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21492100000032

第32章 军争篇(1)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①命于君,合②军聚众,交和而舍③,莫难于军争④。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⑤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⑥则不及⑦,委军⑧而争利则辎重捐⑨。是故卷甲而趋⑩,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 交;不知山林、险阻、沼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注解】

①受:通“授”。

②合:聚集、集结。

③交和而舍:两军军营对峙而处。交,接触。和,和门,即军门。两军军门相交,即两军对峙。舍,驻扎。

④军争:两军争夺战争的主动权、战略要害等军事优势。

⑤为:作“是”、“有”解。

⑥举军而争利:率领全部辎重的军队前去争夺先机之利。举,全、皆。

⑦不及:不能按时到达。

⑧委军:丢弃军队物资装备。

⑨捐:损失。

⑩卷甲而趋:卷,收、藏的意思。甲,铠甲。趋,快速前进。

处:停歇。

倍道兼行:倍道,行程加倍之意。兼行,日夜不停。

擒三将军:三将军,泛指上、中、下三军的将领。三将军都被敌军所擒,即全军覆没的意思。

劲者:强壮的士卒。

蹶上将军:蹶,失败、损折。上将军,指前军、先头部队的将帅。

委积:物质储备。

豫:同“与”,参与。

乡导:向导。

分合:分,分散兵力。合,集中兵力。

难知如阴:军队隐蔽时就像阴云蔽日一样难以被窥探到实情。

掠乡分众:分兵掠夺城邑。

廓地:开拓疆土。廓,开拓。

悬权而动:悬,权衡。权,秤锤。此句指权衡利害得失再决定行动。

金鼓:古代用来指挥军队进退的号令器具,擂鼓进军,鸣金收兵。

旌旗:泛指旗帜。

一人之耳目:统一军队的行动。一,统一。人,将士、军队。耳目,耳朵和眼睛,这里用来指代行动。

用众之法: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方法。

变:适应、适合。

夺气:挫败锐气。

归:终止、止息。

治:掌握。

邀:阻截、截击、遮留。

正正:严格的样子。

堂堂:壮大的样子。

佯北勿从:敌人假装败退,我方千万不要追击。佯,假装。北,败逃、败北。从,追击。

遗阙:留下缺口。遗,留。阙,同“缺”。

【译文】

孙武说:通常作战的规律是,将帅接受国君的授命,然后从各地征集士兵来组编军队,两军奔赴战场打战,没有比率先争取到有利的先机更困难的了。争取先机之所以困难,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不利的因素变为有利的因素。所以,设法使敌军的进兵道路变得迂回弯曲,用小利引诱敌人上当而改变它的行军路线,就能做到我军虽后于敌军出发,却能先于敌军到达战场,从而可以占领有利的阵地。这才是真正懂得以迂为直的将帅。

争夺有利条件,既有获得先机之利的可能,也有走向危险局面的可能。如果全军出动,带着全部装备辎重去争夺先机之利,往往无法按时到达预定地域;如果丢下装备辎重去争夺,就会损失装备辎重。让将士卷起盔甲轻装前进,昼夜不停,一天走两天的路程,急行百里去争先机之利,则全军上下都有可能被敌军所俘。健壮的士卒能够先到战场,疲弱的士卒必然落后,结果就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到达预定目的地。急行五十里去争利,前军的将领就会遭受挫败,兵力也只有一半可以如期到达;即使急行三十里去争利,也只能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能如期到达。要知道,军队没有辎重就会被歼灭,没有粮草供应就不能生存,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难以为继。

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等地形分布的,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当地人做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说,用兵打仗得依靠诡诈多变来取胜,根据是否有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或集中的方式来变换战术。所以,军队的行动迅速时应如疾风一样急骤;缓慢行进时应严整有序得如森林般徐徐展开;进攻时要像烈火一样猛烈;防御时应如山岳一样沉稳;军队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般势不可挡。夺取敌国的乡邑时,应分兵行动。开拓我方的疆土时,应该分兵扼守要害之地。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只有懂得“以迂为直”的战术才会获胜,这就是争夺战争主动权的基本原则。

《军政》里说:“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士卒听不清,所以就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士卒看不见,所以就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指挥军队行动的,既然官兵行动统一了,勇敢的将士也就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敢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用火光锣鼓;白天打仗要多用旌旗指挥。这些都是用来适应并统一众将士的视听为目的的。

所以,对于敌军,可以挫伤其锐气,使其丧失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使他丧失斗志。一般情况下,刚刚投入战斗时军队的士气饱满旺盛,经过一段时间士气就会逐渐懈怠减弱,最后士气便完全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士气旺盛、斗志高昂的时候,等到敌人士气低落、衰竭的时候再发起攻击,这是掌握士气而用兵的方法。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混乱不整的敌军,用我军心的镇定、平稳来对付敌军的轻浮、躁动,这是掌握敌军心理而用兵的方法。以我就近占领的阵地迎战长途奔袭之敌;以我军安逸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而用兵的办法。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敌人,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敌人,这是掌握灵活机变的用兵原则。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有利高地的敌军,不要作仰攻;对背靠丘陵高地的敌军不要做正面的攻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作战的基本原则。

【浅析】

《军争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七篇,前六篇基本属于军事理论的论述,从本篇开始,则由理论转入实战,重点讲述战略、战术在战争中的具体应用。

“军争”乃“两军相对而争利”,即两军在作战时争夺战争的主动权。孙武指出,争是必须的,但是不可乱争:“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一味的争夺不但争不到战争的胜利,还会全军大败。

本篇中孙武指出了“军争”的几个重要原则:“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但是仅有原则是不够的,还要看将帅会不会正确使用。

紧接着,孙武又提出了军队的作战行动模式,“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这段是《孙子兵法》中较为著名的一段比喻,它要求作战时应以变幻莫测的机动来战胜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