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健康到长寿
21388600000036

第36章 不修神仙功(2)

四、不可在外露宿。人入睡以后,整个机体处于放松状态,其抵抗力暂时下降。室外露宿,再遇冷风袭来,露水加身,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消化不良和腹泻。

五、饮食不可太清淡。夏季,人体不但需要损耗大量的液体,还要消耗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因此,除补充水分外,还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以补充人体损耗。

六、不可“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如此“快速冷却”,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体热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清凉措施。

七、午睡不可过长。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大脑的中枢神经抵制加深,脑细胞毛细血管关闭的时间过长,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更加困倦,影响工作效率。午睡时间以一个小时左右为宜。

生活保健的最佳时间

1.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8时至10时,下午4至7时为好。此时紫外线强度较适宜,不易导致皮肤癌。而且此时的阳光可对皮肤及衣着进行消毒。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皮下脂肪中的一些物质还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有利于补钙健胃。

2.排大便的最佳时间:以晨起或早餐后为宜,可减少粪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便于预防肠癌。

3.步行的最佳时间:餐后30分钟至45分钟步行较好,不仅利于消化与新陈代谢,更有利于减肥。

4.午睡的最佳时间:下午1时开始为好,夜眠以晚间10时至凌晨2至3时入睡为安眠的黄金时段。此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整体状态均开始步入“低谷”,极易转入深度睡眠。

5.洗澡的最佳时间:不同时间洗澡,收效不一样。清晨起床洗澡,如水温不当,人体难以适应,易患感冒。中午洗澡虽然能带来一身的清洁与轻松,但轻快之后会疲倦乏力。最好是晚上临睡前来一次温水浴(水温40度—50度),使得全身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使你安然入睡。

6.美容的最佳时间: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夜间12点至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临睡前使用化妆品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真正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美的作用。

7.饮茶的最佳时间:生活中许多人都习惯于餐后立即饮茶,其实,这很不科学。因为,餐后立即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直接合成不溶的铁盐,降低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若待餐后1小时,食物中的铁质已基本吸收完毕,此时饮茶就不会干扰铁的吸收。故餐后1小时为饮茶的最佳时间。

8.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人们通常认为饭后吃水果最佳,台湾一教授却提出新见解,强调饭前1小时吃水果最为有益。其理由是: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进熟食,体内就不会产生白细胞增高等反应,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增强防病抗癌能力。饭后吃水果无此种保护作用。此外,饱食之后吃水果,所含果糖不能及时进入肠道,以至在胃中发酵,产生有机酸,引起腹泻。故餐后需待1小时再吃水果。

9.刷牙的最佳时间:早晚刷牙固然必要,但最佳时间还要算每次进食后3分钟内。因为饭后3分钟口腔内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中的酸性物质,腐蚀溶解牙釉质。

10.开窗通气的最佳时间:每天上午9—11点、下午2—4点开窗透气效果最好。此时气温已升高,逆流层现象也已消失,大气层的有害气体逐渐散去。

冷面、温齿、热足利养生

冬天以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烫脚对健康更为有益。这便是俗话说的“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漱口,牙齿长久;热水洗脚,强似吃药”。

一、冷面

冷水洗脸可以抗寒。

冷水的刺激,可使面部和鼻腔内的血管收缩、加强面部的血液循环。待冷水的刺激消失后,这些血管又会迅速产生反射性的充血扩张,这一张一弛,被人誉为一种良好的“血管体操”,促进了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了局部皮肤组织的营养,大大提高对寒冷的适应性。

冷水洗脸可以健肤。

长期用冷水洗脸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使你脸面皮肤长久保持光滑湿润,看起来年轻。用冷水洗脸,会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经过一分钟以后,即出现反射性充血,加速血液循环,因而可以防止脸部长期暴露所造成的麻木和神经过敏。特别是在冬季,用冷水洗脸还能增强皮肤的营养,促进皮脂分泌,皮肤显得白皙、光洁、富有弹性,不易感染皮肤病。同时,冷水洗脸对大脑神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使人头脑更清醒、精神振奋,对老年人更有好处;对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头昏脑涨也很有好处。

冷水洗脸可以明目。

冷水洗脸对眼睛也是有好处的。眼睛喜凉怕热,用流动的凉水洗脸,能使头清眼明,常年坚持可以预防沙眼、红眼等疾病,也可以保护视力,增加眼睛对疾病的抵抗力。小的眼疾也可以慢慢消除,尤其对常患眼红、发干、视物不清、沙眼等眼疾的人好处更加明显。

具体方法是:

每天早上起来,用少许冷水先沾脸,双手在脸上轻搽,然后用毛巾浸入水中,提起后擦脸,再拧干毛巾,从头颈处、脸面、鼻两侧、额头及耳朵后用力上下左右擦,擦到皮肤发热,脸发红即可。每次大约10分钟。从事脑力劳动者,还可同时用双手轻轻拍打头颈、脸部和脑袋,有活血、松弛神经的作用。

冬天用冷水洗脸,可先用双手干搽脸部,预热后再用冷水洗。最好从秋天开始逐步过渡,到冬天也不会觉得冷。晚上可照样先用冷水洗脸,临睡前再用热水洗脸帮助入睡。但是,脸上有痤疮和湿疹的人,则不宜用冷水洗脸。

二、温齿

冬日刷牙,适宜用温水,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刷牙时不注意水温,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龈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

尤其是已患有牙齿过敏、龋齿、口腔溃疡、舌炎、咽炎的病人,冷或热刺激,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使牙齿过早脱落。一项调查表明,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凉水刷牙”这一群体习惯上。

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温漱口,既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又有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

三、热足

双脚上有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从足底的搔痒敏感程度可说明其穴位及神经系统敏感度均高于其他部位。

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脚,可促使气血畅通、滋补元气、延缓衰老。古代人对热水洗脚与健康的关系和催眠作用亦早有认识。用热水洗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可起到促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颐养五脏六腑,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的作用,因而具有催眠和祛病健身的功效。

由于双脚处于全身最低位置,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此处的速度最慢;又因为地力的作用,血液中酸性代谢物等易于沉积在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淤塞,相关穴位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致使相应器官功能出现异常现象。若洗脚水温度高于体温,容易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淤塞消除,供血能力增强,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相应器官正常功能得以恢复,肌肉疲劳、酸胀等感觉顿时减轻了许多。这正是足浴减少了乳酸等在局部堆积的结果。

冬天在晚上睡前用热水洗脚时,水温宜在40—-50摄氏度左右。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60—70摄氏度之间。同时,两脚互相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30分钟左右。当感到身上微热时,即可擦干,再用手将脚部按摩几分钟。

回家漱口好处多

众所周知,呼吸时,空气中很多的细菌、病毒会停留在口咽部、鼻咽部。

潮湿温暖的口腔正是它们生长繁殖的温床,其中一部分随着呼吸进入人的气管、肺部,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发病。外出活动回家后用淡盐水漱口,可以及时清除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研究证实:养成回家漱口习惯的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等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没有这个习惯的人。

牙齿保健五法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与语言、容貌和健康有密切关系。洁齿固齿是牙齿保健的关键。保护牙齿除了坚持每天早晚刷牙,还有五种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措施。

一、咀嚼。正确的方法是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如经常仅用单侧牙齿咀嚼,则不用的一侧缺少生理刺激,易发生组织的使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美观。

二、饮食多样化。牙齿的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食物,因此,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蛋白、蛋类、水鲜、豆制品、乳制品等。

三、剔牙。在咀嚼食物过程中,牙齿间隙里经常有食物的纤维,这对牙齿和牙周组织都有损伤,应及时剔出,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牙签。

四、经常叩牙。自古以来,营养学者都强调“牙齿常叩”。清晨,饮食未进,牙和牙龈经脉未充,轻轻叩齿,能够使其血脉通畅,用以保护牙齿。正如民间所说:“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其方法是:“口唇微闭,先叩臼齿50下,次叩门齿50下,再错牙叩犬齿50下,每日早晚做一次。”

五、慎服某些药物。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可使牙齿发黄或牙釉质发育不全,日后易发生龋齿。因此,怀孕、哺乳期和婴儿不要大量或长期服用这些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