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28

第28章 琴弦太松,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

琴弦太松,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琴弦太紧,反而弹不出声音。

当富家子弟祗陀皈依释尊时,为了脱离从前所过的欢愉而堕落的生活,他自愿做最痛苦的修行,甚至双足淌血,也毫无怨言。虽然他苦心修行,仍然无法斩断烦恼之根,得到彻悟,因而心里十分失望。

于是,释尊用琴弦为例,对他说:“琴弦太松,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琴弦太紧,又反而弹不出声音。同样,修行时若过于散漫,内心就会松懈,过于严格,内心也无法忍受。因此,身心都应该保持中道。”

释尊的话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生命之弦如果绷得太紧,就会心烦气躁;放之过松,又会陷于懈怠;只有不急不缓,行于中道,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生命之歌。

譬如,人参虽是大补之物,但食之过多,反而有害。从来不运动的人,突然心血来潮,激烈地跑动,很可能会引起心脏麻痹。肚子饿昏的时候,一下子吃下太多的食物,就会造成肠胃不适。

可见,一个人突然做出极端相反的事情,必定会产生排斥的现象。所以,一个人言行若是走向极端,是很危险的。

蜜蜂采蜜,只取所需,不破坏花的颜色和芳香,更帮助花朵传播花粉。

佛陀告诫人们,为人处世,应该如蜜蜂一样恰如其分,把握中道。也唯有如此,人生才能走得更安稳、更长久。一个喜欢出风头、唠叨不休的人,必定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可是,过于沉默,别人也会敬而远之。父母关爱子女,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爱得太过,成了溺爱,反而对子女有害。

结婚之前的情侣,正如俗语“恋爱是盲目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分明对方其貌不扬,看在眼里却觉得分外可爱和美丽。可是,一旦结婚之后,由于看得太透彻,便把恋爱时的甜蜜抛在一旁,开始互相挑剔和责备,造成婚姻的裂痕。法国诗人圣布福针对这种人提出了一项忠告: “在一起生活,某种错觉是必要的,如果把生活的意义看得太透彻,人生就太乏味了。”

我们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应该不断地追求中道。人生就好像在蜿蜒崎岖的道路上驾驶汽车一样,如果脾气暴躁,猛踩油门,车子便会横冲直撞;如果顾虑太多,又会常踩刹车,使车子行进缓慢,甚至完全停顿下来。如果过于紧张的话,会使方向盘向左或向右转,而滑出道路;过于松懈的话,转弯时又会因疏忽而来不及刹车。所以,希望能够平稳地开车,就必须亲身去驾驶,才能明白个中的道理。就是说,要做到恰到好处,是根本无法理喻的,只能靠经验去体会。

在能量的使用上,我们也要合乎中道,保持身心的健康。事业成功,必须“拼搏”,但是如果工作过度,便成了“搏命”,轻则伤身,重则伤命。总的来说,我们要本着“闲时吃紧,忙里偷闲”的原则,既不能过于清闲、无所事事而空虚无聊,也不能过于忙碌、压力过大,而损害身心健康。在自己空闲的时候,要保持一种战斗的心态去学习,充实自己;在业务繁忙的时间,也不忘带着ipod,闭上眼睛让自己喜欢的音乐响起,享受片刻的安宁……这样,在适度的紧张水平下,我们才更容易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并且保持较高的做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