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21492100000030

第30章 虚实篇(1)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①战地而待敌者佚②,后处战地而趋战③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④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⑤,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⑥,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⑦也;退而不可追⑧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⑨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⑩。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注解】

①处:占据。

②佚:通“逸”,安逸、从容。

③趋战:仓促的应战。趋,奔赴,这里指仓促的意思。

④利之:用利来诱惑他。

⑤出其所不趋: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出,出击。不,无法、无从。

⑥微乎:微妙。乎,语气词。

⑦冲其虚:冲,冲击、袭击。虚,防守松懈。

⑧不可追:追不上。

⑨画地而守:据地而守,比喻防守容易。画,界限,指画出界限。

⑩乖其所之也:改变敌人进攻的方向。乖,违反、改变、调动。之,往、去。

形人而我无形:形人,使敌人显露行迹。我无形,隐藏我军的行迹。

约:少、寡。

度:推测、判断。

亦奚益于胜败:又对战胜的胜败有什么好处呢?亦,又。奚,何、岂。益,补益、帮助。

斗:战斗、较量。

策之:同下文的“作之”、“形之”、“角之”都作动词解。策,古代的计算筹码,这里引申为计算,根据情况分析判断的意思。之,代词,敌人。

作之:挑逗敌人。

形之:佯攻敌人。

角之:战斗侦察敌人。

深间:隐藏的间谍。

错:通“措”。

战胜不复:指作战方法灵活多变,战胜的谋略方法不重复使用。

应形于无穷:不断适应客观情况,战术变化无穷无尽。应,适应。形,形势。

五行无常胜: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代认为这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战国五行学说认为这五种元素是相生相克的,孙子在这里是说相生相克的变化没有穷尽,如同用兵的策略一样奇妙莫测。

四时无常位:一年四季没有哪个季节固定在某个位置停滞不前的。四时,四季。常位,固定的位置。

死生:月相的变化。

【译文】

孙武说:凡先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安逸从容,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进入我方预设战场,是利诱他们的缘故;能使敌人不能到达他们所预期地点,是我方制造困难来阻止他们的缘故。当敌人休整调息时就要设法使它疲劳,当敌人粮食充足时就要设法使它饥饿,当敌人驻扎安稳时就要使它骚动不安,出击敌人要攻击其无法急救的地方,奔袭敌人所意想不到的地方。

行军千里而不觉得疲劳,是因为行走在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攻打敌人必然得手,是因为攻打的是敌人没有防守的地点;我方防守固若金汤,是因为设防于敌人必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往往使敌人不知道应该防守什么地方;善于防守的人,往往使敌人找不到可以进攻我方的破绽。

微妙呀,微妙呀,竟然见不到一点我军的形迹;神奇啊,神奇啊,居然能不漏出一点我军的消息。所以这样的军队能够把敌人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方手中。

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因为我军行动迅速敌人根本无法追上。所以如果我军要出兵决战,敌人就算据守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城来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军攻击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我军不想与敌军交战,哪怕不修建工事只是划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方已设法诱使敌军改变了进攻的方向。

所以要设法使敌人显露形迹,而我军要隐蔽得无影无形,这样便可使得我军的兵力集中而敌军的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我军就能有十倍于敌军的兵力去攻打他,从而形成敌寡我众的绝对优势。既然造成了以众击寡的态势,那么我军所攻击的敌军就必然势单力薄。我方准备袭击敌人的地点,敌人不得而知,既然敌人不知道我军决战敌军的地方,敌军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人设防的地方越多,那么我军进攻时所要面对的敌人就少了。所以敌军前面设防则后面薄弱,后面设防则前面薄弱,左面设防则右面薄弱,右面设防则左面薄弱,处处设防则处处兵力薄弱。兵力不足,是因为被动分兵防御敌人的缘故;兵力充足,是由于我方迫使敌人防御我方的进攻的缘故。

所以,只要预先知道交战的地点和时间,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以去与敌人交战。预先不知道交战的地点和时间,就会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也不能救左翼,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也不能救前面等等情况,更何况距离远的相距十里,即使近的也要相隔好几里呢?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的兵力虽然多,但对决定战争的胜败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努力争取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与战斗,从而丧失战斗力。

所以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佯攻诱敌来了解敌人的有利条件和致命弱点,通过试探性的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所以,伪装诱敌手段的最巧妙境界是让敌军看不到任何形迹;看不到任何形迹,即使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探明我方的虚实,即使智慧高超的敌手也想不出对付我们的办法。根据具体敌情采取灵活的制胜策略,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奥妙所在。人们都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能知道我军是怎样运用这些因敌变化而灵活运用的方法来制胜的。所以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而是针对不同的敌情灵活运用、变化无穷。

用兵打仗的规律就像水的流动规律一样,水的习性总是避开高地而流向低处;用兵打仗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进攻其薄弱之处。流水的方向是由地势的高低所决定的,军队作战也是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制胜方法。所以说,用兵打仗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流水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形状。能够根据敌人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战术取胜的,就可以说是“用兵如神”了。

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行可以永远占优势,四季轮回更替也没有哪一个季节可以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不动;白昼也会有时长,有时短;月亮也会有时圆,有时缺。

【浅析】

《虚实篇》是《兵势篇》中“任势”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运用。在本篇中孙武提出的几个军事战略思想至今仍广为沿用。

《虚实篇》中,孙武主要论述了“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要善于运用战术来迷惑、调动、分散敌人、“避实而就虚”、“因敌而制胜”等几个作战指导思想。

本篇开头,孙武主要阐述了“先发制人,以逸待劳”的观点。他指出,一个高明有智慧的指挥官“致人而不致于人”。要调动敌人就需要“先发制人”,成功地左右敌人,让敌人进退维谷,这样才是我方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保证。

关于如何“致人”,孙武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