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2500年前,古希腊曾流行过一首《数数歌》:“第一好是健康。第二好是才干。第三好是正当的财富。”
生活中,中年以上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什么最幸福?不生病最幸福。即使有钱、有势力,带一身病苦,仍然是活受罪。所以最幸福的是不生病,身体健康长寿才是真正的福报。许多人在享有健康的时候,不会真正领悟到健康的宝贵,只有在身患疾病或者失去健康的时候,才能最真切地体会出健康的价值。
我国的佛家弟子长寿的比较多。据统计,在我国557位高僧中,100岁以上12人,90岁以上42人,80岁以上142人,70岁以上361人,他们生活淡泊、清苦,完全素食。为什么过着清心寡欲生活的佛教徒更容易长寿?根据佛教资料和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佛教徒长寿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修行。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值得现代都市里的人们借鉴。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健康的饮食。佛教认为,我们现在的饮食,正如经上所说,每天“饮苦食毒”。世间人现在奇奇怪怪的病太多,很多是“病从口人”。是因为好吃、贪吃,带来一身病。
佛教徒们吃素不吃荤,并且注意饮食卫生,有着良好的饮食习惯。比起那些终日食用鸡鸭鱼肉的人来说,佛家的素食更有利于长寿。
(2)早睡早起。佛家弟子是不能够睡懒觉的,每天都有“夜巡”在早晨敲打小木板当作起床讯号,起来洗漱之后就要开始上早殿。上早殿是非常严肃的事,除了准备早饭的僧人之外,全寺僧人都要参加,而且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不可以随便改动。在僧人上早殿的时候,外人不能随便进入,因为僧人在早殿之上要集中精神,念诵佛经。
虽然我们普通人不必天天念诵佛经,但是也应学习佛家早睡早起的习惯,起床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晨练,这样可以保证一天都会精神十足,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益。
(3)经常性的生产劳动。我国的佛教徒历来注重生产劳动,提倡事必躬亲。虽然佛家的衣食住行由信徒们提供,但是他们也并非完全依赖于他人。
我国从唐代开始,就提倡佛家自己也要进行农业生产,还制定了一些法规,对一些逃避生产劳动的弟子进行惩罚,形成了“农禅并重”的传统。进行生产劳动、锻炼体质之外,佛教养生还注重自我反省、自我思考和悟道。这样劳逸结合,对佛家弟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益处。
(4)佛教的一些清规戒律。首先,佛教提倡禁欲,特别反对****和纵欲过度;其次,做事之前要做好打算,如果出门,要事先确定好出门的日期、路线和目的地;最后,要注意避难,佛教养生特别提倡避难趋吉、远离危险,如果感染疾病要按医生的嘱咐去做。
(5)无世俗的烦恼。佛教徒们不会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恩爱情愁所困,过着清心寡欲、无牵无挂的生活。
佛教认为,人是一个身心不可分离的整体,对于一个健康的个体来讲,也应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佛教倡导养心,心要清净,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就健康了。
现代人为什么寿命这么短促?因为跟这些原则正好相反。现代人心里头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里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心影响身,身才会生病。
别人赞叹,没有什么好欢喜的;别人毁谤,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都像耳边风一样,都无所谓。能看破,能放下,能做到不受外境影响,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