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49

第49章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六度集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古时候,有两个做生意的兄弟。那时候做生意很艰难,没有汽车火车,运输和信息沟通很不方便。若是有财力的商人,可以雇一些帮手,组织一个商队什么的,有车马代步,或许可以省些力气。但是我们故事中的主角却不是大商人,他们只是两个小商贩,是背货物四处贩卖的个体户。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各地间的商品信息很少,有时候想把货物卖出个高价,必须走很远的路程。

有一天,兄弟俩备足了货,走了很远的路,到了一个新的村落。站在新村落的路口,两个人心中有一种未知的焦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也不知道自己的东西是否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如果不受欢迎,也就预示着他们将要继续走到更远的村落去推销。

兄弟俩站在路中间,心中默念着:“愿佛祖上帝真主阿拉保佑我们。”然后,迈开大步向村落走去。这时天已经黑了,两个人没有带照明设备,只能摸黑向前走。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因为路上经过的几户人家都没有灯火。

“难道我们遇上这里的村庆长假,大家都出去旅游了吗?”兄弟俩心中充满了疑问。

到了下一个路口,两个人停下脚步,哥哥说:“弟弟呀,这样找效率太低,我们不如分头去找,也许会快点。”弟弟点点头,于是他们分手,从两条岔路分别找下去。

弟弟一路走下去,路上黑漆漆,没有光亮。到了一个转弯,路上忽然一亮,弟弟发现远处有光亮,还有一些人声。弟弟大喜,心想终于找到人了,于是加快脚步跑了过去。走得越近,前方的声音便越清晰,有鼓乐的声音,还有人唱歌的声音。弟弟走到跟前,拨开挡在面前的树枝,前面有一堆篝火。

弟弟再次细看,忽然呆住了。篝火旁围着一群人,有男有女,所有人都不穿衣服,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画着白色花纹,还油光闪亮的,可能涂了麻油。

他们手拉着手,在篝火边载歌载舞。看到弟弟的到来,他们停下步伐,一起看着弟弟。弟弟和众人对视片刻,把货物放在地上,伸手把衣服脱掉,用篝火旁的白灰把身上涂得似狗皮膏药贴过一般。然后他走进人群,拉着村民,学着村民刚才的步伐,和大家一起跳了起来。

虽然跳得开心,但是弟弟因为不熟练,动作不是很灵便,另外首次****,又是夜晚,身上有些冷,结果弟弟笨拙的舞姿,引得村民们发笑,于是双方越发亲热起来。到了舞间休息时间,弟弟说起了来意,村长大手一挥,用村委会的公积金包销了弟弟所有的货物,价格竟然是弟弟采购价的十倍之多。

再看看分手后的哥哥又做了些什么。

哥哥顺着和弟弟相反的方向走了下去。走了许久,看到一座山横在面前,前方原来是一条死路。哥哥叹了口气,只得转过身,走回和弟弟分手的路口,然后从弟弟走过的路跟了过去。弟弟走过的路只有一条,哥哥虽然耽搁了一会,但是也找到了村民聚会的篝火旁。此时,弟弟已经跟着村长的助理去把自己的货物搬进仓库了,村民们依然在篝火边歌舞。哥哥拨开树枝,和弟弟一样,他也呆住了。而村民们看到了一个和弟弟打扮类似,长相相似的人,于是大家停下步伐,友好地向哥哥微笑。

哥哥傻站着好久,忽然大怒。他跳上篝火旁的大石头,指着人群大叫:“你们这群不知礼仪道德的家伙,居然在如此美好的月色下,跳这种低级的舞蹈,还不穿衣服!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还有一点羞耻之心,就高价买了我带来的货物,这些衣服可以帮你们遮体,我再告诉……”

哥哥的话只讲了一半,村民们的怒火已经无法克制了,大家一拥而上,把哥哥痛打了一顿。可怜的哥哥被打得头破血流,还受了内伤。而他带来的货物,也被村长当作精神损失费没收了。幸亏满载而归的弟弟赶过来,把哥哥解救了下来。

第二天,兄弟俩准备回家,村民们纷纷带着鲜花和鸡蛋来送行。手捧着鲜花的弟弟和满头大包的哥哥一起离开了村子。

拥有同样货物的兄弟俩却遭遇了完全不同的待遇。佛经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们生活在尘世间,随着阅历的增长,总感觉周围的人与事越来越不合心意,于是开始不断地埋怨世风日下。然而真的世风不如人意吗?其实不是,这是我们缺乏包容心的表现,我们以“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别人的言行,就会有种种的不满意。

另一方面,我们会觉得自己有非常好的思想与观点,可是这些见解始终无法张扬,因为周围的人就是不肯接受我们的观点。我们可能会疑心他们太愚钝,没有理解能力,其实也不是,真实的原因是我们缺少“脱衣服”的勇气。

对于事物不可过分执著,所谓执一己的偏见或过于热情都是不当的。许多时候,我们做事情无法按照预期顺利进行。这需要为人圆通一些,不露棱角,方圆并用,才能达到目的。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受他人支配和指使,这是人性的本能。他人一旦对你超乎规则发号施令,或对你的工作生活进行干预,你必然会产生本能的抵触和敌对情绪,只是各人表现的程度和形式不一样。因而,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要按照人们对事物的接受规律,顺着对方的意愿,朝着营造“人和”的大目标一步步迈进。

顺着对方的意愿,当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思维方式,并以友善的态度、言语的支持和积极的行动,促成对方工作和生活目标的实现及精神需求的满足。满足对方实际上也是满足自己,给对方便利实际上也是给自己便利,你让许多人成功,那你也必定会成功,这就是“互利互惠”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