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报恩固然错了,但因做了好事没得到好报气愤也不对。
一天午后下起了大雨,门口传来小猫的阵阵叫声。小沙弥随着声音往门外瞧,一只被雨淋湿的小猫,在门边喵喵地冲他叫。
“你一定是肚子饿了吧!”说完,小沙弥便转身回到屋子里。一会儿,小沙弥端了一碗粥出来,将碗放在小猫身前,对着小猫说:“小猫咪,这碗粥给你吃吧!”小猫开始低头吃粥,小沙弥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小猫很快就吃完了粥。
这时,小沙弥看小猫可爱,伸手想抱起它,小猫却一溜烟地跑掉了。小沙弥一脸惊愕地呆愣在原地。
此时,老和尚正好走到门口,看到小沙弥这样的表情,问:“你怎么啦?”
“师父,我刚刚喂小猫吃粥,可是它吃完之后,却不理我。“
“给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我们一生接受了多少别人给予我们的因缘,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一些因缘。真正的给予,是不求他人回报的,就如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你刚刚已经做了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啊!”
“嗯,我知道了。下次再看到小猫,我还是会很高兴地给它东西吃的。”
“是啊!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别人给我们,我们再给别人,才能让善因善缘广为流传,让万物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啊!”
老和尚的话向我们揭示了真正的“舍”与“善行”的真谛。
对他人施恩惠也是很好的善行,但我们施舍的时候应以仁心施舍,并且了解“舍”的真义。真正的舍,绝不是舍一点小惠于人,心中抱希望有报酬的心理。如有一丝一毫这样的心理,就是贪不是舍了。真正的舍,要像蜡烛般牺牲自己给人以光,又如太阳的光热照着大地,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望代价,不望酬劳,如此才符合施舍的真义。
佛教的观点认为,对于施舍恩惠给人家,断不应有一点点虚荣作祟的心理,要有完全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心,不可存有已经施舍了的念头。
以东西救济他人,如果自己计算好所施的物品有多少、代价怎样,希望将来得到别人同样价值或超此价值的回报,这样有求报念头的施舍,即使是以百镒的巨金施惠于人,实际上却达一文的功德也不会有。
我们要淡忘自己对别人的恩德。因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着时刻期待别人的回报,其心态近似于放高利贷者。一旦对方不报答,或报答得不够,势必恨从心起,大骂其“白眼儿狼”、没良心。于是,烦恼丛生,反目为仇,善缘竟成恶缘。
不求回报,是付出之后登临的高境界。河水阻隔了路,架起一座桥,给了行人方便就是回报,何必硬要去听人们的赞叹,去看在桥头立下称颂的碑文;风沙肆虐,原野凄凉,栽起一片树木,造下一片葱茏就是回报,何必硬要让树下谈笑的人们不忘供奉“栽树人”;上坡的时候,助吃力的拉车人一臂之力,点头笑笑算是告别,不必等着多久后把这一美好瞬间变成故事在人们中间传颂;在公交车上随便给老人让个座位,没必要等人家说那声“谢谢”;甚至,在马路边无意给乞丐一个硬币,也没必要看着他点头哈腰了你才满意。
帮助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得到帮助,摆脱窘境,再奢求什么,便是对这种帮助的亵渎。佛教告诉我们:“善有善报。”做了善举,积了德,自己内心安定了,愉悦了,豁然开朗了,便是对自己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