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开悟
20994900000026

第26章 识破因缘——始随芳草去,又随落花回(2)

有一次,厚山大师带着他的几个弟子到吕梁游览观赏美妙的大自然景色。只见那吕梁的瀑布飞流而下,从三千仞高处直泻下来,溅起的水珠泡沫直达四十余里以外。瀑布下来冲成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在这里,就连鱼鳖类水族动物都不敢游玩出没。然而,厚山大师却突然发现一个汉子跳入水中畅游。厚山大师大吃一惊,以为这个汉子有什么伤心事欲寻短见,于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学生顺着水流赶去救那个人。

不料,那汉子在游了几百步远的地方却又露出了水面,上得岸来,披着头发唱着歌,在堤岸边悠然地走着。

厚山大师赶上前去,诚恳地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个鬼呢,仔细一看,你实实在在是个人啊!请问,游水有什么秘诀吗?”

那汉子爽快地一笑说:“没有,我没有什么游水的秘诀,我只不过是开始时出于本性,成长过程中又按照天生的习性,最终能达到一种境地是因为一切都顺应自然。我能顺着漩涡一直潜到水底,又能随着漩涡的翻流而露出水面,完全顺着水流的规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来左右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我游水游得好的道理。”

厚山大师又问道:“什么叫做开始出于本性,成长中按照天生的习性,而有所成就是顺应自然呢?”

那汉子回答说:“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适应山地的生活环境,这叫做出自本来的天性;如果长在水边则去适应水边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成长顺着生来的习性;不是有意地去这样做却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了,这就叫顺应自然。”

厚山大师听了汉子的一番话,若有所悟地点点头,领着弟子们走了。

◎许多事只可偶遇,不可强求

有一次,沩山灵佑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身旁,百丈禅师问道:“谁?”

沩山答道:“灵佑!”

百丈造“你拨一拨火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沩山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道:“无火。”

百丈站起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说道:“这个不是吗?”

沩山幡然大悟,礼谢之后,把自己的感悟告诉了百丈。百丈于是说:“你只是暂时走了弯路而已。认识佛性要看时机因缘,时机到来就可以从迷醉中顿醒,从遗忘中忽然忆起;至此方知自己的东西不是从他人之处得来的。

祖师说‘悟了如同没悟,无心即是无法’。心和法本来就是一体具足的,现在你要好好护持它。”

◎别在匆忙赶路中错过了机缘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对周边的景色与过往的行人全然不顾。一位僧人拦住了他,问道:“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

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奔跑着,只冷冷地甩了一句:“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小伙子已经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驰。

一天,又一个禅师拦住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

又是二十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经变成了面色憔悴、两眼昏花的老人,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动。

一个老和尚拦住他:“老人家,你还在寻找你的机会吗?”

“是啊。”

当老人回答完这句话后,猛地一惊,一行眼泪掉了下来。原来刚才问他问题的僧人,就是机遇之神。他寻找了一辈子,可机遇之神实际上就在他的身边。

◎要办的事要马上办

亲鸾上人在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道:“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为了探究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上人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说道:“对!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人生无处不是在一连串的“现在”中所积累的,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握好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把握当下的重点

佛陀就要涅槃了。听闻到这个消息的人天大众都来了。他们一匝一匝地环绕在佛陀的身旁四周,瞻仰着佛陀庄严的紫金色身,纷纷悲泣不止,就好像天塌地陷了一样——他们难过得几乎要绝望了。

佛陀用手抚摸着胸部,慈悲地注视着法会上的每一个众生;很奇怪地,大众的心绪居然慢慢稳定了许多。只听佛陀微妙的声音在法会上飘扬着“你们好好看着我这纯净无染的紫金色身,瞻仰个够吧!不要心生疑悔!如果说我灭度了,不是我的弟子,如果说我没有灭度,也不是我的弟子。”

现场的大众听到这些话时,悉皆顿悟。

◎机会来时我们要及时把握

有个老和尚生活在一个山谷里。四十年来,他照管着附近所有的人,免费治疗病人,还接济贫困者,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圣人。一天,天下起雨来。倾盆大雨连续不停地下了几天,水位高涨,迫使老和尚爬上了小庙的屋顶。正当他在那里浑身颤抖时,突然有个人划船过来,对他说道:“师父,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

老和尚看了看他,回答道:“四十年来,我一直按照菩萨的法旨做事,我遵守戒律,苦读经书,辛勤劳动。我真诚地相信菩萨,因为我是菩萨的弟子,因此你可以驾船离开,我将停留在这里,菩萨会救我的。”

那人划着船离去了。两天之后,水位涨得更高,老和尚紧紧地抱着小庙的屋顶,水在他的周围打着漩儿。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师父,快点,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带在身上安好,我们将把你带到安全地带。”对此,老和尚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讲述了他一生对菩萨的信仰。这样,直升机也离去了,几个小时之后,老和尚被水冲走,淹死了。

在他灵魂升人天国的途中,他突然间遇到了菩萨,他埋怨道:“四十年来,我遵照你的旨意做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我遇到危险的时候,你却不来救我,让我被淹死了!”

菩萨望着他,遗憾地说:“为了搭救你,我专门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可是你自己却放弃了求生的机会。”

◎做该做的事

有一位将军,一直困惑于三个问题,于是装扮为—名平民,自行上山去找禅师以求得开解。当将率找到禅师的时候,这位禅师正在菜园里挖地,于是将军道:“我有三个问题请禅师开导,一是做事最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二是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三是在每个时间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禅师没有回答,只是继续挖地。将军见其年老瘦弱,便接过锄头替他挖地,说:“如禅师无以回答,请告诉,我好返回。”

正在此时,一个受重伤的人闯入,将军便为他包扎好,让其卧于草棚。次日,此人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看到将军便请求原谅。将军疑惑地问他原由。

此人道:“在一次战争中,您杀我兄,夺我财,我便立誓要杀您。得知将军自行上山,于是便埋伏于途中,不料被您的手下所伤。本想必会丧命,可今得您的解救,我愿余生为您的仆人。”将军没有想到这件事肚他与一个多年来的夙敌的恩怨就这样化解了。

将军在离开之前又重复问了禅师那三个问题,禅师道:“我已经解答了。”将军疑惑。

禅师又道:“昨日你如果没有怜悯我替我锄地,你必返回,在路上难免遭到此人的袭击。所以,挖地之时是你最重要的时间;昨日如果你没有救此人,他便会丧命,就不能与他和好。因此,他就是你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是你照看他。记住,最重要的时间莫过于当下,它是唯一能支配的;最重要的人便是当下与你在一起的人;而最重要的事就是使你身边的人快乐。这便是生活的追求。”

将军顿时大悟,与那个人欣然下山。

◎别错失任何有益的机缘

一位得道的高僧,巡回拜访偏远山区的寺庙,把自己领悟到的心法与当地的僧人交流。由于老和尚的智慧及和蔼可亲,使得他到处受到僧人的欢迎。

有一次,当他结束在山区某寺庙的拜访行程,而欲赶赴他处时,许多小和尚依依不舍,这位高僧也不免为之所动,当下答应小和尚,下次再来时,只要谁能将自己的禅房收拾整洁,他将送给该和尚一件神秘的礼物。

在老和尚离去后,每到阴历初五,所有的小僧人一定将自己的禅房收拾干净,因为初五是每年高僧例行会前来云游的日子,只是不确定高僧会在哪一个初五来到。

其中有一个小和尚的想法和其他师兄弟不一样,他一心想得到高僧的礼物留作纪念,生怕高僧会临时在初五以外的日子突然带着神秘礼物来到,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将自己的禅房收拾整齐。

但往往上午收拾妥当的禅房,到了下午又是一片凌乱。这个小和尚又担心高僧会在下午来到,于是在下午又收拾了一次。想想又觉不安,如果高僧在一个小时后出现在禅房,仍会看到他的禅房凌乱不堪,便决定每个小时收拾一次。

到最后,他想到,若是高僧随时会到来,仍有可能看到他的禅房不整洁,终于小和尚想清楚了,他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禅房的整洁,随时欢迎高僧的光临。

老和尚虽然并未带着神秘礼物出现,但这个小和尚已经得到了另一份奇特的礼物。

◎超越二分性

禅堂里。一个是大珠慧海禅师,一个是学僧。

僧人问慧海禅师“有没有超越自然的法呢?”

慧海禅师不假思索地说:“有。”

僧人就接着问:“什么法超越自然了?”

禅师回答道:“能知道自然的。”

僧人又问:“元气是不是道?”

“元气是元气,道是道。”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就应该有二了。”僧人疑惑地说。

“知无二人。”禅师说。

僧人静默了一会,又问道:“什么样为邪?什么样为正呢?”

禅师明确地开示道:“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

◎功到自然成

小和尚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小和尚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这一点。这使小和尚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

小和尚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用火烧了。

不能因为眼下的处境而丧志,

急功近利不足成大事有一天,来自戒台寺周围的一位小商人来向虚尘大师发火:“我听了你的执教后,采取了诚信的手段,发觉自己的顾客在逐渐增多,但为什么我的收入还是不能增加呢?”

虚尘大师没有着急,而是露出了微笑,他告诉这位商人:

“有一棵苹果树,它接受了阳光、雨露、养料,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成熟,成熟的时候,并非所有的苹果都会在一块儿成熟。有些苹果早已红透了,而有的依旧青青待熟,并非它不会成熟,只是时间还没有到而已。”

商人此时平静下来,他明白自己太急功近利了,在愉快中接受了批评。再三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向虚尘大师道歉后,离开了寺院。

一年后,虚尘大师收到这位商人一大笔捐赠,这位商人在信中说自己的业务“空前红火”,以致自己没有时间亲自到寺里来致谢了。

◎信马由缰,一切随缘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中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细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您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呢?”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经文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那个人刚才诵读的部分为他做了详细的解释。他说:“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云中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即将熄灭,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尸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那个人接着又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没想到的是,慧能竟然大笑着回答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任何地方自由驰骋。”

◎事皆有因果,事事多随意