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48

第48章 学佛,就是要学习如何知足

学佛,就是要学习如何知足、圆融与圆满、不计较。

人与人间之所以无法和平相处,多是起因于无止境的追求——物质生活、名利地位……另外还有比较心——个子矮的想跟个子高的人比、贫困的想跟富有的比、愚痴的想跟聪明的比……如果比不过别人,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想法,竞争、斗争等等乱象也因而发生。

但是,佛教启示我们,世间很多事情是无法达到绝对公平的。学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习如何知足、圆融与圆满、不计较。如果一定要争到平等,反而可能产生破坏的举动。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一位家财万贯的长者在临终前,交代族里一位长老为他分配遗产给两个儿子。长老心想:“财产如果分配不公平,两个兄弟都会有话说。”于是为了公平分配,长老想到一个方法:把每样东西都分成两份——桌子锯成两半、碗及盘子敲成两半、衣服剪成两半……所有的东西都分割成两半,以示公平。

为了要争到完全公平,结果导致了两败俱伤,这是真正的公平吗?这其实是愚痴。

人无论怎样追求,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绝对公平,人世间只有相对的公平。比如有的家庭,有两个孩子,老大跟爸爸姓,老二跟妈妈姓,以示男女平等,但是真有这样的必要吗?

绝对的平等,在道理上讲得通,在现实中却往往无法做到。因为我们很难把握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真理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每个人身上都会痒,痒的性质一样,这是真理,可是要你说出痒到底是怎么样,能说清楚吗?又如,有人问茶是什么味道,我们说茶不是甜的、不是苦的、不是酸的、不是辣的,但是讲清楚了吗?恐怕还是要亲自去尝,才知道茶是什么味道。

相同的东西往往只因为心有分别,才会有不同的价值。所以,所谓的公平、不公平也常常很难定论。或者说,我们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只能达到相对的公平。

在许多情况下,只要我们知足了,也就会感觉公平了。与其为绝对的公平而过于计较,不如学学“差不多先生”,在非原则的事情上,“差不多”就好,养成知足的心态。

追求绝对的公平与合理,人会变得过于较真,而这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有个商人借给别人半文钱,那人很久没还,于是他前去讨债。路上遇到一条大河,他雇船过河,花了两文钱。到了借他钱的人家,没见到那个人,他只好回来,又过河,又花掉两文钱。这样,为了讨回半文钱的债,他总共花掉了四文钱,来回路上颠簸劳顿,疲惫不堪。借给别人的很少,损失的却很多,他的行为遭到了众人的嘲笑。

试想,这样的公平,是我们需要的吗?过于追求公平、过于较真,还会使我们活得不快乐。事事计较,经常会处于焦虑的状态,这样的人总是注意生活的阴暗面,总是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设防,容易活得不开心。

过于较真也容易对他人产生不满和愤恨,反而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

因此,虽然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公平,但也要避免走极端,不去追求绝对的公平。有一颗知足的心,我们也许会活得更加平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