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21492100000031

第31章 虚实篇(2)

一、“先处战地而待敌”。就是抢在敌人前面占领阵地、做好准备、搞好休整、完成作战部署,以逸待劳,这样便能居于有利地位,就能从容作战。对于防御之敌,则要设法使他由安逸变得疲劳,由饱食变成饥饿,由安处变成奔命。

二、“以一击十”。即运用某种手段分散敌人的兵力部署,将敌人分散于十处,而我方兵力却集中于一处,这样,我方的兵力就相当于敌人的十倍,从而形成以相对优势兵力战胜劣势兵力的局面。

三、“夫兵形像水”。用兵打仗就好像流水一般,无常势、无恒形、没有固定的规律,只有依据敌方、战场的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才是取胜之道。

孙武在本篇点出了这么一个要点:“避实而就虚”。通篇都是围绕着“避实而就虚”这个要点来开展的。孙武按照“避实而就虚”这条原则论述了敌我兵力在分配方向上的平衡,要针对敌情来灵活调动我方的军力。“虚”与“实”相对成义。孙武将虚实提升到本篇的标题地位,是因为“虚”与“实”是解决用兵问题的关键。“虚”、“实”又是相互转化的,只有奇正并用、虚实结合才能迅速出击,克敌制胜。

在篇末,孙武还强调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告诉我们,指挥战争本无常规,千变万化、敌莫能知。只有根据敌情的变化来正确地确定作战方略的指挥官才是百战百胜的“神”。

《虚实篇》虽然文字较长,但是条理分明,层层递进。本篇名句迭出,妙语横生,把用兵之道、克敌制胜的方法讲述得出神入化,其中“避实就虚”的规律更是阐述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此篇不仅是一篇军事谋略的经典,更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可谓千古奇文。

【案例】

耶律休哥的疲劳战术

《孙子兵法》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得胜利,因此,争取战争的主动权,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如何能够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呢?隐藏自己的战斗力和战略意图,暗中做好战斗准备。我军利用以逸待劳的战术,并利用各种方法来麻痹敌人、削弱敌人从而牵制住对方,由此给我军创造有利的可乘之机,并间接地提升了我军的作战优势,最终我方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北宋初年,大将曹彬奉宋太宗旨意率军收复幽、蓟等州,然后向涿州挺进。

契丹军大将耶律休哥自知所率人马不多,不敢与宋军正面交锋,只是派遣精锐骑兵截击宋军粮草。萧太后得到耶律休哥的禀报后,亲自率领雄师前往涿州增援。

耶律休哥得知援军很快就到,便率军先赶到涿州,采用佯攻的办法消耗宋军的实力。他命令轻骑兵向宋军挑战,待宋军前来迎战时,则一战即退。等到宋军开饭时又冲杀过去,待宋军放下饭碗时,他们又且战且退。到了夜间,耶律休哥派人又是击鼓又是叫喊,待宋军杀出时却不见一人。如此这般每天重复几次,搞得宋军日不得食,夜不能眠,筋疲力尽,斗志尽丧。

正在这时,传来了萧太后带领精锐部队快到涿州的消息。曹彬和大将米信商议说:“我看不如暂且退兵,等待适当时机再出击。”米信完全赞同,说道:“我们力尽粮竭,怎么能与这样强劲之敌对抗呢?知难而退,这是行军的要诀,咱们快退兵吧!”

曹彬急忙下令退兵,没想到这一退,全军顿时乱了阵脚,横不成列竖不成行,乱糟糟地向南溃逃而去。耶律休哥乘势追击,在岐沟终于赶上宋军。宋军这时已无心恋战,勉勉强强挥戈交锋。宋军疲惫之师怎能战得过契丹精锐之旅呢?曹彬支撑不住,继续退却。

好不容易奔到沙河,看看追兵尚远,曹彬命人埋锅做饭。刚要吃饭时,忽然炮声连天,契丹兵追赶而来。曹彬不敢再战,弃食忍饥,慌忙率军渡河南走。渡河的人马还不到一半,契丹兵已经赶到,把宋军杀得人仰马翻。

这一仗本来耶律休哥处于劣势,但是他善于用计,派少数士兵骚扰宋军,使他们食寝全废,疲惫不堪,然后率重兵发动进攻,大败宋军。这就是兵法中说的“逸能劳之,乘劳可攻”。

孙子认为:战争中一定要牢牢控制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一条原则。如何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建议:“(敌人)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隐藏自己的战斗力和战略意图,使敌人无法防备,也就是让敌人处处防备。”耶律休哥对于《孙子兵法》的灵活运用,使得他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变难胜为易胜。

盖斯门公司避实击虚,后来者居上

《孙子兵法》云:“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双方交战,要尽量避开敌人强大的一面,找出敌人虚弱的地方给予重击。“避实击虚”的战术常常可以达到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通过集中我方有限的资源来攻击对手致命的弱点,我方就会获得成功。

在商界,如果“不战而全胜”是你的战略目标,那么“避实而击虚”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通过集中公司的资源来攻击竞争对手的致命弱点,你就会获得成功。

20世纪初,美国年轻的推销员金·吉列发明了安全剃须刀,投放市场后,十分热销。由此,他创办了金·吉列剃须刀公司。当金·吉列的剃须刀在市场上大红大紫时,盖斯门公司没有像其他竞争者那样,一心想抢在金·吉列公司的前头,而是不动声色地尾随其后,秘密地进行大量而周密的市场调查,收集金·吉列剃须刀的弱点。

17年后,盖斯门公司推出了一种两面使用、锋利安全的刀片,它既能安在盖斯门公司生产的刀架上使用,又能安在金·吉列公司的刀架上使用。这种刀片进入市场后,很受顾客欢迎。而金·吉列的老用户,也纷纷改用盖斯门产品。恼羞成怒的金·吉列公司连忙推出双面刀片。然而盖斯门公司立刻避开刀片上的刀架,推出既能使用盖斯门公司的刀片,又能使用金·吉利公司新推出刀片的刀架。财大气粗的金·吉列公司推翻了原来的剃须刀整个设计,研制出刀架通用型、刀片双面刃的剃须刀,企图压垮盖斯门这个后生,谁知盖斯门又研制出刀架重量轻、双面不绣钢刀片的剃须刀。

盖斯门公司三发重重的炮弹,发发打中金·吉列公司的后脑勺,在10多年的较量中,金·吉列公司剃须刀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从最初的90%下降到不足25%,而75%的市场则被以盖斯门为代表的后来居上者瓜分。

魏舒随机应变破戎狄

《孙子兵法》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商场、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也都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应对的作战方向,制定的作战方针以及实施计划也要与时俱进、灵活多变。只有采用灵活的战术才能打破常规、出奇制胜、用兵如神。

春秋时期,太原是戎狄人聚居的地区,他们经常侵扰晋国的北部地区。晋平公17年,苟吴奉晋侯之命,率千乘战车,浩浩荡荡讨伐戎狄。可部队一开进戎狄境内,就吃尽了苦头:那里沟壑纵横交错,道路崎岖,众多的战车和士兵拥挤在窄窄的山道上,稍不留神,战车就会翻进山沟。戎狄士兵不时乘机冲出来袭击,他们地形熟悉,凶猛强悍,越沟跳涧,如履平地,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之间,就跑得无影无踪,晋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眼见队伍日渐混乱,人心惶惶,苟吴忧心如焚。

大将魏舒建议说:“这鬼地方,40名士兵跟一辆战车反而碍手碍脚,不如每车只用10名,定能取胜。”

苟吴应允,并交由魏舒去办理。魏舒带着新组建的战车同戎狄人交战,果然胜了。

正当晋军高兴之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戎狄人战败后,退守山林,兵车根本进不去,无法追击。

魏舒又建议说:“将军,我们应丢弃兵车,重新更制编伍,跟戎狄人一样,徒步作战!”

苟吴觉得有道理,于是,魏舒就开始着手改编部队。没想到他自己的车兵却闹起事来,他们不愿意和步兵同列,魏舒当场杀了那个闹事的,余者肃然听命。

魏舒把车兵和步兵混编在一起,五人一伍,作为战斗的最小组织。又把伍编成能互相配合应援的军阵:作战之时,前面布二伍,后面布五伍,右面一伍,左面三伍,形成后强前弱中间空的方阵。他还挑选出十伍机警的士兵组成突击队,互相支援。

魏舒带着这支新编组的队伍向深山密林中进发。躲在林中的戎狄人见晋兵一反常态,无车无马,部队零星分散,不由得哈哈大笑。他们也没布阵就冲过来,两军相接,晋兵假装败退,戎狄兵满不在乎地追过来。一声鼓响,晋军从三面掩杀过来,把他们分割包围,戎狄顿时乱作一团,慌忙转身逃命。不料,归路早被布置在阵前的士兵切断,待往左右溃逃时,又被晋军的左右诸伍截住厮杀。死者无数,所剩的戎狄部族只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