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两难境地的明智抉择
21240200000019

第19章 向左弯,再向左弯(3)

是的,当我们一生下来,我们就在受着教育、受着熏陶,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即使没有什么正规的教育,许多耳濡目染的东西也在间接地教育着我们。一位奋勇与流氓斗争的青年成了宣传的样板,人们对他崇敬有加,我们就可能效仿;要是同样一个英雄默默无闻,我们也就受到剌激,认为那样做是得不偿失的。以上这些,都是后天的东西。还有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先天的东西,存留于基因与文化基因里的东西。这许许多多的因素积存在人的头脑里,形成了每个人的一幅理想行为图,他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这一个人会与那一个人大相径庭。于是,一旦某个事件来临,一旦某一个两难问题出现,应当这特干,不应当那样干,就很自然地在自己的头脑里产生了直接反应,有时候这种反应甚至用不着去刻意地思考,就已经决定下来了,就是九条牛也很难把他想干的念头拉回来。对于我们前面所说的李镖,由于文章所提供的只是李娜说的那几句话,没有提供她的家庭情况、父母亲情况以及她的人生经历,所以无法做全面的分析。但是这一点是肯定的,李筹所以这样走而不那样走,她的头脑里也早就有了或者是慢慢地形成了行为的路线图。头脑里的那张行为路线图,就支使和左右着她的行动。

自然,在人生历程中,某-个人是在不断地修改着自己的行为路线图,一直要修改到老。这正如我们举到的彭德怀元帅的例子,彭德怀同志也在不断地接受经验教训中修改着自己的行为,但他仍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不变的东西在引导着他,叫他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所以,当我们谈到人在两难问题面前的抉择时,我们一定不要只研究我们面对着问题如何思考,如何听朋友与军师的劝告,只研究两种途径的优劣总积分孰高孰低的问题,而忽略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一个原来的一定之规、一定之见的,也就是本来就有一张头脑中早就印制出来的行为路线图的。正是由于有了这张图,使得我们的当事者显得那样固执己见,无论别人如何的劝说,他还是不愿放弃自己的意见,执意地非那样干不可,哪伯他因此而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这种人的行为的固执性,完全是因为他有了一定之规。

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行为路线图,每一个人都固执地向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行,他可能因此走对了,也可能因此身败名裂,走向了大失败。如果我们排除大量的意外的因素如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因素〕,那么,我们可以说,某个人是发迹还是破败,是辉煌还是寂,都是他自己决定的,这叫做福由自得、咎由自取。

对于每个人来说,头脑里早就有了固定的想法与做法,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思维定势,正是由于一个人有了思维定势,这才有了行为定势,因为思维指导着人的行为。

我们很难一下子说人有了行为定势之后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应当坚持这幅图还是应当放弃这幅图。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人的行为定势中不但有大量的经验的积累,还有他遗传的气质。就是上面举到的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为民请命,他没有见到毛主席,就决心要写那封信,要是真的不让他写那封信,他一定吃不好睡不香。行为定势注定彭德怀是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的。于是,才有了庐山会议上的这个悲剧。就从这个悲剧来分析,对于彭老总本人,对于中国都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言之,也塑造了彭老总这个大写的人的形象,一个把人民的疾苦当成自己疾苦的千古诤臣的形象。所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方面的性质,正效应与负效应。

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很可能某人照着别人的主意做是做对了,而从此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产生了一辈子的不安;很可能不听别人劝告,硬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了,落个固执己见的名声。

还不仅如此,很可能某人做对了,但产生的负效应比正效应还大,也可能某人做错了,误打误撞,反而所得甚多,如此等等。我们只能说,每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头脑里的一定之规,没有头脑里的行为定势,是不好的,因为那样他必定会听到公说认为公有理,听到婆说认为婆有理,自己就变得优柔寡断,风吹荷叶两边摆。反之,规矩太严了,行为定势太固执了也不好,那样会阻塞言路,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变成了独断专行,最后也会出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最好的办法是两者的结合,既要有自己的行为定势,又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同时,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将两者结合起来,做综合性的孰优孰劣的思考,然后再制定出行为的方案。

我们把这样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放在文后,借以说明主事者的固执是因为他有了行为定势,也说明到底听取别人意见对呢还是不听从别人意见对本是一个混沌。

例子之一:袁绍不听劝告,坚持行为定势使他走向灭亡东汉末年李榷追劫汉献帝,把汉敁帝围因在鬌阳今河南陕县西、诅授劝袁绍说:将军你祖上四代邡位居三公,世代都奉行忠义的美德。现在天子四处流亡,国家的宗庙遣到摧残级坏。我看到各州各郢的军阀,3然对外声称自己是义兵,内心中实际上各有图谍,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想法。况且现在将军已基本平定冀州地区,兵强马壮,将士听命。你率军向西进发迎接皇上的銮驾,然后随即把国都定在邺都,扶持天子,以他的名义来号令各路诸侯,招兵买马未讨伐那些不服从朝廷的叛逆,如果这样的话,还有谁能抵街你呢?假如不及时定夺,一定会有人抢先下手。要知道计谋的实行是不应媾过时机的,功绩要尽可能快速地去完成。我希望你尽早谋取广哀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后束魏武帝操迎接汉献帝到了自己那里束绍因此而失败。

例子之二:萧衍不听劝告坚持行为定势获得成功

南北朝时候,梁武帝萧衍举义兵起事,杜思冲劝说他前去迎取南康王萧宝融,南齐朝的和帝。南康,今江由救角市,定都阳,以使尊号正当。茱武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张弘策说:现在如果把由康王放弃于别人手中,那他就可以扶持天子来号令诸侯,郢么将军你就得前往称臣,被别人号令,这难道是乱世之时的打算吗?茱武帝说:假如我们的前途事业不能获得胜利的话,珲么就应当像兰花与艾草一起被烧掸那样,与敌人同归于尽;假如我们龌够建立功业,又有谁敢不听从我们呢?难道只是平广无能地在江南听从别人的号令,占族新野郢来聚集新未投靠归射的人喝?苍衍不听张弘策出的主意,于是进兵攻克了建业,从而占括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利用失势的天子的威望,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是所有想要称王称霸的枭雄们的策略。袁绍没有听取谋臣的意见,让曹操领了先,他因此失败了。这说明硬要坚持自己的行为定势是不好的。萧衍则是一个反例,他的谋臣也建议他去挟持南康王而令诸侯,他没有听从,反而进兵建业今天的甫京,结果得以成其王业,当上了皇帝。

一者成功,一者失败,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按当时情形来说,东汉的皇帝毕竟是统一中国的大国君,虽然到了汉献帝时已经衰微,但是虎老雄威在,在当时老百姓的心目中,在士大夫的心目中,这个皇帝还是有分量的,只要挟持了他,百姓归心,士绅来归,足可以成就一番大业。因此,曹操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成功。而南齐则不一样,其时是南北朝时代,中国本来就是四分五裂的,普天下的人都在琢磨着反叛作乱,取而代之。挟持一个偏安于南康的小小皇帝不但不能号令天下,反而会因此碍手碍脚,不能一下子施展开自己的手脚和抱负。所以,前者谋士们向袁绍提的建议是对的,后者谋士向萧衍提的建议是错的。举此例子是为了说明这样两点:一、人头脑里的行为定势有其顽固性的一面。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许多情况下都会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二、是否决别人意见还是听从别人意见,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是听从对,有时是否决对。而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每个人要认识清楚自己头脑里有那么一个思维定势与行为定势。这东西没有了不好,太顽强了也不一定好。

因此,正如诸葛亮先生曾经说过的:范蠡因为能抛弃财富而名扬天下,虞卿把丢弃相印作为一种功缋;太伯由于三次让位被人视为仁义,战国时燕国易王的儿子燕哙由于把国家大权交给别人而招致祸尧舜二帝由于禅让王位而被人尊为圣人,汉孝哀帝由于任用所谓的贤人王莽而被人视为愚数周武王由于推翻殷朝的统治被称做正义之举,王莽由于篡夺西汉政权而被认为是篡权夺位;齐桓公因为重用管仲而称霸于春秋,秦二世因为重用赵髙而亡国。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许多事情的表现虽然类似,但是它的形势发展却迥然不同。有明见的人坚持己见可能是对的,愚蠹的人坚持己见可能是错的;这个人在这件事上坚持是对的,在另一件事上坚持又是错的。

那么,人应该怎样做才正确呢?混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也没有用两种完全相同的方法去处理两个相似事件的制胜之道。上一分钟与下一分钟会有不同,这一米之地与另一米之地会有各别。行为的一定之规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空洞的分析连圣人也不可能知道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