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21492100000042

第42章 火攻篇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①,二曰火积②,三曰火辎③,四曰火库④,五曰火队⑤。

行火有因,因必素具⑥。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⑦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⑧而应⑨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⑩,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 者凶,命曰费留 。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致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怒可复喜也,愠可复悦也,亡国不可复存也,死者不可复生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解】

①火人:这里指放火焚烧敌人的人马。

②火积:焚烧对方囤积的粮草。

③火辎:焚烧敌军的辎重。

④火库:焚烧敌军的物资仓库。

⑤火队:焚烧敌人的运输设施。队,通“遂”,指道路,这里泛指敌军的交通设施。

⑥行火有因,因必素具:参考《竹简本·火攻篇》,意思为“放火一定要有引火之物,引火之物必须平时就准备好”。因,凭借。必,一定、必须。素,平时、向来。

⑦箕、壁、翼、轸:均为二十八星宿。上古时期,人们把自然看得非常神秘,又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特别重视观测天象,二十八星宿就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天文知识。箕,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壁,北方玄武七宿之一。翼、轸,均属于南方朱雀七宿。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得知,月亮与这些星宿运行到一起的日子一般多风,这可以看做是上古时的气象资料。

⑧五火之变:这里指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

⑨应:相应、策应。

⑩可从而从之:(等待使用火攻以后)可以根据情况,能够进攻就采取进攻。第一个“从”是随从、顺着的意思,第二个“从”是盯着它的意思。

以时发之:只要等待到可以放火的时机就可以了。时,时机,即“天之燥”、“月在箕、壁、翼、轸”。

以数守之:等候火攻的条件。数,星宿运行的规律,这里指气象变化的规律。守,守候。

火佐攻者明:用火来帮助进攻,效果明显。明,明显。

强:增强。

修其功: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修,加强、扩大的意思;另一说修是修举的意思。功,作战力量;另一说是行赏。

费留:指白费钱财,枉留大军;另一说是“吝惜费用,指打了胜仗而不及时的论功行赏的行为”。

愠:生气、愤怒。

警:警戒、警惕。

安国:安邦定国。

【译文】

孙武说:火攻的方法一般有五种:一是放火焚烧敌军的人马,二是放火焚烧敌军储备的粮草,三是放火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放火焚烧敌军的仓库,五是放火焚烧敌军的通道与运输设施。

实施火攻一定要依靠引火之物,这些引火之物平时就应该准备好。放火要看准有利的时机,起火要选好有利的日子。所谓有利的时机,是指气候干燥以利于起火;所谓有利的日子,是月亮行经箕、壁、翼、轸这四个星宿位置的时候,凡是月亮经过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容易起风的日子。

凡是用火攻敌,都必然根据以上五种情况所引起的敌情变化,灵活运用兵力策应。如果从敌营内部放火,就应该及早派兵从外部策应攻击。如果敌营内已经起火,但敌军仍然保持镇静时,应等待一下不要急于进攻;要根据起火以后的情况决策,可以进攻就发起进攻,不可以进攻就停止进攻。也可以从敌营外部放火,这样就不必等待有人从内部接应,只要时机适合就可以放火攻击。火攻应从上风处发起,不能从下风处进攻敌人。白天风刮得很久,到夜晚风就会停止。凡是领兵打仗必须懂得这五种火攻形式的变化,并根据天时气候变化的规律,等待火攻的时机。

用火攻辅助军队进攻,效果十分显著,用水攻辅助军队进攻,可以大大加强攻势。水攻可以隔断敌军的阵形、联系和运输,但不能像火攻那样毁灭敌军的兵马和军需物资。

凡是打了胜仗、占领了敌人的阵地,却不能巩固胜利果实,是很危险的,这就叫做“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考虑这一问题,贤良的将帅要认真处理这一问题。没有好处就不要采取行动,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用兵,不是到了不得已的危急关头就不要开战。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为一时的怨恨而出阵交战。对国家有利的可以出兵,对国家不利的便停止行动。这样愤怒可以重新变为喜悦,怨恨也可以转变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便不可能重新匡复,人死了也不会重新复活。所以对于战争,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对待,优秀的将帅要小心警惕,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重要原则。

【浅析】

本篇名为《火攻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系统总结火攻经验和特点的专论,主要阐述了火攻的种类、条件,实施火攻的方法以及火攻后的相应应变措施等问题。在《火攻篇》中孙武提出了“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战争原则,充分体现了他“安国全军”的慎战思想。

孙子的惟利原则,是指考虑问题,采用战术,制定方针,谋划战略要以现实的利害为依据,对所作所为要有一个清醒、冷静、理智的正确态度。惟利原则不是惟利是图,利令智昏终要失败。见利就争,见便宜就抢,争抢到手的往往是诱饵,会变成害。所以,聪明的人考虑问题做决策时,总是能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

“火攻”的真实含义为以火助攻。孙武在整部兵法中独辟一篇专门讲述火攻这种特殊的作战形式,他认为以火助攻是加强进攻力量,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他指出“火攻有五”:火烧敌军,火烧粮草,火烧敌人的辎重,火烧敌人的仓库,火烧敌人的运输设施、粮道,这是火攻的种类。孙子还提到了火攻的条件,即“行火必有因”,需要准备器具和必须具备“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的气象条件。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兵家正是知道“水火无情”的道理,才把它们运用于战争。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加以特别注意,以免“自淹”、“自焚”。

之于孙武“慎战”的思想,本篇的要点在于“修”,即修功、巩固胜果,把敌人的力量吸收到自己内部来增强自己的力量。由此,孙子重利的原则在此篇得到完全体现。

【案例】

借名人增值的派克笔

《孙子兵法》云:“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在战争中,巧借水、火或者其他辅助力量而可以使弱者转化为强者,使劣势变化为优势。在商战中,思维敏捷的商人们也常常借助“东风”来为自己助势,扩大其影响力。

孙子的“火攻”不过是“兵攻”的辅助手段,里面包含了“借助”的思想——借助一切客观条件为我所用,从而壮大自己,击败敌人。

派克笔,在世界书写工具中素享盛誉,拥有派克笔,往往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派克公司也因生产高品质的派克笔兴旺发达,誉满天下。

派克笔的历史一片辉煌,派克公司因生产派克钢笔而为全世界所知晓,但全世界对派克笔的辉煌历史究竟知道多少?

1943年到1944年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派克公司赠送给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一支派克笔,这支钢笔是派克公司特制的,其贵重之处在于其笔杆上镶有象征艾森豪威尔四星上将军衔的由纯金制造的四颗金星,其主要目的在于赞扬、称颂艾森豪威尔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为人类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两年后,盟军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艾森豪威尔将军就是用这支镶有四颗金星的派克笔在纳粹德国的降书上签的字。

1962年3月,从人类首航宇宙获得成功之后,美国太空人格林上校飞绕地球三周获得又一次成功。为纪念人类征服宇宙这一对人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派克公司又使用“友谊七号”助推火箭的太空材料制作了一支特殊的派克钢笔,赠送给格林上校。这支用太空材料制作成的钢笔,笔身上刻有“美国进入太空纪念”的字样。

1972年,基辛格博士访问中国,随后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正式访问中国,尼克松赠送给毛泽东一支派克钢笔,这支派克钢笔的材料中含有“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后从月球上带回的月球尘埃。

1987年12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和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签署《撤出中远程导弹协议书》所使用的钢笔,也是由派克公司特别制作的,这两支派克钢笔都由纯银制成,笔身上分别刻有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姓名,协议签署后二人互相交换派克笔以作纪念。

以上这些荣耀,一方面为派克公司增添荣誉,大大提高了派克公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了派克公司在世界书写工具行列中的显赫地位。国际上生产名牌钢笔的厂家不计其数,唯独派克公司有这种与世界风云人物接触、“握手”的殊荣,这不正是派克公司的事业辉煌隆盛最显著的标志吗?

名人拿的笔,笔成了名笔,许多人拿了成了名的笔,却没成为名人;名人还是名人,名笔还是名笔,自己还是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企业生产的某种东西每个名人手中都有一件……那时,名人还是名人,你不再是原来的你,由于名人的原因,你也会小有名气。广告已经铺天盖地,看哪个属于你。好好研究,细细琢磨,如何成为第二个“派克笔”。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假发大王

《孙子兵法》云:“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无论行军打仗还是商场争斗,都围绕着“利”这个原则来进行。管理者和领导者要考虑到利害的得失,在作出决策的时候要兼顾到事情的两个方面。该争取的时候要争取,该放弃的时候要放弃,做到趋利避害。

对于“利”,睿智的商人总是有着敏锐的嗅觉,他们往往能通过一条信息、一则新闻、一句话等,捕捉到商机,从而大获其利。但需切记,惟利原则并不是惟利是图,利令智昏终要失败。

1958年,中国商人刘文汉在美国还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没有什么大的资产,他只能做一些汽车配件生意。当时在美国做这种生意的人很多,他的生意很不景气。他早就有一种要开拓一个新行业的想法,可是干什么好呢,他一直拿不准。

这年的夏天,他到美国克里富兰市做一次商务旅行。这天晚上,他的一个美国朋友请他去吃饭。当时刘文汉的心情很不好,他一直不想去,可架不住这个美国朋友的热情邀请,只好去了。

他们吃饭的地方是一个不太大的餐馆。刘文汉走进去,看到不少黑人青年,男男女女地围在一块,又喊又打又叫,他的心里又是一阵烦躁。

“汉斯先生,我真的不想到这里来了,我对这里很不习惯。”

当时去美国的中国人,很多人经济地位不高,大家总是想着如何做好生意,很少到玩乐的地方去。

“刘文汉先生,不要紧,很快你就会习惯的,美国就是这样的。”

过了一会儿,汉斯的朋友来了,他有一头长长的黑发。开始的时候,刘文汉还以为是一位小姐,坐下来说了几句话才看清是个男人。

刘文汉只好在心里暗暗叫苦,来到美国,自己连男人和女人也分不清了。

大家坐下来谈了一会儿,汉斯看到刘文汉的情绪不高,便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我的朋友刘文汉先生,是专门在美国做流行生意的,美国人需要什么,他就卖什么。”

那个长头发的男人叫了起来:“那可真是太好了!”说着一下子把自己的肩上的头发扯了下来:“你看看吧,这就是目前美国人最需要的。”

刘文汉吃了一惊:“你的头发是假的?你为什么要戴一头假发?”

汉斯的朋友笑了起来:“我是一个推销商,我卖的就是这个!”

“假发在美国很流行?”

“那当然了,有多少就可以卖多少啊!”

“这是真的?”刘文汉还是有点不相信。

汉斯说:“现在美国的假发工厂很少,生产不出来,主要是从法国进口。”

“为什么美国人一下子需要这么多的假发?”

“这个,这个……我们也说不清楚。”汉斯笑了,“只有你们中国人,什么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

从饭馆里出来,刘文汉走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美国人为什么需要假发呢?正想着,耳边传来了一阵轰鸣声,一群摩托车疯一般地开了过来,车上是一群美国青年。女人全都是光头,男人则是长发。他们对着刘文汉大叫了一阵,接着几个男青年将长发脱下来,给那些光头女人戴上,女人成了长发,男人全是光头了。

“太好了,太好了!”刘文汉叫了起来,他找到了美国需要长发的根据了。

那些嬉皮士听到他在叫好,高兴地把他围起来,又唱又跳……

当时美国的国内反越战情绪十分高涨,美国黑人争取平等的斗争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这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对现实不满的专披长发的青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嬉皮士”运动。男人的头发不可能一夜之间长到披肩,再说这些人连脸都不洗,哪里有时间梳长发,所以假发一夜之间成了美国最时髦的商品。

刘文汉回到香港之后,发现香港市场上有人用从印尼进口的真发做成假发出售,那主要是为脱发者和演员用的。生产的成本很低,做一个只有一二百港元,到美国可以卖到5800港元。可是美国的市场很大,这点假发根本不够卖的,刘文汉便自己下工夫研究了一种做假发的机器,产品直接卖到美国。

20世纪60年代,香港的假发业成了香港繁荣的四大产业之一。到了1970年便超过了电子工业,外销总额达到了10亿港元。刘文汉在香港建了300多家假发工厂,每年有20万副假发销住美国。刘文汉成了真正的“世界假发之父”。

许多年之后,刘文汉说:“如果1958年不到美国去,如果没有碰上汉斯的朋友,没有看到那些‘嬉皮士’,也就没有今天的假发大王刘文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