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54

第54章 走路有规矩

我们上学读书、上班工作、外出办事、上街购物,都离不开行路。走路不但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遵守一些基本礼仪。也许你要说,走路这么简单的事还要讲什么礼仪?其实走在大街上,也是处于公共场所中,也不可随随便便,有碍观瞻或者妨碍他人。

遵守交通规则是步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城市的交通法规对行人和各种车辆的行驶均有严格的规定,人人都应自觉遵守。首先,作为行人,就要走为行人安排的路,而不要去占用自行车和机动车的道路,那样的话,被车撞了,不仅自己吃亏,也给别人带来麻烦。还有,我国的街道已经和国际接轨,为盲人专门开辟了盲道,如果你不是盲人,就不要去占用盲道。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天桥或地下通道。遇到红灯,不能硬闯。不要翻越隔离栏,或在马路上随意穿行。在路上应走右侧,不要左侧逆行,否则对面来人躲来躲去很麻烦。

在路上,不同于家中,虽然每个人各行其路,但大家毕竟是在同一个公共场所中,互相能够看到,那么就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礼仪。

比如,走路时不要吃东西。边走边吃是小孩子的举动,而且也不卫生。

如果确实饿了或渴了,可以停下来,在路边找个适当的地方,吃完再赶路。

走路时也尽量不要吸烟,不要随地吐痰。如果有痰,可以先吐到纸里,再扔进垃圾筒。现在有的人为了方便,直接把痰吐到垃圾筒里,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走路时,姿势还要端庄,不要弓腰、低头,不要摇头晃脑,也不要东张西望。尤其是男性遇到不认识的女性不要久久地盯视,甚至回头追看,否则有居心不良之嫌。走路的时候,不要哼着小调或吹着口哨。两个人走路时不要勾肩搭背。现在社会风气开放,有许多恋人或夫妻一起走路时常有勾肩搭背、搂搂抱抱等亲密动作,这在公共场所是不合礼仪的。多人走路时不要倚仗人多而无所顾忌、高声说笑或横占半个马路而影响他人行走,应自觉排成单队或双队。

行走时以中速为宜,非常情况下不要猛跑。如果不小心碰到别人或踩了别人的脚,要主动向对方说声“对不起”。有一次,一个年轻入在等公交车时,东张西望,踩到一位老年人。他一看是位老年人,拔腿就跑,一句对不起的话也不说。老人便追上去对年轻人说:“对不起啊,我的脚把你吓了一跳。”这位老人是希望年轻人吸取这个经验,以后踩到别人时要说一声“对不起”。别人撞了自己或踩了自己的脚,应大度宽容,对主动道歉者说声“没关系”,不可口出恶言,说“干什么!”、“你没长眼睛啊?”等话。遇到残疾人,不仅要主动让路,必要时还要上前搀扶一把,绝不可与其抢道,更不能以强欺弱,无视公德。

每个行人都有问路的时候。需要问路时,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对象,最好不要去问正在急于行走的人、正与人交谈的人以及正忙碌的人。如果民警正在指挥车辆,也不要去打扰他。可以找那些不很忙或比较悠闲的人进行打听。

向他人问路,要礼貌地称呼对方,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的称呼。当别人回答后,要诚恳地道谢。当别人向我们问路时,我们也要真诚相助,而不要不理睬。

走路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进行问候。如果在路上碰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想多交谈一会儿,应靠边一点,不要站在路当中挡道。

有时候,我们和认识的人一起在路上走,走路的位置是有讲究的:两个人时,一般以右为尊,以内侧为尊;多于三人时,以居中者为尊;多人单行行走时,以在前者为尊。在实践中,就是要尽量让尊长者或女性走中间、内侧和前面。

在路上,中国人还有个特殊习惯,就是爱看热闹。街上有点特殊事,一定有许多人围观、起哄。有一个笑话就讽刺了这种人:大街上,一个人在朝天看。第二个人看到了,以为天上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就也朝天上看。第三个人看这两个人都看天,以为天上一定有什么特殊的事物,也跟着朝天看……过了一会儿,朝天看的人聚了一堆。没想到,那第一个朝天上看的人,忽然打了一个大喷嚏,众人才恍然大悟:这个人原来是在酝酿一个喷嚏!这个笑话讽刺了那些无所事事,在大街上爱看热闹的人。其实这样的围观,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妨碍交通,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除非是遇到不好的事情需要去劝阻。

在大街上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要保持马路卫生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