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说做事的道理
21387200000029

第29章 看不惯别人,是自己的业障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而世间许多人专见别人过失,不见自己过失,和六祖大师恰恰相反。这个世间,邪正、是非、善恶,我们都明了,就是慧。明了之后不要放在心上。

样样都知道,是智慧,但是,心地千千净净,才是高等的智慧。

对信佛的人来说,我们看别人,统统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他行善,示现善的样子给我看;他作恶,示现恶的样子给我看。都是诸佛如来,他们都没有过失。过失在哪里?过失在我们自己。我看到好境界起贪心,看到恶境界起嗔恚心,是我造业,不是他造业。

每个人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的经历也各有不同,自然性格、人格、说话办事就会有很多差异。大干世界,什么人都有,人,就要有“个性”。

我们在挑别人毛病的时候,有没有检讨过自己呢?你对别人有看法,难道别人就对你没有看法吗?我们挑自己的毛病尚且挑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去挑别人的毛病呢?

而且,指出别人的过失往往是造了口业。口,是很容易造业的。真正修道人往往言语少。言语多的,喜欢讲话的,心很难定得下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杨女士今年34岁,她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人聊天,和邻居在一起,就聊东家长西家短;跟同事在一起,私下嘀咕这个巴结领导那个喜欢送礼;跟年龄相仿的姐妹们在一起,背后评论这个腿短那个腰粗……总之,只 要是当事人不在眼前,她都能挑出人家的毛病来当作谈资。杨女士本来以为自己人际关系很好,跟谁都能聊到一起、打成一片。可 是后来她发现原来聊得火热的朋友似乎在刻意跟她保持距离,连最要好的“闺密”也开始疏远她,不接她电话。杨女士感到又气愤又委屈,似乎所有人都在跟她作对。

杨女士的朋友一个个离开,其实跟她喜欢在背后挑人毛病有关。杨女士“眼中没有好人”,其实是心理障碍的表现。这类人的个性特点往往是抑郁、内向,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猜疑、敏感、过分依赖别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强烈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人潜意识里深感自己不如别人。这样的人容易封闭自己,常常喜欢自吹自擂,动辄就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寻找借口滋事。背后说人,实际上是病态的、持久的一种“发泄”。

另外,喜欢背后挑人毛病的人,很可能存在强烈嫉妒的心理障碍。

当嫉妒达到一定程度时,便需要发泄,发泄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二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三是具体的攻击性行为。这时候当事人便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同时还会出现虚伪的夸奖、做作的表演,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爱挑别人毛病的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存在强烈自卑和强烈嫉妒的心理障碍,然后从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开始,逐渐戒除“说三道四”心理。平时注意提醒自己心存仁爱,学会与人为善,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