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章太炎
21423500000007

第7章 身陷囹圄笑顽虏(2)

审判一开始,古柏代表清政府指控邹容的罪名是作《革命军》,极力鼓吹推翻现代国家政权,图谋不轨;指控章太炎的罪名是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而且自己又写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诋毁当今圣上,呼为小丑,犯上作乱。章太炎与邹容从容不迫地进行了辩驳,并且借机大肆宣传反清爱国的革命宣传,令审判员哭笑不得。

全国人民广泛地关注着这场特殊的官司的进展过程。章太炎与邹容坚决的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赞颂,当时就有记载说:

章太炎与邹容见危授命,可死而不可屈,可杀而不可辱!

经过多次的法庭会审,案子迟迟没有宣判审判结果,问题当然是出在清政府的方面。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满清政府的代理人多次与额外公堂、英国领事疏通交涉。一直到了当年的12月24日,额外公堂才对外宣布审判结果:

章炳麟作《訄书》并《〈革命军〉序》,又有《驳康有为》之一书,诬蔑朝廷,行同悖逆;邹容作《革命军》一书,谋为不轨,更为大逆不道。……照律治罪,皆当出决。今逢万寿开科,广布皇仁,援照拟减,定为永远监禁,以杜乱萌,而靖人心。

这个审判结果,自然引起了舆论的大哗,外界纷纷谴责,要求撤消控案。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次年5月额外公堂被迫判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并且从上年到案的日子起算,服刑期满后,逐出租界。

审判宣布后,章太炎与邹容被转到了公堂公廨的监牢里,开始了囚徒的生活。当时,革命的志士的勇敢的斗争岂是一堵围墙可以阻止的!章太炎与邹容虽然身陷在监牢中,但革命的斗志反而更加旺盛,他们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参加狱外的革命斗争,并且在狱内也展开了新的斗争。

就在章太炎身陷囹圄不久,传来了反清志士沈荩的死讯。沈荩(jìn)长期在京津地区从事秘密的反清活动,这次被捕后竟被活活地鞭打致死。章太炎曾与沈荩有过交往,听到此讯,十分震恸,在深深哀悼同志的同时,想到了自己目前的处境,他悲愤交集,写下了《狱中闻沈希禹见杀》诗:

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

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

螭魅羞争焰,文章总断魂。

中阴当待我,南北几多坟!

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于烈士的悲悼之情,更表明了自己为革命献身的决心和勇气。“中阴当待我,南北几多坟”的“中阴”是借用了佛教的术语——人死后七七内的阴魂,来指代烈士的英灵。因此,此句的含义就是章太炎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险恶,因此他请求烈士的英灵不要远行,我将与你同行。

上海的爱国志士在8月23日为沈荩举行了追悼大会,章太炎虽然因身陷囹圄而不能亲赴会场,但他秘密撰写了《祭沈希禹文》,托人带到了会场,由章士钊在大会上宣读。“不有死者,谁申民气?不有生者,谁复九州?”这铿锵话语,久久回响在会场上空。

狱外的斗争如火如荼,狱内的斗争也是如此。

公审公廨的监牢地址在提蓝桥,是上海租界的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重要机构。狱中的狱卒多是英帝国主义从印度招来的,对待囚犯十分残暴,大肆加以虐待。随意殴打囚犯,有时虐待致死也没人来追究,即使是被查出,也不过是罚四五元钱了事而已。他自然也是饱受狱卒虐待,章太炎虽然身材瘦弱,是典型的文弱书生,但他性如烈火,有着惊人的旺盛力量,与狱卒展开了坚决的斗争,甚至于绝食7天以示反抗。

在狱中,章太炎与邹容这两位革命的好兄弟,互相扶持,相依为命。在章太炎绝食前,曾与邹容有过一段十分感人的对话:

章:小老弟,你我的身体都十分的虚弱,又不能忍受狱卒的凌辱,与其都被白人迫害致死,还不如早点想个办法,争取保住一人。按照监禁的期限来说,我是3年,你是2年,而且你也比我年轻,所以你当生,我当死!

邹: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大哥如果死了,我也绝不愿再留在世上!

章: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伍子胥兄弟的故事吗?当年楚王要斩草除根,伍子肾的哥哥与自己的父亲共赴刑场,而伍子胥则亡命吴国,最后统率大军杀回楚国,报了父兄之仇。现在我们俩也应该像伍子胥兄弟一样,各得其所,不能一起死掉。你一定要争取活下去,将来报仇雪恨。我采取绝食的手段来逼迫狱方让步。现在外界对于此案的审判议论纷纷,白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如果我绝食致死,在外界的强大舆论压力之下,狱方必定比较宽待你,这样你就有机会活着出去了。

邹:这绝对不行,尤其是饿死绝不是大丈夫所为着事!

章:中国有名的绝食而死的饿死鬼,第一是殷商末年不食周粟的伯夷,第二是汉代王莽篡权时不肯出仕的龚胜,第三是唐末朱温篡唐建梁时不肯出仕的司空图,第四是元初不肯出仕的抗元志士谢枋得,第五是南明灭亡时绝食而死的刘宗周。要是像前三个不肯出仕汉人政权的人,那是我不愿意仿效的;如果像后两人那样,因反对异民族的统治而死,却是我所心甘情愿的。

最后,章太炎还是没有听从邹容的劝说,开始了绝食斗争。当绝食进行到第7天的时候,章太炎原本就十分虚弱的身体更加不行了,一咳就吐血,十分痛苦。这时有个狱友告诉章太炎说:“靠绝食而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的人甚至于需要40多天,你现在才过去了1/6,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不要吃这个苦了。再加上绝食以后,邹容一直在他的旁边劝说他,现在也来反复开导他,最终使得章太炎打消了绝食的念头,重新开始进食。

在狱中的时光,章太炎除了坚持斗争之外,就是阅读佛教典籍。他阅读了《因明入正理论》、《瑜珈师地论》、《成维识论》等,这些佛教典籍固然有修身养性,培养涵养功夫的作用,也使得章太炎学到了一些与人辩难的逻辑方法,但也使得他深受其中所贯穿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消极影响,这对他将来思想的转变,使之颓唐当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邹容在狱中却与章太炎不同,这位年轻的革命家,性情十分的暴躁,不堪忍受牢狱的折磨,终于病倒了。这可急坏了章太炎。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医药特长,积极为邹容治疗,同时再三向狱方要求保外就医。但是直到邹容的病情十分险恶的时候,监狱当局才同意这个要求。可是,已经晚了。1905年4月2日,也就是保外就医的头一天晚上,也是邹容的病被拖了两个月之后,邹容服了工部局医生开的药之后,口吐鲜血,不幸离开了他所眷恋的尘世,离开了他未竟的事业,而这距他结束监禁仅仅只有70多天了。

章太炎手抚着邹容已经冰冷的身体,悲痛莫名,泪如泉涌,眼睛看着邹容,张着口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邹容死得蹊跷,死得突然,引起社会上极大的关注。人们议论纷纷,都说邹容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将邹容毒死的,并由此担心章太炎遭遇不测。上海舆论界对租界当局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要求改善章太炎在狱中的待遇,保障他的安全。

租界当局迫于舆论的压力,同时也担心章太炎真的要有了三长两短,事情就会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便同意了要求,相对改善了章太炎的待遇。本来章太炎在狱中是被罚作裁缝的,改派他去为犯人分配饭食,这在狱中是一个美差。这是因为狱中伙食严格定量,但在厨房里的人可以偷食一些,得以补充一些营养。章太炎后来说:“威丹(邹容的字)既殁,白人稍善视余,使任执爨(cuàn,烧火煮饭)之役,因得恣意啖(dàn,吃)食。余之生,威之死为之也。”(章太炎《与篁溪书狱中事》)

1906年6月,章太炎终于熬完了3年的铁窗生活。按照惯例,他被送到了工部局的巡捕房,被限令在3天内离开租界。但章太炎一跨出工部局的大门,立刻掌声四起。原来预先得知章太炎此日出狱的革命同志,诸如蔡元培等,都到工部局的大门口来接他。前来迎接的革命同志与章太炎一一握手相贺之后,章太炎便与孙中山从东京派来专程接他的人,乘日本邮船,第三次东渡日本,又与革命同志们一起开始了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