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21389300000019

第19章 先生们,女士们

我们在听演说时,演讲者总是首先这样称呼听众:“女士们,先生们”,却从没听过称呼“先生们,女士们”的。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礼仪原则——“女士优先”有直接关系。

“女士优先”是指,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去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女性,并且想方设法为女士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绅士风度。

外国人强调“女士优先”,并非因为妇女被视为弱者,值得同情、怜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将妇女视为“人类的母亲”,对妇女给予礼遇是对“人类母亲”的感恩之意。尊重女士,是男士绅士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标志之一。女士优先是从国外传进来的,现在已成为国际通行的礼仪要求。

在社交场合,女士跟男士相比,一般处于尊者地位。比如主人为不相识的来宾进行介绍时,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男女双方握手时,应由女士先伸手,而男士不能主动。男士与女士握手时要摘下帽子、脱下手套,而女士一般则不必这样做。男宾进入室内后,须主动向先期抵达的女士问候,女士们如果已经就座,则不必起身回礼。

“女士优先”,还需要男士处处为女士着想,“先女士之忧而忧,后女士之乐而乐”。

比如在室外行走时,如果男女并排走,男士应让女士走在人行道内侧,这样可以保证女士的安全,还可以避免汽车溅起的污泥弄脏女士的衣服。当条件不允许并行时,应请女士先行,自己随行其后,并保持大约一步的距离。

当男士与女士“狭路相逢”时,男士应请女士先过。此外,男士应该帮助他所陪伴的女士携带属于她的较重的或拿着不方便的物品。女士携带的东西掉在了地上,男士不论相识与否,都应帮她拾起。在女士可能失足、滑倒的时候,男士应该以臂相助。

男士还有为女士开门的义务。共同进门时,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进,自己随后。共同乘车,男士应首先走近汽车,把右侧车门打开,让女士先坐进去,自己再坐进汽车。抵达目的地后,男士也应先下车,为女士开门,协助女士下车。

在餐桌旁,男士应协助女士就座,把椅子从桌边拉开,等女士即将坐下时再把椅子移近桌子。坐定后,男士应把菜单递给女士,把点菜的权力先交给女士。一般餐毕也总是由男士付账。

进影剧院或是听音乐会时,应由男士拿着入场券给检票员检票。如果没有专人引导入座,男士就应走前几步为女士引路。从两排之间穿行,走向自己的座位时,女士应走在男士的前面。如果是几个男士和几个女士一起,那么最先和最后穿过就座观众的应是男士,让女士夹在中间进去,这样,可以使女士不与陌生人坐在一起。散场时,如果人挤,男士应走在女士前面,如果不挤,女士可以稍前或并排与男士同行。

陪伴女士同乘火车、电车时,男士应设法给女士找一个舒适、安全的座位,然后再给自己找一个尽可能靠近她的座位,如果找不到,应站在她面前,尽可能近一些。

女士看到这里,一定会想,一个“女士优先”的社会,真是女人的天堂。的确,女士受到照顾和尊重的社会,往往是个文明的社会。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我国男士的绅士风度还达不到以上要求,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这的确是男士们应该追求的礼仪准则。

但值得说明的是,“女士优先”也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适用于社交场合,而在商务场合,人们强调的是“男女平等”或“忽略性别”,而且等级分明,不是很讲究“女士优先”。比如,给两个人作介绍,一位是六十几岁的男士,而且事业有成,地位崇高,另一位是二十多岁的女孩,那么介绍顺序就应该是先把女士介绍给男士。另外,女士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就没有客人重要,在你的太太和你的同事之间,你要先把太太介绍给男同事,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