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49

第49章 茶是用来品的

茶是我国的第一饮料,是清新、淡雅,具有修身养性功能的饮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古至今,客来敬茶,必不可少。

饮茶之道源于我国的佛教,当初寺院里为了防止和尚打坐犯困,才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如今在正式的宴请场合,饭前餐后,饮茶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品茶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一种文化底蕴的表现。

我们这里要讲的不是复杂的茶道,而是日常生活中基本的饮茶礼仪。饮茶的礼仪是饮食礼仪中的重要部分,应和就餐礼仪同等视之,做到文明、礼貌。

首先说说茶具。茶具以陶瓷制品为佳。主人要特别注意不能用残破的茶杯或茶碗待客;还要注意茶杯或茶碗里面有无茶锈,有的话,一定要清洗掉。客人少时用杯,多时可以用壶。新鲜茶用杯,便于欣赏;隔年茶用壶,可以藏拙。

取茶时,要用叉或小勺,不能用手抓:一是不卫生;二是茶有很强的吸附力,手上的异味会污染茶叶。

端茶用托盘,拿茶杯时手触杯身,不要抓着杯口,因为不卫生。茶水不要沏得太浓或太淡,每一杯茶七成满就可以了。正规的饮茶,讲究把茶杯放在茶托上,一同敬给客人,杯把放在左边。

送上茶后,作为客人,要表示谢意,一般是稍稍欠身,点头致意。有的地方用手敲三下桌子,表示谢意。据说这是乾隆巡视江南时,微服出访,主仆互换,仆人不能当众给他叩头,只好用手在桌上向前弯曲三下来代表,久而久之,人们就用叩桌三下代表感谢了。

只要倒好了茶,一点不喝是不礼貌的,因此客人多少都要喝一点。

喝茶要注意,茶是用来品的,而不是用来解渴的。作为客人,在饮茶时要懂得悉心品味,这样不仅体现自身的教养,也是对主人的尊重。在饮茶时,应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后,应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咽下去,这样才香。喝茶千万别大口吞咽,一饮而尽,喝得“咕噜咕噜”作响,顺着腮帮子直流,那就成了所谓的“牛饮”,让人联想起梁山好汉喝酒的派头,是煞风景的。当主人告之所饮的是名茶时,饮用前更应仔细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

茶水中的茶叶该怎样处理呢?要记住,茶叶是不能吃的。在饮盖碗茶时,可用杯盖轻轻将漂浮在上面的茶叶拂去,但不要用嘴去吹。万一茶叶进入口中,不要吐出或者嚼食,不让人发现咽下就好了。

茶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就像喝汤或喝咖啡,无论多热,都是不能吹的。

主人要为客人续茶,不能让客人自斟自饮。客人如果不想再喝,可以用手遮一下杯口。

在喝茶时,往往需要互相交谈。但是最好不要在说话的时候同时饮茶。

不论是在自己或对方讲话时,突然转而饮茶,不但会打断谈话,也显得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交谈对象时,或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后,才可以喝一口茶。

饮茶绝对不能有以下失礼的举动:作为客人,把不喝的凉茶、剩茶随手泼在地上——这是不礼貌的;茶壶嘴对着人——这在过去有侮辱人的意思;作为主人劝茶——在过去,再三请茶是提醒客人告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