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修持的一部分,但过度谦让则是虚妄的表现。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面条的味道很香,只不过一碗大一碗小。两个人坐下后,禅师看了一眼面条,便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这个大碗的。”
本来按常理,居士应该谦让一下,将大碗再推回到禅师面前,表示恭敬。
但是,居士却看也不看禅师一眼,接过来径自埋头大吃起来。
禅师见状,双眉紧锁,很是不悦。而居士并没有察觉,依旧吃得津津有味。等他吃完,抬头看见禅师的碗筷丝毫未动,便笑问禅师:“师父为什么不吃呢?”
禅师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居士又笑着说:“师父生我的气啦?是嫌我不懂礼貌,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又叹了一口气。居士接着问道:“请问禅师,我们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这就对了,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争着推来让去,什么时候能将面条吃下肚去?我将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心中不高兴,难道您谦让的目的不是真心的吗?你吃是吃,我吃也是吃,既然这样,那推来让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听完居士的一番话,心中顿悟。
在得道的人心中,宠辱不惊,得失无意,凡事只要自然就好,不需要更多的外在形式。这样才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与安逸。
佛家尽力创造和谐、平等、我为人人的社会,因而讲究谦让,将谦让作为修持的一部分,要求弟子对别人谦让的同时,让对方感受到谦让这一美德的好处,让他们也能以谦让的心去对待更多的人。作为一种美好的品德,谦让包含了对别人的尊重、礼貌和自己的处世态度,是应该提倡发扬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谦让过了头,不仅让对方感受不到谦让的美德,甚至觉得虚伪。
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讲“谦让是一种美德”,于是,在饭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聚会的人争着埋单,或者礼让比较重要的人物坐“上座”。然而,遗憾的是,人们的谦让也仅止于此。在公交车上,会常看到老年人、抱小孩的妇女站在车上,他们身边坐着的年轻人却熟视无睹。而这些年轻人,很可能就是在饭店谦让地请别人吃饭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的谦让是虚伪的,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有可能是利益的获取、人际关系的顺通等等。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谦让,用佛家的话说就是业障。
除此之外,过分的谦让,也可能变成一种畏缩。一切事情,统统都给别人去做,别人去辛苦,别人去担当,那将使自己一事无成。甚至有的人谦让到最后,会甘心屈服于权势,不求自主,只有一生卑微。所以说,太过谦让,会让自己变得畏首畏尾,最终一事无成。
一句话,人际交往中礼节虽不可少,但谦让过了头,反成了虚假的客气,礼节便成了繁琐多余的形式。相反,坦率真诚才是为人处世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