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26

第26章 “这条围巾真漂亮”

赠送礼物是常见的社会交往活动形式,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表现,但送礼不是简单的事,送的不合适,反而可能使受礼者困窘和苦恼。那么送礼有哪些讲究呢?

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人的物质欲望,也不是显示自己富有,而且为了表示对别人祝贺、慰问、感谢的心意。送礼不在多少,“干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因此,最好选择那些有一定纪念意义、地方和民族特色,或具有某些艺术价值,或为受礼人所喜爱的小艺术品、小纪念品、食品、鲜花、书籍、画册、一般日用品等。

送礼要区别对待,对赠送的礼物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等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对家境不好者,礼物以实惠为佳;对家境富裕者,礼物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礼物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礼物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礼物以实用为佳;对孩子,礼物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礼物以特色为佳。

送礼之前最好了解受礼者的兴趣爱好,如果礼品投合受礼者的兴趣、爱好,会使受礼者格外感谢你。

送礼送点有特色的东西是比较好的。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过中秋节的时候,会收到许多盒月饼,都可以开专卖店了,根本吃不过来,只能抓紧时间再转送给别人。其实如果懂得送礼的诀窍,在中秋节的时候,大可不必再送月饼,送点更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会让收礼者更高兴,也更容易记住你。

送礼还要注意收礼者的禁忌。比如,在我国,一般不能用与“终”发音相同的钟表送给老人;友人之间忌赠送“伞”,因为“伞”与“散”谐音。

此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还有不同的禁忌。

送礼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通常来说,平和友善的态度、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会使主人很乐于接受你的礼物。那种做贼似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中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让主人反感。中国人在送礼时自己总会过分谦虚地说“薄礼!薄礼!”,“只是一点儿小意思”或“很对不起……”,或者用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这些说法都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能片面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境地。

接受别人的礼品也是有讲究的。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送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询,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为快”,而要保持风度。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尽可能用双手去接,特别不要单用左手,同时面含微笑,注视对方的眼睛。

接过来的若是对方所提供的礼品单,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如果现场条件许可,时间充裕,人数不多,礼品包装考究,应尽可能地当着对方的面将礼品包装拆封。这样表示自己看重对方和获赠的礼品。在启封时,动作要文雅,不要乱扯、乱撕、乱丢包装用品。拆开包装之后,要以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表示你对礼品的欣赏。比如,可将他人所送的鲜花捧在身前闻闻花香,随后再将其装入花瓶,并置于醒目之处。要是别人送了一条围巾给自己,可以马上围上,照照镜子,告诉赠送者及其他在场者,“我很喜欢它的花色”,或是“这条围巾真漂亮”,这都会让对方高兴。还要向对方立即道谢,也可以说“你能想到我太好了”或“你竟然还记得我收集邮票”。

接受礼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谈钱。有的人为了表示感谢,爱问对方:“是不是很贵啊?多少钱啊?”这会让人觉得你俗不可耐,仿佛只懂得以钱来衡量东西的价值。如果比较贵,对方可能怕你过意不去;如果不贵,人家又觉得你不识货。不仅受礼的人不宜问价钱,送礼的人也该把物品的价签摘掉,否则好像故意给人家看似的。

送礼物,要根据接收对象的特点而送,要有一点特色,不要触犯禁忌。接受礼物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重视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