩子矫柔造作,希望李伟像男孩子那样坚强勇敢,长大也跟自己一样成为军营一朵优秀的“绿花”,所以,他一向鼓励女儿一切向男孩子看齐,也就是“男孩做派”。李伟从来没玩过洋娃娃,从来都是休闲的中性服饰,从小到大从没见过她穿裙子。
可是,眼瞅着李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周围的男孩子却一如既往地把她当“哥们儿”,李伟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边的女孩子都有了男朋友,李伟却还是孤身一人,爸爸也开始着急了。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时有存在,有些父母出于各种原因把女儿当男孩养,把女儿打扮成“假小子”;而另一些父母则把儿子当女孩养,结果男孩子成了“娘娘腔”。针对这种现象,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说:“对小孩子的性别教育很重要,孩子对性要有正确认识,正确的性别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在儿童对“我是谁”开始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性别意识开始成为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儿童对生理上的性别认识一般容易掌握,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是随着儿童的成长,宝贝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别和性别角色认同。
曾有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女儿有一天突然和我说:“妈妈,我觉得我的个性太要强了,不好,到现在我还不会撒娇,都怨你们小时候把我当男孩子养,让我总是想往前冲,不能容忍别人在我的前面,我现在失去太多女生好朋友了,而一些男孩子也疏远我。”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把女人培养成一个刚强的强人未尝不是件好事,她们越是具有超强的能力,父母越是为之高兴,这一点似乎无可辩驳,但是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通常都会重新审视自己,而且更多是站在异性角度,这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性别非常苦恼,甚至这种苦恼会影响他们一生。
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性别难道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
很多学者认为,如果孩子性别角色混乱,女孩变成了“顽皮的假小子”,男孩变成了“女人气的假小囡”,行为模式和性取向有分歧,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麻烦和痛苦。待到成年后,他们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或者很难融入自己的性别群体,抑或是很难被异性接纳,这便会给恋爱和婚姻带来问题。一些教育家也特别指出:性别角色的错位,容易形成性别紊乱,严重地说,还会形成假性取向甚至会导致错误变性。
当然,在这一问题上,也有少数人持肯定意见,他们从极端的社会建构论中找到理论的支持。他们认为,所谓性别都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先天的自然事实。所谓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只是出于社会建构的性别术语。就像“酷儿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所说的那样,他认为根本不存在像合法的性别身份这样的东西,我们所理解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其实正是被社会制约的表演。那些性别错位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难以给他们定位性别,他们可以是男性气质的女人,也可以是女性气质的男人,更有甚者,会是同性恋者、易装易性者等。
因此,教育子女,父母要尊重“性别差异”。这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个爱花的养花人来说,一定要懂得根据花草的习性给予不同的再配合养护方式,那样才能使花草枝繁叶茂、芬芳馥郁。譬如兰花就必须放在温室里呵护;蕨类应该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仙人掌不可天天浇水…
所以,培养孩子,同样也需要根据他们的特征,因材施教。性别差异除了男女生理上的不同之外,强大的社会压力从婴儿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要求他们去扮演符合社会文化认同的性别角色。幼儿时期,受父母及家庭影响最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学、老师、学校以至整个社会,都在慢慢地使孩子扮演适合他(她)性别的行为模式。
身为父母,应该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父母们应该相信,平等的性别角色,有利于孩子发展更宽广的自我实现空间。也就是说,不论孩子的性别如何,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在这个社会,成功与否同性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性别教育趋同与性别平等误区
关于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再简单不过: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
但是,专家指出,对孩子正确的性别认同教育是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
30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预言了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而事实上,随着我们的社会渐渐展出更为理性的姿态,以往我们的男孩女孩教育法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男孩太男性化或女孩太女性化,都不适合当前的社会。目前,“双性化教育”正在国外的家庭中悄然流行,中性化也确实已经作为一个时尚词汇,频繁地见诸国内各大报端、影像、网络等媒体。
前几年,“超级女声”的选拔赛火辣辣地“热爆”了电视荧屏。在这场超级真人秀中,成都赛区冠军李宇春的人气远超其他“超女”。她的帅气、洒脱,为人低调的台风和举止,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捕获了众多观众的心。
不少人在网上评论,在李宇春这种中性女孩身上有着让人着迷的独特气质,它既能消除女性间的猜忌,又能让人不自觉地与她亲密无间
对于李宇春现象,有媒体分析说,两性边界的模糊正是世界审美潮流的一个总体趋势。
然而,中性化日趋潮流,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也要随波逐流而日渐趋同呢?上文所提到的“性别都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先天的自然事实”是否能禁得起实践的考验?在现实和时间面前,恐怕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实验品去做这种危险的尝试。
有人产生疑问:教育的性别趋同化是否就是性别平等的表现?按性别教育子女是不是就是性别歧视呢?
我们将这一话题追溯到“男女平等”的发展历程: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是朴素而平等的;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是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公然实行男尊女卑、夫权统治;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古代有显著的改善,男女平等也被奉为一项法律原则,但是,这种男女平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虚伪性,原则和实践、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之间也有很大的距离;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文化教育和集体生产的发展,女子同男子一样参加学习和劳动,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男女互助互爱之风大大发扬,妇女和男子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而如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男女平等”却成了更为敏感的话题。男孩子除了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外,学业、婚姻、工作及家庭诸多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而女孩子也同样面临着诸如此类的压力,现实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对你网开一面,况且如今的女强人层出不穷,自己靠自己的实力买高档车、住高档房子的应有尽有。
然而,当女性的独立意识被无限地拔高之后,她们内心深处却难以消除自己在心理气质上的阴柔倾向,对男性世界的认同和排斥、对现实的参与与逃避是现代女性面临的窘境。时常听到有些女人抱怨:“我又要顾家又要工作,还要把自己打扮漂亮点,拴住男人的心,我觉得我们女人活得比男人累多了!”现代女性也确实处于两难的境地,社会要求女性自我独立的同时,女性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家庭仍然是她们生活的重头戏,不但要顾及家庭的和谐,还要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以确保内心的安全感。
往往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女孩子男性化的时候,好像人们还容易接受她的一举一动、装饰打扮,可是当一个男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娘娘腔时,人们却把他当笑柄,很难接受他的“不凡”表现。其实,这种男人“磁化”不被人认同的现象折射了这样一个现状:家庭以外的世界依然由男性占据,工作体系仍旧是男性化色彩,女性在职业中的角色依然只能是男性的配角,只能参与其中。女强人只好用男人的面目在男人的世界里打拼。这就完全可以理解女性“雄化”容易被人认同的事实了。
而我们上述的性别趋同教育中,“双性化教育”、“中性化”潮流,尤其是“女孩男养”看似一种性别平等的教育,其实被戴上了平等教育的光环,社会仍然是依附男性文化来看待女性,女性表面上追求中性、独立,但骨子里仍然依附男性来为自己设立标准。
当然并不是说女性实质上依然在受歧视的同时,男性就可以随遇而安地过着自己的“大爷”生活了。其实现实生活中,男性一样会面临受歧视的现实。女性在职场上遭遇歧视,而男性天生存在的弱势,也让他们在某些方面倍受抑制。如今的学校教育重记忆、轻分析,重成绩、轻能力,重填鸭、轻方法,所以尽管男孩逻辑思维再严密、空间想象能力再丰富、动手能力再显著,到了中国的现实教育当中依然无用武之地。相反,女孩在记忆、成绩等方面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由此看来,在学校这一环节中,男孩特性得不到发挥,长期受“成绩”压力的困扰,势必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里所提到的男孩女孩的不同优势和弱势,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细阐述。
为了澄清关于“歧视”的话题,我们来看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对性别平等的界定,即男女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也就是说,所谓的平等,也就是“权利、机会和责任”。再进一步说,孔子尚且主张“因材施教”,对于男孩女孩,我们怎么可以用“同样的教育”来扼杀孩子的个性呢?
上篇穷养儿
一个饱受虐待、在艰难困苦中长大的男孩为了他人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一个拥有世界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并在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男孩,长大后却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无情地剥夺他人的生命。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将男孩的成长全然升华到“牺牲”的高度,男人被寄予太多期望,这种期望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作用了。而如今,男孩子除了将来要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外,社会责任和压力也与日俱增。他们要面临学业、婚姻、工作及家庭等诸多的社会及人生课题,并靠自己去一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