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健康到长寿
21388600000002

第2章 名人名言

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作

日出东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

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

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

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

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

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健身赠言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原主席

庄炎林

世事六然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

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

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人生六是

权力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人的。

健康是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

情谊是珍贵的,声誉是长远的。

身心六炼

认识修炼意义,进行修炼实践。

养成修炼习惯,坚持锻炼身体。

不断磨炼意志,获得修炼成果。

为人六乐

进取有乐,知足常乐。

先苦后乐,自得其乐。

助人为乐,与众同乐。

孔子百字铭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辛勤得,富从节俭来。

温和乃有益,凶恶必受灾。

正直真君子,刁唆惹祸灾。

君子重道义,小人重私利。

养性须修善,期心枉吃斋。

赌场莫出入,邻居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防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勤奋幸福来。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知足常乐

人生原无病不少因自作

想想病疾苦无病即是福

想想饥寒苦温饱即是富

想想生活苦达观即是富

想想世乱苦平安即是福

想想牢狱苦安分即是富

莫羡人家生活好还有人家比我差

莫叹自己命运薄还有他人比我恶

为非作歹内疚苦多愁多虑病来磨

行善积德福泽多吉人自有天相助

为人在世一生中无病无灾应知足

烦恼都因想不开忧愁只为看不破

本是长寿人自使命短促

奉劝世间人知足便常乐

养心诗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欲求长生须戒性,火不出兮心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却用精,用心不已失心神。

劳心散尽中和气,更仗何法保此身?

三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除苗莠。

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

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夜卧不复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

一叟拈须日:我勿湎烟酒(戒烟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勤于散走)。

三叟颔首频:淡泊甘蔬糗(清淡素食)。

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以步代车)。

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安于劳动)。

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日走(练太极拳)。

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新鲜空气)。

八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沐浴日光)。

九叟抚短鬓:早起也早休(早睡早起)。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达观快乐)。

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若能遵此行,定卜登上寿。

养生要诀

明代胡文焕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

减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这套养生法指出了养生必须注意戒怒、少思虑、少言语、绝私念。

养生长寿语

清代乾隆皇帝

养生长寿语: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后人在此基础上增补为“养生十六宜”,即发宜多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齿宜常叩,舌宜舔腭,津宜常咽,腹宜常摩,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皮肤宜常干浴,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谷道宜常撮,大小便宜闭口勿言。

丁福保训

近代养生家丁福保

胸怀宽畅则长寿可期;

若忧虑过多,则使人易老。

常人之情,苦则悲,乐则笑,悲哀最易伤人,而欢笑最能益人,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饵,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

长寿诀

清代杰出农学家

杨琛

心常静,骨力劲;

胸怀开,筋骸硬;

脊梁直,肠胃净;

耳目清,神根定;

腰腿健,精魄正。

长寿三字经

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

风光好,夜寝早;早餐好,晚餐少;

读读书,看看报;常笑笑,莫烦恼;

勤为福,恒常要;忙到老,寿到老。

名人养生联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对于养生之道颇为精通。他们挥毫泼墨,写下了许多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养生妙对名联。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这样一副对联:

萝卜青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吃清茶淡饭,饮天然水,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这副对联与今日一味追求山珍海味琼浆玉液的人,是个明显的对比。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健身益寿之良方。

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耘舫题有一副笑佛联:

你眉头有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

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人开口笑;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忧穿,

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作者借弥勒佛之口,劝诫世人乐观豁达,反映了佛家安贫乐道、守虚致静的人生哲学。

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有幅对联:

万事莫如为善乐;

百花争比读书香。

作者强调了做人必须“为人善”和“读书”这个养生的道理。

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有一幅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此联以“寡欲养心,读书至乐”阐明养生之道理。一般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增长智慧与才干;殊不知读书是脑子的运动。脑子越用越灵活,读书可推迟大脑衰老,利于身心,健康延年。

清代名士翟公栾有幅养生联:

静亦静动亦静,

五脏克消失欲火;

荣也忍辱也忍,

平生不履于危机。

此联表明了动静皆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费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是很好的告诫。

我国著名文学家、世纪老人冰心,在她95岁高龄时,书赠一幅养生联:

事因知足心常乐;

人到无求品自高。

此联“知足”、“无求”是她品格的写照和养生的道理。同时也是她延年益寿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